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1页
盐类的水解-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2页
盐类的水解-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3页
盐类的水解-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4页
盐类的水解-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五盐类的水解基础过关检测

考试时间:7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将答案书写在专设答题页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交试卷答题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Mg-24S-32Cl-35.5

选择题(本题含20小题,每题5分,共10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秋•上海普陀•高三校考期末)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Ch溶液的性质。

实验1用pH试纸测得0.1moll」NaHCCh溶液的pH约为8;

1

实验2向0.1molLNaHCO3溶液滴入等浓度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3向0.1moll」NaHCC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

实验4向浓NaHCO3溶液中加入浓A12(SO4)3溶液,有气体和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的溶液中存在C(H2CO3)>C(CO:)

B.实验2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

C.实验3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OH)=c(H+)+c(HCO,)+c(H2co3)

D.实验4所生成的气体一定是CCh

【答案】C

【详解】A.O.lmolCNaHCCh溶液中pH约为8,则说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

水解反应为:HCO3+H2O/H2co3+OH,电离反应为:HCO,-HICO:,所以

c(H2co3)>c(C0:),A正确;

B.向0.1mol-L」NaHCO3溶液滴入等浓度Ba(0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则发生离子

2t

反应为:HCO,+Ba+OH=BaCO,4,+H2O,滴入过程中先变成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

先增大,随意碳酸根离子与领离子结合后氢氧根离子过量,所以随后水的电离程度会逐

渐减小,B正确;

C.向0.1mol•UNaHCC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E1NaOH溶液,会生成碳酸钠溶液,

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即c(OH)=c(H+)+c(HCO;)+2c(H2co3),C错误;

D.向浓NaHCCh溶液中加入浓A12(SO4)3溶液,溶质会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

氧化碳,D正确:

故选C。

2.(2023•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校联考模拟预测)Ga与A1同为第IHA族元素,溶液中Ga3+

及其与OH-形成的微粒的浓度分数a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CH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Ka=1.8xl(y5,向NaGa(0H)4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关于该过程的说法

不思碰的是

a

3+

B.Ga+H2OGa(0H)2++H+,该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3

C.pH=7时,c(Na+)+3c(Ga")+2c[Ga(OH)2+]+c[Ga(OH);)]=c[Ga(OH)J

D.当溶液中Ga3+与Ga(0H)3的浓度相等时,c(CH3coeT)<c(CH3coOH)

【答案】C

【详解】A.向NaGa(0H)4溶液中不断滴加醋酸溶液,随着溶液pH的减小,[Ga(0H)41

与醋酸电离产生的H+会不断反应产生Ga(0H)3、Ga(OH);、Ga(OH)2\Ga3+,因此

[Ga(0H)4丁的浓度分数一直减小,A正确;

B.反应Ga3++H2OGa(0H)2++H+的平衡常数勺但弊弃竺2,由图可知,在

c(Ga)

溶液pH=2.5左右时c[Ga(OH)2+]=c(Ga3+),此时K=c(H+)=1()25,所以平衡常数K的数量

级为IO3,B正确;

C.在室温下,pH=7时的溶液显中性,c(H+)=c(OH)根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可得关

+3+2+

系式:c(Na)+3c(Ga)+2c[Ga(OH)]+c[Ga(OH);)]=c[Ga(OH)4]+c(CH3COO),故

+3+2+

c(Na)+3c(Ga)+2c[Ga(OH)]+c[Ga(OH):)]>c[Ga(OH)4],C错误;

D.由图可知:当溶液中Ga3+与Ga(0H)3的浓度相等时,溶液pH=3.5,溶液显酸性,说

明CH3co0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0-的水解作用,故微粒浓度关系为:c(CH3coeT)

<c(CH3coOH),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3.(2022秋•黑龙江牡丹江•高三牡丹江一中校考期末)下面的问题中,与盐类水解有关

的是

①为保存FeCh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②实验室盛放Na2c0,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

③在NHfl或A1CL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

④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铁粉

⑤向CuCl,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

A.只有①②⑤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②③⑤D.只有①②④⑤

【答案】C

【详解】①亚铁离子水解显酸性,加入盐酸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故

①正确:

②碳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的硅酸钠是矿物胶,

粘结瓶口和瓶塞,故应用橡胶塞,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②正确;

③钱根离子、铝离子水解显酸性,和镁反应生成氢气,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③正确;

④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物Fe3+,而Fe具有还原性,能把Fe3+还有成Fe?+,因此可

以防止FeSCU被氧化而变质,与盐类水解无关,故④错误;

⑤向CuCL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促进Fe3+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可除去溶液中

混有的Fe3+,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⑤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①②③⑤;

答案选C。

4.(2023•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校联考模拟预测)肿(N2HJ又称联氨,为二元弱碱,与硫

酸反应可生成(N2H5)2SO4、N2H6so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0.01mol/LN2H4水溶液pH=12

B.稀释0.01mol/LN2H4水溶液,pH升高

+

C.N风的水溶液中存在:c(N2H;)+c(N2H^)+c(H)=c(OHj

D.水溶液中N2H6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2H6so4=N再7+SO:

【答案】D

【详解】A.脱(N?%)为二元弱碱,故室温下O.Olmol/LN?由水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小于

0.02mol/L,pH<12,A错误;

B.稀释O.Olmol/LNRjK溶液,虽促进了腓的电离,但溶液被稀释,氢氧根浓度减小,

故pH降低,B错误;

C.N2H4的水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即c(N凡)+2C(N2H;+)+C(H+)=C(OH),C错误;

D.NR6so4属于盐且是强电解质,所以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N2H6SO4=N2H;+SO;-,D正确;

故选D。

5.(2023秋•河北邢台•高三邢台中学校考期末)三元弱酸亚珅酸(H3ASO3)在溶液

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向

ImoLlJFhAsC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B.HzAsO;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水解平衡常数

C.pH=12,存在的含碑微粒有H3ASO3、H2ASO3、HAsO:、AsO,

D.pH=b时c(Na+)>c(H2AsO;)>C(H3ASO3)=C(HASO:)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当cHAsCQRH^AsOj时,pH=a,氢离子浓度为10'%则H3ASO,

C(H+)C(HASO")

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尸'2=1°”,A正确;

CIH3ASO3

B.H2ASO;的电离平衡常数:当c(HAsO;)=c(H2AsC>3)时,pH=c,氢离子浓度为KH,

c”)c(HAsO;)_]0v

当c(H3ASO3)=C(H2Ase)3)时pH=a,水解平衡常数

C(H2ASO;)

K_c(OH-)c(H,AsO,)_io,4.i

'c(H,AsO;)104>]()«,故电离平衡常数小于水解平衡常数,B正

确;

C.由图可知,PH=12,H3ASO3已经不存在,此时存在的含碑微粒仅有H2ASO;、HASO;、

AsO;,C错误;

D.由图可知,pH=l^c(H2AsO;J浓度最大且C(H3ASO3)=C(HASO;)则此时溶质主

要为NaH,AsO”故有c(Na+)>c(H2AsOj>c(H3AsO3)=c(HAsO;),D正确;

故选B。

6.(2023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铜、银位于周期表中第IB族。铜、硫酸铜、硝

酸银、银氨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含铜或银的化学试剂。从废定影液[主要含有H,

Ag(S2O3)^\H2SO、、B「等微粒]中回收Ag和巴的主要步骤:向该废定影液中加入氢

氧化钠调节pH在7.5~8.5之间,然后再加入稍过量Na2s溶液沉银,过滤、洗涤及干燥,

灼烧Ag2s制Ag;滤液中通入CU氧化B「,用苯萃取分液。下列有关从废定影液中回

收Ag和Br?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为加快滤液流下,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c(S2j

B.配制Na2s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其市j的值增大

C.灼烧Ag2s生成Ag和SO?,该反应每生成ImolAg转移3moi电子

D.分液时,先放出水层,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含有苯和澳的有机层

【答案】C

【详解】A.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防止滤纸破损,A错误;

B.配制Na2s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可抑制硫离子水解,但氢氧根浓

c(S2j

度增大的更多,司指的值减小,B错误;

C.灼烧Ag2s生成Ag和SO。,S元素化合价从一2价升高到+4价,失去6个电子,所

以该反应每生成ImoIAg,同时有0.5mol硫元素被氧化,转移3moi电子,C正确;

D.分液时,先放出水层,再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含有苯和溪的有机层,D错误;

答案选C。

7.(2023秋•天津河西•高三天津市新华中学校考期末)H?X为二元弱酸,常温下,现配

制一组c(H2X)+c(HX-)+c(X*)=0.01mol/L的溶液,在不同pH环境下,不同形态的粒子

(H2X.HX;X。的组成分数(平衡时某种含X元素微粒的物质的量占含X元素微粒物质

的量之和的分数)如图所示,其中b、c点对应的pH分别为9.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H+)-C(HX)+2C(X2-)+C(OH)

B.在NaHX溶液中存在c(H+)>c(OH)

C.室温下,将Na?X与NaHX按物质的量1:1混合加入纯水中,此时pH=ll

D.室温下,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答案】D

c(HX)逐渐增大,则曲线[代表H2X,曲线II代表HK,曲线III代表X\

【详解】A.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HX-)+2c(X2-)+c(OH),

故A错误;

B.b点的pH=9.3,溶质为NaHX,在NaHX溶液中存在c(H+)<c(OH),故B错误;

2

C.c点的pH=ll,c(HX)=c(X),室温下,将Na2X与NaHX按物质的量1:1混合加

入纯水中,HK的水解程度小于c(X'),C(HX>C(X2-),pH不等于11,故C错误;

D.室温下,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a点呈酸性,抑制水电离,b点相当于NaHX,

水解程度没有c点盐的水解程度大,由水电离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c>b>a,故D正

确;

故选D。

8.(2023秋•天津河北•高三统考期末)某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已

知:苯酚的电离常数Ka=1.0xl0T。,也8,的电离常数Ka|=4.4xl01Ka2=5.6xl0-"o

苇NR),溶液CO,

水层有机忸水JE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t

A.O.lmolLNa2cO3溶液中存在:c(0H)+c(C0jj=c(H)+c(H2CO3)

B.若反应1后溶液中存在c(Na+)=2c(C6H5O>2c(C6H5OH),此时溶液中

c(C6H,Oj>c(HCO3)

C.反应2通入少量CO2时,离子方程式为Ce&O+CC>2+HQ=C6H5OH+CO;

D.反应2中通入CO?至溶液pH=10时,此时溶液中存在c(C6H5O)=c(C6H5OH)

【答案】D

【分析】苯酚与苯互溶得到有机层和水层,操作1为分液,反应1中苯酚与碳酸钠溶液

反应生成苯酚钠,操作2为分液,得到水层含苯酚钠,反应2中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

反应生成苯酚,操作3为分液,分离出苯酚;

【详解】A.O.lmoLLNa2cO3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

+

c(OH')=c(H)+c(HCO;)+2C(H2CO3),A错误;

B.反应1中苯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6H5ONa,存在物料守恒

+

c(Na)=2c(C6H5Oj+2c(CftH5OH),则c(Na2co3):C(C6H5OH>1:1,碳酸根离子存在水

K10x10-141

解平衡,第一步水解常数为长卜二广二二:“、_u=77xl°3,苯酚的电离常数

5.6x105.6

Ka=1.0xl()T°,说明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苯酚的电离程度,则生成碳酸氢根离子浓度

大于苯酚根离子,此时溶液中c(HCOj>c(C6H5O),B错误;

C.根据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已知苯酚和碳酸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

H2CO3>C6H5OH>HCO;,反应2通入少量CO?时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

C6H5O+CO2+H2O=C6H5OH+HCO",c错误;

"

c(C6H5O)c(H)„

D.苯酚的电离常数K'=、.—'~7—=l.OxlO-10当c(C6HsO)=c(C6H5OH)时,

c(C6H5OH)

c(H+)=1.0xlO-i°mol/L,此时pH=10,D正确;

故选:D。

9.(2023秋•山东前泽•高三校考期末)常温下,弱酸HA与弱碱MOH分别用强碱或强酸

调节pH时,HA、N、MOH和M+的分布分数/X)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c(HA)

已知:以HA分子为例,存在S(H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A)+c(A)

A.MOH付电离常数g(MOH)=IO'925

+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与HA溶液中:c(HA)+C(H)=C(A)+c(0H)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MOH和MCI的混合溶液中pH>7

D.pH=8的HA与NaOH的混合溶液及pH=8的HA与MOH的混合溶液中,后者

5(HA)大于前者

【答案】C

【分析】M+、MOH分布分数相同时,c(M+)=c(MOH),MOH的电离常数K〃(MOH)=

KIQ-14

东xc(OH)=c(OH>—==10475;HA分布分数相同时,pH=4.75,

CIlvl\_zXlI0(x1)IU

c(A-)

++475

c(A)=c(HA),HA电离平衡常数K“(HA尸彳两xc(H)=c(H)=10-mol/L,A-的水解

K

925

平衡常数Kh=长向)=10T75mol/L=10-molL'»

【详解】A.M+、MOH分布分数相同时,c(M+)=c(MOH),MOH的电离常数K,(MOH)=

c(M*'KIO-'4

,\xc(OH)=c=1()475,故A错误;

c(MOH)c(H+)IO-925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与H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H+)+c(Na+)=c(A-)+c(OH)物料守恒2c(Na+)=c(A-)+c(HA),消去得

c(HA)+2c(H+)=c(A-)+2c(OH-),故B错误;

C.MCI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后呈碱性,等物质的量浓度的MOH和MCI的混合溶液中

pH>7,故C正确;

D.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pH=8的溶液中c(H+)一定,K(HA>-7—rx(H+)

aCIAIc

中济义一定,所以两种混合溶液中NHA)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0.(2022秋・北京•高三统考期末)食醋中含有醋酸等有机酸及少量氨基酸。食醋的酸

度是指每100mL食醋中含酸(均折合成醋酸计)的质量。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酸度不得

低于3.5g/100mL。可用滴定法测定食醋的酸度。某小组同学量取10.00mL自制食醋样

品稀释至250.00mL(溶液几乎无色),每次量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3.00mL中性

甲醛溶液(掩蔽氨基的碱性),以酚醐为指示剂,用O.lOOOmol-UNaOH标准溶液滴定,

滴定管读数记录如下表。

NaOH溶液的体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滴定前NaOH溶液的体积读数/mL0.001.002.00

滴定后NaOH溶液的体积读数/mL9.9011.0012.10

下列说法不氐硬的是A.醋酸易溶于水与“醋酸分子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

B.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定

C.该自制食醋样品的酸度不符合国家标准

D.若不加甲醛溶液,测定结果会偏低

【答案】C

【详解】A.醋酸分子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醋酸易溶于水,A正确;

B.达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B正确;

C,三次平均消耗的NaOH体积为(99。-0.00)+(1L*1.00)+(12.10-2.0。)

mL=10.00mL,根据CH3coOH+NaOH=CH3coONa+FhO,10.00mL自制食醋中醋酸的

物质的量为(WOOmM曲HL舞也。血,酸度为"喘普㈣=6或00心

3.5g/100mL,符合国家标准,C错误;

D.若不加甲醛溶液,由于氨基的碱性,导致所需的NaOH偏少,测定结果会偏低,D

正确;

故选C。

11.(2022秋•河南驻马店•高三统考期末)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A.向O.lmolL」的HF溶液中演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F)=c(H+)=c(OH-)

B.O.lmoLL”的H2c2O4溶液中:c(HC2。;)>c(H2c2CU)>c(C2O;)

C.O.lmolL」的NaHS溶液中:c(HS-)+c(S2-)=0.1molL1

D.O.lmolL-1的NH4H2P04溶液中:c(H+)+c(H3Po4)>c(NH-yH2O)+c(HPO;)+c(PO;)

【答案】D

【详解】A.向O.lmolL」的HF溶液中演加NaOH溶液至中性,所得为NaF、HF的混

合溶液,溶质主要为NaF、含少量HF,按电荷守恒可知:c(Na+)=c(F)>c(H+)=c(OH)

A错误;

B.H2c2。4难电离,一级电离为主,则O.lmolL」的H2c2。4溶液中:C(H2c2O4)>C(HC2O

;)>c(C20r),B错误;

C.NaHS溶液中HS-既电离又水解,按物料守恒可知,O.lmolL”的NaHS溶液中:

21

C(H2S)+C(HS)+C(S)=O.1mol-L-,C错误;

D.O.lmolL-i的NH4H2P04溶液中,电荷守恒:

+

c(H)+c(NH;)=c(OH)+C(H2PO;)+2c(HP0t)+3c(PO^),物料守恒:

C(NH3?2)(HQ)+c(N^PO^-(H2Po力(HPO;辰(PO;),二式合并可得:

c(H+)+c(H3PoC(OH)+C(NH3H2O)+C(HPO;)+2C(P0,),贝ijc(H+)+c(H3PCU)>

c(NH3H2O)+C(HPO;)+C(PO1),D正确;

答案选D。

12.(2022秋•山东济宁♦高三统考期末)KCrQ,溶液中存在以下两个平衡

2

Cr2O^(aq)+H2O(l)2HCrO:(叫)K,=3.0xl0-(25℃)

7

HCrO;(aq).CrOj(aq)+lT(叫)/C2=3.3x10(25℃)

c(CrOj)

25℃时,0.1OmoL□KzCrQ]溶液中1g

<Cr2O;)

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当pH=9.0时,c(HCrO;)»6.0x1O_4mol-L71

+

B.平衡时,c(H)=c(Cr2O^)+c(CrO^)+cfOH")

C.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

D.加入少量KzCrzO,固体,平衡时c2(HCrO)与c(Crq;)的比值保持不变

【答案】B

小”)>10,

【详解】当溶液时,>10>因此可忽略溶液中Crq;即

A.pH=9c(Cr2O;)

c(HCrO;)+c(CrO;)=0.20mol-LT①,反应HC0(aq).•CQj(aq)+H+(aq)的平衡常

c(H*)xc(CrO;)10"xc(CrO;)

数K2==3.3x1(J。②,联立①②可得

c(HCrO;)c(HCrO;)

1

c(HCrO4)®6.0xlO^mol-L,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c(K+)+c(H+)=2c(Cr2c);-)+2c(CrOj)+c(HCrO;)+c(OH-)①,根

据物料守恒,c(K')=2c(Crq:)+c(CrO:-)+c(HCrO;)②,①-②得

c(H+)=c(CrO;-)+c(OH),B错误;

C.加入少量水稀释,两个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会增加,C正确;

c2(HCrO;)

D.平衡时=K,,溶液中的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故

。(5。打

比值应不变,D正确;

故选Bo

13.(2022秋•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常温下,用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向

25mL0.3mol・L"Na2c。3溶液和25mL0.3moi•LNaHCCh溶液中逐滴滴加O-SmobL'1的稀

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曲线为Na2cth溶液的滴定曲线

B.b点的溶液中:2c(Na+)=3c(CO;)+3c(HCO;)+3c(H2cCh)

K

C.用pH试纸测得c点的pH约为8,可知:Ka2(H2co3)<廿,t/cc、

D.a、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d

【答案】C

【分析】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先发生反应C0^+H+=HC0,+H20,然后发生HCO,

+H+=H2cO3+H2O,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发生HCO,+H+=H2co3+H2O,所以滴加

25mL盐酸时,碳酸钠溶液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压强几乎不变,而碳酸氢钠恰好完

全反应,压强达到最大,所以X代表NaHCCh溶液,Y代表Na2cCh溶液

【详解】A.由分析可知,X代表NaHCCh溶液,Y代表Na2cCh溶液,A错误;

B.b点溶液溶质为NaC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c(C1),B错误;

C.c点溶液溶质主要为NaCl、NaHCCh,pH约为8溶液显碱性,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

K

大于电离程度,则Ka2(H2co3)<Kh(HCOJr,口、,由于Ka2(H2co3)<K,l(H2co3),

则时碇6}前6}'c正确;

D.d点盐酸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NaCl,还有少量溶解的二氧化碳,而a点

溶质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HCO;、CO;的水解都会促进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

程度更大,D错误;

故选C。

14.(2023秋・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

和0.05000mol/L草酸溶液在25℃下进行中和滴定实验,先向锥形瓶内加入25.00L溶液,

然后开始滴定,直至滴定完全测得锥形瓶内溶液pH随滴定管滴加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见下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是一元酸

B.该实验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

C.当滴加了20.00mL溶液后,锥形瓶内溶液的草酸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

D.当滴加了30.00mL溶液后,锥形瓶内溶液的钠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

【答案】C

【分析】根据pH曲线图知,锥形瓶中盛装的是草酸溶液,实验是用0.1000mol/L氢氧

化钠溶液滴定0.05000mol/L草酸溶液。滴定终点时,两溶液消耗的体积相同,则氢氧

化钠与草酸按物质的量2:1发生了反应,方程式为:2NaOH+H2C2O4=Na2C2O4+2H.O。

【详解】A.由分析知草酸是二元酸,A错误;

B.盛装氢氧化钠溶液必须用碱式滴定管,量取草酸溶液必须用酸式滴定管,B错误;

C.当滴加了20.00mL溶液时,根据方程式可计得锥形瓶内草酸钠有1x10-3mol,草酸

有0.25x1CT;mo],草酸钠完全电离,草酸微弱电离,因此溶液中草酸根离子浓度大于氢

离子浓度。随着滴加的NaOH增多,生成的草酸钠更多,草酸根离子浓度变得更大,氢

离子浓度变得更小,C正确;

D.当滴加了30.00mL溶液时,恰好完全中和,溶质只有草酸钠,草酸钠完全电离,氢

氧根离子主要由草酸根离子水解产生,水解是微弱的,因此钠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

浓度。随着滴加的NaOH增多,增多的NaOH中,钠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

且NaOH还能抑制草酸根离子的水解,因此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依然会大于氢氧根离子

浓度,D错误;

故选C。

15.(2022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末)室温下,通过实验探究亚硫酸盐的性质。已知:

1(H2so3)=1.54x10-2、必(H2so3)=1.02x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1向lOmLLOmol/LNaOH溶液通入0°2至溶液pH=7

2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和NaHSO,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3向101111?011°11-"22$0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盐酸最终溶液pH<7

向lOmLLOmolUNaHSC^溶液中逐滴滴加15mLi.Omol/LNaOH溶液后测得

4

pH>7

A.实验1得到的溶液中:c(HSO-)<c(SO^-)

B.实验2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3c(Na)=2[c(SO^)+c(HSO,)+c(H2SO3)]

C.实验3所得溶液中:c(H')+c(Na)=2c(SO:)+c(HSO;)+c(OH)

D.实验4反应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答案】A

【详解】A.向10mLi.Omol/LNaOH溶液通入SO?首先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为强碱

弱酸盐,溶液显碱性;继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其水解常数为

137

«6.5xl0-<(H2S03)=1.02X10-,其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酸性;反

应后得到的溶液pH=7,则溶液中溶质以亚硫酸钠为主,故:c(HSO;)<c(SOf),A正

确;

B.实验2混合后的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2c(Na+)=3[c(SO:-)+c(HSO;)+c(H2so3)],B错误;

C.实验3所得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H+)+c(Na*)=2c(SO;)+c(HSO;)+c(OH)+c(Cr),C错误;

D.酸和碱均会已知水的电离,实验4反应过程中亚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

硫酸钠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氢氧化钠过量后又会已知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先

增大后减小,D错误;

故选Ao

16.(2023秋•山东青岛•高三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校考期末)电位滴定是利用溶液电位

突变指示终点的滴定法。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

(ERC)也产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位置。常温下,用cmoLLT盐酸标准溶液测

定VmL某纯碱样品溶液中NaHCOs的含量(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电位滴定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裹小电检电傥窗线••••衣尔电极电压曲境图)

A.水的电离程度:a>b>c

B.a点溶液中存在关系:c(Na+)=2c(HCO;)+2c(CO;-)+2c(H2cO3)

C.VmL该纯碱样品溶液中含有NaHCO3的质量为0.084cg

D.c点指示的是第二滴定终点,b到c过程中存在c(Na+)<c(Cr)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a点为第一个计量点,反应为:CO;-+H+=HCC)3,c点为第二个计

量点,反应为:HCO;+H*=CO2?+H2O,

【详解】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由以上分析得a点时,溶液中存在能水解的HCO;,

随着加入盐酸的量的增加,HCO;逐渐减少,生成CO2,所以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弱,c

点时,HCO;完全转化为CO2和水,水的电离程度不被促进,则水的电离程度a>b>c,

故A正确;

B.a点为第一个计量点,反应为:CO:+H+=HCO»a点的溶质为NaCl、NaHCOj,

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HCO;)+2c(COj)+2c(H2co3),故B正确;

C.滴定的两个计量点的反应中,若没有NaHCO,杂质,两个计量点消耗的盐酸应相等,

根据两个计量点的反应,可以推得,第二个计量点的反应中的NaHCC>3包括反应生成的

和杂质,所以杂质NaHCOs的量可以根据多消耗的盐酸计算:(6.8-2.9)mLxl(y3xc

mol/Lx84g/mol=0.084cg,故C正确;

D.在整个滴定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离子是CO:、HCO;、H*,溶液中的Na+不参加反

应,守恒不变,c点位第二个滴定终点,消耗盐酸最多的点,所以在c点之前盐酸不足,

则c(Na+)>c(C「),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17.(2023秋・河南商丘・高三商丘市回民中学校考期末)已知常温下浓度为SlmoLlJ的

几种溶液的pH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溶质NaFNa2co3NaClONaHCO3

PH7.511.69.78.3

A.相同温度相同浓度下,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F>H2cC)3>HC1O

B.K+H2OHF+OH-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X10-3

C.将CO?通入O.lmobL'Na2co3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

2c(CO;~)+c(HCO;)=0.1molL-'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F和HF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HF)>c(Na+)>c(F-)>c(H+)>c(0H-)

【答案】A

【详解】A.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强碱弱酸盐碱性越强说明弱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

大,对应的酸酸性越弱,由表中的数据可得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F>H2cO./HCI。,

故A正确;

B.常温下01moi/L的NaF溶液pH=7.5,则c(OH)=106%1。:14,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广+HQHF+OH-,则F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K_c(HF)-c(OH坨口神、?

「一―后-----------诉诉--------10m°1/U故B错1■天;

C.将COz通入O.lmoLLRa2co3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a+)+c(H+)=2c(C0:)+c(HC0;)+c(0H),溶液呈中性c(M)=c(OH),所以

c(Nat)=2c(CO^)+c(HCO;)=0.2mol/L,故C错误;

D.HF的电离平衡常数

-14

c(r)-c(F-)cCH^-c^H)-c(F)_K,ixin

——^mol/L=lO^mol/L,而水解平衡常

c(HF)---c(HF)-c(OHj-一小1X1u

数IVlOtmoi/L,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F和HF混合溶液中F的水解程度小于HF

的电离程度,则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F)>c(Na+)>c(HF)>c(H+)>c(OH),故D错

误;

故答案为:Ao

18.(2023秋•湖南长沙•高三统考期末)25C时,往20.00mL()」moLL’HA溶液中滴入

O.lmolLTNaOH溶液,体系中-lgc(HA)、-lgc(A)、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gc(HA)或-lgc(A-)HNaOH(aq)]/mL

A.曲线②表示Tgc(HA)与溶液pH的关系

B.a点对应的溶液中:c(HT)+2c(HA)=c(OH)+c(A-)

C.b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A)>c(OH)>c(H')

D.25℃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KT」

【答案】C

【详解】A.往20.00mL0.1moL「HA溶液中滴入O.lmoLLTNaOH溶液,发生反应:

NaOH+HA=NaA+H2O,体系中-lgc(HA)随溶液pH的增大而增大,—lgc(A)随溶

液pH的增大而减小,故曲线①表示-lgc(HA)与溶液pH的关系,A错误;

B.a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HA和NaA两种溶质,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溶液

中的电荷守恒式为c(Na+)+c(H,)=c(A-)+c(OH-),物料守恒式为

2c(Na+)=c(A-)+c(HA),联立电荷守恒式及物料守恒式可得:

2c(H+)+c(HA)=2c(OH-)+c(A-),B错误;

C.b点对应的溶液pH=10即c(OH)>c(H*),结合电荷守恒式可得溶液中:

c(Na+)>c(A)故c(Na*)>c(A)>c(OH)>c(H+),C正确;

D.曲线①、曲线②的交点处有-lgc(HA)=Tgc(A),即c(HA)=c(A)HA的电离

平衡常数Ka=C(H*)=l()476,其数量级为I。、口错误;

答案选C。

19.(2022秋•黑龙江牡丹江•高三牡丹江一中校考期末)已知H2cq4为二元弱酸,常温

下将0.1mol.LT的NaOH溶液滴入20mL0.1molLT的NaHCz。”溶液中,溶液中HCQ,

(或C?O:)的分布系数6、NaOH溶液体积V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5HC,O;)=---------、'~7—1]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H2C2O4)+c(HC2O;)+c(C2Or)

A.曲线b表示的是C?。;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

B.n点对应的溶液中,c(C2O;-)>3C(H2C2O4)+c(HC2O;)

C.Na2cQ,的水解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io"

D.在n、p、q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q点

【答案】C

【分析】01molLT的NaOH溶液滴入20mL0.1moll”的NaHC?。4溶液中,由反应的

方程式:NaHC2O4+NaOH=Na2C2O4+H,O,可知,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c(Cq:)增

大,dHe?。;)减小,故a曲线代表HCq4,b曲线代表C2O,,其余曲线为滴定曲线,

据此分析。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a曲线代表HC2O4,b曲线代表C2O;-,A正确:

B.在n点溶液中,溶质为浓度相等的Na2cq4和NaHCq&,则电荷守恒:

c(Na+)+c(H+)=c(HCq;)+2c(CQ:)+c(OH-);

+

物料守恒:2c(Na)=3[c(C,O^-)+c(HC,O4)+c(H,C2O4)];

两式相减,消去钠离子,得c(Cqj)+2c(OH一)=3c(H2C2O4)+c(HC&)+2c(H*),溶

液显酸性,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浓度,故c(CQ:-)>3c(H2czOj+dHCz。;),B正

确;

C.根据m点,HCq4与CQ;的分布系数相等,即c(Cq:)=c(HC204KpH=4.2,可

2

知:^(HC2O4)=^^91)=c(H^)=lxlO-,故/=&/%=^^=10.,

数量级为10-1°,c错误;

D.由滴定过程可知:n点力口lOmlNaOH,溶质为Na2c?。4和NaHCQ”,且二者的浓度

相等;p点pH=7,溶为Na2c2O4和NaHCq”(少量):q点加入20mlNaOH,溶质为

Na2C2O4,Na2c2。」越多水解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故水离程度最大是q点,

D正确;

故本题选C。

20.(2023秋•湖南益阳•高三统考期末)25℃时,某实验小组利用虚拟感应器技术探究

用0.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滴定lO.OOmLO.OlmolL-'的HC1溶液,得到反应过程中的碳

酸根离子浓度、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碳酸分子浓度的变化曲线(忽略滴定过程中CO?的

逸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25℃时,H£C)3的Ka|=4x10-7,K,2=5x10。lg4=0.6o

A.碳酸钠的水解常数Kh|=2.5x10-8

B.曲线I为CO;浓度变化曲线,V2=10

C.a点和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a点

D.c点溶液pH=6.4

【答案】D

【分析】向lO.OOmLO.Ol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