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

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我们企盼走进冬天。然而北

方的冬天,却显得肃杀,我们要学会享受冬天。享受冬天,就是坐在山巅感受大自然的粗

gudng①与旷达;享受冬天,就是静坐窗前,欣赏雪花的②一,守住冬天的这片静谧,

抛开心中的忧虑,便会走进替蓄着抒情诗的意境;享受冬天,就是走进呼啸的寒风里,不吝

啬自信和勇气,去与冬天较量,让酷寒锻造你的意志,与怯懦诀别,然后去谱写青春的奋斗

扁早。

(1)文中加点字“贮”的读音氐砚的一项是(1分)

A.zhu

B.zu

C.cu

D.chu

(2)文中横线①处填入的汉字氐项的是(1分)

人.犷

B.旷

C.狂

D.广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

A.纷纷扬扬

B.咄咄逼人

C.气焰万丈

D.气势磅礴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使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B.由于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C.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D.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2.下列排序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精读就是细读、精思与鉴赏。

②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精读或者跳读的方法。

③总之,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综合

运用。

④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

节。

A.③①②④B.③④①②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

3.下列场合的用语,,佐的一项是()(2分)

A.[出版社有意请杨绛出席她的作品研讨会,她谢绝。】杨绛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

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B.【刘某买了戏票请张某一起去看戏。】张某说:“我是喜欢评弹的,您既然赏光,我就

只好去了。”

C.【王医生送病人小张出院,告别时】王医生说:“看到你恢复好我很高兴,以后欢迎你

常来」

D.【小明向老师请教问题】小明说:“老师,我不耻下问,有问题请教您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4分)

绝句二首•其二①

[唐]杜甫

江碧鸟逾②白,山青花欲③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本诗作于作者漂泊西南寓居杜甫草堂之时,时值暮春。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

作;②逾:更加的意思;③欲:好像;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赏析不事碘的一项是(2分)

A.全诗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B.诗歌描绘了一幅水雾迷蒙的春光图。

C.诗中的“江”“鸟”“山”“花”被涂上了碧绿、莹白、青翠、绯红的色泽。

D.景物虽好,但春归人未归,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2)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写的画面。(2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0分)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①饼市中,而舍②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

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媳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

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

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

见其志不可守,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町吴氏家延③师儒,鼎就学,吴

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节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释】①鬻(yii):卖。②舍:住宿。③延:招请。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归_________

②夺_________

③时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

②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

(3)詹鼎求学遇到了哪两个困难?请简要概括。(3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

是:,。(2分)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描写时序交替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

是:,。(2分)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两句点明了暮春时节,又渲染了黯淡、凄楚气氛。(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7.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6分)

妈妈,稻子熟了,我来看你了

——袁隆平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本来想一个人静静地陪您说会话,安江的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天这么热,谢

谢他们了。

③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④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

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年,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找了很久,才找到地

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是要吃苦……”我说:“我年轻,我

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是妈您哪!

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山填!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

后的田间小道。

⑤安江是我的一切,我却忘了,对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一切还要重

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

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

的同行都来了,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

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

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⑥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

对儿子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

怕……哪怕就一次。

⑦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我总是对人说,

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

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

离的岁月中,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哲学家尼采,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

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即干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

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⑧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境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

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

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谷子在阳光中毕录M乍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

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⑨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

(1)阅读文章,根据内容填写表格。(4分)

内容情感

母亲到安江帮“我”带小孩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愧疚(内疚)、后悔

母亲对“我”成长的影响深远③_________

母亲去世21年④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显得亲切自然,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

B.文章第⑤段划线句中“撑”字是坚持的意思,袁隆平希望妈妈的生命能再坚持儿天,

以便自己能回来见妈妈最后一面。

C.文章第④段和第⑧段的划横线句都真实地描写了孙子牵着奶奶手的动作,突出了袁老

对母亲的思念。

D.袁老的妈妈是位学识渊博,出身都市的大家闺秀,但为了支持儿子工作留在了偏远的

安江。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文中括号内的语句。(4分)

①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从修辞的角度赏

析)

②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瞥于,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品味加点词的含义)

(4)文章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请你发

挥想象,把袁隆平还想跟妈妈说的话写出来。(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7分)

“神十三”这样回家

①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

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

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

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创造了中国

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③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被称作“感觉

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

之久的地球,为我国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圆满句号。

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使得航天员能够更快更舒适地安

全返回地面。为此,科技人员做了精心设计和保障。神舟十三号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首先

绕地球飞行5圈,每圈用时大概1.5小时。此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时绕飞地球18

圈,历时一天多。

⑤首次快速返回,对着陆场的搜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东风着陆场位于东风航天城东部,

地处西北内陆戈壁深处,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是航天器返回搜救天然着陆场。但着陆场搜

索区域达数万平方公里,又有戈壁、沙漠、盐碱地、水域等多种地形地貌,搜索难度大、横

跨范围广。为此,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队伍早早投入演练,集结起搜救空中分队、地面分队、

医监医保等各方面力量,并在搜救回收空中、地面分队中增加一批全新的智能化设备,保障

搜救回收的高效率。

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可以说是过程复杂、惊心动魄,要依次经过轨返分离、

推返分离、再入大气层、过黑障区、开降落伞、开着陆反推发动机等关键环节,返回过程还

要经历严酷空间环境和轨道条件的考验。通过科技人员控制好3个“度”,神舟十三号飞船

最终稳稳落地。

⑦速度控制要恰到好处。神舟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约为7.8千米/秒,接近第一宇

宙速度。如此快的速度下,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就必须对返回地球后的最终着陆速度进行

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在飞船研制阶段开展大量试验验证

和数据判读,保证飞船在着陆过程中逐步降低速度,确保飞船顺利再入大气层。之后,返回

舱进入大气层后依靠空气动力产生的阻力和升力减速,运动至地面附近时打开降落伞,进一

步降低速度,着陆瞬间则开启返回舱底部的着陆反推发动机,从而将落地速度降低到一定范

围。

⑧温度控制要适中。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舱体表面局部温度

可达上千摄氏度。为了确保舱内温度依然舒适,飞船控温的主要手段是依靠防热结构对舱内

进行保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科研人员在舱体表面设计了防热涂层,敷设有一层烧蚀材

料,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烧蚀材料升华脱落,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⑨此外,神舟飞船返回对着陆精度要求极高,为使返回舱着陆在指定区域,必须对飞船

着陆点的精度进行控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通过对神舟十三号飞行过程中速

度、角度和方向的精准控制,使其最终着陆在预定地点。

⑩神舟系列飞船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

制。作为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第二艘载人飞船,也是驻留太空时间最久的神

舟飞船,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实现了多个首次。

⑪M如,由于空间站组合体有着不同构型,前来访问空间站的航天器和空间站对接时会

有不同停靠状态。在6个月的太空驻留中,神舟十三号通过与空间站径向交会对接和分离,

验证了不同交会对接状态的可靠性,径向交会对接技术是首次验证。实际上,神舟十三号载

人飞船也完成了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的任务。为应对在轨停靠飞船无法返回的故障,

空间站任务阶段首次建立了应急救援任务模式,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即在前一发载人飞

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通过在轨停靠飞船和发射场待命飞船共同确保在

轨航天员安全。也就是说,当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时,神舟十三号就已在发射场待命,再从

其发射到如今返回,其实已经受了长达10个月的稳定性考验。

(刊载于2022.4.17)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氐哪的一项是(3分)

A.“神十三”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使得航天员能够更快更舒适地安全

返回地面。

B.“神三”载人飞船返回要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再入大气层、过黑障区、开

降落伞、开着陆反推发动机等关键环节,同时也对着陆场的搜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C.“神十三”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第二艘载人飞船,也是驻留太空时

间最久的飞船,任务实现了多个“首次”。

D.当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时,“神十三”就已接受了长达十个月的稳定性考验,在发射场

待命,也确保了在轨航天员的安全。

(2)为保障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快速返回,科研人员做了哪些精心设计和保障?(4分)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中国青年日

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若、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潮流。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国青年在网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展示新风尚,共同营造清朗网

络空间。

(摘编自《斯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4月21B)

图:2018年至2020年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

单位:万人

18281

201820192020

【H材料二】1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从图书阅读率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

书阅读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来看,2021年我

目未成年人的人均图节阅读量为10.93本,比2020年的10.71本增加了0.22本;从阅读时

长来看,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同时,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

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5%,听书率为32.7%。

(摘编自“中国消费网”2022年4月24日)

【材料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指1995

-2009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

“Z世代”已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力。作为“网生”一代,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

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问也更容易交流。

“Z世代”的加入,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全民阅读的意义。“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

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

《报告》指出:“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

用0网络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

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4月13H)

(1)选出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2020年底,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超过1.8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

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

B.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

C.“Z世代”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

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

D.“Z世代”作为“网生”一代,将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他们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

情高涨,通过评论反馈表达家国情怀。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Z世代”下的中国青年对于网

络文学有哪些深刻影响。(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10.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正顾的一项是()(3分)

A.《朝花夕拾》是我国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小说集。

B.《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可以通过此作品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

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C.鲁迅在《朝花夕拾•五猖会》中父亲提倡孩子要去参加此类盛大庙会。

D.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恩师,《山海经》也是他所赠送。

11.名著阅读。(3分)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

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因为他。

12.“读书能够带给人力量!”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某个具体情节,谈谈你

的阅读感悟。(90字左右)(4分)

《西游记》《朝花夕拾》《汤姆索亚历险记》

五、作文(50分)

13.总有一些时光,要在过去后,才会发现它已深深刻在记忆中。多年后,某个灯下的晚上,

蓦然想起,会静静微笑。那些人,已在时光的河流中乘舟而去,消失了踪迹,心中却流

淌着跨越了时光河流的温暖,永不消逝。

请以“我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3)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七年级(上)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我们企盼走进冬天。然而北

方的冬天,却显得肃杀,我们要学会享受冬天。享受冬天,就是坐在山巅感受大自然的粗

gudng①与旷达;享受冬天,就是静坐窗前,欣赏雪花的②—,守住冬天的这片静谧,

抛开心中的忧虑,便会走进贮蓄着抒情诗的意境;享受冬天,就是走进呼啸的寒风里,不吝

啬自信和勇气,去与冬天较量,让酷寒锻造你的意志,与怯懦诀别,然后去谱写青春的奋斗

篇章。

(1)文中加点字“贮”的读音年娜的一项是A

A.zhu

B.zu

C.cu

D.chu

(2)文中横线①处填入的汉字正砸的是A

A.犷

B.旷

C.狂

D.广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A

A.纷纷扬扬

B.咄咄逼人

C.气焰万丈

D.气势磅礴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生硬的一项是C

A.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使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B.由于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C.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D.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根据字词积累,“贮蓄”中的“贮”读作“zhU”。

故选:A。

(2)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根据字词积累,“粗gudng”写作“粗犷”。

故选:A»

(3)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纷纷扬扬:形容雪花、树叶等飘落物在空中纷乱飘舞的样子。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逼人,使人难以忍受。气焰万丈:形容气势十分嚣张,盛气凌人。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盛大雄伟。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雪花的飞扬,填“纷纷扬扬”

更合适。

故选:Ao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故选:Co

【解答】答案:

(1)A

(2)A

(3)A

(4)C

【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读一遍句子,通过语感感受一下是否通畅,如果不,

那就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是病句。②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

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③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④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

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⑤有关联词的

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2.(2分)下列排序恰当的一组是()

①精读就是细读、精思与鉴赏。

②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精读或者跳读的方法。

③总之,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综合

运用。

④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

-44-

率。

A.③①②④B.③④①②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

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

句推敲。

【解答】通读四句话可知主题是“精读或者跳读的方法”,第②句总领四句,指出两种读

书方法;接着按照第②句中两种方法的顺序详细介绍两种读书方法,可知第①句在第④

句前;第③句“总之”一词为四句话的概括,排在最后。

故选:Co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句子顺序的排列。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

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3.(2分)下列场合的用语,得停的一项是()

A.[出版社有意请杨绛出席她的作品研讨会,她谢绝。】杨绛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

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B.【刘某买了戏票请张某一起去看戏。】张某说:“我是喜欢评弹的,您既然赏光,我就

只好去了。”

C.【王医生送病人小张出院,告别时】王医生说:“看到你恢复好我很高兴,以后欢迎你

常来。”

D.【小明向老师请教问题】小明说:“老师,我不耻下问,有问题请教您。”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正确。该句表现了杨绛的谦虚的品格。

B.有误。“赏光”是敬辞,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或接受自己的意见。此处不符合

语境。

C.有误,这里是医院,说“欢迎你常来”不妥。

D.有误,“不耻下问”意思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用

于上对下,尊对卑。

故选:Ao

【点评】语言得体包括称呼得当、正确使用谦辞和敬辞等。要注意语境义、比喻义、引

申义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4.(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绝句二首•其二①

[唐]杜甫

江碧鸟逾②白,山青花欲③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④?

【注释】:①本诗作于作者漂泊西南寓居杜甫草堂之时,时值暮春。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

作;②逾:更加的意思;③欲:好像;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赏析不事强的一项是B

A.全诗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B.诗歌描绘了--幅水雾迷蒙的春光图。

C.诗中的“江”“鸟”“山”“花”被涂上了碧绿、莹白、青翠、绯红的色泽。

D.景物虽好,但春归人未归,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2)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写的画面。

【分析】《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一首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

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二首,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解答】(1)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不是一幅水雾迷蒙的春光图。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句意为: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

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根据句意可描绘为: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

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佯;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

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答案:

(1)B

(2)示例: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

地徜佯;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参考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

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赏析诗歌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用心去感悟,另外,要注意结合写作背景有利于理解诗歌。

5.(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①饼市中,而舍②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

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灯,辄能

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

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

见其志不可守,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町吴氏家延⑤师儒,鼎就学,吴

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节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释】①鬻(yb):卖•②舍:住宿。③延:招请。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归回家

②夺改变

③时当时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

②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

(3)詹鼎求学遇到了哪两个困难?请简要概括。

【分析】参考译文:

詹鼎,字国器。台湾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

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

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

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

“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

够了,为什么要跟着读书人呢?”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

不止。他的父亲见他的志向不能改变,遂让他入学读书。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

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

同样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及詹鼎。他们的师

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

①句意为:回家。归:回家。

②句意为:他的父亲见他的志向不能改变。夺:改变。

③句意为: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时:当时。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①重要词语有:爱,喜爱;谓,对……说;令,让。整句的意思是:吴氏爱其聪敏,劝

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

②重要词语有:逾,超过;尽,全;通,通晓;辞,告辞。整句的意思是:一年之后,

詹鼎把他的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由‘‘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可以看出,詹鼎

求学遇到的第一点困难时家贫;由“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

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可以看出,第二点困难是其父反对。

答案:

(1)①回家;②改变;③当时。

(2)①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

②一年之后,詹鼎把他的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

(3)詹鼎求学遇到的第一点困难时家贫,第二点困难是其父反对: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描写时序交替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

五溪”两句点明了暮春时节,又渲染了黯淡、凄楚气氛。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题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字的书写)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注意“溪”字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7.(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妈妈,稻子熟了,我来看你了

一一袁隆平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本来想一个人静静地陪您说会话,安江的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天这么热,谢

谢他们了。

③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④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

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年,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找了很久,才找到地

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是要吃苦……”我说:“我年轻,我

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是妈您哪!

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境!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

后的田间小道。

⑤安江是我的一切,我却忘了,对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一切还要重

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

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

的同行都来了,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

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

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⑥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

对儿子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

怕……哪怕就一次。

⑦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我总是对人说,

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

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

离的岁月中,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哲学家尼采,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

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即干,

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⑧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境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

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

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

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⑨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

(1)阅读文章,根据内容填写表格。

内容情感

母亲到安江帮“我”带小孩①心疼

②母亲永远留在了安江愧疚(内疚)、后悔

母亲对“我”成长的影响深远③感恩

母亲去世21年④怀念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选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显得亲切自然,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

B.文章第⑤段划线句中“撑”字是坚持的意思,袁隆平希望妈妈的生命能再坚持儿天,

以便自己能回来见妈妈最后一面。

C.文章第④段和第⑧段的划横线句都真实地描写了孙子牵着奶奶手的动作,突出了袁老

对母亲的思念。

D.袁老的妈妈是位学识渊博,出身都市的大家闺秀,但为了支持儿子工作留在了偏远的

安江。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①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从修辞的角度赏

析)

②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朴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品味加点词的含义)

(4)文章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请你发

挥想象,把袁隆平还想跟妈妈说的话写出来。

【分析】本文记叙母亲对“我”成长的影响:英语启蒙,让“我”有开阔的视野和眼界;

对“我“求学读书的执著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和过人的胆识;用先哲

的故事,让“我”坚定信念,百折不挠。表现母亲的启蒙教育对“我”影响之大。作者

借稻子熟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感激和愧疚之情,以此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突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一空。找到第④段“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结

合“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填!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

前屋后的田间小道”,可知“我”对母亲的情感是“心疼”“怜惜”等;

第二空。结合第⑤段“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

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第

⑥段“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

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可知“愧

疚(内疚)、后悔”是因为:母亲永远留在了安江;

第三空。根据"母亲对‘我’成长的影响深远”可知在第⑦段,结合本段中“无法想象……

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可知

“我”对母亲的情感是“感恩”“感激”等;

第四空。根据题干提示“内容:母亲去世21年”,找到第⑧段“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

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

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

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可得“我”的情感:怀念。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BD.正确;

C.有误,根据第⑧段“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中的“依稀

看见”可知,此句为虚写,“⑧段的划线句都真实地描写了孙子牵着奶奶手的动作”表述

有误;

故选:Co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及理解。

①”会有时间的”连续使用了两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根据语句“我从来没有问

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

联系第⑤段“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等语句可知,运用反复

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袁隆平因忙于工作而缺少时间陪伴母亲,总以为时间还长,以后会

有时间,却错过了陪伴母亲的最后时光,此句表现了内心的愧疚、后悔。

②根据“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联系第⑦段“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哲学

家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

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等语句可知,第一个“种子"含义为“杂

交水稻的种子”;根据“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联系第⑦段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

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

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获

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可知,第二个“种子”指小

时候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和鼓励。

(4)本题考查拓展延伸。

结合⑧段中的“稻子熟了”可知,这是要和妈妈说的背景,再结合文中已提到的“稻芒

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

道”可知,应体现正是有母亲启蒙和鼓励才有了“我”如今的成就,围绕感激来讲;同

时“我”因在长沙忙着开会错过母亲的最后时刻,还可以表达出对母亲的怀念。意对即

可。

示例:妈妈,您儿子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了!您看这滚滚的麦浪,您闻这熟透的麦香,

中国人挨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您的儿子风吹日晒、田间地头的实验,没有辜负您的

培养教育。百姓五谷丰登,儿子事业有成,母亲您看到了么?

答案:

(1)①心疼②母亲永远留在了安江③感恩④怀念

(2)C

(3)①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袁隆平对母亲的爱和愧疚之感。

②第一个“种子”指培植的杂交水稻种子;第二个“种子”指丰富的知识、顽强的意志。

(4)妈妈,您看!而且它能够解决农民的粮食问题。您的儿子在实验室里,也没有辜负

妈妈您的期望!儿子永远爱您!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

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8.(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神十三”这样回家

①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

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

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

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创造了中国

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③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被称作“感觉

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

之久的地球,为我国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圆满句号。

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使得航天员能够更快更舒适地安

全返回地面。为此,科技人员做了精心设计和保障。神舟十三号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首先

绕地球飞行5圈,每圈用时大概1.5小时。此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时绕飞地球18

圈,历时一天多。

⑤首次快速返回,对着陆场的搜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东风着陆场位于东风航天城东部,

地处西北内陆戈壁深处,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是航天器返回搜救天然着陆场。但着陆场搜

索区域达数万平方公里,又有戈壁、沙漠、盐碱地、水域等多种地形地貌,搜索难度大、横

跨范围广。为此,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队伍早早投入演练,集结起搜救空中分队、地面分队、

医监医保等各方面力量,并在搜救回收空中、地面分队中增加一批全新的智能化设备,保障

搜救回收的高效率。

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可以说是过程复杂、惊心动魄,要依次经过轨返分离、

推返分离、再入大气层、过黑障区、开降落伞、开着陆反推发动机等关键环节,返回过程还

要经历严酷空间环境和轨道条件的考验。通过科技人员控制好3个“度”,神舟十三号飞船

最终稳稳落地。

⑦速度控制要恰到好处。神舟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约为7.8千米/秒,接近第一宇

宙速度。如此快的速度下,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就必须对返回地球后的最终着陆速度进行

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在飞船研制阶段开展大量试验验证

和数据判读,保证飞船在着陆过程中逐步降低速度,确保飞船顺利再入大气层。之后,返回

舱进入大气层后依靠空气动力产生的阻力和升力减速,运动至地面附近时打开降落伞,进一

步降低速度,着陆瞬间则开启返回舱底部的着陆反推发动机,从而将落地速度降低到一定范

围。

⑧温度控制要适中。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舱体表面局部温度

可达上千摄氏度。为了确保舱内温度依然舒适,飞船控温的主要手段是依靠防热结构对舱内

进行保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科研人员在舱体表面设计了防热涂层,敷设有一层烧蚀材

料,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烧蚀材料升华脱落,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⑨此外,神舟飞船返回对着陆精度要求极高,为使返回舱着陆在指定区域,必须对飞船

着陆点的精度进行控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通过对神舟十三号飞行过程中速

度、角度和方向的精准控制,使其最终着陆在预定地点。

⑩神舟系列飞船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

制。作为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第二艘载人飞船,也是驻留太空时间最久的神

舟飞船,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实现了多个首次。

⑪(列如,由于空间站组合体有着不同构型,前来访问空间站的航天器和空间站对接时会

有不同停靠状态。在6个月的太空驻留中,神舟十三号通过与空间站径向交会对接和分离,

验证了不同交会对接状态的可靠性,径向交会对接技术是首次验证。实际上,神舟十三号载

人飞船也完成了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的任务。为应对在轨停靠飞船无法返回的故障,

空间站任务阶段首次建立了应急救援任务模式,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即在前一发载人飞

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通过在轨停靠飞船和发射场待命飞船共同确保在

轨航天员安全。也就是说,当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时,神舟十三号就已在发射场待命,再从

其发射到如今返回,其实已经受了长达10个月的稳定性考验。

(刊载于2022.4.17)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事砚的一项是D

A.“神十三”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使得航天员能够更快更舒适地安全

返回地面。

B.“神三”载人飞船返回要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再入大气层、过黑障区、开

降落伞、开着陆反推发动机等关键环节,同时也对着陆场的搜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C.“神十三”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第二艘载人飞船,也是驻留太空时

间最久的飞船,任务实现了多个“首次”。

D.当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时,“神十三”就已接受了长达十个月的稳定性考验,在发射场

待命,也确保了在轨航天员的安全。

(2)为保障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快速返回,科研人员做了哪些精心设计和保障?

【分析】本文主要介绍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

飞行时长新纪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历时一天多。神

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要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再入大气层、过黑障区、开降

落伞、开着陆反推发动机等关键环节,返回过程还要经历严酷空间环境和轨道条件的考

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对着陆精度要求极高,必须对飞船着陆点的精度进行控制。

【解答】(1)ABC.正确。

D.有误,原文是“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通过在轨

停靠飞船和发射场待命飞船共同确保在轨航天员安全”,并非是“神十三”就已在发射场

待命,接受了长达十个月的稳定性考验,也确保了在轨航天员的安全。

故选:D。

(2)结合“首次快速返回,对着陆场的搜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神舟十三号搜救回收

队伍早早投入演练,集结起搜救空中分队、地面分队、医监医保等各方面力量,并在搜

救回收空中、地面分队中增加一批全新的智能化设备,保障搜救回收的高效率”可得:

集结各方面力量,增加一批全新的智能化设备,保障搜救回收的高效率。再结合“速度

控制要恰到好处”“温度控制要适中”“此外,神舟飞船返回对着陆精度要求极高,为使

返回舱着陆在指定区域,必须对飞船着陆点的精度进行控制”进行提炼概括即可。

答案:

(1)D

(2)集结各方面力量,增加一批全新的智能化设备,保障搜救回收的高效率;速度控制

要恰到好处;温度控制要适中;必须对飞船着陆点的精度进行控制。

【点评】说明内容概括,要学会精读文章,提炼概括,总结核心内容。

9.(7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中国青年日

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若、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潮流。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国青年在网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展示新风尚,共同营造清朗网

络空间。

(摘编自《斯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4月21日)

图:2018年至2020年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

单位:万人

【材料二】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从图书阅读率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

书阅读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来看,2021年我

目未成年人的人均图节阅读量为10.93本,比2020年的10.71本增加了0.22本;从阅读时

长来看,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同时,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

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5%,听书率为32.7%。

(摘编自“中国消费网”2022年4月24日)

【材料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指1995

-2009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

“Z世代”已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力。作为“网生”一代,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

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问也更容易交流。

“Z世代”的加入,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全民阅读的意义。“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

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

《报告》指出:“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

用。网络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

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4月13日)

(1)选出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

A.2020年底,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超过1.8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

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

B.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

C.“Z世代”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

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

D.“Z世代”作为“网生”一代,将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他们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

情高涨,通过评论反馈表达家国情怀。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Z世代”下的中国青年对于网

络文学有哪些深刻影响。

【分析】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

“第六感官”。材料二主要介绍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在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材料三主要介

绍“Z世代”与网络文学的关系。第一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第二题考查对文章

的理解和分析。

【解答】(1)ABC.正确:

D.有误,“将成为”错,原文是“已成为”。

故选:D。

(2)结合“‘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

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可知“Z世代”中国青年深刻影响网络文学发展潮流,

弘扬网络文学正能量。“Z世代”中国青年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

结合“'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网络文

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在不断

吸纳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