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北省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北省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北省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北省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一(24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重荷(hè)隐曜(yào)风靡(mǐ)浩浩汤汤(tāng)B.刹那(chà)粗犷(guǎng)阴翳(yǔ))良莠不齐(yǒu)C.埋怨(mái)娉婷(pìn)称职(chèng)矫揉造作(jiāo)D.弄堂(lòng)潺潺(chán)笨拙(zhuō)相形见绌(chù)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一代天骄觥筹交错一碧万倾百废俱兴B.山肴野蔌段章取义恼羞成怒重蹈履辙C.温文尔雅恪尽职守淫雨霏霏伛偻题携D.无与伦比风霜高洁薄暮冥冥水波粼粼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雪后初晴,从香山凭高望远,但见山峦玉列,旭日照辉,好一派红妆素裹的绚丽景象。B.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C.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D.《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大型文化节目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答案】B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不是风,__________;不是雨,__________;不是光,__________;不是热,__________。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①我怕早已霉烂了②我怕早已憔悴了③我怕早已苍白了④我怕早已干瘪了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①④③②【答案】D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雪》的作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沁园春·雪”是本词的题目。B.《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福楼拜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俩。C.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诗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答案】D二(61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6分)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6.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2题。(18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也。(选自张岱《西湖梦寻》自序)注释:甲午指清顺治十四年、南明永历十一年,丁酉指顺治十一年、南明永历八年。8.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1)是日更定矣(2)余强饮三大白(3)实未尝一日别余也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11.赏析下列加线字在句中的作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12.有人评价张岱的作品是“痴人说梦”,结合阅读材料,说说你对他的“痴”和“梦”的理解。(三)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3~16题。(17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普宁、寿圣院:寺名。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遂弃舟()(4)濯足于惠因涧()14.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余: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见渔人,乃大惊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16.甲乙两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甲文中“”字,可以概括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情感。(5分)(四)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7~21题。(20分)折痕是心里的暖印包利民①前些日回老家,夜里睡不着,忽想起曾经收藏的一些旧时之物,便开始翻箱倒柜。有一叠老照片,便逐一看去,有我成长中每个年龄段的留影,更有许多黑白的,画面已经泛黄,承载着更久远的岁月记忆。蓦然,一张照片引起我的注意,依然是一张黑白照片,有些变软,似被揉搓后又平展开来,照片中一个年轻女子浅笑盈盈。②我一下子站了起来。过往的时光如云雾漫过心间,往事复苏疯长成林。照片中是我的母亲,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时,我还只是五岁。由于生长在农村,照相是很难得的一件事,一年下来也难有一次机会。所以我和姐姐都特别希望能照相,每次吵闹,母亲都会说:“我都没有照过相呢,你们已经照了一些了,等来了照相的,一定给你们照!”③一个下午,我和姐姐在仓房里玩儿,乱翻东西,忽然就从一本古老的书中发现了一张照片。经过仔细辨认,我们确定照片中年轻漂亮的女人就是母亲。于是很生气地去找母亲,质问她为什么骗我们。母亲接过照片看了看,笑着说:“好几年前的了,我都忘了,好了好了,你们别生气了,妈把它撕了,就和你们一样了!”母亲把那张照片揉成团,姐姐忙抢过来,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心里很难过。④隔着遥远的时空,我细抚着照片上的所有折痕,一如触摸那些永不再来的岁月。现在的母亲,早已白发苍苍,无复记忆里的年轻模样,更难想象照片中的青丝红颜。那每一道折痕都似刻在我心上,仿佛是我们亲手揉碎了母亲绝美的年华。⑤在一个小小的木盒里,我找到了一摞书信。翻看,竟然大多是我在外上大学时写给家里的。那几年的大学时光,想来并没有写太多的信给父母,没想到这些信依然保存着。我仔细看着每一封,仿佛依然是当初的想家心切,依然是年少时对父母的依依眷恋。A只是,当年父母写给我的信,却已不记得失落于风尘何处,心中无由的痛。⑥我发现,我写的每一封信,信纸的折叠处都已欲断,有的被母亲用透明胶粘上。一时神思飘荡,可以想象,那无数个在外的日子里,母亲怎样一遍又一遍地看这些信!便是这样折来折去,使那折痕渐深渐裂,亦如我想家的心在尘世漂泊中悄然淡去。无边的愧疚包围着我,在这样一个无眠的夜里。⑦坐在灯下良久,心里涌动的情绪却依然不能平息。继续寻找,在床下的一个纸壳箱里,全是日记本。有我从小学到高中时的全部日记,甚至我大学时的一些日记也在其中。我看着那些日记,就像穿行于成长的岁月之中,许多已被蒙尘的情感,在濡湿的心里重又清晰。看了一些之后,便止住,我的心无法承受太多记忆的负荷。便随意翻看,却见大学时许多本日记中都有折上的几页。细看折上的那些日记,都是我心情不好或者生病时的琐记。⑧我知道,那是母亲,她在想念我时,看信看日记,却是心疼牵挂着我在外所有不如意的时刻。从没有哪些时候能如这一刻,让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是的,不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我每一个失落的时刻,都是母亲心底的折痕,永难磨灭。B而从此,母亲的爱也会成为生命中的折痕,那每一条痕迹里,都盛满着我的感动,我的心痛,我永远的眷恋。⑨在这个夏日漫长的夜里,就静静地坐在灯下,我轻轻抚过那些折痕,一如触摸母亲永远无私的爱与情怀。17.请简要概括文章分别写了哪些可见的“折痕”?(3分)18.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A作者为什么说“心中无由的痛”?(4分)19.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章第⑧段画线句子B进行简要赏析。(4分)20.阅读文章,请谈谈以“折痕是心里的暖印”为标题,用意何在?(3分)21.比较阅读三则材料,分别说说三个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6分)【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B】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C】母亲接过照片看了看,笑着说:“好几年前的了,我都忘了,好了好了,你们别生气了,妈把它撕了,就和你们一样了!”包利民《折痕是心里的暖印》【A】【B】【C】。三(35分,其中含写字5分)22.作文(35分)芸芸众生,我是最独特的存在。给自己一份礼物,一份最好的礼物,伴我在茫茫尘世奋力前行,努力奔跑。要求:请以“给自己的最好礼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1)字数不少于600字。(2)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3)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九年级语文学科质量检测参考答案D2.D3.B4.B5.D6.(1)“乡泪客中尽”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无比心酸,一个“尽”字,道出了作者离家之远,飘零之久的郁积之情。7.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