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_第1页
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_第2页
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_第3页
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_第4页
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05护理1班:林超吴一婷周霁贾君叶袁英沈婕倪琼(作者以姓氏笔画为序)指导老师:郑春燕摘要:通过随机走访上海各街道共24个居委会,了解居委对残疾人的关爱情况,并对53名残疾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深入了解残疾人的真实想法,同时对447名市民以问卷形式了解他们对残疾人的认知关爱情况。通过走访调查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身的所感,我们发现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鼓励、帮助、关怀这个特殊的群体使他们能够重新站起来,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扶贫、医疗、就业、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通过此次调查呼吁全社会共同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关键词:残疾人关爱调查对象Showingmorelovingconcernforthedisabilities.Abstract:ThroughstochasticallyvisitstheShanghaivariousstreetsaltogether24residents'scommittees,understoodlovingconcerntothedisabledperson,andcarriesontheface-to-faceconversationto53disabledpeople,thoroughlyunderstooddisabledperson'srealidea,asks447cityresidentthevolumeformunderstoodtheyshowlovingconcernthesituationtodisabledperson'scognition.Throughtheexperiencefromtheinvestigation,aswellasownfeels,wediscoveredthatChinesegovernmenthaspassedoutcorrespondingpoliciestoencourageandcareforthedisabilitieswhilegivingthemconfidencetobeheartened.Meanwhile,thisalsoreflectedtheweaknessinthefieldofpovertyalleviation,medicalcare,employment,educationandlivelihood,etc.Theinvestigationappealpeoplefromallpartsofthesocietytoshowmorelovingconcernforthedisabilities.Keyword:Disabledpersonlovingconcerninvestigativeobject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所占的人口比例在近几年中不断的上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有各类残疾人6亿多,约占全球总人口数的10%。在我国,有各类残疾6000多万。其中有将近1000万的残疾人处于贫困状态,基本生活不能保证。上海就有残疾人52.17万,占全市总人口4.0009%。其中在听力语言方面有残疾人约为17.47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33.49%;在视力方面有所残疾的人约为9.67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8.53%;肢体残疾者的人数约为7.07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3.55%;智障者约为7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3.41%;多重残疾者人数约为6.82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3.09%;精神残疾者约为4.14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7.93%。对于残疾人我们理应多给予照顾,但现实是大多数的残疾人未能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如: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十分低,残疾人获得就业的机会极其少,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的保障等等。仅仅依靠党和政府的行政措施是完全不够的,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对于残疾人应该给予更多人文化的关怀和实质性的帮助,如人性化的改建盲障设施等,帮助残疾人发现自身价值,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给残疾人提供更多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让残疾人更多的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于2006年8月1日至9月6日通过随机抽取居委会24个,残疾人53位,社会人群341位(包含电话采访33位,网上采访58位,其中在职人员为106人)进行问卷调查。从而了解社会对残疾人关爱程度情况。与此同时呼吁全社会能带给残疾人更多的关爱。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1.1.1我们在上海各个区的部分街道、居委,残联机构,残疾人学校,残疾人家庭,医院,街头等地进行了随机的抽样调查。1.1.2随机抽取居委会24个,残疾人53位,社会人群341位(包含电话采访33位,网上采访58位),106位市民(在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1.2调查方法1.2.1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象为:社区街道、社会群体、在职人员、残疾人群主要内容包括:残疾人的就业、接受教育、婚姻、家庭状况。社会群体对残疾人的关爱程度,社区街道对残疾人工作开展实施情况,在职人员对残疾人的就业、工作了解认知程度。本次所用调查问卷分4种:《社区街道对残疾人的关爱情况调查》,主要为了了解社区内残疾人就业,2.2.2.1残疾人群调查资料性别:男性被调查者21名,女性29名,男:女=1:1.38。年龄:18岁以下0名,占0%;19~35岁的13名,占26%;36~55岁的37名,占74%;56岁以上0名,占0%。文化水平:小学20名,占40%;初中17名,占34%;高中(三校生)7名,占14%;大学(专科、本科)6名,占12%;本科以上0名。调查对象:男性低于60岁,女性低于55岁。2.2.2.2社会人群调查资料:性别:男性被调查者165名,女性176名,男:女=1:1.07。年龄::18岁以下22名,占6.45%;19~35岁的121,占35.48%;36~55岁的198名,占25.81%,56岁以上0名,占0%。文化水平:小学0名,占0%;初中22名,占6.45%;高中108名,占31.67%;大学185名,占54.25%;硕士23名,占6.74%;博士3名,占.088%。调查对象:均为健全者2.2.3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有82%(41位)的残疾人表示能感受到社会给予的关爱,83.87%(286位)的社会人群表示有必要关爱残疾人;有66%(33位)的残疾人在乘坐公车时曾有乘客给其让座,74.19%(253位)的社会人曾给残疾人让座;在调查过程中,肢体残疾的36%(18位)残疾人过马路时有人搀扶的占20%(10位);36%(18位)为视力残疾,其中由于无障碍设施不全而导致跌倒撞伤的占18%(9位);智力残疾的占24%(12位),而在这12位中购物、就医时存在沟通障碍的18%(9位)。在残疾人日常生活中,残疾人群普遍认为问题较为突出的依次为就业46%(23位),出行28%(14位),就学26%(13位),而社会人群认为残疾人的出行与就医问题最甚都为80.65%(275位),其次是就业与婚姻问题67.74%(231位),再次为沟通问题有51.61%(176位),可见社会人群与残疾人真实情况所了解程度存在一定偏差。在调查社会人群时,100%(341位)的人或多或少知道些残疾人活动,其中83.87%(286位)表示愿意参与帮助残疾人活动。在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残疾人认为受到帮助是因为别人的同情占74%(37位),其次是14%(7位)的残疾人觉得别人有责任帮助他们;而社会人群给予残疾人帮助的理由中,62.66%(245位)是因为同情,其次也是出于一种责任占25.52%(87位)。在问到残疾人什么最让您伤心时,44%(22位)回答的是受到歧视,28%(14位)觉得是生活不便,而有26%(13位)说不公正的待遇最令人伤心,另外8%(4位)认为无人帮助是最伤人的;而在问及社会人群有无歧视过残疾人这一问题时,45.16%(154位)表示歧视或曾经歧视过残疾人,在问到社会人群若拒绝帮助残疾人的原因时,93.55%(319位)群众表示没时间,51.61%(176位)表示没能力,25.81%(88位)是因为怕受骗上当,认为没必要的人为0%。表3残疾人群生活改善意愿与社会人群了解程度的比较调查对象选择项目出行就医就学就业沟通婚姻残疾人群28%(14位)20%(10位)26%(13位)46%(23位)8%(4位)22%(11位)社会人群80.65%(275位)80.65%(275位)48.39%(165位)67.74%(231位)51.61%(176位)67.74%(231位)X2=63.25,P<0.05可以认为残疾人群生活改善意愿和社会人群的了解程度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社会人群只有真正了解残疾人群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帮助才能够真正帮助他们。表4残疾人群与社会人群知晓助残活动的比较调查对象活动项目阳光之家春雨行动7259帮困机制蓝天下的至爱残疾人群66%(33位)32%(16位)50%(25位)86%(43位)社会人群54.54%(187位)29.03%(99位)48.40%(165位)70.97%(242人0X2=65.91,P<0.05可以认为残疾人群和社会人群知晓助残活动的比较情况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由此表看出,蓝天下的至爱知晓程度最高,这与这个活动的宣传和曝光有很大的关系。可见,活动项目的知晓将会带动更多的社会人参与其中。表5残疾人群知晓残疾活动与参加的比较残疾人群选择项目阳光之家春雨行动7259帮困机制蓝天下的至爱知晓66%(33位)32%(16位)50%(25位)100%(50位)参与34%(17位)28%(14位)14%(7位)36%(18位)参与者占知晓的比例位1:0.521:0.861:0.281:0.36X2=53.06,P<0.05可以认为残疾人群知晓残疾活动和参加活动具有显著的意义。残疾人群在社会中的比例范围不是很大,但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因此,对于这群特殊团体,人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一起共建我们和谐的社会。表6残疾人群受帮助与社会人群给予帮助的心态比较调查对象选择项目合计责任义务同情个人目的残疾人群14%(7位)4%(2位)74%(37位)8%(4位)100%(50位)社会人群25.52%(87位)9.99%(34位)60.97%(208位)3.52%(12位)100%(341位)合计24.04%(94位)9.21%(36位)62.66%(245位)4.09%(16位)100%(391位)X2=23.58,P<0.05可以认为残疾人群受到帮助和社会人群给予帮助的心态的比较具有显著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残疾人群在社会上能够感受到的温暖是有实际意义的。而社会人群对于残疾人群的切实帮助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表7残疾人与社会人群学历的比较调查对象选择项目合计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残疾人群40%(20位)34%(17位)14%(7位)12%(6位)0%(0位)0%(0位)100%(50位)社会人群0%(0位)6.45%(22位)31.67%(108位)54.25%(185位)6.74%(23位)0.88%(3位)100%(341位)X2=17.74,P<0.05可以认为残疾人和社会人群的学历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意义。由此看出,残疾人群中以小学学历居多,而社会人群以大学学历居多,这在就学问题上可以看出残疾人的特殊性。在职人员对残疾人关爱情况调查本次调查截止2006年9月6日,发放随机问卷106份,回收106份,有效率100%。一般调查资料性别:男性被调查者30名,女性76名,男:女=1:2.53。年龄:18岁以下4名,占3.77%;19~35岁的74名,占69.81%;36~55岁的28名,占26.42%,56岁以上0名,占0%。文化水平:小学0名,占0%;初中4名,占3.77%;高中38名,占35.85%;大学60名,占56.60%;硕士2名,占1.89%;博士2名,占1.89%。调查对象:职业分布广泛,以企事业单位健全员工为主。调查结果本次调查,56.6%(60位)员工表示有残疾人同事;86.8%(92位)表示有必要关爱残疾人67.92%(72位)公司对残疾员工有相应的福利政策;45.28%(48位)公司内有专为残疾人设置的无障碍设施;9.43%(10位)员工对残疾员工共同工作有抵触情绪;81.13%(86位)员工表示与残疾人相处融洽;75.47%(80位)表示乐意参加或组织公司对残疾人募捐的活动;86.8%(92位)表示对残疾人同事工作满意;在问及平日里是否愿意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时,81.13%(86位)表示愿意,在回答不愿意的员工中11.32%(12位)表示没能力,5.66%(6位)是怕被骗,另有1.89%(2位)觉得自己没时间去帮助残疾人。分析讨论弘扬人道主义,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的人权,使残疾人以平等的地位、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为中国残联的宗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如今,如何关爱残疾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必修的课题。针对残疾人生活中现实存在的问题,虽然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保护,优待残疾人士,但是社会上残疾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事情还屡有发生,我们需要唤起大众关爱残疾人的的意识,从生活的点点滴滴给予残疾人无微不至的关怀。3.1致残原因残疾的种类有很多,面对不同的残疾者,给予的帮助也是有所差别的,为了能更好的了解,融入,帮助他们,“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致残的原因是我们首先应了解清楚的。3.1.1先天性残疾造成新生儿先天性残疾的可能性有很多,如:遗传基因突变;母亲在妊娠期内患有疾病或服用药物不当;母亲有一系列不良的嗜好(如吸毒,嗜酒);父母为近亲;遗传。3.1.2意外致残所谓意外致残,也就是说是在突如其来的情况下瞬间从正常人转化为残疾者的。最多见是因车祸致残的人,其次有因工作而而导致身体残疾的,因感情受挫而导致精神残疾的。3.1.3药物致残在说到先天性致残时曾提到过因母亲在妊娠期服药不当会引起残疾,这不仅仅对于胎儿如此,对儿童,少年,亦或是成人都是这样的。2集中存在的问题健全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会有许多的不便,更不用出是残疾人群了,以下是我们通过调查所归纳出来的目前在残疾人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3.2.1就医去医院找大夫看病,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可对于残疾人,尤其是聋哑者而言是十分困难的,无法彼此的交流,使得看病的效果下降了很多。3.2.2.就学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残疾人的学历普遍较低,基本为在初中学历,上过高中的人是寥寥无几,更别说大学了,即使是大学生,他们的专业选择也是十分有局限性的。3.2.3就业通过对居委的调查,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大多数残疾人就业仍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工作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最直接的经济来源。在我们所访问的所有小区残疾人的总人数中,大部分是靠低保(300多元)维持生计,部分残疾人退休(800——1100元)、挂靠(690元最低工资)和长病假(500多元)由单位发放收入。总之,大部分残疾人不能正常就业,或者因为身体的残疾导致转为长病假和提前退休,总体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3.2.4婚姻状况在所有被访问的居委会中的数据了解到部分残疾人的婚姻状况,有相当一部分的残疾人至今未婚,尤其是智力残疾,几乎被调查的所有智残者都还未婚。而在已婚的群体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大部分残疾人的配偶也是残疾人,也有健全的人和残疾人组成的家庭。在这部分已婚的人群中其中一部分的家庭已经有了自己的子女,而有一小部分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而离婚,总体情况来讲,残疾人的离婚率较正常人要低的多,残疾人的婚姻状况不是很理想。3.2.5出行在日常生活中出行问题是最实际的一个。现实生活中,城市建设中存在无障碍设施不规范,不成系统,无法发挥作用的问题。有关部门、商家及公众的无障碍化建设意识淡薄,认识上存在误区。另外,通过本次有关的调查统计,发现在残疾人平时出行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健全人”的帮助并不多。3.2.6心理残疾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自卑,且这样的自卑感多来自与社会评价。由于身体的残疾,不美观导致缺乏自信,自闭,等状况。3.3建议.存在问题,就应及时的解决,作为健全的我们,应设身处地的为残疾人着想,针对以上残疾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作为参考。3.3.1就医医院应建有完善的残疾人设施,可组建自愿者服务队,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尤其是帮助聋哑人与义务人员进行沟通,使其的疾病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治疗。3.3.2就学学历的高低对残疾人工作的选择性起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各高校应给予残疾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有更广的自主权.其实残疾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功底还是相当牢固的,在残校,为保证教学质量,一个班的人数为12人.残疾人受教育权得到保障,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3.3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帮助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要求单位1.6%的职工是残疾人,但是这个数字远远低于需要就业的残疾人数量,许多企业是迫与政府压力,让残疾人挂靠在单位下,但这只是缓解了小部分残疾人的生活危机,我们需要唤起更多的企事业,自发的吸纳残疾人,给他们一份靠自己双手劳动创造财富的机会。也可以对残疾者进行技能培训,让其自主创业。3.3.4出行在公共场所中设立完善的无障碍设施,社区街道可组成一帮一结对活动,定期上门关心,照顾他们,陪同其外出,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的我们应该为保障残疾人安全出行而做出努力。3.3.5心理要真正帮助残疾人,首先应避免对残疾人作任何不正确的评价和比较,其次是要引导残疾人对自身机体固有补偿功能的认识和理解。社会要为残疾人创造各种条件,更重要的是残疾人自身的努力。3.4社会在被访问的341位群众中,89.15%的人都愿意去帮助残疾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点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民总体素质的提高,对残疾人持有一个关怀的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