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四下科学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教学设计(新课标)_第1页
新课标四下科学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教学设计(新课标)_第2页
新课标四下科学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教学设计(新课标)_第3页
新课标四下科学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教学设计(新课标)_第4页
新课标四下科学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教学设计(新课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第1课时岩石与土壤的故事课型资料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和土壤并不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同时,学生也知道岩石中会有动植物的痕迹,以及化石的存在。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岩石和土壤在形成过程中记录下的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对采集来的岩石、土壤进行简单观察描述后,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从而认识到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岩石和土壤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够认识到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能够认识到岩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科学思维*认识到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探究实践*能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处理岩石和土壤具有重要作用的信息。*能用班级记录表记录、整理有关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感悟并学习岩石和土壤的意义与价值。态度责任*发展研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在交流中愿意倾听,积极分享。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难点:能通过观察岩石和土壤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种岩石和土壤的标本、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自己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提前布置学生在户外采集岩石和土壤。2.提问:大家都是在哪里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3.在地球上到处都能发现岩石和土壤的踪迹,不仅在陆地上有,海底同样有它们的踪迹。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寻找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吧采集岩石和土壤,不仅是观察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岩石和土壤的研究兴趣。二、探索活动一:观察研究课前采集的岩石和土壤。1.各组内成员互相介绍自己是在哪里采集到岩石和土壤的,它有什么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推测它的用途。教师引导,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纠正学生的想法。2.不同的岩石和土壤有很多外部特征,描述起来并不容易,请各小组交流展示采集到的特点鲜明的岩石和土壤。3.介绍教材中的典型:石灰石、铁矿石、水晶、土壤。活动二: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1.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2.各小组交流岩石背后的故事,教师板书记录。3.科学家也一直在对岩石和土壤进行研究,他们有哪些收获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资料,圈出你感兴趣的内容,组内交流,从这些资料中你找到了岩石和土壤背后的哪些故事?为后面的教学活动作铺垫,让学生对于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有初步的意识。三、研讨你平时还了解到了哪些岩石和土壤的故事?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岩石和土壤告诉了我们什么故事?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变的历史。(板书)小结:正是因为土壤和岩石有着这样特殊的作用,所以我们人类才一直不断地研究它们。让学生体会到研究岩石和土壤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让学生明白岩石与土壤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丰富资料阅读与呈现是关键。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第1课岩石与土壤的故事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3.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4.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5.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龄约是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定的。6.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我们将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痕迹称为化石。7.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8.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9.土壤可以分为四层: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和基岩。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2.观察岩石可以从颜色、纹理、气味、颗粒、软硬、光滑(或粗糙)、轻重等方面进行。3.仔细观察岩石标本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4.用放大镜观察岩石标本,可以看出岩石是由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要注意观察岩石颗粒的大小、颜色和种类。5.用手触摸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6.用手电筒分别照射铝箔包装纸、地板、黑板和窗户上的玻璃,再照射每一块岩石,看看它们的光泽和谁类似。7.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区分岩石的硬度。硬度标准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8.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名称花岗岩砂岩大理岩颜色多色土黄色白色软硬硬硬较软光滑粗糙粗糙比较粗糙光泽与地板类似与黑板类似与玻璃类似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有斑点无有条理组成岩石的颗粒特征大小粗中中颜色黑、白、肉红土黄色白、黑种类石英、长石、云母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第3课岩石的组成1.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1)三种矿物的硬度:石英>长石>云母。(2)花岗岩的颗粒中黑色发光的是云母,浅色的是长石,透明的是石英。3.矿物的颜色和条痕(1)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2)矿物外表的颜色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条痕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的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4.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1)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一般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2)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反光特性,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按反光能力从强到弱,可将光泽分为金属光泽、玻璃光泽、丝绸光泽和土状光泽。5.了解更多矿物的用途:硫黄(化工产品),石墨(铅笔芯),岩盐(食盐),方铅矿(提炼铅),石膏(点豆腐、医用)。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1.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1)准备岩石、矿物标本、放大镜、小盒等材料。(2)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3)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4)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5)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6)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2.准备材料时,要将岩石和矿物擦拭干净。3.给岩石和矿物添加的标签要包含标本名称、采集地和采集者等信息。第5课岩石、沙和黏土1.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2.我们可以从田野、山脚下、小溪边等地方找到岩石、沙和黏土。3.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4.可用扇闻的方式闻物体的气味,并尽量少闻。5.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可以感觉到岩石最粗糙、沙较粗糙、黏土有滑腻感。6.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到能较快平摊在纸上的是沙,这说明黏土的黏性比沙的黏性强。7.用手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它们都能留下痕迹。水分消失后,黏土还能黏在纸上,而沙子会从纸上被抖落下来。第6课观察土壤1.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在土壤中生长的植物。2.触摸过土壤的手一定要洗干净。3.观察土壤的实验中,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4.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沙砾(小石子)、沙、粉沙、黏土。5.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搅拌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静止后分层,大颗粒在下、小颗粒在上。水面上漂浮的是腐殖质(动植物残体)。搅拌产生气泡静置后分层6.土壤里面有沙砾(小石子)、沙(包括粉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所以土壤是混合物。7.观察植物生长繁茂的地方,发现这里的土壤很肥沃,土壤里的腐殖质很多。第7课比较不同的土壤1.观察土壤时,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2.比较沙质土、壤土、黏质土的黏性(1)用手分别团揉潮湿的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种土壤,最容易团成小球的是黏质土,最不容易团成小球的是沙质土。(2)越容易团成小球说明这种土壤的黏性越好。黏质土的黏性最好,沙质土的黏性最差。3.比较沙质土、壤土、黏质土的渗水性(1)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到达同一高度。(2)将等量的水分别缓慢地倒入三个漏斗中。(3)观察现象:沙质土流出来的水最多,壤土流出来的水次之,黏质土流出来的水最少。(4)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4.比较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比较项沙质土壤土黏质土颗粒大小大大小不一小黏性最弱一般最强渗水性最强一般最强适合生长的植物花生、仙人球、葡萄、胡杨等耐旱植物小麦、玉米(壤土几乎适合种植所有植物)水稻、荷花、芦苇等耐涝植物第8课岩石、土壤和我们1.岩石、矿物和土壤的关系2.岩石的用途:(1)岩石可以铺设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