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检测技术》课件-盾构隧道洞身开挖方法及质量检测_第1页
《道路工程检测技术》课件-盾构隧道洞身开挖方法及质量检测_第2页
《道路工程检测技术》课件-盾构隧道洞身开挖方法及质量检测_第3页
《道路工程检测技术》课件-盾构隧道洞身开挖方法及质量检测_第4页
《道路工程检测技术》课件-盾构隧道洞身开挖方法及质量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时符盾构隧道洞身开挖方法及质量检测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目录

CONTENTS隧道开挖方法开挖质量标准0102开挖断面检测方法01隧道开挖是控制隧道施工工期和造价的关键工序。控制隧道施工工期造价隧道开挖超欠挖超欠挖是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1.增加出渣量;2.增加衬砌工程量;3.增加回填工程量;4.工程造价上升;5.局部的过度超挖会引起应力集中,影响围岩稳定性。欠挖欠挖欠挖,直接影响到支护结构厚度,带来工程质量问题,产生安全隐患。欠挖处理费工、费时,影响工期,且欠挖处理时开挖轮廓不易控制、容易引起更大超挖。欠挖要点:必须保证开挖质量,为围岩的稳定和支护创造良好条件。隧道开挖质量的评定主要是超欠挖控制。超欠挖的好坏需通过对开挖断面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做出正确的评价。其实质是要准确地测出隧道实际开挖轮廓线,并与设计轮廓线纳入同一坐标体系中比较,从而十分清楚地获悉超挖或欠挖的大小和部位,及时指导下一步的施工。01隧道开挖方法第一部分隧道开挖方法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长度、断面大小、支护结构、工期要求、机械设备的配置及出渣条件等综合确定。用钻爆法开挖时,主要开挖方法有全断面法、台阶法、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及交叉中隔壁法等。一、隧道开挖方法可用于I〜III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IV级围岩的两车道隧道和III级围岩三车道及以上的大跨度隧道在有机械设备保证和良好的施工管理时,也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1)全断面法第一部分隧道开挖方法(2)台阶法可用于III〜IV田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V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也可采用台阶法开挖。第一部分隧道开挖方法(3)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IV〜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第一部分隧道开挖方法(4)中隔壁法(CD法)或交叉中隔壁法(CRD法)适用于V级围岩、浅埋、大跨、地表沉降需严格控制的情况。第一部分隧道开挖方法(5)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V级围岩、浅埋、大跨及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的情况。第一部分隧道开挖方法02开挖质量标准1、基本要求(1)开挖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第二部分开挖质量标准拱脚、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当石质坚硬完整且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允许岩石个别凸出部分(每1m2内不大于0.1m2)侵入断面,锚喷支护时,欠挖值不得大于30mm,混凝土衬砌时,欠挖值不大于50mm。(2)应严格控制欠挖。第二部分开挖质量标准应尽量减少超挖隧道允许超挖值规定(3)第二部分开挖质量标准1234超挖测量以爆破设计开挖线为基准线表列数值不包括测量贯通误差、施工误差最大超挖值系指最大超挖处至设计爆破开挖轮廓切线的垂直距离第二部分开挖质量标准注:目测疑似超挖断面指检测范围内目测有可疑超欠挖的断面,检测断面可布置在该断面位置,超欠挖范围较大时,可加密检测断面。05第二部分开挖质量标准隧道开挖轮廓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大小宜根据监控量测信息进行调整。(4)仰拱超挖部分必须回填密实。(5)第二部分开挖质量标准爆破效果要求用钻爆法开挖隧道,其爆破效果应符合下列规定:第二部分开挖质量标准(1)开挖轮廓圆顺,开挖面平整(2)周边眼炮痕(炮眼痕迹)保存率:满足表规定第二部分开挖质量标准(3)两茬炮衔接时,出现的台阶形误差不得大于150mm。对于炮眼深度大于3m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确定。第二部分开挖质量标准03开挖断面检测方法隧道开挖断面检测极坐标法代表设备:隧道激光断面仪断面仪法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第三部分开挖断面检测方法注:以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