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宿联考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宿联考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宿联考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宿联考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宿联考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宿联考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的是()

①尿素、无机盐、血浆蛋白

②激素、突触小泡、氨基酸

③葡萄糖、CO2、胰岛素

④激素、呼吸酶、氨基酸

⑤受体、载体、消化酶

⑥乳酸与缓冲对发生反应

⑦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和[H]

A.①©⑥B.③④⑦C.①②⑤D.②③⑥

2.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

城”。当运动员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冰天雪地中比赛时,对机体相关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浓度会升高

B.皮肤温度感受器接受寒冷刺激后在体温调节中枢形成冷觉

C.机体将通过激素的分级调节促使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

D.机体的产热与散热的比值会逐渐增大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3.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产生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

分泌腺的活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①水盐调节紊乱

②体温调节紊乱

③生长发育缓慢

④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⑤性腺发育缓慢

A.①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④⑤

4.羽毛球双打比赛时,运动员奔跑、扣杀、密切配合,下列对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扣杀动作完成所依赖的神经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B.大量出汗导致机体失水,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双打时球员之间的配合是条件反射,有大脑的参与

D.运动会促使肌肉细胞内的糖原大量水解以补充血糖

5.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

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散热为bi;处于30℃的环境中,

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i

>a2,b|<b2

C.从30C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

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从30℃的环境中进入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反射

6.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①最终汇入④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C.在人体中,稳态的维持只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②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

b处

7.如图表示生长激素(GH)对软骨细胞生长的调节过程,相

1分金

关叙述错误的是()

字长激素(GH)

A.垂体分泌的GH通过血液运输嗽胞喉1(+)

B.GH作用的靶细胞有软骨细胞和肝细胞

匕>陕岛素样生长因于1一

C.口服GH后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IGF-1)

(+)示促进;(-)示抑制

D.GH与IGF-1协同促进软骨细胞生长

8.多巴胺(DA)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

关。通常情况下,通过神经冲动释放的DA很快被转运蛋白(DAT)从突触间隙等量重吸收,

过程如如图。毒品可卡因会与DAT结合,阻断DA的重吸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B

A.细胞A将DA释放至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B膜上的特异受体与DA结合后会引起膜内变为正电位

C.吸食可卡因可缩短DA对脑的刺激时间,使机体产生强烈愉悦感

D.长期吸食可卡因可能会使细胞B对DA的敏感性降低,使机体精神萎靡

9.下列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甲亢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糖尿病⑥大脖病

A.①③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⑥

10.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腺体,其中b为下丘脑。“+”表示促

进、“-”表示抑制,数字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代表分级调节的是①②过程

B.c产生的激素可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C.a中的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具有内分泌功能

D.切除c,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11.如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

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

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

B.刺激M处,腓肠肌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刺激腓肠肌,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12.如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A是突触小体

C.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

D.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虽然肌肉不能收缩但仍有感觉

1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II、HI、W表示能直接与

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体外体外

A.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毛细血管壁B.II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组织液

C.②可以表示为肾小管的吸收作用D.内环境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14.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膜外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己知ab=bd,若分

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刺激b点偏转2次,刺激c点偏转1次B.刺激b点偏转1次,刺激c点偏转1次

C.刺激b点偏转1次,刺激c点偏转2次D,刺激b点偏转2次,刺激c点偏转0次

15.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

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

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6.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受神经、激素和血糖浓度的多重影响

B.大脑、下丘脑和多种激素参与水盐平衡调节

C.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实现了体温的相对稳定

D.除激素外,体液中其它成分不参与机体稳态调节

17.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透刺激乙中的丁兴奋传至丙一产生渴感,增加饮水

升渗透压感受器一[一垂体释放一促进丁对水

高一尿量减少

抗利尿激素分的重吸收

A.图中的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18.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曲线be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不同

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只要依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就能完成

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19.如图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及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筒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成年人主动排尿的过程需要⑦和③的共同参与

B.婴儿尿床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经⑤一③一④一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等

C.若损伤②通路,则能产生尿意,但会出现尿失禁

D.⑥可表示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20.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

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

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供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

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P-肾上腺素受体

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

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U

B

)

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B.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

C.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率的测定

D.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0分)

21.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

呼吸的第阶段。

(3)若图示为肝脏局部结构模式图,则A端与B端成分中的血糖含量较高的是。

(4)正常人③内的pH通常维持在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物

质。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5)如果图示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①②③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处。

22.胰岛素受体是由两个a亚单位和两个B亚单位构成的四聚体。如图1是胰岛素与肝脏细

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酪氨酸激酶,产生一系列的信号转导的机理,请回答:

(1)a亚单位是由71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链,p亚单位是由62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

跨膜多肽链,一个胰岛素受体中含有个肽键。

(2)据图可知,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产生的信号转导可以增加的数量从而加快葡

萄糖的吸收、促进、通过转录因子的调控从而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

(3)胰岛素通过促进图中①②③等过程从而使血糖降低,图中过程②是指合成,过

程③发生的场所在o

(4)过程④需要的原料是,过程⑤用到的RNA有。

(5)科研人员发明了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泵。包埋在皮肤下面的血传感器可以测量患者的血

糖浓度并将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胰岛素释放速度,将信号发送到胰岛素泵,胰

岛素泵通过放置在皮肤下面的导管释放胰岛素,示意图如图2:

血管浓

度G60、

①胰岛素泵中的控制器相当于人体内的,安装了胰岛素泵的2型糖尿病中期患者血糖

过高时用来降低血糖的胰岛素来源于。

②相比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优点有。

23.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回答相关问题:

34时间(毫秒)

(1)图1中表示感受器的是(填字母),B由组成。

(2)图2中e表示,它以方式进入突触间隙,物质e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是

使突触后膜。

(3)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填字母),若该部位即为受刺激部位,则膜内电

位的先后变化为,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选填“单向的”或“双

向的“)。

(4)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

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图4的指针会如何变化?。

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区段的变化。

24.如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相关激素,A、B、

C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c

(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一方面,④的释放量

增多,这种激素是,由合成、分泌。另一方面,产生渴觉,调节人主动饮

水,使降低。

(2)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填图中数字标号)的分泌起调节作用,这种

调控机制为调节。

(3)某同学未吃早饭,上午第四节课感到头晕,此时细胞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分

泌激素,该激素的靶器官主要是,此过程中与它起协同的激素是,与它作

用相反的激素是。

(4)大脑皮层感知紧张、紧急信号后,通过C途径作用于肾上腺,可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

和分泌,同时肾上腺的合成和分泌活动还受激素的调节,这说明动物的生命活动受

______调节。

四、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5.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

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C.请回答下列问题:

(I)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激素乙通过的途径作用

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

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

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

答案和解析

I.【答案】A

【解析】解:①尿素、无机盐、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①正确;

②突触小泡在神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②错误;

③葡萄糖、C02、胰岛素都在内环境中,③正确;

④呼吸酶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④错误;

⑤受体、载体在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消化醐在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⑤错误;

⑥乳酸与缓冲物质反应发生在内环境中,⑥正确;

⑦丙酮酸和水反应生产CO2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⑦错误。

故①③⑥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A正确。

故选:Ao

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正常情况下血浆、组织

液、淋巴液中含有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成分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A

【解析】解:A、甲状腺激素能提高代谢水平,从而增加产热,其分泌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

腺的分级调节,故寒冷环境中血液中中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浓度会升高,A正

确;

B、冷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B错误;

C、肾上腺素的分泌不存在分级调节,C错误;

D、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D错误。

故选:Ao

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

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

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3.【答案】B

【解析】解: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抗利

尿激素释放受阻,导致水盐调节紊乱,①正确;

②垂体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

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导致体温调节紊乱,②正确;

③垂体能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甚

至停止,③正确;

④垂体与血糖平衡调节关系不大,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不会导致血糖浓度逐渐降低,④错误;

⑤垂体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促进性腺发育,幼年哺乳

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导致性腺发育缓慢甚至停止,⑤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⑤描述正确,即B正确。

故选:Bo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利用激素调节身体健康平衡的总开关,控制多种对代谢、生长、

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激素的分泌•垂体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

1、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骼生长。

2、促甲状腺激素:控制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刺激甲状腺增生,细胞增大,数量

增多。

3、抗利尿激素:能够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了,就会

使细胞渗透压下降,同时也会使尿量增加。

4、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腺,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本题主要考查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

题。

4.【答案】D

【解析】解: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扣杀动作完成所依赖的神经结构为反射弧,A

正确。

B、大量出汗导致机体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正确;

C、双打时球员之间的配合是长期训练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有大脑的参与,C正确;

D、肌肉细胞中含有的是肌糖原,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肌糖原不可以

分解为葡萄糖,不能补充血糖,D错误。

故选:D。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运动员运动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主

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低级反射活动要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

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B

【解析】解: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A正确;

B、人是恒温动物,和30C的环境中都是产热为之散热,在0℃比30℃环境中,内外温差大,

则散热多,因此ai>a2,bi>b2,B错误;

C、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提高细胞的代谢

水平,汗液分泌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C正确;

D、寒冷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B„

1、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

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

皮肤血管舒张。

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一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T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T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T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

加T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其原理;

识记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答案】B

【解析】解:A、血浆蛋白、葡萄糖均属于内环境成分,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

成分,A错误;

B、①最终汇入④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正

确;

C、在人体中,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C错误;

D、若②为脑细胞,由于组织细胞都会吸收消耗氧气,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②为肌肉细

胞,由于肌肉细胞会吸收葡萄糖,因此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D错误。

故选:Bo

1、分析题图:图中①为淋巴,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1)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

肪酸等。

(2)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3)细胞代谢产物:CCh、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等各种胞内酶、

消化酶等。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

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7.【答案】C

【解析】解:A、垂体分泌的GH是一种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A正确;

B、看图可知:GH作用的靶细胞有软骨细胞和肝细胞,B正确;

C、生长激素(GH)的蛋白质类激素,口服GH后被消化酶分解,失去作用,不能促进软骨细胞

生长,C错误;

D、GH与IGF-1都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GH与IGF-1协同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正确。

故选:Co

据图分析,垂体分泌GH作用于软骨细胞和肝脏细胞,促进软骨细胞生长,促进肝脏细胞产生IGF-1,

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同时负反馈调节垂体对GH的分泌过程。

本题考查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的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

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解:A、细胞A将DA以胞吐的形式释放至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细胞B膜上的特异受体与DA结合后会引起膜内变为正电位,B正确;

C、毒品可卡因会与DAT结合,阻断DA的重吸收,导致DA持续作用,可延长DA对脑的刺激

时间,使机体产生强烈愉悦感,C错误;

D、长期吸食可卡因可能会使细胞B对DA的敏感性降低,使机体精神萎靡,D正确。

故选:Co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

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

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此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以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毒品的作用原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

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9【答案】B

【解析】解:①呆小症是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①正确;

②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②错误;

③侏儒症是缺乏生长激素引起,③正确;

④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不是缺乏激素引起,④错误;

⑤糖尿病是缺乏胰岛素引起,⑤正确;

⑥大脖病是成年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⑥正确。

所以①③⑤⑥正确。

故选:Bo

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过多会得巨人症;甲状腺

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会得甲亢,幼

年分泌过少会得呆小症;胰岛素的作用是能促进人体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过少会得糖

尿病,过多会得低血糖.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

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

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0.【答案】D

【解析】解:A、a表示甲状腺,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的过程属于

分级调节,故代表分级调节的是②③,A错误;

B、a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B错误;

C、b下丘脑中的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具有内分泌功能,C错误;

D、切除c垂体,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细胞代

谢强度降低,产热减少,D正确。

故选:D。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一促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促垂体一促甲状腺激素T促甲状腺

t促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据图分析:a表示甲状

腺,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图中②③表示分级调节,①④表示负反馈调节。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

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1.【答案】A

【解析】解:A、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A错误;

B、刺激M处,会产生兴奋,兴奋的产生于传递是一个耗能过程,所以腓肠肌的线粒体活动均明

显增强,B正确;

C、刺激腓肠肌,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大脑,经过神经中枢的综合和分析,

以神经冲动形式传导经过M点时,M点处神经纤维处为负电位,而N点处为正电位,产生电位差,

从而产生局部电流,电流针向左方向偏转一次。当神经冲动传导到N点时,M点位正电位,N点

位负电位,产生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电流针向右方向偏转一次。因此,该过程中电流表指针

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C正确;

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其上相应的钠离子通道开放,D正确。

故选:Ao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

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

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2、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未兴奋部位,膜外为正电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

向由兴奋部位传递到未兴奋部位;电流方向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

据此答题。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重点考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要求

考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传递形式,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2.【答案】D

【解析】解:A、甲图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可以和⑥后膜上的特异

性受体结合,A正确;

B、甲图为突触,是乙图c的局部放大图象,甲图A是突触小体,B正确;

C、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反射弧的传入神经,C正确;

D、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不会有感觉,肌肉不能收缩,

D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甲可知,①的轴突末端,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

⑥是突触后膜;

图乙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图,X所在的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元,b所在的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e代

表突触的位置,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感受器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一传出神

经一效应器。

本题的知识点是反射弧的结构,突触的结构,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

的突破口,对于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I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

正确;

B、II内的葡萄糖通过①消化吸收进入血浆和组织液,B正确;

C、III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通过泌尿系统返还内环境的物质,所以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

D、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在细胞内,D错误。

故选:D。

根据题意,分析图可知:I与体外之间的物质能出能进,并能为内环境提供和排出C02,这说

明I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1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n为消化系统,H内的葡

萄糖通过①只能进入血浆;in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有保护的作用,皮肤中的汗

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IV表示的器官为皮肤。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部分的知识,解决本题需熟练掌握参

与物质交换的各个系统与内环境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

14.【答案】A

【解析】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b点给一个强刺激,虽然ab=bd,但ab间是以电信号

传导,而bd间是以化学信号传递。因此a点先兴奋,则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

外负,而电流表的左侧是正极,所以指针向左偏转;b点后兴奋,电流表的指针又向右偏转。因

此,电位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在c点给一个强刺激,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

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因

此,兴奋不能传递到a处,因此,电位计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故选:Ao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

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本题考查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

15.【答案】B

【解析】解:A、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因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时单向传递信息,A

正确;

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并非效应器,B错误;

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的语言中枢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的躯体运动中枢,C正确;

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和听觉性语言中枢参与,D正确。

故选:B。

阅读时,眼部视神经末梢作为感受器,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产生兴奋,通过视神经纤维,将兴

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中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本题考查了脑的高级功能,意在考查学生是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语言中

枢的功能。

16.【答案】ABC

【解析】解:A、胰岛是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主要器官,其分泌激素的调节过程受到神经、激素

和血糖浓度的多重影响,A正确;

B、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大脑能接受相应的兴奋产生渴觉,下丘脑作为渗透压调节中枢,不

仅能产生兴奋、传导兴奋,还能分泌激素进而实现对水平衡的调节过程,即该过程中有大脑、下

丘脑和多种激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等)的参与,B正确;

C、体温调节过程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如通过神经调节使血管收缩,同时甲状腺激素参与体

液调节,C正确;

D、除激素外,体液中其它成分也参与机体稳态调节,比如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刺激呼吸

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D错误。

故选:ABC。

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

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

发育。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

题。

17.【答案】ABC

【解析】解:A、图中的甲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故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

物过咸,A正确;

B、分析图示可知,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B正确;

C、图中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主动饮水,通过激素调节减少排尿量,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

有体液调节,C正确;

D、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而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D错误。

故选:ABC»

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

素多一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一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T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T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T肾小

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一尿量增加。

分析图示,图中甲表示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乙表示下丘脑,丙表示大脑皮

层,丁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

本题主要考查下丘脑和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18.【答案】ACD

【解析】解:A、曲线ab段血糖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从消化道中吸收葡萄糖所致,而曲线ef段

血糖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则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所致,A错

误;

B、曲线be段血糖下降过程是血液中胰岛素升高所致,曲线de段血液中血糖下降主要原因是运动

过程中机体动用葡萄糖过多所致,此时段血液中胰岛素应逐渐下降,因此这两段胰岛素变化趋势

不相同,B正确;

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依靠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共同调节,C错误;

D、在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但不可以促进肌糖原分解为

葡萄糖,D错误。

故选:ACD。

分析曲线:ab段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升高;be段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

糖摄取、利用和存储,使得血糖降低;de段时运动导致代谢增强,血糖浓度降低;ef段时胰高血

糖素分泌增加,体内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

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不大。

19.【答案】ABC

【解析】解:A、成年人主动排尿的过程需要⑦大脑皮层和③脊髓的共同参与,A正确;

B、婴儿尿床时,排尿反射不受大脑皮层控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经⑤一③一④一逼尿肌、尿道

括约肌等,B正确;

C、若损伤②通路,信号可以传至大脑皮层,但大脑皮层不能控制脊髓,故能产生尿意,会出现

尿失禁,C正确;

D、图中⑥表示的是抗利尿激素,D错误。

故选:ABCo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图中①和②表示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与脊髓(低级神经中枢)之间

的神经通路,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传入神经,⑥表示抗利尿激素。

本题结合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水盐平衡调节实例与排尿反射的分析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需

要学生把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再结合题干信息进行

分析,解决问题。

20.【答案】AD

【解析】解: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心肌细胞的

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A正确;

B、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

使心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即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B错误;

C、加上对照组,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9次心率的测定,C错误;

D、由图分析可知,注射阿托品后心率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心得安,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

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ADo

1、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

使心肌细胞收缩受到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心得安是供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注射心得

安会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小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

2、分析图形: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前后对比可知,注射阿托品使心率加快,注射心得安使心率减

慢,且减慢的幅度小于加快的幅度,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

促进作用。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②③自由扩散6三A端7.35〜7.45缓冲无机盐和蛋白质①

【解析】解:(1)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血浆和③组织液。

(2)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膜层

数至少为出红细胞(1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

=6层。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3)若图示为肝脏局部结构模式图,A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B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端,血流方向

从A到B,血液流经肝脏组织细胞,中午进食2-3小时后,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被利用,因此A

端与B端成分中的血糖含量较高的是A端。

(4)正常人③组织液内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缓冲物

质。②血浆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5)①是组织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二氧化碳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只能从高浓度一侧

运输到低浓度一侧,胰腺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通过血液运输排出体外,所以

①②③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①。

故答案为:

(1)②③

(2)自由扩散6三

(3)A端

(4)7.35-7.45缓冲无机盐和蛋白质

(5)①

据图分析:①是组织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液,⑤是红细胞,A是毛细血管的

动脉端,B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端。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

题。

22.【答案】2674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细胞摄取葡萄糖糖原线粒体4种核糖核甘酸mRNA、

tRNA、rRNA下丘脑胰岛B细胞和胰岛素泵(最大程度)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不易发生

低血糖

【解析】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胰岛素受体是由两个a亚单位和两个。亚单位构成,共有

4条肽链,氨基酸数=719x2+620x2=2678,肽键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2678-4=2674。

(2)据图可知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产生的信号转导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通过增加葡萄糖转运

蛋白GLUT4的数量,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二是通过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合成蛋白质;三是通

过转录因子的调控从而促进细胞核内相关基因的表达。

(3)从图中可知,①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根据胰岛素的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可以推测,过程②是指葡萄糖合

成糖原。过程③是丙酮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

(4)过程④表示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

甘酸;过程⑤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靶酶的过程,即是翻译,故场所在核糖体,该过程需要

mRNA作为模板,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需要rRNA合成核糖体。

(5)①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胰岛素泵中的控制器能接收血糖浓度信息,计算胰岛素释放速率,还

能将信号发送至夷岛素泵,下丘脑也能接收血糖浓度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再通过传出神经到达胰岛

B细胞,故胰岛素泵中的控制器相当于人体内的下丘脑。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是因为胰岛素抵抗

而非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故患者血糖过高时分泌胰岛素的有患者自身的胰岛

B细胞和胰岛素泵。

②相比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优点有(最大程度)模拟生理性胰

岛素分泌,不易发生低血糖。

故答案为:

(1)2674

(2)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数量

(3)糖原线粒体

(4)4种核糖核甘酸mRNA、tRNA、rRNA

(5)下丘脑胰岛B细胞和胰岛素泵(最大程度)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不易发生低血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脱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目-

肽链数。

2、血糖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类物质转化;血糖去向:氧化分

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共同调控血糖平衡。

3、胰岛素是生物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3.【答案】B传出神经及其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