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读后感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读后感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读后感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读后感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后感第1页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详细感受和得到启示写成文章,读后感也能够叫做读书笔记,是一个惯用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文体之一。第2页读后感内容剖析读后感,我们不难发觉,其内容基本上为:感——悟——析——联——结——五大块,其图示为:

①→

②→

③④⑤→

⑥→

第3页“感”,即读/观内容或者感点;“悟”,这里特指在对你感受最深,启迪最大启示/感悟,即观点。“析”,分析说理,举例证实;“联”,即联络社会情况或作者自己实际,说明不该怎么做或应该怎么做。“结”,即归纳引申。

第4页读后感构思第5页第一,

落实“悟”项。选准感点。独抒新意。从总体上讲,材料有一定倾向性,即它要求表述有一个侧重点。因而,所悟最应该趋向这一倾向或侧重点。只是强调一点。

第6页练习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古代鲁国国王得到一只海鸟。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鸟,就把它当做是神鸟了。为了表示自己对“神鸟”爱护和尊重,他吩咐把鸟供养在殿堂里,把宫廷里最美妙音乐奏给它听,用最丰盛筵席款待它吃。可是鸟呢,却被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么,只三天功夫,这只鸟就活活地饿死了。第7页分析看了这个故事,怎样写一篇心得笔记呢?你假如在鲁王不知道养鸟技术,鸟应该怎样养问题上大发议论,即使写得再详尽也不行。为何呢?因为你从根本上把这个故事了解错了。

这个故事其实是说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详细问题要详细对待。不然,尽管主观愿望是好,也难免要失败。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去联想、去议论,才能把感想写得深刻、感人。第8页第二,

“联”项得当。此部分普通要走出材料,结合身现实生活由此及彼,切勿忘了推而广之,点明观点普遍意义。

第9页读《小马过河》故事你能想到什么?①遇事要多动脑筋、认真分析,不能他人说什么就是什么。②实践出真知,水是深是浅,要亲自去试一试,“要想知道梨子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③老马教子有方,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事,不溺爱,不娇惯;当孩子没有完成任务时,不讽刺,不责备,而是循循善诱,耐心指导。第10页怎样写读后感第11页第一,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议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详细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东西。第12页第二,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一点,用一个简练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么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就是这篇文章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位置是能够灵活,能够在篇首,也能够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同学,最好采取开门见山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第13页第三,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阐述,经过摆事实讲道理证实观点正确性,使论点愈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第14页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搞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第15页丙辰年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问询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美玉做成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第16页明月转过朱红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变迁,月有阴晴圆缺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希望离人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明媚皎然。第17页题西林壁

(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第18页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2.缘:因为。3.此山:指是庐山。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总结。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大山,游人所处位置不一样,看到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庐山风景。第19页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体会。为何不能识别庐山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峰峦所局限,看到只是庐山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定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一个哲理——因为人们所处地位不一样,看问题出发点不一样,对客观事物认识难免有一定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第20页

绝句

(宋)僧志安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短篷】有篷小舟【藜】草名,茎至坚,可为杖

第21页杏花盛开时节,细雨蒙蒙,衣衫渐沾渐湿,杂着杏花芬芳;杨柳吐青,天气转暖,春风拂面,醉人宜人,伴着杨柳清香。剪剪轻风细细雨,悠然徜徉春色里,何等惬意。

雨,冠以杏花;风,冠以杨柳。雨,是杏花浸湿过雨,似乎更纯净;风,是杨柳筛滤过风,似乎更清爽。杏花雨,杨柳风,把风雨花木糅在了一起,使春意色彩渲染得愈加浓重。

第22页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23页1渭城:地名。汉改秦咸阳县为新城县,后又改为渭城县,至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地,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2.渑:湿润。3客舍:旅馆。4阳天: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因为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5故人:老朋友。注释:第24页释义清晨,渭城一场春雨沾湿了路上尘埃,旅店四面青翠杨柳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葱绿。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点评:这是一首送别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两》。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牛动,道出人人共有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了成为饯别名曲。诗首二句点明送别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带着轻愁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语言通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