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学说》能力提升练_第1页
《生物进化的学说》能力提升练_第2页
《生物进化的学说》能力提升练_第3页
《生物进化的学说》能力提升练_第4页
《生物进化的学说》能力提升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2/2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一、选择题1.(2021·河南洛阳洛龙期中)达尔文的一部巨著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这部巨著是()A.《进化论》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物种起源》2.(2019·甘肃白银会宁期末)达尔文认为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殖能力强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D.适者生存3.(2021·独家原创试题)拟死也称“假死”,是某些动物受惊动或受袭击时,呈半死状态,静伏不动,或跌落地面如死物,借以避敌的现象。动物的拟死现象是_____的结果()A.人为因素B.自然选择C.不确定D.A和B共同作用4.(2021·山西第二阶段检测)下列不能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的是()A.金鱼的身体颜色鲜艳B.美洲雀喙形态的改变C.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D.雷鸟的保护色5.(2021·安徽滁州全椒期中)海蛇由大约在1500万年前进入海洋的陆生蛇演化而成。陆生蛇的色觉十分有限,但海蛇的色觉很强,能够在深海中看见猎物和天敌。研究人员发现控制海蛇视色素的基因发生改变,扩大了它们的色觉范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海蛇和陆生蛇具有共同祖先B.海蛇视色素的基因改变是定向的C.色觉范围扩大利于深海生存D.海蛇色觉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2018·河北沧州中考)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长颈鹿繁殖能力低,生存空间有限B.原始长颈鹿的后代脖子都很短C.吃高处叶子的长颈鹿脖子逐渐变长D.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7.(2019·江苏盐城阜宁期中)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C.自然界的生物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而斗争D.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8.(2021·河南平顶山郏县期中)下列对各种现象的解释中,与达尔文进化理论一致的是()A.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而失去视觉B.啄木鸟的长舌是要捕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舌头的结果C.狼和鹿两者进行相互选择,结果都能迅速奔跑D.蛇的四肢由于不用而退化,因而形成匍匐前进的运动方式9.(2020·四川达州中考)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无翅或残翅的变异对昆虫来说是不利变异B.无翅或残翅昆虫的繁殖能力比有翅的昆虫强C.无翅或残翅昆虫容易存活,并将该变异遗传给后代D.昆虫为了适应大风环境,产生了无翅或者残翅的变异10.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了动物化石群。化石群中动物的结构与现存动物的结构差异很大。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实与下列达尔文进化学说观点相矛盾的是()A.生物是由其祖先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B.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二、综合题11.(2020·山东泰安新泰期中)某种农业害虫在不同季节数量有很大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大量繁殖,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瓶颈模式(图中●为抗药性个体,○表示敏感性个体),其中瓶颈部分表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的个体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生物繁殖产生的大量后代会为获得足够的________而进行________。(2)在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敏感性个体大多被杀死了,保留下来的大都是抗药性个体,这是由于杀虫剂的________作用,其实质是增加了________(填“抗药性”或“敏感性”)基因的频率;而在自然越冬不使用杀虫剂时,敏感性个体反而被选择,导致下一代害虫中敏感性基因频率升高,这说明抗药性个体抗寒冷能力较________(填“强”或“弱”),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________的变化。由此可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___(填“绝对”或“相对”)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2.答案:C解析:达尔文认为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和变异。3.答案:B解析:动物的拟死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答案:A解析:金鱼的身体颜色鲜艳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的结果,不能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5.答案:B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海蛇视色素的基因改变是不定向的,故B错误。6.答案:D解析:颈短的长颈鹿个体,吃不到高处的叶子,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颈短的长颈鹿就逐渐被淘汰了,因此长颈鹿的长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7.答案:D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并繁殖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与个体的体型大小无关。8.答案:C解析: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不符合题意;啄木鸟要捕食树缝内的昆虫,舌长的能够捕捉到昆虫而容易生存下去,舌短的捉不到昆虫,而慢慢被淘汰,所以啄木鸟的长舌不是反复不断伸长舌头的结果,B不符合题意;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形成的,鹿跑得不快、转弯不灵活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得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C符合题意;蛇形成匍匐前进的运动方式,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D不符合题意。9.答案:C解析: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无翅或残翅的变异对昆虫来说是有利变异。10.答案:A解析:达尔文认为,要经过许多亿年的自然选择,生物界才能进化到今天这样丰富多彩。题干中提到的“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实与“生物是由其祖先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的观点相矛盾。二、综合题11.答案:(1)食物和生活空间生存斗争(2)选择抗药性弱环境相对解析:(1)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生活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