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学校(中昇)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摸底大联考地理联考答案_第1页
山东省部分学校(中昇)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摸底大联考地理联考答案_第2页
山东省部分学校(中昇)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摸底大联考地理联考答案_第3页
山东省部分学校(中昇)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开学摸底大联考地理联考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昇2023-2024学年高三开学摸底大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ADCBBDCDBDACDCB

1.A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当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系统是强冷锋,由于亚洲高压势力强,冷空气迅速向东南

方向移动,①正确;由于冷锋影响,冷空气迅速占领暖气团的位置,地面辐射冷却,造成低温,②正确;根据“北方多

地出现1966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可知,锋线两侧温差大,锋面移动速度快,冷锋过境的时间较短,③错误;水汽凝

华成雪,会放热,不是出现极端低温的原因,④错误。故选A。

2.D云贵高原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海拔较高,气温低,与题意不符,A错误;天山北坡出现云杉林是由于

北坡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且为阴坡,气温低,形成湿润小气候,B错误;长江流域盛夏出现极端高温是山

于受反气旋控制,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冷空气在山地迎风坡爬升,带来降温、大风天

气,在背风坡下沉时,产生焚风效应,使背风坡气温略有升高,因此当日北京气温较高;怒江河谷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

山区,夏季无论是东南季风,还是西南季风,河谷两岸都属于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明显,形成干热河谷,水分条件

难以满足森林生长,多灌丛,D正确;故选D。

3.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及以上时,为深度老龄化。图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

及以上的省市中东北地区三个省份全部包括在内,因此我国人口深度老龄化较突出的地区是东北地区,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B劳动力人口占比二100%-老龄人口占比-少年儿童人口占比。读图可知,浙江劳动力人口占比=IO0%-老龄人口占比

(13%)-少年儿童人口占比(13.5%)=73.5%,湖北劳动力人口占比=IOo比老龄人口占比(15%)-少年儿童人口占比(16%)

=69%,河北劳动力人口占比=Io0%-老龄人口占比(14%)-少年儿童人口占比(20%)=66%,河南劳动力人口占比=Io0%-

老龄人口占比(13.5%)-少年儿童人口占比(23%)=63.5%,因此四省区中劳动力人口占比较高的是浙江,B正确,ACD

错误,故选B。

5.B由材料可知,冬给措纳湖流域的年降水量远低于年蒸发量,该湖泊能够保持水位的基本稳定,依靠的是河流水的

常年补给,使得湖水的收支平衡(收入主要包括:降水、入湖径流等;支出主要包括:蒸发,出湖径流等),水位基本稳

定,B正确。这种湖泊水位的基本稳定主要与区域水量平衡有关,与地壳运动、泥沙淤积以及人类干预关系不大,排除

ACD‹,故选B。

6.D冬给措纳湖流域北部湿地的形成,一是歇马昂里河流速缓慢;二是因有大面积深厚的永久冻土层,阻挡河流水下

渗,使歇马昂里河下游水流拥堵,形成大面积湿地。其中大面积深厚的永久冻土层属于地质因素,D正确。材料信息无

法明确其岩层分布以及是否存在熔岩台地等情况,AB错。地壳的沉降和抬升属于区域大尺度的变化,不会导致冬给措纳

湖流域北部小尺度区域出现湿地,排除C。故选D。

7.C该模式中使用了大型农业机械,且小麦、玉米轮作,可推测该模式最适宜推介到地势平坦的地区,华北平原南部

与齐河县的自然地理环境相近,耕地集中连片,光热充足,作物一年两熟,适宜小麦、玉米轮作,农业生产过程中适合

采用大型农业机械,C正确;四川盆地东部靠近巫山,地形坡度较大,A错误;黄土高原中部多沟壑、丘陵,地表起伏较

大,不适合大型农业机械,B错误;太湖平原地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以水田为主,与该模式有区别,D错误。故选

Co

8.D地表均匀平铺覆盖小麦秸秆,则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抑制杂草的生长,①正确;土壤表层均匀平铺覆盖小

麦秸秆,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肥力,②正确:冬小麦收获后,正值夏季,而种植玉米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地表均匀

平铺覆盖小麦秸秆,白天可以阻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地表水分蒸发,起到蓄水保埔的作用,④正确,秸秆

还田与否对农时影响较小,并不是为了争取农时而进行秸秆还田,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D。

9.B玉米秸秆青绿时,含水量大,翻耕将其压入土壤中,利于其快速腐解和增加土壤水分,B正确;玉米秸秆青绿时

对病虫害影响较小,无法减轻病虫害,A错误;翻耕由机械操作,干燥与青绿对劳动力要求相差不大,且干燥与青绿的

秸秆有机质并不会增加或减少,CD错误。故选B。

10.D阅读图表可知,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夏季的控制范雨,以7月为例,约是从南界的35°到北界的45°;而冬季

的控制范围,以1月为例,约是从南界的18°到北界的47°,所以是冬季的控制范围大于夏季,A、C错误。东亚副热带

西风急流中心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偏南,夏季偏北,D正确;冬半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南界年内变幅大约是

15°—35°,北界年内变幅是43°-48°,所以南界变化范围更大,B错误。故选D。

H.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会带动气压带和风带一年内的周期性运动,而副热带西风急流也会随气压带风带的移

动,出现夏季北移,冬季南撤的空间变化。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对流层中高层大气,从而使青藏高原上空的空气与周围

的空气形成显著温差,受其影响,西风急流北移的同时,向西突变(至100°E附近),A正确,B错误。冬季,青藏高原

逐渐冷却,温差中心向东向南移动,西风急流东退(至120°E附近),CD错误。故选A。

12.C根据材料可知,梅雨的开始和结束与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的两次北跳密切相关,对应着江淮流域梅雨的起始

和结束,说明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第一次北跳对应梅雨起始,第二次北跳对应梅雨结束。读题干可知,2020年梅雨结

束为8月1日,因此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第二次北跳应该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所以选择7月下旬,C正确,ABD错误。

故选Co

13.D由表可知,从坡顶到坡麓,土层厚度逐渐增加,A错误;砾石占比减少,表层黏粒增多,土壤颗粒由大到小,C

错误;速效钾由成土母岩分解而来,是土壤中的营养矿物,由此可知矿物质,从坡顶到坡麓逐渐减少,B错误;结合表

中数据,有机质因积累而逐渐增多,DlE确。故选D。

14.C紫色土由砂页岩等沉积岩风化形成,与岩浆活动无关,A错误: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紫色

土疏松,易被侵蚀,受坡度的影响,坡顶的表土水土流失严重,表土流失,成土母岩出露,风化后快速成土,表土处于

不断更新状态,土壤没有淋溶淀积的时间,所以剖面分层不明显,B错误,C正确;成土速度快不是由于岩性脆弱,是由

于风化、侵蚀作用强,D错误。故选C。

15.B土地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土层厚、有机质和植物生长需要的矿物质含量高及土壤颗粒大小适中、团粒结构好等条

件,开垦荒地对提升土地生产力没有促进作用,A错误。引水灌溉、增施化肥只能提高单方面的需求,CD错误;保持水

士才是最重要的措施;由表可知,林地、果园在保持水土方面比旱地强,所以要植树造林,B正确。故选

二、综合题(55分)

16.(13分)

答:(1)拓宽、加深、延长苏伊士运河;港口、机场、公路等交通建设;工业园区建设。(3分)

(2)地处国际交通枢纽位置,可发展物流业(或商贸业);利用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的契机,可发展制造业(装备

制造、造船等):石油、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丰富,可发展能源工业。(4分)

(3)周边多荒漠,地租成本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石油丰富,能源成本低;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建设成本低;

政策支持,内部交易成本低;优惠政策,税收低。(6分)

【详解】(1)“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是以苏伊士运河为发展轴,因此苏伊士运河的航运能力至关重要,拓宽、

加深、延长运河以提升运河航运效率和通过能力。其次,要大力发展与完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故机场、港口、道路建

设是必须实施的工程项目。最后,区域内建设一批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工业区,才能吸引投资,以提升地区工业化水平。

(2)根据材料可知,苏伊士运河特区位于苏伊士运河周边地区,故该特区的发展依赖苏伊士运河这条国际重要航道,因

此依托发达的水运可发展物流业、商贸业等。苏伊上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必然带动工程建设项目如公路、机场、港口、

工业园区等的建设,对水泥、钢铁、管网、工程机械、建材等相关产品需求巨大,进而带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埃及石

油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也较丰富,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可大力发展能源工业,提高产能。

(3)根据材料可知,目前泰达合作区是唯一完成全方位配套的、可以让企业直接入驻的工业园区,可降低基建成本。特

区为入区投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站式服务,如公司注册登记及相关政府文件的办理,这样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并且

免税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根据材料和已学知识可知,该地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多荒漠,土地成本低;发展中

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埃及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石油丰富,能源成本较低。

17.(18分)

答:(1)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且沿河沼泽处泥沙淤积,河流含沙量小;海岸多冰碱物,易风化、侵蚀,产生碎屑入

海;河口宽阔,潮差大,潮流搬运能力强。(6分)

(2)南河入海流程延长,受海洋潮流侵蚀影响减小;潮流搬运的碎屑多数在北河沉积,到达南河的沉积物减少,冲刷和

淤积保持平衡。(4分)

(3)(与潮流从旧河口向北上溯相比,)潮流搬运距离缩短,带来的碎屑物增加;潮位上升,原先的盐沼滩涂被频繁淹没,

留下更大的堆积空间;互花米草茂盛,利于拦截泥沙,增加沉积物堆积。(4分)

(4)在盐沼滩涂人工补充沙源;控制河道疏浚量(或仅开辟一定宽度的深水航线,周边停止疏浚);修复受损的滩涂植

被;修筑堤坝,降低进入河口的潮流的侵蚀能力。(4分)

【详解】(I)沉积物主要来自海洋既要说明自海洋向内搬运的物源丰富、动力较强,又要说明来自流域内的物质较少。

由材料可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少,由图可知,北河、南河流域沿线沼泽广布,利于泥沙沉积,向河

口输送的泥沙较少。由材料可知,两河河口地带滩涂、冰硬物分布较多,被风化、侵蚀、搬运至海洋沉积,被潮流又搬

运至河口进行沉积。

(2)入海通道向北改道,南河延长,相同河段与海洋的距离增大,一方面受潮流侵蚀减弱,另一方面到达南河的沉积物

减少,即冲刷和淤积都减弱。

(3)北河入海口缩短,潮流带来更多的碎屑物,且潮位上升,原先的盐沼滩涂更易被淹没,在淹没过程中受海水的压力

压实,高程降低,堆积空间增大,且根据材料互花米草具有发达的根系、固土能力强,可知互花米草对潮流的拦截作用显

著。

(4)目前滩涂侵蚀加快,因此一方面需要人工增加堆积,如人工补沙,另一方面需要减少侵蚀,如在外海修筑堤坝。同

时要对造成不利环境影响的河口和近海岸疏浚工程进行重新评估,控制工程规模,及时修复受损的生态。

18.(12分)

答:(1)区域内多年冻土较为发育,土壤贫瘠浅薄。原因:海拔较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水分条件差,植被群落总量

小,土壤发育缓慢。(4分)

(2)阳坡植被退化程度大于阴坡;原因:阳坡由于光照时间较长,土壤温度较高,蒸散发强度强于阴坡,土壤湿度下降更

大,植被退化显著。(4分)

(3)趋势:坡顶植被退化严重,坡底基本不变。原因:坡顶植被因水分条件变差而退化出现荒漠化现象;坡底由于汇流,

水分条件稳定性好,土壤不易发生显著退化。(4分)

【详解】(1)风火山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发育。区域内热量不足,水分条件差,植被

群落总量小,土壤发育缓慢,土壤贫瘠浅薄。因此区域内多年冻土较为发育,土壤贫瘠浅薄。

(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退化严重,极大的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阳坡由于光照时间较长,

土壤温度较高,蒸散发强度强于阴坡,土壤湿度下降更大,右图土壤水分条件不足,植被退化显著。因此阳坡植被退化

程度大于阴坡。

(3)根据上题可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退化严重,极大的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坡顶水分蒸

发及下渗是土壤水分不足,植被因水分条件变差而退化出现荒漠化现象;坡底地势低,由于径流汇聚,水分条件稳定性

好,土壤不易发生显著退化。因此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该地区坡顶与坡底植被变化的趋势是坡顶植被退化严重,坡底

基本不变ο

19.(12分)

答:(1)能够看到太阳的理由:7月份,北半球昼长夜短,此地位于40。N,应早于6:00日出,7:30在日出之后,应

该能看到太阳。(4分)

实际没有看到太阳最可能的原因:7:30太阳大致位于起点的东南方向,且太阳高度较小;而东南方向的山地地势较高,

坡度较大,山地可能遮挡了太阳光线。(4分)

(2)小路大致沿等高线建设,坡度小,加速行进耗费体力小;小路为山民口常用路,地面平整,野生动物出没少,行路

较安全;小路遇险或迷路,更容易寻求路人帮助。(4分)

(3)拍摄者位于点标3。理由: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西北方向;从角度上看点标2

和3均符合,但点标2在山脊线的西侧且与村落之间的坡面变化是上凸下凹,视线受阻,可能看不到村落,而点标3在

凹坡之上,且距村落更近,手机拍摄的效果更佳,因而最有可能。

【详解】

(1)能否都看到太阳,主要看日出时间,比赛开始的时间为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