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4曹冲称象第1课时导入1.古时候有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出示:曹冲(cáochōnɡ)。2.谁来读读他的名字?“曹”这个字,你在哪儿见过?你身边有姓曹的朋友吗?课文中的小孩名字叫曹冲,他的父亲名字叫——曹操,他可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会治理国家,会打仗,还会写诗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父子俩的名字。3.出示:曹冲称象。一起读课题。看“称”这个字,你见过别人称东西吗?生一:我和妈妈去超市买青菜,营业员把一把青菜放在电子秤上称了称,贴上价格,妈妈就可以去付钱了。生二:我妈妈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站到秤上称一称自己有多重。看来,大家见过最多的就是电子秤来称重量了,在古代怎么称重量,又怎么把一头大象的重量称出来呢?自己读读课文吧,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来听一听课文的录音,一边听一边跟着小声读。二、初读感知,总体把握。1.看图识字:课件出示秤杆提纽生活中你一定见过,认识吗?没错,这都是电子秤。古时候是没有电子秤的,要称东西就用这样的秤。秤杆提纽出示:一杆秤(yìɡǎnchènɡ)看着图,来认认这杆秤吧?猜猜看,怎么称出东西的重量来?东西挂在秤钩上,手提提纽,移动秤砣,如果东西比较重就加秤砣,秤杆平衡了,看看上面的刻度,就称出了物体的重量。秤砣秤钩再读这个词,“一杆秤”中“杆”的读音是第三声,“秤”是第四声,来,自己读一读。这就是一杆秤。秤砣秤钩大家想一想,如果物体很重,提不起来怎么办?生一:造更粗更大的秤生二:几个人抬这都是好方法,不过前提是能有这么牢固的秤,能有这么有力气的人啊。2.读准字音课件出示词语:官员四根柱子议论细线砍断重量为止到底做法岁月站立船只然后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根”前鼻音,重、量后鼻音,“量”这个字在词语里面可以读轻声。做法,岁月,两个生字都是平舌音。再读词语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一起数大象”,和电脑来比赛,预备,开始——2.读句子课件出示: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这个句子有点长,听贝贝老师读,注意停顿。(范读)停顿可以让长句子读起来好听,有节奏。再看句子末尾这个标点,问号,读出读好反问的语气,语调上扬。自己试着读一读。3.读课文捧起书来,一边听,一边小声跟着读,把句子读通顺。三、再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1.课文题目是《曹冲称象》,自己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曹冲称的大象是什么样的?2.读完了,拿出笔来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语句。课件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1)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真大啊,腿像四根柱子,真高啊,这就是“又高又大”。自己读一读句子。(2)看图,大大的身子像一堵墙,高高粗粗的腿像四根柱子。再读读这个句子。(3)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又高又大”的事物?看图,又高又大的金字塔,又高又大的写字楼。生一:我在动物园见到长颈鹿,就是又高又大的,脖子好长啊。生二:篮球明星姚明长得又高又大。生三:上次到上海东方明珠去游玩,东方明珠塔又高又大。3.官员们见到“又高又大”的大象时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1)读一读官员们说的话。(2)你看,官员们一边……一边……,小朋友,你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如果你就是其中一位官员,第一次看到又高又大的大象,你最关心的是什么?有的小朋友关心的是大象吃什么,吃多少?有的小朋友关心大家晚上怎么睡觉,这些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大家都想知道这么大这么高的大象到底有多重呢?4.课件出示: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1)读读这两个句子,想一想,意思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到底”这个词写出了人们想知道大象体重的迫切心情。另外,这两个句子末尾都是问号,都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读一句,你读一句。语气上扬,读出疑问的感觉来。(1)我们也试着用“到底”来说一句话。课件出示:小树到底有多高呢?小鸟到底()呢?()到底()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大家看着大象,纷纷惊叹,都想知道大象的体重,这就有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称”“秤”看田字格中这两个字,仔细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一:我发现它们偏旁相同,左窄右宽。(课件变红)生二:我发现禾做偏旁,捺要变成点。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跟着电脑一起按笔顺写一写。2.“柱、杆”这两个生字,又有什么发现?与前面说的两个字有相似之处,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右半边“主”不能少一点,“干”最上面是一横。伸出手来,跟着电脑一起写。1.书后找到这四个字,描一个,写两个。2.作业:请在《习字册》上完成这四个生字。第2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拿出笔和纸,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准备好了吗?开始——,对照一下,你都写对了吗?2.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一起数大象”,和电脑来比赛,预备,开始——3.上节课,我们和曹冲一起看到了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他们想怎样称大象呢?二、对比阅读,体会“曹冲称象”之妙。1.自己读一读课文3~5自然段,想一想:官员们提议用什么方法称象?2.画出官员们提议称象的方法。课件出示: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1)读一读这两句话,一人读一句,接下来我们直接来对话。你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课件出示右图:我们来看这杆秤:上次我们说过称物体的方法,用秤来称大象的重量,你觉得可行吗?生一:那这杆秤的秤杆要多粗啊,提纽得多大力气的人才提的起来啊?生二:哪有那么重的秤砣呢?再说,大象怎么钩起来呢?看来,难度太大了啊,用秤来称大象,根本就行不通啊。(2)据说,官员们提议的还有第二种方法,我们来看:课件出示:官员们提议的第二种办法: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地再称。(3)你同意这两种方法吗?曹操同意吗?课件出示:曹操听了直摇头。这个“直”,能换个词吗?不住地摇头,不停地摇头,看来曹操很不满意。你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让人感受到曹操的不满。(4)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官员的办法曹操不满意,现在他们没有好办法了,真着急啊。3.那么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呢?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1)读一读曹冲称象的语句,想一想他是怎样做的?(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先把大象赶上船,在船舷上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然后称石头的重量。(2)再读一读这段话,曹冲称象的步骤是——标上①②这样的序号。想一想: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3)完成课后第二题,给内容排序,在圆圈里标上序号。(4)用上“先、再、然后”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自己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步骤。生:先把大象赶上船,在船舷上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然后称石头的重量。这样就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说得清楚有条理。4.再来读一读曹冲称象的办法。5.这办法好在哪里?课件出示:官员曹冲用大秤来称用船来称(需要特别大的力气)(借水的浮力来称大象)6.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1)课件出示: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2)比较着读一读,多了一个“才”给你怎样的感觉?一个“才”字,有惊讶,有赞叹。再来读一读句子。(3)七岁儿童,跟我们差不多大,但是他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怪不得“曹冲称象”的故事代代相传呢。课件出示: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又到写字时间啦,看——课件出示“底、做、岁”等6个生字。观察一下,这些生字的特点。底——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入境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建筑方案设计该怎么写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2章 解析几何初步 2 圆与圆的方程 2.1 圆的标准方程(教师用书)说课稿 北师大版必修2
- 苏州推广营销方案咨询
- 跨国公司财务合规操作指南
- 首饰设计师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广播电视传输效果评估分析报告
- 林业碳交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棉花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应用-认识FANUC工业机器人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空调维保项目进度保障计划
- 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改造设计规范DBJ-T 15-182-2020
- 放射科室风险评估报告
- 各类组织架构图课件
- 创伤性窒息护理课件
- 人口老龄化对寿险产品需求结构的影响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电子表格版
- 《解决方案营销》节选版
- 秋季慢性病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