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一)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小说中风景描写的考察,可以从有效性、适度性、技术性这三个维度进行。风景描写的有效性是指

小说中风景描写的必要性,是就其价值与意义而言的。在小说创作中,风景描写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其有

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从而实现“圆形”人物的塑造要求。小说中的风景描写既可以展现人物周围的环境,

又可以揭示人物的身份、气质和个性,展示人物的隐蔽心理结构,并与创作主题紧密相连。朱光潜说:“人

的思想情感和自然的动静消息交感共鸣,自然界事物常可成为人的内心活动的象征。”

风景描写还有助于小说空间的构建,尤其体现在以地域空间为表征的外在物理空间和以情绪空间、哲

理空间为代表的内在心理空间的开拓上。小说空间是一个虚构的艺术空间,往往由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

两个层面构成。在物理空间中最为重要的是时空的构建,时空与涉及人物出场、情节推进的风景关系紧密,

比如展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呈现时序中的自然环境,进而折射社会大环境。

小说中的风景描写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我想这需要坚持一个适度性的原则。在有效性的基础上,风景

描写过短和冗长都是一种弊病。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黎明和夕阳、夜晚的星空、万里无云的暗天、白

雪皑皑的山岭、阴森幽暗的树木……所有这一切,都会引来没完没了的冗长描写。许多描写固然很美,但

离题万里。这是到了很久之后,作家们才明白,不管多么富有诗意、多么逼真形象的景物描写,除非它有

助于推动故事的发展或者有助于读者了解人物的某些情况,否则就是多余的废话。”毛姆点出了风景描写

的有效性问题,同时也批评了尺幅“冗长”的缺陷,暗含了风景描写应遵循适度性的原则。

许多人都有过阅读外国经典小说时因过于冗长的风景描写而被迫翻页寻找故事情节的不适阅读体脸。

小说是写给读者大众看的,而读者大众是一种“意义动物”。从传播学和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读者大众更

希望读到的是有意义的风景,这种有意义的风景是与人物的命运、故事情节的推进和社会宏观背景相关联

的,从而“通过类比获得某种对于普遍性和事物关联性的宏大感受”。

风景描写的有效性和适度性还要依赖技术性的处理。在我们所熟知的小说创作中,风景描写大都是作

为一种技术手段存在,而非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诚然,风景描写需要一定的技术来支持,但绝不是因为

有了技术性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是需要有效性、适度性、技术性三者的完美交融。

胡适曾对中国某些旧小说中风景描写的技术性缺陷提出批评,指出“到了写景的地方,骄文诗词里许

多成语便自然涌上来,挤上来,摆脱也摆脱不开,赶也赶不去”。这实际上触及了某些旧小说作家陷入陈

词滥调窠白中难以挣脱出来的问题。这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当代某些小说的风景描写?要么缺失,要么词不

达意,难以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缺失与弊病呢?我觉得从技术性上而言,可以从及物的观察与呈现,处理好

“动与静”“声与色”“虚与实”这三对关系,并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说,风景描写如果能实现有效性、适度性和技术性的统一,就可以使自然风景和人物一样,成为

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摘编自徐福伟(《仰望星空与诗意栖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小说中的风景描写能够达到帮助塑造“圆形”人物的目的,那么风景描写的有效性就会显现出来。

B.在阅读外国经典小说时,如果风景描写引起读者不适的阅读体验,就说明其中风景描写过于冗长。

C.由于小说中风景描写的有效性和适度性要依靠技术性来实现,因而风景描写也就失去了审美价值。

D.胡适批评中国某些旧小说中风景描写存在技术性缺陷,其中特别指出成语滥用、识用的技术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概括指出从有效性、适度性和技术性三个维度考察小说风景描写

B.文章引用朱潜的言论,论证了小说中的风最描写关乎人物气质、个性等的观点

C.文章用英国小说家毛姆的话,回答了小说中的风景描写是不是越多越好的问题

D.文章末段是小说风景描写的技术性这一维度的深度延伸,结构上与首段形成呼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雪的描写烘托了林冲的特定心情,说明这种描写具有有效性。

B.鲁迅的《故乡》开头以大写意的手法描写极其苍凉的景象,符合风景描写的辽度性原则。

C.小说中风景描写不管多么形象通真,如果不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也是无意义的。

D.作家只有具备熟练运用描写技巧的能力,才能使小说中的风景描写具有较高的技术性。

【答案】1.A2.D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如果风景描写引起读者不适的阅读体验,就说明其中的风景描写过于冗长”错,假设不成立,原文第

四段“许多人都有过阅读外国经典小说时因过于冗长的风景描写而被迫翻页寻找故事情节的不适阅读体

验”,据此看出风景描写过于冗长可导致读者阅读不适,但引起读者阅读不适的不一定是风景描写过于冗

长。

C.“因而风景描写也就失去了审美价值”借,属于偷换概念,原文第五段“风景描写的有效性和适度性还

要依赖技术性的处理。在我们所熟知的小说创作中,风景描写大都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存在,而非具有独

特的审美价值。诚然,风景描写需要一定的技术来支持,但绝不是因为有了技术性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而是需要有效性、适度性、技术性三者的完美交融”,据此看出原文为“独特的审美价值”。

D.“特别指出成语滥用、误用的技术问题”错,属于曲解文意,原文第六段“胡适曾对中国某些旧小说中

风景描写的技术性缺陷提出批评,指出'到了写景的地方,骈文诗词里许多成语便自然涌上来,挤上来,

摆脱也摆脱不开,赶也赶不去'。这实际上触及了某些旧小说作家陷入陈词滥调窠白中难以挣脱出来的问

题”,据此看出没有涉及“误用”的技术问题。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文章末段是小说风景描写的技术性这一维度的深度延伸”分析错误,原文末段“可以说,风景描写如

果能实现有效性、适度性和技术性的统一,就可以使自然风景和人物一样,成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可看出带有总结性,是对三个维度的总结。

故选Do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C.“如果不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也是无意义的”错,属于以偏概全,原文“从传播学和接受学的

角度来看,读者大众更希望读到的是有意义的风景,这种有意义的风景是与人物的命运、故事情节的推进

和社会宏观背景相关联的,从而'通过类比获得某种对于普遍性和事物关联性的宏大感受’”,据此看出,

推动情节发展只是风景描写有意义的其中之一,不是全部。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算盘的功能在于计数和运算。中国古代以十进位制计数,这一方法确定了满十进一的计数规则,并且

用位值决定数字的大小。十进制的优越性在于计数简便和应用广泛。古罗马只有7个数字符号,数字稍大

就计数繁缗。古巴比伦和古玛雅分别采用20位制和6位制,计数运算相当困难。十进制在算盘上达到了完

美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减任意的数字,还能用位值标示数字的大小。

宋代数学家谢察微所写的现存最早的珠算书《谢察微算经》中提及“中,算盘之中:上,脊梁之上,

又位之左;下,卷梁之下,又位之右;脊,盘中横梁隔木。”表明算盘不但在形制上和现在更接近了,还

说明算盘在宋朝已经相当普及了。

(摘编自《古代的超级计算机“算盘”》)

材料二:

它体积庞大,仅主机部分就有好几个大型机柜,占地达40平方米。它十分精密,在它的机体内有近四

千个半导体错二极管和八百个电子管,1958年,中国自主制造的第一部电子计算机——103机诞生。

103机研制成功后一年多,104机问世,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1万次。1964年,第一部由我国完全自主

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5万次。

1973年,我国第一部百万次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150机诞生。1982年,757机诞生,这是我国第一部

每秒运算达到千万次的巨型计算机。紧接着1983年,我国第一部每秒运算亿次级计算机“银河一号”研制

成功,它将我国带入了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

2010年以来,我国的“天河”系列及“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次问鼎世界超算500强。

(摘编自央视网《第一部国产电子计算机》)

材料三:

2021年,潘建伟团队在“九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概念和技术创新,于近期成功研制出“九章二

号”。他们设计并实现了受激双模量子压缩光源,显著提高了量子光源的产率、品质和收集效率,将光源

关键指标从63%提升到92%;通过三维集成和收集光路的紧凑设计,多光子量子干涉线路增加到了144维度;

通过动态调节压缩光的相位,实现对高斯玻色取样矩阵的重新配置,演示了“九章二号”可用于求解不同

参数数学问题的编程能力。

根据目前已正式发表的最优化经典算法,“九章二号”在高斯玻色取样这一问题上的处理速度比最快

的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比“九章”快100亿倍。“九章二号”1毫秒可算出的问题,全球“最快超算”

需30万亿年。

量子计算机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可以推动密码破译、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具有重大使用价值难题

的解决进程,加速科技进步。量子计算机的未来是人类科技前进的一个方向,而“九章”的出现给予了中

国引领世界发展的希望。

(摘编自桂运安《“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算盘_________电子计算机“九章二号”量子计算机

构造简单103机体积庞大设计紧凑

算珠分顶珠、上珠和下珠、底珠二极管和电子管密集重新配置高斯玻色取样

满足十进制计算运算能力随机型发展而增强算力超强,居世界领先地位

宋代已相当普及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后不断研发最近两年研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巴比伦、古玛雅和古罗马的计数运算都非常麻烦,而中国古代以十进位制计数,用算盘计数和运算就

比较方便。

B.尽管现实中很少使用算盘,但由于练习珠算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和开发右脑潜力,因此小学有必要开设

珠算课程。

C.我国电子计算机系列中,757机的运算速度是104机的一千倍,“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远超

此前产品。

D.全球“最快超算”计算机已难以望“九章二号”之项背,“九章二号”计算机已在一些尖端科技领域发

挥重要作用。

6.我国为什么能够研制出“九章二号”量子计算机?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4.B5.D

6.①有我国几十年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九章”的基础做基础;②有科技创新的理念为动力;③有效发挥科

技团队的优势。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高斯玻色取样”偷换概念,根据原文“通过动态调节压缩光的相位,实现对高斯玻色取样矩阵的重新

配置”可知应为“高斯玻色取样矩阵”。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已在一些尖端科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说法有误。根据原文“量子计算机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可以

推动密码破译、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具有重大使用价值难题的解决进程,加速科技进步”可知,材料中

的时态是将然,选项为已然。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原文”紧接着1983年,我国第一部每秒运算亿次级计算机‘银河一号’研制成功,它将我国带

入了研制巨型机国家的行列”“2010年以来,我国的‘天河'系列及‘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次

问鼎世界超算500强”和材料三原文“2021年,潘建伟团队在‘九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概念和技术

创新,于近期成功研制出‘九章二号’”可知,有我国几十年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九章”的基础做基础。

根据材料三原文“2021年,潘建伟团队在‘九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概念和技术创新,于近期成功研

制出‘九章二号'”中的“概念和技术创新”可知,有科技创新的理念为动力。

根据材料三原文“2021年,潘建伟团队在‘九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概念和技术创新,于近期成功研

制出‘九章二号'”中的“潘建伟团队”可知,有效发挥科技团队的优势。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鸿门宴

都梁

楚云飞今天心情不错。他换了一身新军装,这种新制式美式军服是最近刚换发的,西服式翻领,系绿

色领带、袖口上镶着代表校官阶级的黄色袖线,左胸上方佩着两排五颜六色的略表。

他自从给李云龙发去请柬后,便精心准备起来。他知道李云龙城府极深,表面上称兄道弟,那张嘴像

抹了蜜,却是个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人……

副官报告:“团长,他们来啦。”

站在指挥部门口的楚云飞抬头望去,见三匹白马卷起一股黄尘风驰电掣般从远处奔来。楚云飞一愣,

才三个人?这李云龙胆大得没边了?

李云龙带着两个卫士,三人都骑着缴获的东洋马,身穿关东军黄呢面皮大衣,足蹬高筒马靴。①卫士

们左右披挂着两支20响驳壳枪,斜挎着马刀,很是威风。

梵云飞带领一群校级军官站在门口等候迎接,他嘴角一动,漾出一丝冷笑,然后向前迎了几步。双方

都戎装在身,自然是按军人礼节相互敬礼,然后才是握手。

李云龙扯着大嗓门道:“楚兄啊,你可想死兄弟我啦。不瞒你说,昨晚做梦还梦见老兄呢,咱哥俩喝

得那叫热乎,谁知喝着喝着老兄你就翻了脸,用枪顶着我脑门,吓得我一激灵。”

“云龙兄是抬举我呢,连做梦都惦记我楚某。"楚云飞也半真半假地开着玩笑。厅堂里的宴席已经摆

好,两人你推我让了半天才由李云龙坐了上座。

李云龙望着桌上丰盛的菜肴叹道:“楚兄不愧是大户出身,硬是会享福啊!兄弟我可是土包子,这些

菜别说吃,连见也没见过。”

楚云飞道:“坦率地讲,山西菜上不得台面。北方菜系说得过去的只有鲁菜,正巧我这儿有个山东厨

子,手艺勉强说得过去,如今是国难时期,条件差一些,委屈云龙兄了。”

李云龙不等邀请便伸出筷子夹了一块水晶肘子放进嘴里,边嚼边让:“大家吃,大家吃,都别客气。

②虽说国难当头,饭总还是要吃的,兄弟我不怕别人说咱'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云龙兄,闲话一会儿再叙,咱们先说点儿正事?”

“楚兄有话尽管讲。”

“明说吧,楚某敬重云龙兄是条好汉,战争结束后,兄弟我想向阎长官保荐云龙兄去陆大深造,毕业

后混块少将牌子不成问题。”

“那敢情好,条件是什么?楚兄不会白送我个人情吧?”

“云龙兄,我的部队要扩编了,有个副师长的位子还空着,老兄有兴趣吗?其实,八路军也好,晋绥

军也好,都属‘国军’战斗序列,都一样打鬼子、哪儿干不一样?”

“这是好事呀。我知道,老兄有好事总先想着我。这样吧,容我考虑一下,升官是好事,兄弟我做梦

都惦记着。顺便问一句,楚兄不光是对我李云龙感兴趣吧?我那一团人马,楚兄想必也有考虑。”

“当然,贵团战斗力之强悍,第二战区同仁有目共睹。野狼峪一战,日军闻风丧胆。这么好的部队,

云龙兄恐怕也舍不得丢下,还是带着走吧。”

“来,楚兄干了这杯,兄弟我够量了,路上不安全,我得早点儿走,回去也好考虑考虑老兄的建议。”

“云龙兄的酒量我有数,这才到哪儿?今天你我得一醉方休!”楚云飞微笑着望着李云龙,显得很真

诚。

李云龙略显醉态地打哈哈:“哟,这……这不行,兄弟我这一宿要……要不回去……”楚云飞霍然变

色道:“云龙兄,我要是硬留你呢?”

屋子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几个晋军的尉级军官不知何时已站在李云龙的两个卫士身后,手扶着腰

间的枪套虎视眈眈。楚云飞沉着脸,手里玩着高脚杯,不时抿上一口。李云龙的两个卫士目不斜视,面不

改色,一动不动,似乎根本不关心身旁的动静。李云龙给自己斟满一杯酒,在楚云飞杯子上碰了一下,一

扬脖子喝了。他亲热地拉着楚云飞的手:“楚兄呀,兄弟我惹你生气啦?别跟我一般见识呀。楚兄,不是

咱不给老兄面子,只是今天兄弟我不太方便。你想呀,鬼子总惦记着要买我脑袋,咱能卖吗?兄弟我怕路

上有个闪失,不得不作些准备,让老兄见笑了……”李云龙向卫士使了个眼色,三个人慢慢解开棉军装的

扣子,敞开了棉衣……

楚云飞怔住了,三个人的棉衣里连衬衣都没穿,裸露的胸腹部缠满了炸药...楚云飞叹了口气道:“云

龙兄,到我这儿吃顿饭还搞得这么兴师动众的,这分明是信不过我楚某啊。”

“楚兄千万别误会,咱这不是对付鬼子吗?咱们是友军,你我又是兄弟,我害谁也不能害老兄你呀。

楚兄,你不知道,兄弟我一喝多了脑子就不够使,手就爱乱摸,要一不留神摸到导火索上不是麻烦了吗?”

楚云飞挥挥手,军官们退下。

“楚兄,我是吃饱喝足啦,可家里的弟兄们还啃窝头呢,你看这一桌子剩菜……”楚云飞把李云龙送

到城门口,李云龙有些不胜酒力,舌头也不利索了:“楚兄,真……舍不得分手,好不容易见……见面,

你得送送兄弟,人家古人十……十八里相送,咱就别……别这么多客套啦,一两里地足够了。”

那天楚云飞把李云龙送出很远,说不清是几里地,反正是城楼上机枪的射程之外。

(节选自《亮剑》,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对楚云飞身上的新制式美式军服进行一番描写,一方面烘托楚云飞春风得意的心情,一方面为李云

龙的出场做铺垫。

B.楚云飞“嘴角一动,漾出一丝冷笑",这一细节流露出他对李云龙的不屑,也蕴含着他对自己精心安排

的一丝得意。

C.选文在描述楚云飞和李云龙的客套寒暄、暗藏玄机的几次对话后,将情节推进到李云龙等三人露出胸腹

部炸药,达到高潮。

D.选文冠以“鸿门宴”的题目,非常醒目,它暗示了小说情节的推进和气氛的紧张,不由让人想起项羽设

宴打算除掉刘邦的故事。

8.请简要分析选文中两处画线语句的作用。

①卫士们左右披挂着两支20响驳壳枪,斜挎着马刀,很是威风。

②虽说国难当头,饭总还是要吃的,兄弟我不怕别人说咱“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9.《亮剑》中的李云龙是一个粗中有细、勇中见智的人物形象,选文是如何体现李云龙这一特点的?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A8.①烘托了李云龙的威武形象,与下文他们敞开棉衣露出炸药的情节形成呼应,意味着李

云龙是有备而来。②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讽刺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

9.①通过李云龙的语言来表现,如楚云飞有目的地允他一个副师长的位置时,他说“我那一团人马,楚兄

想必也有考虑”,径直揭穿了楚云飞的不良居心。②通过李云龙的行为来表现,如为防不测,他事先与两

个卫士都在身上绑上炸药;离开时他挟制楚云飞将自己送到城楼上机枪的射程之外。③通过侧面描写来表

现,如李云龙还未赴宴,楚云飞便做了精心准备,他心想李云龙城府极深,表面上称兄道弟,那张嘴像抹

了蜜,却是个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人。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为李云龙的出场做铺垫”错,对楚云飞服饰的描写,主要烘托楚云飞春风得意的心情,没有为李云龙

的出场做铺垫的作用。

故选A0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①“卫士们左右披挂着两支20响驳壳枪,斜挎着马刀,很是威风”这是一处外貌服饰描写,”左右披挂着

两支20响驳壳枪,斜挎着马刀”表现卫士的微风形象,用卫士形象烘托了李云龙的威武形象,与下文“三

个人的棉衣里连衬衣都没穿,裸露的胸腹部缠满了炸药”他们敞开棉衣露出炸药的情节形成呼应,意味着

李云龙是有备而来。

②这是一处李云龙的语言描写,“虽说国难当头”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抗日战争形势严峻,“前方吃

紧,后方紧吃”讽刺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①通过李云龙的语言来表现,“条件是什么?楚兄不会白送我个人情吧?”“我那一团人马,楚兄想必也

有考虑”楚云飞有目的地允他一个副师长的位置时,他径直揭穿了楚云飞的不良居心。

②通过李云龙的行为来表现,“李云龙向卫士使了个眼色,三个人慢慢解开棉军装的扣子,敞开了棉衣……

为防不测,他事先与两个卫士都在身上绑上炸药;“楚云飞把李云龙送到城门口,李云龙有些不胜酒力,

舌头也不利索了……”“那天楚云飞把李云龙送出很远,说不清是几里地,反正是城楼上机枪的射程之外”

离开时他挟制楚云飞将自己送到城楼上机枪的射程之外.

③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楚云飞今天心情不错。他换了一身新军装,这种新制式美式军服是最近刚换发

的……”“他自从给李云龙发去请柬后,便精心准备起来。他知道李云龙城府极深,表面上称兄道弟,那

张嘴像抹了蜜,却是个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人……”李云龙还未赴宴,楚云飞便做了精心准备,他心想

李云龙城府极深,表面上称兄道弟,那张嘴像抹了蜜,却是个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人。用楚云飞对这次

会面的重视来侧面突显李云龙的不一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王遣使者之楚,方鼓瑟而遣之,诚之曰:“必如吾言。”使者曰:“王之鼓瑟,未尝悲若此也!”

王曰:“宫商围方调矣!”使者曰:“调则何不书其柱耶?"王日:“天有燥湿,弦有缓急,宫商移徙不

可知,是以不书。”使者曰:“明君之使人也,任之以事,不制以辞,遇吉则贺之,凶则单之。今楚、赵

相去千有余里,吉凶忧悲,不可豫知,犹柱之不可书也。《诗》云:'莘征夫,每怀摩及。'”

楚庄王举兵伐宋,宋告急,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日:“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

雷人解扬,字子虎,往命宋毋降。道过郑,郑新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之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

令宋趣降。三要,解扬乃许。于是楚乘扬以楼车,令呼宋使降。遂信楚约而致其晋君命目:“晋方悉国兵

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烹之。解扬日:“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

信,受吾君命以出,虽死无二。”王曰:“汝之许我,已而倍之,其信安在?”解扬日:“死以许王,欲

以成吾君命,臣不修也。”顾谓楚臣日:“为人臣无忘尽忠而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于是庄公

卒赦解扬而用之。晋爵之为上卿。故后世言霍虎。

齐攻鲁。子贡见哀公,请求救于吴。公目:“奚先君宝之用?”子贡日:“使吴责宝而与我师,是不

可恃也。“于是以杨干麻筋之弓六往。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邦赋三百不

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吴王惧.乃兴师救鲁。诸侯曰:“齐伐周公之后,而吴救之。”遂朝于吴。

(节选自《说苑•奉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都赋三百/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

B.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邦赋三百/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

C.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郑赋三百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

D.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赋五百/都赋三百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凶则吊之”与“形影相吊”(《陈情表》)两句中的“吊”字含义相同。

B.“每怀靡及”与成语“靡不有初”(《诗经》)两句中的“靡”字含义相同。

C.“臣不恨也”与“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两句中的“恨”字含义不同。

D.“卒赦解扬而归之”与“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派遣使者到楚国,告诫使者一定要按照自己交代的话去做,使者不以为然,以奏瑟音调的变化无法

预知为喻,说明出使楚国应见机行事。

B.楚庄王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景公打算出兵救援,伯宗劝谏说,上天正眷顾楚国,不能攻打,

于是寻求壮士出使宋国,不让宋国投降。

C.楚庄王厚赏解扬,目的是让他改变使命劝宋投降;解扬表面答应楚庄王,却在乘楚国的楼车前往时,执

行晋景公的命令,劝宋勿降,等待晋国救援。

D.鲁国受到齐国进攻,子贡觐见鲁哀公建议向吴国求救,鲁哀公打算把祖上重器送给吴国,子贡便带着六

副杨干麻箭弓箭护送重器前往吴国搬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过郑,郑新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之楚。

(2)王曰:“汝之许我,己而倍之,其信安在?”

【答案】10.BILC12.D

13.(1)(解扬)途中经过郑国,(这时)郑国刚刚与楚国结盟,郑国就抓住解扬把他献给楚国。

(2)楚庄王说:“你前面也答应了我,不久却背叛了我,诚信在哪里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子贡对吴王说:“齐国不行正道,想使周公的后代失去禄位,况且鲁国的赋税有五百,都国的赋税有

三百,不知道用这些钱增加齐国的收入,对吴国有利呢,还是没利呢?”

“周公之后”是“欲使”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不宜断开,排除AC。

“邦赋三百"与''鲁赋五百”句式相同,“百”后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A.“凶则吊之”的“吊”:安慰的意思。句意:遇到凶险(坏事)就安慰。/“形影相吊”的“吊”:安慰

的意思。句意: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含义相同。

B.“每怀靡及”的“靡”:无,没有。句意:每每想起还有不周到的地方。/“靡不有初”的“靡”:无,

没有。句意:任何事情都有个开头。含义相同。

C.“含义不同”错误。“臣不恨也”的“恨”:遗憾的意思。句意:我没有什么遗憾。/“此三者,吾遗恨

也”的“恨”:遗憾的意思。句意: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含义相同。

D.“卒赦解扬而归之”的“归”:使……回。句意:于是楚庄最终赦免了解扬让他回国。/“吾谁与归”的

“归”:归依。句意:我同谁一道呢?含义不同。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鲁哀公打算把祖上重器送给吴国,子贡便带着六副杨干麻箭弓箭护送重器前往吴国搬兵”错误。原文

“使吴责宝而与我师,是不可恃也”,子贡认为让吴国索取了本国的宝器,这是靠不住的。于是(子贡)

就拿六副杨干麻筋做的弓箭前往。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道”,道路;“新”,刚刚;“执”,拘捕、捉拿、抓住。

(2)“已而”,不久、一会儿;“倍”,通“背”,背叛;“安在”,宾语前置句,应为“在安”。

参考译文:

赵王派遣使者前往楚国,派使者出使时,赵王正奏瑟,告诫使者说:“一定按照我说的(去做)。”使

者说:“大王(以前)奏瑟,不曾这样悲伤啊!”赵王说:“乐调本来刚调好了!”使者说:“乐调调好

了那么为什么不在柱上写上标记呢?”赵王说:“天气有干燥潮湿,丝弦有缓慢急促,乐调变化不能预知,

因此没有写上标记。”使者说:“明君指使臣下,把事情交给他去做,不该用事先准备的言辞加以限制,

遇到吉利(好事)就祝贺,遇到凶险(坏事)就安慰。如今楚国和赵国距离一千多里地,吉凶忧患,不可预

知,就如同瑟柱上不能写上标记一样。(诗经)上说:'众多的使臣属从,每每想起还有不周到的地方。'”

楚庄王发兵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求救,晋景公打算出兵救宋,大臣伯宗劝止说:“现在上

天正春顾楚国,我们不能攻打它。”于是在全国征求有胆识有能力的人,(最终)找到一位叫解扬、字子虎

的霍地的人,派他到宋国劝他们不要投降楚国。(解扬)途中经过郑国,(这时)郑国刚刚与楚国结盟,郑

国就抓住解扬把他献给楚国。楚庄王给了解扬很多的赏赐,与他约定,让他反着他的话(去做),让宋国赶

快投降。在楚庄王再三地邀请劝说下,解扬才答应。于是楚国拿楼车让解扬乘坐,让他对着宋国将士大喊

(劝降的话)让他们投降。(但)解扬背叛了与楚王的约定而执行了晋王的命令,对着宋国将士大喊道:“晋

国将举全国的兵力来救宋,宋国目前的形势虽然危急,(但)千万不要投降楚国,晋国的救兵马上就到了。”

楚庄王大怒,要把解扬给烹煮了。解扬说:“君王能够制定命令指挥臣下是因为道义,臣下接受并完成任

务是因为诚信,我接受国君的命令出使,即使死了也决不会有二心。”楚庄王说:“你前面也答应了我,

不久却背叛了我,诚信在哪里呢?"解扬说:“我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大王(作为我失信于大王的报答),这

也是打算完成我晋国君王的使命,我没有什么遗憾。"解扬又回头对楚国的大臣们说:“你们这些做臣子

的,千万别忘了(像我这样)忠于君王的人是要被杀死的呀!”楚庄王的几个弟弟劝谏楚庄王赦免解扬,

于是楚庄最终赦免了解扬让他回国。晋景公给他封了个上卿的爵位。(因为解扬是霍地的人,名字又叫子虎)

所以后世人称他为霍虎。

齐国攻打鲁国。子贡拜见鲁哀公,向吴国请求教援。鲁哀公说:“用祖先怎样的宝器(给他们呢)?”

子贡说:“让吴国索取了我国的宝器,再兴兵助我,这是靠不住的。”于是(子贡)就拿六副杨干麻筋做

的弓箭前往。子贡对吴王说:“齐国不行正道,想使周公的后代失去禄位,况且鲁国的赋税有五百,邦国的

赋税有三百,不知道用这些钱增加齐国的收入,对吴国有利呢,还是没利呢?”吴王害怕起来,就发兵救

援鲁国。诸侯们说:“齐国攻伐周公的后代,而吴国能来救援它。”于是都来朝见吴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刈麦行

范成大

梅花开时我种麦,桃李花飞麦丛碧。多病经旬不出门,东陂已作黄云色。

腰镰刈熟趁晴归,明朝雨来麦沾泥。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刈麦行”的“行”是歌行体诗的体裁标志,与“琵琶行”的“行”相同。

B.诗人不但种了麦子,还植有梅树和桃李,表现了诗人追求高雅的情怀。

C.麦子已经发黄,将要成熟,而诗人说自己多病,内心的焦急可见一斑。

D.收完麦后还要犁田种稻,“插”“移”等词语表明诗人将继续忙碌一阵农事。

15.请简要分析颈联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答案】14.B15.“腰镰刈熟趁晴归”为实写,“明朝雨来麦沾泥”为虚写;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趁

晴天收麦的急切心情和若明天下雨无法收麦的担忧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诗人不但种了麦子,还植有梅树和桃李”说法错误,诗中是用梅花开时交代种麦子的时间,用桃花落

时交代麦子泛绿的时间,以花开花落交代麦子播种、成长的时间,是为了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并不意味着

诗人种植了梅树和桃李,“表现了诗人追求高雅的情怀”也无从说起。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表达技巧的能力。

“腰镰刈熟趁晴归”意思是麦子成熟了,我腰插镰刀,冒着灼背炙肤的炎炎烈日来到麦田,也加入了收割

的行列。这一句是实写,交代了诗人忙着收割的情形。“明朝雨来麦沾泥”意思是说不定明早就会有暴雨

降临,万一延误,成熟的小麦就要坏在地里了,一年的辛劳也将随之付之东流。这一句是虚写,是诗人对

明日天气的担忧。颈联两句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趁晴天收麦的急切心情和若明天下雨无法收麦的担忧之

情。

(Ξ)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采纳了邹忌的进谏,广开言路,从善如流,最终结果是“,

",从而用事实证明了在朝廷上战胜敌国的道理。

(2)白居易《琵琶行》中,“,”等语句都是通过众人的反应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动

人效果。

(3)苏轼在《赤壁赋》中说,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耳朵随便听,眼睛随便看,是“,”的,

这是大自然无穷的宝藏。

【答案】①.燕、赵、韩、魏闻之②.皆朝于齐③.东船西舫悄无言④.满座重闻皆掩泣

⑤.取之无禁⑥.用之不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魏”“舫”“掩”“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振兴题材的影视剧之所以深受观众喜爱、频频登上热搜,—①—在于它们能够紧跟当前创作需

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抒写平凡中的伟大。更进一步说,这类影视剧在深度挖掘人物事迹的

基础上,塑造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深刻表现当代中国乡村在新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青年在脱贫

攻坚、乡村振兴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影视制作团队的主创人员深入当地民众,了解民风民情,熟悉当地独

特的人文风情风物,尽量还原生活场景和剧中人真实的成长环境。镜头语言质朴自然,表演既不是—②—,

也无夺张的渲染修饰。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当代影视剧的受众广,特别是受到年较人的关注和青睐,要创作出

符合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审美的有情怀、有思想、有温度的影视佳作并不容易。一部被观众称道的优秀影视

往往会在细节上下功夫,细节处的用心观众特别容易引起在情感上的共鸣。优秀影视作品的制作者们力求

以有别于过去的讲述方式、表现策略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当代影视剧不断寻求艺术上的突破,

探索艺术创新的新路径,不仅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的视听表演,更将人物形象和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展现得

一③一。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文中几处画横线句中的“的”不可以删掉的一项是()

A.这类影视剧在深度挖掘人物事迹的基础上

B.中国青年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C.了解民风民情,熟悉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风物

D.不仅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的视听表演

【答案】17.①归根结底②无病呻吟③淋漓尽致

18.一部被观众称道的优秀影视作品往往会在细节上下功夫,细节处的用心特别容易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

鸣。19.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结合“在于它们能够紧跟当前创作需求”可知,此次指最终的原因,可填“归根结底"。归根结底:归

结到根本上。

②此处和“语言质朴自然”相反,可填“无病呻吟”。无病呻吟: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感慨;也比

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③此处说人物形象和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展现得生动,可填“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

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形容非常痛快。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二:

①“一部……影视”搭配不当或宾语残缺,在“影视”后面加上“作品”或“剧”;

②“观众特别容易引起在情感上的共鸣”语序不当,改为“特别容易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B.“的”如果删掉,“中国青年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做出重要贡献”成为主谓结构,就不能与“当代

中国乡村在新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列作“表现”的宾语了。

故选Bo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高温天气下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大大降低各种运动损伤和恶性意外的风险。比如对

于初跑者,跑步的距离可以从3公里以内循序渐进,每周坚持3次以上的情况下,下一周可能适当增加10%

的距离。跑步总时间,在20分钟起步后,可以逐周每次增加2分钟。跑步速度,从缓慢开始,逐渐提高。

专家强调,循序渐进—②也指往下减少。比如高温天气,如果太热不能忍受,应逐渐减少跑步的距

离、时间和速度等。即使在同一次跑步过程中,加速和降速,也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要突然加速或减速。

比如当跑步感到不适时不要马上停下来,否则会突然加重心脏负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