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_第1页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_第2页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_第3页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_第4页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一、聚焦核心概念,淬炼课程主旨(一)基于课程标准,重视文本解读笔者以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课为例,历史课程标准对本单元要求如下: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笔者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寻找的内在逻辑,发现本单元应重点关注“首要目的”“代表性”“特点”“实行”等关键词,向学生讲清楚社会治理、社会保障是国家的基本职能,至于不同时期户籍制度和基层组织、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等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笔者所在的共同体各成员认真研读课标,注重文本解读,找出教材文本的内在逻辑,初步确定了教学的方向。选择性必修1主要围绕古今中外国家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展开,本单元是围绕社会治理中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展开,要求学生要了解中外历史上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历程,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古今中外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时空背景及意图解决的社会问题,进而理解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二)提取单元概念,把握内容主旨依据文本解读,笔者将“国家治理的根基: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确定为本单元的大主题,将“国家治理体系”确定为本单元大概念。依据单元大概念和教材内容,笔者确定了单元主旨,本专题从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两方面展开教学。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了赋役征发,也维护了社会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西欧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也逐渐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据单元主旨,笔者确定了本课的课时主旨: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根据政治、经济与社会条件的不同,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但又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特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社会救济政策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在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彰显了古今中外社会治理的政治智慧。二、创设层级问题,涵养核心素养围绕本单元的教学主题,笔者拟定以“梳理中国古代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演变脉络和基本特点”这一主题开展单元大活动,将“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是如何体现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确定为单元大任务。基于此,笔者从三个方面整合教材,确定了层级式的教学设计。(一)基于建构主义,巧用结构图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教学以梳理基础知识,从整体上感知为始。笔者运用时空定位,综合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描述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笔者利用时间坐标轴,清晰地展现户籍制度发展的历程,体现时空观念素养水平。本课概念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如何处理这些概念呢?笔者是这样做的:引导学生在梳理基础知识时,把自己不清楚的或者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圈出来。在时间轴的梳理中,通过解释“土断”“大索貌阅”“诸色户计”等复杂概念,学生了解了户籍制度演变的时空背景和目的。除此之外,笔者还通过表格、结构图的设计分别呈现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和中国古代救济与优抚政策(如表1、图2所示),展现了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演变历程。图2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课堂第二环节——“常与变”:探究规律。探究“常与变”的基本规律,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透过现象抓住事件的本质,这对高二文科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笔者立足史料教学,选取了三段典型的材料,并布置分组活动,推进深度学习。笔者将这一问题细化为四个问题,分别如下。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问题3:概括中国古代救济制度的特点。问题4:思考历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演变的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对此,笔者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巧用结构图建构制度之间的关系,图3清晰明了展示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保障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此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国家治理概念的理解,体现大单元教学理念,有利于突破大概念,体现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学生分成3组,每组从前三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合作完成,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思考第四个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聚焦历史解释,学生在互动中进一步探究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规律及历史变迁与延续性的辩证统一。本环节指向史料实证素养水平3、4,历史解释素养水平3、4,唯物史观素养水平3、4,并体现大单元中的大概念、大任务,体现大单元教学理念。生生合作、师生互动让历史课堂成为有温度的课堂。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整堂课的设计中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贯穿始终,让大单元教学在课堂中真实发生。(三)落实立德树人,彰显育人价值历史学科作为“人文之母”,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育人价值,高中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常规教学应该紧扣既定的价值立意,通过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运用生动的语言聚焦核心价值观。教学环节的设计不能贪多求全,两个或三个环节即可。在讲述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政策时,笔者创设情境问题:“同学们,如果你是皇帝,你在什么时候进行救济呢?救济哪些人呢?”在讲述优抚政策时,笔者解释了“鸠杖”:鸠杖有祝愿老人长命百岁之意。被授予鸠杖的老人相当于拿到国家颁发的“老年证”,可享受各种优待福利,这彰显了中华民族敬老尊老的传统。在此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国家的治理不仅要治人,还要爱人;不仅有冰冷的政策,还有温暖的关怀。历史是思想之学,智慧之学,从历史学习中汲取经验教训,可以为现代国家的治理提供政治智慧。在“国家治理体系”大概念的统领下,为突显教学立意,笔者在最后环节提出探(二)立足史料教学,分组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中呈现出“常与变”的基本规律,由此进入究问题:“请同学们以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为例,说明国家制度的演变对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蕴含的价值。”本环节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置于长时段历史中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体现“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概念,涵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以问题为导向的层级设计使核心素养的培育如润物细无声般落地生根,价值观培养水到渠成。三、发挥区域联动,凝聚团体力量大概念、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从整体的高度思考学习单元内容,对从学习单元的选择与内容重组、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分解、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学习评价与反馈乃至作业布置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设计思考。大单元或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介于课程规划与课时教学设计之间的中观层面的教学设计,教学不能简单呈现单元知识,需要教师从“长时段”“大历史”的整体视角做好学科教学规划,注重学科知识整体化、结构化的建构,从学习单元主题及其涉及的知识、技能运用出发,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案,以突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思维。如《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教学,根据课标,高二教学结束后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3、4层次,这意味着高二上学期的教学至少应达到水平3层次。课本6个单元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个单元的主题如何设置?每个单元主题、内容等如何为下一单元教学服务?教师能否从素养目标培育出发,进行学习单元的重组?重组后的单元教学主题如何确定?重组后的各单元主题之间能否形成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递进式学习关系?如何分解本学期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何根据主题,将学业质量水平3的具体培养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单元中?每个单元重点要落实哪些学业质量内容任务?等等。大单元、大概念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应有一种整体备课、单元备课和主题备课相糅合的意识。基于此,合肥市“大练兵、大比武”以共同体形式实行区域间联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无疑是很好的实践尝试。笔者所在的共同体是市第三组团共同体,在牵头校组织和规划下,稳步推进合肥市普通高中“双新”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课堂教学“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共同体认真落实要求,确保高一、高二全体参与教师通过“大练兵”活动,实现“每人一节课,人人有收获”的目标。在第三组团学校发展共同体所有学校完成“大练兵”的基础上,共同体全体学校本着发挥示范校带头引领作用,加强共同体学校之间的交流,分享“双新”实施经验,共享“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的研究成果的原则,开展了共同体校的“大比武”活动。整个大比武活动有序、公正,老师收获满满,各学科选择前四名的选手,参加了第二阶段的“大比武”活动。笔者所在团队4位历史教师得到了来自两所学校学科组的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充分发挥团体协作,结成集体智慧成果,共同研究授课内容,充分发挥区域间联动的优势,打造上课、说课、教学设计与作业设计一体化。合力与分力相结合,围绕教学设计、说课、上课和作业设计方面先后进行了数十次的磨课。团队中的成员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共同完成了整个大单元的精彩呈现。四、转变教学理念,助力“双减”落实在大概念、大单元教学实施中,学生课前利用教材进行前置性学习;课中围绕单元主题,建立单元框架;课后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开展拓展性阅读和迁移性自主探究。在大概念的统领下,教师有效整合教材,以导学案的形式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精准把握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调整课堂节奏;课后利用思维导图总结,以呈现本单元的内容及课时内容的地位,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大历史观上把握本课。最后以多层次、多样性的作业设计巩固知识及拓宽视野。在大概念视域下实施的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学生要及时转变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推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新的情境下开展对历史的探索,实施单元教学计划。这不仅有助于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