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2卷作文指导与示例_第1页
2022年新高考2卷作文指导与示例_第2页
2022年新高考2卷作文指导与示例_第3页
2022年新高考2卷作文指导与示例_第4页
2022年新高考2卷作文指导与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新高考2卷作文指导与示例

2022年高考语文新高考2卷作文原题

(合用地区:海南、辽宁、重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新高考2卷作文指导与示例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

年的思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材料语:这四幅漫画既互相关联又相互独立。第一幅“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对应的是“人”

字的第一个笔划和起势,前半句“逆锋起笔”讲的是人生之初始便会面对“逆境”,始于艰难

之上而不退怯,敢于“逆风翻盘”;而后半句“臧而不漏”则讲的是人生之初,能力趋于平庸,

应厚积薄发,适时隐藏自己的实力,不锋错毕露,不张扬行事。

第二幅“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对应的是“人”字的另一半,第二笔的笔划和起势。人生到

了“有可为”的阶段,要选对努力的方向,否则将终其一辈子碌碌无为。选对方向之后,在行

事作风上要不偏不倚,保持中庸之道;不畸轻畸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不投机取巧。勒

勤恳恳,脚塌实地,为人朴重。

第三幅“停滞迂回,徐徐出头”,对应的是“人”字一捺立于中锋之下的笔锋转折处。可以有

多种解读,一种是在收笔结束之前笔划要“顿一顿”,“停一停”。对应人生可理解为当一个人

或者一件事即将成功或者胜利在望时反而要静下心来,停一停,思量一下。不要冒然行事,仓

促草率,不疾不徐,稳步前进方能尝到胜利的果实。另一种解读是当遇到艰难或者人生低谷,

不要气馁,相信自己坚持努力会有“徐徐出头”的时机。

第四幅“描红”关联我国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正是这红色文化,构筑起了我们民

族的绵延不断的精神谱系。红色精神是作为模范、值得歌颂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描红”

是指惟独成为一个朴重坚持、脚塌实地、端正雅芳的人材干成为别人的模范,让他人去摹仿,

去描红。

表面上是教‘写人’,实际上考的是新时代青年如何‘做人’。”这符合我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

根本任务。“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代表的是低调蓄势。逆势开始给人带来的未必是愉悦,但

是逆势奋起彰显担当。中国人做人的哲学讲究“藏而不露”,一开始特别是人生初期或者在陌

生环境时,需要积蓄力量,壮大自己,这符合传统的中庸思想。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可以理解为写“人”需要遵循法则,也可以理解为新时代青年人做人

要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

“停滞迂回,徐徐出头”则寓意着人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崎岖坎坷。最后一笔中间回转的地

方表面上看是“停滞迂回”,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迸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豪迈亮相。

任务语:要求“反映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量”。因此,赵志彦认为,

每位考生心中自有对“人”字内涵的解读,对漫画理解的角度也可以不同。中规中矩的“人”

字,可能并不符合当代一些年轻人的理念。不偏不倚、规规矩矩,不会出错,但是也不够自由

奔放,不符合新时代新青年的个性张扬。也可从这个角度出发,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第一个可以从用写字来寓意人生的角度来写作,书法之道和做人之道类似,人字可以说是最简

单的字,写这个字容易,但想要写好很难,做人也是一样,做人很容易,但是把人做好很难。

前三格漫画既是教你怎么写人字,也是教你怎么去做人。

第二个角度,大家可以看前三格漫画中教运笔的文字,其实跟人们做事的规则很类似,拿'逆

锋起笔、藏而不露’来说,你做一件事情,不能因为开局很难,就抛却了,不去写这个字,不

去做这件事。'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则可以理解为做事要循规蹈矩。'停滞迂回、徐徐出头’,

是说如果遇到坎坷、难题,可以适当停下来,不要过于急躁,慢慢来。全部环绕这三格的六行

字来写,从运笔方式来讲做事规则。”

最后的升华尤其重要,“最后一格漫画说的是‘描红',作文题目里也特殊标注了‘描红’的意

思——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第一个写作角度,描红可以引伸为:做人是要有模范

的,按照模范的样子成长。第二个写作角度里,描红可以延伸理解为:做事是要有规则、有边

界的,应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不能超过这个模子,超过了就不成人字。”

【优秀范文】

01国之青年,当从书法中领悟做人领悟人生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递者,简易的笔划勾勒出博大精深。一撇一捺,这是“人”字的笔划。

简简单单的两笔,绰绰有余,柔韧有度。逆风起笔藏而不露的撇,不偏不倚中锋用笔的捺,停

滞迂回徐徐出头的勾,一个顽强的字被完美地描摹出来。老一辈人时刻教导我们,写字要端正

心态,做人要如字普通,一笔一笔地临摹做人的本质。

撇一一逆境奋勇,淡泊名利

写字要提笔而落,干净利落,逆流而上。做人就要臧功与名,淡泊名利,正如诸葛亮所说“不

求闻达与诸侯”。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坎坷艰难时刻昭示功成的艰辛。“90后”

吴应普夫妇在执行任务中不幸离世,他妻子肚子里还有一个新生命。他们深怀爱民之心,恪守

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即使失去生命,也依旧心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四川

省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中有30名为国献躯的消防员们,其中还有“00后”“90后”,他们身

处逆境逆流而上,在充满恐怖和挑战中,毅然为了集体而牺牲自我,成就社会。他们用坚毅的

身躯临摹出逆风起笔,藏而不露。

捺——中通外直,刚正不阿

写字要端正身子,坐要有坐相,挺胸昂首。做人要朴重,不同流合污,赤心做事,正如陶渊明

所描绘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恩来总理一辈子廉洁从政,清贫节俭。他

时刻教育着党的工作者要时刻警省自己要公正廉洁,刚正做人,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明朝

名臣于谦居官清廉,巡查河南时,绝不收百姓的钱财,为人处事不包庇奸贼,深受泛博人民的

爱戴。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他们用不屈的赤心临摹出中锋用笔,不偏不

倚。勾一一勇争先锋,青出于蓝

写字要静心专注,笔划要顽强挺拔,有起有落。做人要勇于亮剑,不被世俗所打搅,斩荆棘,

厚积薄发。新时代青年需要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相比于徐徐出头,我们更需要的就是敢于拼

搏的精神。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颜宁,作为结构生物学家,在生物学装备研究领域成功攻

克多项世界顶尖技术,在2022年被英国《自然》杂志列为中国科学之星。她打破世俗的规矩,

敢于尝试,长江后浪推前浪,为新时代青年赋予模范的作用。

新时代的青年不必拘泥于描红的模子。锋铃毕露,勇于亮剑,才干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青年

怎么样,国家就会是怎样的。青年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国之青年,当逆境奋勇,困境蛰伏;国之青年,

之中通外直,淡泊名利;国之青年,当勇争先锋,逆流而上。“人”一撇一捺勾勒出做人的原

则与道理,新时代青年从书法中领悟做人,从实践中领悟人生。

02书法里“人”的起承转合,就是做人的三种境界

“人生乾坤常如客,何独乡关定是家。”是元朝邓青阳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君子坦荡荡,小

人长戚戚。”是孔子对于做人的一种准则;而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是王国维

对于人生的顿悟。

其实,人生于乾坤间,本就是乾坤的过客。一切的奔波与忙碌,都只是过程,抵达得有沉沉浮

浮,也会有海阔天空的夸姣。那末,我们做人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呢?

第一要逆锋起笔,藏而不露。

人生的第一境界是立,人生在乾坤间,是期望获得一番作为的。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深山

老林,只等名主找上门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国演义》中非

常经典的桥段: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然后就有了千古名篇《隆中对》,对创业路上

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慷慨向。

刘备#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不管是逃避不在家,还是佯睡不起床,都是藏而不露的典型。但

是作为天选之子,刘皇叔三顾茅庐终于打动了他。诸葛亮终于从躬耕于南阳的一介布衣,成长

为刘备的首席军师,为刘备和曹魏、东吴三分天下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第二要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人生路上,没有什么公平可言。但是如果要做事业,除了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的精神,更需要有不偏不倚的态度,天下不得人心必然崩毁,企业不得人心必然灭亡。

得人心的基础便是做人要公正,身处要职,要以身作则,不能搞两面派。

秦国在不是很强大的情况下,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第一次变法,变法涉

及的内容有“连坐法”、设立军功制、奖励农耕等。商鞅做的第一步就是取信于人,在城门口

立木赏金树立了自己变法的决心。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商鞅把太子老师的鼻子都割下来,以

儆效尤。但是商鞅为秦严刑峻法行之十年之后,秦国国富民强,秦民大悦!

第三要住手迂回,徐徐出头。

《老子》第二十二章言“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这就是做人的第三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得到不容易,除了众里寻他,主要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就收手。范蠡出身贫贱,但

博学多才。越王勾践遇到范蠡后给了他最高的礼遇。此后,范蠡和文种便一心辅佐越王勾践。

范蠡和文种、计倪等大臣的一系列复兴计谋,被越王勾践采用后成为国策,使越国逐渐由弱转

强。越国又掌握时机,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

可以说范蠡功成名就,可是就在最高的时候选择了急流勇退,他留下一信告诫好友文种:飞鸟

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犬烹;敌国灭,谋臣亡。可见其为人处世的态度。

对于乾坤,众生是造化之一隔;对于人,本就是凭靠乾坤,一心向明。由于书法里“人”字的

起承转合,我们想到了做人的三个境界。自古如此,希翼谨记,警省人心。

03“人”有多少种写法?

这幅漫画,其实是个标准的楷书“人”字的写法。笔划动作的描述,有着非常明显的寓意。

比如起笔要“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就是人要持盈守虚,戒骄戒躁;行到中间要“中锋用笔,

不偏不倚”,就是要坦坦荡荡、刚正不阿;收笔要“停滞迂回,徐徐出头”,就是要久久为功、

坚持不懈。这样,一个“人”字就写好了,一个人也就做好了。

无非,“人”字都是这么写的吗?

从书法来说,固然不是。王羲之的“人”写得很飘逸灵动;褚遂良的'‘人"字则婉媚婵娟;米

芾的“人”字更是有想象力,最后一笔写得既像捺又像点,被称为“八面出锋”……

就像孔乙己说“茴”字有好几种写法,如果风格也算一种写法的化,“人”字也很难多。欧、

颜、柳、赵,苏、黄、米、蔡,南董北米,各不相同。

“人”字那末多,那末做人是否也是如此呢?翻一翻《世说新语》就能看到,其实人格,也有

不少元的面向。阮籍不拘礼法,嵇康萧洒不羁,王导缜密周道,谢安清旷高远,王述急躁易

怒……如果说,这一个个历史人物,都形象化地变成一个“人”字,想必也是各有千秋、绝不

雷同。

那末,这个标准的楷书“人”字,是否可以说就没故意义呢?毕竟人有不少面,怎么会惟独一

种“写法”?

恐怕也不尽然。楷书又被称为正书、真书,“正”这个字,就表明了楷书的基础意义,楷书诞

生之后,就基本被认作书法的起步了。

所以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孟董其昌,无论是谁,无论最后变出怎样的风格,飘逸和

沉郁,他们都必然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练过楷书,写下过这个“藏而不露”“不偏不倚”“徐徐

出头”的“人”。这些工整、严密的字,就是之后风格突变的起点。

做人也是这样。无论最后变成怎样的性格,无论怎样千人千面,从根本上来讲,那些做人的道

理其实是大同小异的,朴重、善良、勇敢、体恤……外在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可以千变万化

甚至千奇百怪,但那些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没有太大不同。

从阮籍到王述,都可以算历史上的正面人物。典籍里记载的他们,从面貌看绝不是“一路人”。

无非拨开这些“外在”,深入内里地看,又有多少不同呢?阮籍放诞,谢安高远,本质里不都

是对人本质意义、精神世界的一种思索?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我们生活在有着60亿人口的地球、14亿人口的中国,丰富多元才是一种

底色。人与人的差异肯定是巨大的,不同的口味、喜好、观念,才会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谱系。

从今天的互联网看,因为一些认知上的差异,总能产生巨大的观点对撞。我倒是希翼大家都能

看看这幅漫画,我们每一个人是不同的,但人应该具有的特质,不外乎这么几种。我们对事物

的分析、对他人的判断,事实上也该保持一种对底色的关注、对差异的包容。

在今天,我们更需要强调这个道理:我们大不相同,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不同角落的人:我们也

没那末多不同,人之为人的核心品质,是跨越时空的存在。

新时代青年做人时评

新时代的青年要胸怀理想、志存高远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传承发扬好家国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奋

斗平生,才干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材为之奋斗。心中有阳光,脚

下有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

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泛博青年在内的

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惟独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干

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孳孳不倦地学习科学知识,坚持知行合一,

并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丰富阅历、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承担起青年人的使命责任,

为祖国腾飞奉献力量。

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

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

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宏扬奉献、友爱、互助、

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一个人的理想志愿惟独同国家的前途、民族

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信念追求惟独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故意义。

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难

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翼,实现我们

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让我们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

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

2022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海南)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

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

与情感,兴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者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为题(补充一个地名,

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题目中明确设置了语境即电视台邀请考生客串《中华地名》这一节目的主持人。请考生以“带

你走近”为题,补充上自己熟悉的地名,使题目完整后,按照主持的文体要求,完

成一篇主持词。试题比较灵便,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考查考生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审

题难度较低,考生可从家乡生活入手,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例如旅游胜地、

文化古城等。通过调动记忆中存储的相关素材储备,对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

人物等进行筛查,对能唤起记忆与情感,兴许是难忘的故事,又或者有特殊的意义的角度进行

排序,选择较好入手的角度进行切入,由浅入深,挖掘该地域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

写作时可以从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角度准备谋篇布局,由浅入深,层

层推进,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人事物进行介绍,为避免千文一面雷同现象,选择材料时注意

体现选材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文化自信的引领。

本题为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我们在构思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体式驱动:本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解说词,我们要明确该文体格式的要求。

2、内容驱动:从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进行考量。该

题要求考生从熟悉的地名入手,介绍该地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进

而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文化或者某一地域的热爱,书写地域文化内涵实质。例如,选择自己参观、

旅游过的城市,例如选取地域为南京,自然景观上有秦淮河长江共同孕育这自古繁华之地,中

山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人文景观上从南京城的历史渊源说起,六朝古都底蕴深

厚,盛衰交替,在自然的永恒和人事代谢中,涌现出的人材恰恰是时代的缩影与转折。写出了

《听听那冷雨》“杏花、春雨、江南”的余光中先生,款款道出了“仓颉的灵感不灭,漂亮的

中文不老”的赤子之心和爱国之情。步入江宁织造博物馆,你会联想到写出举世公认的中国古

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还会想到《明朝那些事》的男主角明成祖朱棣奋斗传奇的一辈子,还会想到“做个才子真绝代,

可怜薄命做君王”的南唐后主李煜,甚至会想到浦口火车站里曾经那个感人至深的《背影》。

3、对象驱动:写作时要有写给谁的语境意识,考生需化作电视台主持人,带领电视机前的观

众领略某一地区的风俗世情。那末在语言上我们要避免口语化,在逻辑上需要注意层次的递进

或者并列,选取的人事物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4、思维驱动:在写作时要有思辨性和探索性,注意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在论述

地域文化的现状与优势的同时,能否深入挖掘地域发展的弊端和不足,为地域发展献言献策,

也是当代青年学子需要思量的一个方面。

【优秀范文】

01带你走近三亚

亲爱的观众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有幸客串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这次就让咱们一起走近漂亮浪漫的三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向来在路上,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那末,

三亚这个地名,你会想到什么,又会唤起你怎样的记忆与情感呢?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是春常在。八十年代,曾经有一首歌《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首朗朗上口

的歌曲,一夜之间,唱响了大江南北。从此,不少人知道了三亚。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蓝天碧海,椰树婆娑,是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又

称“鹿城”,位于海南岛南端,东邻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保亭县,南临南海。三亚陆地

总面积192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226平方公里,海岸线263公里,有19个港湾、10个主要

岛屿、11条独流入海的河流。2022年,三亚全市年末户籍人口63.4万,聚居了汉族、黎族、

苗族等20多个民族。

有人说,“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

“三亚”。三亚历史悠久,在明代《正德琼台志》已有“三亚村”、“三亚里”的记载。在三亚

境内的落笔洞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三亚人遗址,是目前已知海南岛最早的人类居住

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它把海南人类历史提前了二至三千

年。

早在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三亚就序列于中国版图。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

三亚又被称为“天涯海角”,但溯自隋、唐以来1400年间,它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从未中断。它曾经是隋朝谯国冼太夫人的“汤沐邑”;唐朝大和尚鉴真飘流

登岸和传道讲经之地;唐、宋两代曾经有7位名相、名臣被贬到三亚。中原衣冠人物之南来,

客观上在当地起了敷扬教化的作用,留下了诸多历史悠久的人文胜迹,沉淀了三亚灿烂的历

史文化基础。

据历史考究,延及宋、元、明朝时期,三亚的经济得于初步发展,棉纺业在全国居于率先地位,

黄道婆早年向本地黎族妇女学纺织技术的故事就是历史的见证。明朝时期,还涌现出了“琼州

三星”之一的岭南巨儒钟芳。

三亚地理环境极其独特,是国内惟一一个可以同时领略热带雨林和海洋体面的城市。三亚三面

环山,形成怀抱之势,山、海、河三种美景自然融合,地处低纬度热带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

气候,终年长夏无冬,气候适宜,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森林覆盖率高达64%,在中国大气

环境质量排名第一,是全年避寒、消暑度假、旅游的好地方。

新中国成立时,三亚还称崖县。因地理位置特殊,崖县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海防前线”,1954

年,崖县人民政府机关从崖城搬至三亚镇。彼时的三亚也只是个边陲小镇,主城区仅有一个港

口、两条街道、一座电影院、一个菜市场。

漂亮三亚,浪漫天涯。这是三亚近年来对外推广的一张旅游城市名片。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

从一个边陲小渔村迈向国际滨海旅游之城,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三亚,正以从一种年轻态,从未

有的自信彰显着人文魅力和发展强劲,笑迎送往着中外游客。

当前,琼州大地正吹响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号角。随着《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

正式实施,将海南离岛旅客每人每年累计免税购物限额由3万元提高至10万元。此举引爆了

游客的购物热情,旅游+免税购物成为疫后海南旅游市场的最大亮点。三亚正在政策红利上乘

风破浪,扬帆远航,以争当海南自贸港建设排头兵进发。

大大谈起海南,曾经引用苏东坡的诗句“云散明月谁点缀,天溶海色本澄清”来形容海南的美。

他说在海南可大口呼吸新鲜空气,是“何其幸福”。

碧海连天阔,琼崖处处春。没错,冬去春来,不论季节转换,三亚惟独旅游的淡季和旺季,景

致如初,如今已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和人们憧憬的旅游胜地。

中国有句传统俗语: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现实版的大东海和南山不老松,正

在新时代的南海之滨,书写着动人如歌的故事。

这期《中华地名》节目走近三亚,就到此结束了。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希翼给

能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旅程,你看了,听了,心中是否早已憧憬了呢。

02带你走近王佐故里

亲爱的观众朋们:

大家好。

欢迎您收看本期的《中华地名》,我是主持人杉杉。

走过许多地儿,访过一些人儿。有令你百转千回的西湖,那是“水光激涌晴方好,山色空蒙雨

亦奇”的绝美宜人;有给你肃静恬淡的乌镇西栅,那是“风啊、水啊,一顶桥”的宁静与俊美;

亦有那庄严肃穆的云冈石窟,让你宛然穿越时空,感受佛教文化的悲悯和惊叹佛像的雕刻所显

示出的云岗文化。一个地名,就是一种符号,就是一种文化,它们会说话,向我们讲诉那上千

年的一个又一个神奇而动人的故事。

而今天我想带大家走进一个特殊的地方,她就是我的故乡一一透滩。我想和大家一起触摸历史

脉搏,走近名人故里,去感受那些古老而鲜活的故事。

透滩,她始建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至今已穿过历史长河800教。可村里依然现有明晰的

古迹:礼魁坊、王佐公祠、王佐墓、慈训堂、透滩石桥、节孝坊等。2022年,她像一个闯入大

众视野的勇敢的村丫头真正有了被熟知的平台,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透滩村列入第五批中国

传统村落名录。第二年,她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得了“首届海南十大文化名村”

殊荣。

透滩,一个“村丫头”有了真名头。而这个“村丫头”距离临高县城以东有10公里,她的家

却有280户人口,1560多口人。全村有上中下三个分部,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大的自然村落。

这里宁静祥和,那棵大榕树下的热闹,是一天的开始,也是一天的结束。村边小路的野花野草,

幽静小径上的不知名的果树,还有刻字含糊了的明代古门,水田边,小桥下的潺潺流水,还是

日日夜夜地奔流不息着,宛然在讲述着那个远了近了的透滩人的故事,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

息。

安石荆公曾经说:“古人之观于乾坤、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而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我说,好的风景不一定非要去远方找寻。故乡的风景就很

好,寻得一妙处,坐在一隅,与故乡的一草一木对目交接,与先辈们有精神之往来,冥想,感

受。故乡的人便有了精神的安放和寄托。就如每年的村里大聚会,她总是热情迎候每一个或者

远嫁,或者求学,或者谋出路的孩子回到她的怀抱。鸟倦知归途,人乏寻故园。她告诉自己

的孩子:人只要有故乡,就不会觉得无根,无落。

然而透滩村能够走进大众的视野,被得知,闻名里外,还因为一个人一一王佐。

王佐被称为“海南四绝”,与著绝丘浚、诗绝王佐、忠绝海瑞、书绝张岳松齐名。于1428年生

于临高透滩村的王佐,20岁就考中举人,先后曾经任广东高州同知和江西临江府同知。为官

在任时他主张先礼后兵,建议“开仓账济,遍访地方厉害”,人惊为奇才;当乡试面试官时,

他优选举人,反对科场弄权舞弊,深受好评;为官十多年不得升迁,同僚属吏,深为可惜,

但他毫不以为意。

然而王佐一辈子好学,晚年归家常与密友谈论诗文,优游山林,养花种草,著书自乐。七旬高

龄跋涉琼州各地,遍访风土人物,广搜民俗掌故,修成《琼台外纪》一书,成为海南地方志

的先行者。他的英名早已刻在中央国子监碑林上和编入中国名人辞典中。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打开王佐诗卷,他曾经在诗词《塘园四景回文诗.其一》中这样写道:

“熙熙暖日映花娇,习习和风搭嫩蕉。时雨过空西望远,透滩滩水绿平桥。”那暖日,娇花,

和风,嫩蕉,滩水,小平桥,将我们拉回了那个远了又近了的故乡。此刻,我读懂了王佐的人

生故事。

“桐墩遥望在天涯,西顾桐乡是我家”。人,因为有了故乡才有了明确的坐标和方向;人也因

为有了故乡才找到了回来的港湾和希翼。

中华地名联系你我,中华地名牵动人心。感谢您收看本期的《中华地名》,观众朋友们,我们

下期同一时间再见!

03带你走近赣州

亲爱的观众朋们:

大家好!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来了解赣州,走近赣州。

作为江西最南部的地级市赣州,看似名气不大,因为一条浩荡的赣江,从南至北,纵贯江西省,

而赣州就因临江而得名。赣州地处赣江上游章贡两江的汇集处,赣州是赣江源头第一座大城市,

也被称为千里赣江第一城。

赣州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富集。为铸造好红色之魂,近年来,赣州多措并举,切

实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着力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创新,提升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影响

力。先后建成为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于都中央红

军长征出发地记念园等一批苏区革命历史标志性建造,直观地向人们展示赣州红色革命史全

貌。“一座赣州城,整部宋代史。”赣州在宋代是36大城市之一,城区境内荟萃了古城墙、

古石窟、古窑址、古码头、古浮桥等宋代名胜古迹,素有“江南宋城”和“宋城博物馆”之

美誉。来到赣州,游客必去的景点就是古城墙。古城墙始建于汉代,千余年来,城墙在修缮、

加固中形成为了现在的规模。尤其珍贵的是,在古城墙上保留着数以千计的带文字的砖,

被称为铭文砖,上面记载着不同时代的不同的内容。赣州市建春门外的贡江上有一座古老的

浮桥,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2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

于宋乾道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浮桥这一古老的交通工具,到现在仍然成为两岸居

民的重要通道。赣州是王阳明“文治武功”的实践之地。王阳明一辈子事业的奠基在赣南,

赣南在他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里程。从赣南出去后,王阳明平步青云,官至兵部尚书、两广

巡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在赣南完善,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