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和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102229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和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102229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和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102229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城市和城市化一、城市化1.定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范围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城市等级在提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其次、三产业(产业结构比重)3.城市发展的推拉力因素: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

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难等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4.城市化的影响(1)城市导致的地理环境变更

①景观的变更

a.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变更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更。

b.变更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四周地区的自然环境。

c.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d.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②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

a.变更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

b.变更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c.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观。

d.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沟通得以大幅度加强。

e.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沟通与融合。

(2)城市环境问题

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变更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变更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自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

②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变更了土地利用方式;变更了景观与生态系统;变更了地方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但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如贫困、治安、人口老龄化和城市传统文化风貌破坏等)二、城市化的进程:全球性城市化发生在工业革命后。城市化水平凹凸主要是以城市人口比重为衡量的:30%以下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体现: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郊区城市化: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逆城市化:人口迁往远郊或农村。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肯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郊区城市化缘由]:①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②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加;④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意义]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趋于消逝,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再城市化:人口重新实现内迁。不同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城市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水平高,处于后期阶段,(目前)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处于中期加速阶段。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类题目答题模板】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环境(农业、工业、交通等)的影响。城市化会对地理环境产生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要实行措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相应问题。1.城市化进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为:eq\x(某城市图表资料)―→eq\x(城市化特点)―→eq\x(\a\al(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其答题思路为:eq\x(城市景观图)―→eq\x(\a\al(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城市化对地表径流影响示意图(1)城市建设前,地表以自然环境为主,植被覆盖率高,土层深厚而疏松,空气湿度大,气候潮湿,降水丰富,40%的降水被蒸发到大气中,不仅增加空气湿度,而且调整气温的变更幅度;50%的降水转化为地下径流,对河流径流的季节变更起到稳定作用;只有10%的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不仅减弱了对土壤的侵蚀,而且减小河流的含沙量。(2)城市建设后,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硬化,不仅削减了水分蒸发,而且使地表径流无法下渗而增加地表径流量,同时削减了地下径流量,使城市的可用水量大大削减。思索方向满分术语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其次、三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科技文化等发展不利影响资源问题:耕地削减;淡水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削减;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造成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惊慌;社会秩序混乱等解决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限制城市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