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课件3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_第1页
《登岳阳楼》课件3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_第2页
《登岳阳楼》课件3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_第3页
《登岳阳楼》课件3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_第4页
《登岳阳楼》课件3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洞庭湖与岳阳楼洞庭湖岳阳楼三大湖之一位于长江中游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文人墨客尤爱洞庭湖矗立于洞庭湖东岸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12021/10/10星期日江南三大名楼22021/10/10星期日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32021/10/10星期日导入(请同学们推荐或自荐一位朗读优秀的同学,来帮老师读一段文字。)

120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岳阳楼下,洞庭湖畔,一位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病体,独自颤颤巍巍地登上了岳阳楼。遥望洞庭烟波浩渺,放眼时局满目疮痍。不禁悲从中来、凭轩泪流。

你听,他正缓缓向我们走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朗读《登岳阳楼》评:同学们读得很好,整齐、熟练,而且带有一定的情感。要使我们的朗诵更上一层楼,那就要对诗歌的情感有更深刻的把握。诗歌赏析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用“知人论世、缘景明情”的方法来赏析杜甫《登岳阳楼》。42021/10/10星期日登岳阳楼杜甫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52021/10/10星期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诵诗歌,感知诗中的形象,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2.学会赏析名句,激发灵感,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3.品味语言,感受杜甫诗歌语言的魅力。62021/10/10星期日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风格

,因而被称为“”,他与李白齐名,并称“”,被人誉为“”。子美诗圣李杜诗史“三别”“三吏”少陵野老沉郁顿挫72021/10/10星期日杜甫人生阶段阶段特点大事件及作品读书漫游(712-745)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代表作《望岳》。困守长安(746-755)忧国忧民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应试,落选。最后通过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得到一个看守兵器的小官。不久父亲去世,此后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43岁时幼子饿死。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让杜甫诗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82021/10/10星期日杜甫人生阶段阶段特点大事件及作品陷贼与为官(756-759)现实主义高峰45岁时安史之乱爆发,被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47岁丢官入蜀。建下一所草堂,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但山河破碎,风雨飘零,好友李白、高适相继离世。代表作:《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思想深邃诗风沉郁弃官携家逃难至成都,后蜀中军阀作乱,漂流到梓州、阆州。后去投靠剑南节度使严武,严武死后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作品:《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92021/10/10星期日杜甫诗作代表作品“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风格特色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音乐美。思想内容①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②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③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④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102021/10/10星期日写作背景本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公元769年)诗人已五十七岁,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5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杜甫晚年一直在外漂零,处境艰难,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再加上北归无望,大历三年(768)冬,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112021/10/10星期日

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1.读准字音,熟记字形。2.找出诗中景,并用一个字概括诗中的整体情感。122021/10/10星期日132021/10/10星期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早就听过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联系背景,思考作者登上向往之久的岳阳楼时心情是喜还是悲?品味诗意142021/10/10星期日晚年杜甫(写作背景)

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国家战乱,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触景感怀之作。诗人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品味诗意152021/10/10星期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联系背景,你感受到作者登上向往之久的岳阳楼时心情是喜还是悲?“昔闻”早闻洞庭盛名。渴望尽心一游。“今上”如今终于登上,表面上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却已是经历战乱频繁,辗转漂泊,老年多病之时。“昔”“今”之间,世事变迁,岁月沧桑之感。可谓百感交集。品味诗意162021/10/10星期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把“坼”字换成“分”,把“浮”字换成“纳”可以吗。“

坼”字,十分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广阔的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浮起落,雄伟壮阔。分裂

日月172021/10/10星期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好友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颈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挂念亲友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老病”:时年五十七岁,患肺病,糖尿病,左臂偏瘫,右耳已聋182021/10/10星期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只能倚窗远望,泪流满面了。尾联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更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战马,代指战争军事倚窗涕:眼泪泗:鼻涕192021/10/10星期日

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为什么流泪?这份泪水中包含着什么感情?悲个人国家远离家人、亲人消息音信全无——孤独之感年老多病穷苦漂泊无依——飘零之感——落魄困顿之感身世之悲家国破碎,战乱频繁家国之痛

诗人为什么从写个人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突然转向了“戎马关山北”这样的宏大话题?这其中的关联在哪里?推己及人昔、今——世事变迁、人世沧桑之感202021/10/10星期日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手法)借景抒情(乐景哀情)

反衬——宏阔之景反衬个人悲情212021/10/10星期日涕泪对亲戚朋友的眷念年老孤独的悲伤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无以报国的自悼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222021/10/10星期日课堂小结本文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

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家国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232021/10/10星期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迁移拓展242021/10/10星期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这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252021/10/10星期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想像新颖,有独创性。262021/10/10星期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朦胧中的幻景。272021/10/10星期日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282021/10/10星期日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特点?试作简要赏析。思考292021/10/10星期日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引”和“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之情。

“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302021/10/10星期日

夸张地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特点,想象奇特,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特点?试作简要赏析。312021/10/10星期日比较赏析: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诗境上,李诗以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灵动美好,天地万象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的生命和感情的载体了,景与人交融成一个似真实似梦幻的迷人境界。写出了心情的轻快欢乐。这个意境与杜甫《登岳阳楼》的由己及国的大境界与沉郁悲壮的诗境有很大不同。艺术风格上,杜诗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322021/10/10星期日

课堂练习332021/10/10星期日1、在《登岳阳楼》中,通过今昔对比写出作者早有登上岳阳楼的想法,却一直未能实现,直到现在才实现的两句是:

。2、在《登岳阳楼》中,作者极写洞庭湖水面宽阔及水的力量之大的两句是:

。3、在《登岳阳楼》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不仅写出洞庭湖分割吴楚两地,还能够承载日月星辰的两句是:

。4、在《登岳阳楼》中,写出作者与有人音信全无,如今只能独自漂泊在茫茫江面上的两句是: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342021/10/10星期日5、在《登岳阳楼》中,面对国家的动荡不安,作者只能凭栏眺望的两句是:

。6、清代张谦宜《茧斋诗谈》中认为《登岳阳楼》中:“

”十字写尽湖势,气象甚大。7、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在评价《登岳阳楼》时曾说,黄生云: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