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目装订线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大街小巷悬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B.爸爸和儿时同桌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他俩哄堂大笑的声音。C.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D.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的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2、“马鞭”是京剧舞台表演的道具之一,它的作用是表示剧中人物()A.神气 B.赶马 C.骑马3、“发芽”“出发”“蒸发”“发扬”这4个词中的“发”字属于一字多义现象,其意思依次是()A.产生;起程;分散、散开;扩大 B.扩大;产生;分散、散开;起程C.起程;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D.产生;扩大;起程;分散、散开4、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B.试验田地,一边一律种的是蔬菜,另一边清一色种的是水果。C.在作文比赛中,思雨拔得头筹,宁宁摘得榜眼。D.这次跑步比赛,李明明得了倒数第一,他决定努力锻炼,再也不做吊车尾了。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 B.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C.盈盈一水间(清澈的样子) D.烈火焚烧若等闲(平常)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A.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B.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C.父亲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D.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童年》——高尔基 B.《好的故事》——臧克家C.《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戈洛芙 D.《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8、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是否有远大理想,将关系到他的前程。B.她的遗物、遗言无不充满着她对祖国的深情。C.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D.《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之一。9、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B.汤汤乎若流水——及其日中如探汤C.孔指以示儿——我以日初出远D.孰为汝多知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0、下列不属于小说要素的一项是()A.鲜明的人物形象 B.曲折的故事情节 C.特殊的环境渲染 D.具体的细节描写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急遽(jù)暂时(zhàn) B.日晷(guǐ)娱乐(yú)C.简陋(luò)蝎子(xiē) D.初旬(xún)锲而不舍(qì)12、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词语全部和戏曲有关的一项是()A.亮相行当跑龙套粉墨登场 B.压轴叫板领头雁有板有眼C.捧场行头唱白脸妙笔生花1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赋予所描写的事物以人格,含蓄地抒发了个人的品格和志向。下列诗句表达方式与本句不同的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C.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4、同学们想做一本关于“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集。下面诗句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1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B.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C.“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D.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们俩了。”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16、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青,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当我们不好好学习时,老师总会语重心长地劝导我们: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大家要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啊!17、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非然也。19、文有奇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__________,如薄雾,被____________。”20、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变革创新时,用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古语。三、古诗文积累。(10分)2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卜算子”是__________,“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2、悟诗人品格。《竹石》中,郑燮借“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的竹子表达自己的铁骨铮铮:《石灰吟》中,于谦把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融入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中。23、他这番话,虽然让人听着不大舒服,但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这些批评与建议,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24、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美好,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贫穷。爷爷家里就挂着这样的名言时时提醒自己: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我们遇事要懂得变通,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四、阅读理解。(20分)26、浇花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杜鹃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美——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惜玉!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若几株茁壮的杂草。她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⑤儿子回到家,兴冲冲地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当他跑到阳台上,却哭叫起来:“妈妈,我的花儿哪去了?”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妈妈说:“宝儿,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⑧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明白了。说:“宝儿,那哪儿是花儿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杂草!妈妈把它拔掉了。”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拣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名的植物上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但是,不知为什么,妈妈没有说,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抱起了孩子。⑪“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它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⑫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原先被她忽略的花儿可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愿每个人都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那一抹浅笑……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喧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怜香惜玉: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画波浪线语句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两处“花”的含义。(1)“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原先被她忽略的花儿可真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渲染杜鹃花开得妖娆,为妈妈专心浇杜鹃花、拔掉儿子的“花儿”做铺垫。B.根据文章可知。妈妈对“花儿”的态度变化是:忽视——接受——尊重。C.本文写的是妈妈和儿子浇花的故事。从全文来看,妈妈主要用爱心,真情来浇花,儿子主要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D.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杜鹃花开得灿烂,也映衬出妈妈的愉快心情。5.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写下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⑥孔子不能决也。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选自《_____》2.解释下面的字词。(1)及日中则如盘盂:及:__________盘盂:___________(2)孰为汝多知乎:为:__________知:__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第一个小孩从____________(角度)出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小孩从_______________(角度)出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4.“孔子不能决也”说明()A.孔子学识浅薄,比不上孩子 B.孔子不忍心作出判断C.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 D.孔子缺乏科学探究精神5.“两小儿辩斗”中,你学到了什么?结合实际谈一谈。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30分)看到这个手势,你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点赞的人和事,把你认为最值得点赞的那个人(或那件事)写下来吧。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450字左右。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2、C3、A4、C5、A6、D7、B8、C9、D10、D11、B12、A13、A14、D15、B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16、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③.老大徒伤悲④.忠言逆耳利于行17、①.变则通②.通则久18、①.专心致志②.思援弓缴而射之③.弗若之矣④.为是其智弗若与19、①.微风吹散了②.初阳蒸融了20、①.苟周于事②.不必循旧三、古诗文积累。(10分)21、①.词牌名②.去,到,往③.拟人22、①.立根原在破岩中②.要留清白在人间23、①.良药苦口利于病②.忠言逆耳利于行24、莫把无时当有时25、①.穷则变②.变则通③.通则久四、阅读理解。(20分)26、1.①.(许多人)大声喊叫。文中指阳台上的双色杜鹃花开得很热闹,使阳台也热闹起来。②.比喻男子对女子十分爱怜温存。文中指男孩子对花儿十分爱护。2.她的心被孩子触动了。她理解了孩子的做法,体会到孩子对弱小生命的呵护。3.①.“花儿”指几株杂草。②.“花儿”指指生活当中一切不起眼的容易被人忽视但很美的事物。4.C5.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爱心(微笑)和赞美(歌声),特别是平等、尊重的意识去对待一切生命。27、1.列子·汤问2.①.到、到了②.盘子③.说④.通假字,通“智”。聪明,智慧3.①.视觉②.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③.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④.触觉⑤.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4.C5.我学到了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