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常见病_第1页
皮肤科常见病_第2页
皮肤科常见病_第3页
皮肤科常见病_第4页
皮肤科常见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皮肤科常见病蛇串疮概念:蛇串疮是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本病在历代医籍中尚有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名称。本病西医称之为带状疱疹。第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蛇串疮诊断要点:多见于春、秋季,患者以成人居多。皮疹好发于腰肋部、胸背部,其次为面部(尤其是额部),也可发生于四肢或其他部位。发疹前常有轻度发热、疲倦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局部皮肤往往先有灼热感或疼痛感。也可无上述前驱症状而突然出现皮疹。开始的时候局部出现不规则的红斑,继而在红斑上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至黄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水疱疱壁紧张,表面发亮状似珍珠,内容透明澄清,周围有红晕。若干簇水疱排列成带状,各簇水疱之间的皮肤正常。皮疹呈单侧分布(左侧或右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附近淋巴结常可肿大。数日后水疱内容逐渐混浊,被吸收,干涸,结痂;或部分破裂,形成糜烂面,以后干燥结痂。痂皮脱落而愈,局部遗留暂时性的淡红斑或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瘢痕。第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偶见发生大疱或血疱,甚至坏疽者。也有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典型水疱者。此外,极个别患者可双侧均发生皮疹。自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灼热感。皮疹发生于面部(尤眼部)者,病情较严重,常引起剧烈疼痛,并可损及眼球各部,甚至失明。应特别注意。病程约2—3周,能自愈,愈后一般不复发。但少数患者(尤老年患者)皮疹消退后,疼痛仍可持续1—2个月,甚至更久者第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蛇串疮病因及辨证分型:蛇串疮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则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久化热,以致湿热内蕴;兼外受毒邪,则湿热火毒熏蒸皮肤而发疹。辨证主要辨肝胆火盛和湿盛,可根据皮疹之表现及全身见证予以辨别。临床以肝胆火盛型为多见。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者,多属气滞血瘀;而老年患者疼痛日久亦有属气血虚者,应注意辨别。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泻肝火、利湿热,并宜结合外治。

第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蛇串疮辨证论治:

1.肝胆火盛型【证见】皮肤上出现红斑、簇集性水疱,自觉灼热疼痛,伴有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小便黄赤,大便于结。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弦滑数【治法】泻肝火,利湿热

【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

处方:龙胆草、黄芩、泽泻、车前子、大青叶各12克,柴胡、栀子、木通各9克,生甘草5克,生地黄、板蓝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便秘者,加大黄12克(后下)。疼痛较甚者,酌加化瘀通络之品,如延胡索9克、乳香、没药各6克,丹参15克等,或三七末3克(冲服)。兼血热而出现血疱、坏死者,可加水牛角30克(先煎),牡丹皮、紫草各12克等

2.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2)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龙胆泻肝颗粒,口服,每次1—2包(4—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第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湿盛型

【证见】皮肤淡红斑,水疱破溃,糜烂,渗液较多,伴有口不渴或渴不欲饮,纳呆,腹胀,大便溏。舌质淡红,苔白厚或白滑,脉濡缓等

【治法】燥湿清热,理气和中。

【方药】

1.主方除湿胃苓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苍术、白术、厚朴、延胡索、木通各9克,车前子、泽泻各12克,滑石、土茯苓、板蓝根各30克,陈皮、生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疼痛较甚者,酌加乳香、没药各6克,丹参15克,或加三七末3克(冲服)。

2.中成药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第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气滞血瘀型

【证见】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伴有夜眠不宁,精神疲乏。舌质黯红,或舌尖边有瘀斑,苔白,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

主方柴胡疏肝散(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柴胡、赤芍、枳壳、香附各12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延胡索9克,川芎、陈皮、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如疼痛较甚,舌有瘀斑者,加桃红、川红花各9克,三七末3克(冲)。

第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气血两虚型

【证见】皮疹消退后仍疼痛日久者(主要见于老年患者),伴有面色发白,气短,纳呆,神疲乏力,夜睡难寐。舌质淡,少苔,脉细或弦细。

【治法】调补气血,重镇安神,佐以化瘀止痛。

【方药】

主方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减

处方:党参18克,白芍、丹参各15克,白术、茯苓各12克,当归、川芎各9克,炙甘草6克,三七末3克(冲),龙骨、牡蛎、珍珠母各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第1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水疮概念: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浅表性化脓性皮肤病,因其脓疱破后有黄水渗出而名,古医籍又称为滴脓疮。本病有接触传染性,儿童尤易患病。西医称之为脓疱疮。

第1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水疮诊断要点:多见于夏秋季。患者主要为儿童。常有接触史,或先患有痱子、湿疹、细皮风疹等瘙痒性皮肤病,继发感染而引起。皮疹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严重者可蔓延全身。皮疹初起为散在的红斑或水疱,约绿豆至黄豆大,迅速变为脓疱,也有一开始即为脓疱者。脓疱周围有轻度红晕,初起时比较丰满紧张,以后疱壁松弛,脓液下沉,集于疱底,呈半月形的积脓现象。疱壁薄,易破,破后露出潮红的糜烂面,脓液溢出,干燥后结成蜡黄色或灰黄色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第1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般无全身症状,严重者可有畏寒、发热、口渴、疲乏不适等全身症状,附近淋巴结可肿大。病程不定,如能及时积极治疗,可很快痊愈;若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因脓液的流溢,致身体其他部位不断产生新的脓疱,病程迁延,可达数周甚至数个月。本病有时要与水痘相鉴别。水痘亦好发于儿童,但水痘多发于冬春季节,一般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以绿豆大至黄豆大的发亮水疱为主,常能同时见到丘疹、水疱、结痂等各个时期的皮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首先在躯干发生,渐向头面部和四肢)。

第1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水疮辨证论治:1.湿热型

【证见】脓疱较密集,色黄,脓疱周围红晕较明显;破后糜烂面鲜红,流出脓液黄稠;干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脓痂,自觉瘙痒,附近淋巴结肿大。常伴有发热,口干,疲乏不适,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

【治法】清暑利湿解毒。

【方药】

1.主方清暑汤(王维德《外科全生集》)加减

处方:连翘、淡竹叶、车前子、黄芩、野菊花各9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2克,滑石、白花蛇舌草各18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烦躁、口舌生疮者,加栀子9克、黄连5克、生地黄15克。小便短赤者,加木通9克、灯心草5扎。便秘者,加大黄9克(后下)。

2.中成药

(1)穿心莲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鱼腥草注射液,肌注,每次2毫升,每日2次。

(4)双黄连注射液,每次2.4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5)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第1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脾虚型

【证见】脓疱此伏彼起,缠绵不愈;脓疱较稀疏,色淡白或淡黄,脓疱周围红晕不明显;破后糜烂面淡红不鲜。常伴有面色发白或萎黄,胃纳欠佳,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等。

【治法】健脾渗湿。

【方药】

主方参苓白术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太子参18克(或党参15克),山药、炒扁豆、生黄芪各12克,茯苓、白术各9克,薏苡仁15克,甘草3克,砂仁3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若尚有热毒见证者,加金银花12克、连翘9克,或再加白花蛇舌草18克。

说明:上述各方药的剂量(包括中药及中成药)为参考剂量。如患儿年龄较小,宜酌情减少剂量。

第1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痤疮概述:

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痤”或“痤痱”,或称之谓“肺风粉刺”、“面疮”等。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皰、结节、囊肿等损害,好发于颜面、胸背,多见于青年男女。多数认为与雄激素、皮脂腺和毛囊内微生物密切相关。此外,遗传、饮食、胃肠功能、环境因素、化妆品及精神因素亦与发病有关。第1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痤疮临床特点:

1.损害呈多形性,最早典型皮损为位于毛囊口的粉刺,分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两种,在发展过程中可产生红色丘疹、脓皰、结节、脓肿、囊肿及疤痕;

2.皮损好发颜面部,尤其是前额、颊部、颏部,其次为胸背和肩胛间节,对称分布。

第1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痤疮诊断:

1.青春期男女多见

2.皮损主要分布于面部、前胸和背部,为粉刺、丘疹、脓皰、结节、囊肿或疤痕等

3.大多数患者在30岁以下逐渐痊愈第1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痤疮分型:

1.肺经热毒:颜面痤疮以鼻周多见,其疹舨热红痛,或中有脂栓,用手指挤压,有小米或米粒样的液体排出,甚者可见脓疮,伴颜面潮红,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微黄,脉来浮数。

2.肠胃湿热:颜面丘疹色红,微肿,疼痛,皮损部以额部、口周为多,皮脂分泌较多,炎症严重时伴见脓疮。同时可见口苦口干,纳呆腹胀,小便溲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象濡数。

3.血热瘀滞:颜面皮疹呈黄豆或指头大小,色红或紫红,同时伴有囊肿、结节、疤痕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搔痒和疼痛交替出现,严重者呈橘皮脸。舌质暗红或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来细涩第2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辨证治疗:

(1)肺经热毒

治法:清肺解毒消疹。处方:桑叶9克,菊花9克,枇杷叶(包)15克,荆芥7克,黄芩15克,生地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玄参12克,桔梗6克,栀子5克,川芎9克,蒲公英20克。加减:若搔痒甚者加蝉衣、防风;疹色紫红加紫草;大便秘结加生大黄;月经不调加丹参、益母草。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效:以上方为基本方加减治疗319例,基本治愈135例,显效122例,有效5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8.1%。常用成方:枇杷清肺饮、桑菊饮、银翘散、防风通圣散、普济消毒饮等。第2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胃肠湿热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处方:茵陈10克,黄柏7克,知母9克,枇杷叶9克(包),生地30克,黄芩9克,丹皮9克,黄柏12克,米仁20克,茯苓12克,制大黄9克,生甘草3克。加减:有脓头形成加蒲公英、蚤休;痒甚者加地肤子、白藓皮;纳呆乏味者加山楂、炙鸡内金。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亦可煎水湿敷患处。疗效:以上方为基本方加减共治疗417例,基本痊愈286例,显效76例,有效4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8.3%。常用成方:三黄汤、黄连解毒汤、黄连泻心汤、龙胆泻肝汤、清胃散、承气汤等。

第2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血热瘀滞

治法:清热凉血化瘀。处方:丹参30克,生地36克,赤芍15克,土大黄15克,当归尾9克,红花6克,丹皮12克,蛇舌草15克,凌霄花10克,生甘草3克。加减:搔痒甚者加地肤子、苦参;疤痕形成加马勃、牡蛎、皂刺。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效:共治疗78例,基本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3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8%。常用成方:血府逐瘀汤、丹参饮、桃红四物汤等。

第2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疥

概论:疥疮是由于疥螨寄生于人体皮肤表层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皮肤病。通过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而传染。疥疮的流行周期为30年,一次流行的末尾至下次流行的起始,其间隔为15年。其诱发因素有贫困、不讲卫生、人口密集、性生活不洁等。疥虫易侵犯手指缝、手腕前面、肘腋前面、乳晕、女性乳房下、外生殖器、腹股沟、大腿内侧、下背部、臀部等皮肤柔嫩的部位。第2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疥临床特点:

(1)自觉剧痒,夜间尤甚。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

(2)手缝可见疥虫掘的隧道,长约2~4mm,呈灰褐色不规则曲线。此为疥虫钻行的痕迹。

(3)皮疹好发于皮肤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缝、腕屈侧、小腹部、乳房、腋窝、下腹部、腹股沟、阴部等。头和掌跖不易累及。皮损主要为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

(4)疥疮结节。在阴囊、阴茎、阴唇、腹股沟等处发生黄豆大小的淡红色结节,此为疥疮结节。这种结节往往经久不消,常伴有剧烈瘙痒。

谚语云:“疥是一条龙,先从手缝行,围腰转三圈,阴部扎大营”。这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疥疮的一般特征。“疥是一条龙”,说明了疥疮的症状是泛发的,不是集中在某处,同时也说明了疥疮有发展性,常常痒无定处,如龙穿行;“先从手缝行”,说明手缝是最好发的部位;“围腰转三圈”,说明腰部常常是主要的发病部位;“阴部扎大营”,说明疥疮最后在阴部出现疥疮结节。

第2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疥诊断:本病好发于皮肤细嫩、皱褶部位,常从手指缝开始,1—2周内可广泛传布至上肢屈侧、肘窝、腋窝前、乳房下、下腹部、臀沟、外生殖器、大腿内上侧等处,偶尔侵犯其他部位,但不侵犯头部及面部,但婴幼儿例外。皮损主要为红色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结节常见于阴茎、阴囊、少腹等处,水疱常见于指缝,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损,长约0.5en,微微隆起,稍弯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个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为疥虫隐藏的地方。

自觉奇痒,遇热或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由于剧烈的搔抓往往引起皮肤上出现抓痕、血痂,日久皮肤出现苔癣样变或湿疹样变。继发感染可引起脓疱疮、疖病、痈等,并发肾炎。实验室检查:刮取患处丘疹、水疱等的皮屑,在显微镜下发现疥虫或虫卵;如果发现隧道,可用针尖挑破直达闭端,挑取肉眼可看到的针头大灰白色小点,显微镜下可发现疥虫。第2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疥鉴别诊断:1.痒疹:儿童与成人均可发病,但以儿童为多,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躯干部,皮损主要为风团样丘疹,如豆样坚实,瘙痒无度,病程缓慢,无传染性。2.湿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一定好发部位,皮损呈多形性,可有潮红、肿胀、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结痂等,无传染性。3.丘疹性荨麻疹:多发于儿童,常见于春秋季节,好发于四肢及腰腹部,皮损为散在纺锤形丘疹、丘疱疹及水疱,自觉瘙痒,容易复发。4.虱病:主要发于躯干,皮损为继发性损害,如抓痕、血痂,指缝无皮损,在衣缝中可找到虱及虱卵。第2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疥治疗:

1.10%的硫黄软膏,每日涂药2~3次。

2.1%丙体六六六(林旦乳膏)外擦,每日涂药3-5次。

3.甲硝唑又名灭滴灵,每次口服0.2g,每日3次,连用7天为1疗程。该药对疥螨有杀灭作用,也可外用2%~3%灭滴灵软膏第2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癣概念:。现代医学中关于“癣”一词,通常系指浅部真菌病而言。但在祖国医学中“癣”这一字是泛指多种皮肤病,并非浅部真菌病。因此,我们务必深刻理解“癣”的真实含义,切莫混淆。浅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其病原菌可分为:皮肤癣菌、角层癣菌第3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癣临床类型及症状:一.头癣发生于头部皮肤和毛发,基本分为四型,即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二、体癣除去头部、掌跖、腹股沟、阴性部和甲以外,人体表面光滑皮肤感染皮肤癣菌所发生的皮肤病统称为体癣。又名圆癣或金钱癣。临床表现与致病真菌种类及个体反应有关。皮疹始为红斑或丘疹、随后损害渐渐呈远心性向四周扩展,病灶中央有自愈倾向,日久成为环形。环的边缘稍为比邻近正常皮肤高起,该处炎症状较明显、其上有小丘疹、水疱或鳞屑附着。有时,环形中央又可出现皮疹,新的皮损也渐渐扩大成环形,如此陆续发生而形成多层同心环,境界格外彰明。本病皮损大小有差别数目也不定,以1~2个或数个居多,全身泛发较少见,且分布也不呈对称。第3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股癣

本病可视为发生于股部上方内侧面的一种特殊型体癣。其病原菌以絮状表皮癣菌为常见,别的皮肤癣菌亦可致病。股癣绝大多数为成人男子,女性甚少见。常为单侧,也可两侧对称分布。病情严重者,皮损可向上蔓延直达下腹部;往后扩展波及到臀部;向下延伸而累及股部他处。四、足癣足癣系致病真菌感染足部所引起的最常见浅部真菌病菌,我国民间称之脚气或湿气。以中青年发病菌占多数。本病菌好发于趾间,尤其是第三四趾缝。这同上述部位皮肤密切接触、潮湿、不通气,汗蒸发较差有关。足癣皮损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三型:

(一)水疱型:在趾间及足底处可见针头至粟粒大的深在性水疱,疱壁较厚,疏散或密集分布,邻近皮疹可融合,形成较大水疱。疱液自然吸收、干燥后转为鳞屑。

(二)趾间糜烂型:惯发于趾间,患处潮湿而多汗。皮疹初起为浸渍,因瘙痒或揉擦后招致表皮破损,终于转呈糜烂潮红湿润。可伴渗液常发出难闻恶臭。

(三)鳞屑角化型:颇为常见,好侵犯足底,足侧、趾间及足跟部。皮损表现为鳞屑,角质增厚,粗糙变硬,间有皲裂,每至冬季病性尤重。第3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手癣手癣是发生于掌面的浅部真菌病,与祖国医学“鹅掌风”表现雷同。可以是原发,但是多数是从足癣自身传染而来。病原菌与足癣相同,临床表现也和足癣差不多。由于手是露出部位,通风性比足要好得多,故临床无指间糜烂型呈现,而仅见水疱型和鳞屑角化型。临床偶见糜烂出现,但往往是念珠菌感染所致,而并非皮肤癣菌引起的。六、甲癣甲癣是甲部感染皮肤癣菌所致的,俗称灰指甲;若由非皮肤癣菌所引起甲的病变则称甲真菌病。既往常把甲癣和甲真菌病混为一谈。甲癣病变始于甲远端、侧缘或甲褶部。表现为甲颜色和形态异常。多呈灰白色,且失去光泽;甲板增厚显著,表面高低不平。其质松碎,甲下常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积。第3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花斑癣花斑癣因紫斑、白斑交替存在,故中医命名紫白殿风。鉴于夏季出汗皮疹斐然,又俗称汗斑。本病是由寄生于表皮角层的花斑癣菌所引起的。也有人提出,花斑癣菌从真菌分类角度考虑,该菌不应属于真菌范畴。那么,由它引发的皮肤病也不应叫癣,故建议改称花斑糠疹。花斑癣惯发于颈和胸背部位。有时,上肢近端也被波及。基本损害为斑疹,大小如黄豆。新疹是黄褐色或棕褐色,旧的病变呈灰白色。皮损表面附有微量糠状鳞屑,相邻皮诊可互为融合成较大的不规则病灶。一般无自觉症状,偶尔出汗时稍有痒感。八、癣菌疹癣菌疹系指真菌或其产物从原发病灶经血循环在人体其他部位发生皮疹,是属于一种变态反应。癣菌疹可分为全身泛发型和局限型两种。前者的皮疹呈苔癣样疹,即全身出现对称性、播散性的丘疹,与毛囊相一致,约针头至粟粒大;后一型多表现为汗疱样发疹,其特点于双侧掌面及指腹部发生散在或群聚深在性水疱,大小不等,疱壁不易破溃,少数可演变成较大水疱,如黄豆大以上。本病自觉奇痒难忍,特别是局限型更为明显。此外还可有其他型发疹,譬如多形红斑样、结节性红斑样等均为罕见。第3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癣诊断与鉴别:

浅部真菌病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特点,诊断一般较容易。必要时可进行如下辅助检查:一、真菌显微镜检查二、真菌培养。三、滤过紫外线灯检查。第3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浅部真菌病须同众多皮肤病鉴别:

1.头癣应该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及斑秃进行鉴别:银屑病以成人多见,始自儿童发病较少。除头部有病变外,往往于躯干、四肢伸侧也常受累及。皮损呈斑块、表面附有厚层银白色鳞屑。病损处头发为毛笔状,但其本身无病理改变,即未见断发、脱发以及发干、枯弯曲等;脂溢性皮炎以成人居多,好发于头部眉部、鼻唇沟、胡须部、腋下,躯干中央及阴阜处。皮疹为红斑、丘疹、表面有油脂状鳞屑。无断发现象、奇痒;斑秃、俗称“鬼剃头”。发病前多有精神障碍,病变处呈类园形脱发,境界分明,脱发区内既无炎症反应,亦无鳞屑。主观无痒感。上述皮肤病毛发真菌检查皆为阴性。

第3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体癣须与玫瑰糠疹及银屑病进行鉴别:玫瑰糠疹惯发生在躯干和四肢近端,皮疹泛发且对称分布,主要表现为红斑,病损长轴与皮纹或肋骨相平衡,表面附糠状鳞屑。真菌镜检阴性;银屑病多见冬季加重,夏天缓解。余者鉴别内容参照上述。

3.股癣主要应同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鉴别:神经性皮疹及慢性湿疹真菌检查均为阴性外,该两种病未见损害边缘略高于邻近正常皮肤,而且也无夏重冬轻的现象。

4.手足癣要与湿疹及汗疱疹鉴别:湿疹往往累及手足背面和指趾伸侧,常对称分布。急性型皮疹为多形性损害,慢性者往往见有浸润明显,可呈苔藓样变,色泽暗红,界限一般清楚;汗疱疹好发于手指侧及掌之边缘,常伴发多汗症。以上疾病真菌检查均为阴性。第3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头癣手癣股癣花斑癣体癣甲癣第3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癣治疗:

(一)头癣

我国已总结一套“五字疗法”的好经验,即服(药)、洗(头)、搽(药)、理(发)、消(毒)。对照此经验,我们可选用酮康唑内服,按上述剂量,连服4周;治疗期间须每日洗头;坚持外搽适宜的抗真菌药膏1~2月;每周理发一次,直至治愈为止;病人日常用品,如帽子、毛巾、枕巾、梳子等须定期进行消毒。

第3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体癣、股癣、手足癣

应坚信这类癣病局部治疗可奏效,但须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皮损表现,而采用不同剂型的癣药

1、癣药并发感染,应先控制感染

2、病变处肿胀渗出明显时,可选用3%硼酸水或0.02%呋喃西啉溶液湿敷,俟消肿、渗出减少后再选择有效治疗癣的外用药

3、患处呈糜烂及少量渗出者,须先以黄连氧化锌油外用过渡2~3天,然后再酌情更换适宜癣药膏

4、病损表现为鳞屑角化型时,治癣药膏的剂型以软膏或霜剂为妥

5、如损害处有皲裂现象、忌用酊剂外搽,仍选取软膏或霜剂为好

6、皮疹以红斑、丘疹为主者,可选用酊剂或软膏和霜剂

7、面部、股内侧等部位皮损,禁止用高浓度角质剥脱剂,以免刺激而引起皮炎

8、只要剂型选择无误,多主张不宜频繁改换外用药。每种治癣药膏至少要用一周

9、病情顽固或皮损面积广泛、应用局部疗法治愈有困难者,可考虑给予酮康唑内服,200mg,1次/日,连用4周

第4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甲癣

本病原则上也应以局部治疗为主,但由于甲板颇厚,一般药物不易渗透进去,故不能采取平常治癣办法来处置本病。局部用药前须尽量除去甲板,而后再外用抗真菌药。常用方法介绍如下:①刮甲法:每日用小刀尽量刮除病甲变脆的部分,然后再外搽5%碘酊、30%冰醋酸、或威氏液,每日坚持1~2次,直至痊愈为止。②溶甲法:先以胶布保护甲周皮肤,然后把25~40%尿素软膏涂于甲板上,最后再加盖塑料薄膜,并用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一次,待甲板软化有浮动感时,用镊子将甲板拔掉,随后,每日按常规换药,等创面愈合后再外用癣药膏,直到长出好甲。如果通过以上方法治疗失败或者病甲数目多,亦可考虑投与酮康唑口服,剂量同上,常需半年左右方能治愈。

(四)花斑癣

本病容易治愈,但也常复发。传统用药,例如20~40%硫代硫酸钠溶液,2.5%硫化硒乳剂外用均可奏效,此外,咪唑类霜剂也能获得满意效果。

(五)癣菌疹

本病全身治疗可按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处理;局部不须用抗真菌药,尤其忌用刺激较强烈的癣药。可选用温和的氧化锌油外用或3%硼酸水湿敷即可。此外,必须积极医治活动性的癣病灶。第4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癣预防:若发现家人或朋友患有癣病(如:脚气、手癣、体癣、头癣等),应尽量避免接触;并建议他积极治疗,不要穿病人穿过的鞋、袜、衣物用品等。得了癣病后,首先应避免传染给家人,同时,尽快使用能抑杀真菌的外用产品对抗真菌,一般应选用乳剂型外用抗菌产品涂抹于患处,可以作用较长时间,效果更好。另外,癣病分类较多,使用前应多看看疾病的症状彩色图示,与您的症状对比后再使用,以免用错,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第4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瘾疹

概述: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办,堆累成片,日痒甚者,宜服秦艽牛蒂汤,夜痒重者,宜当归饮子服之。”本病以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临床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老幼都可罹患,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发生过本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中医古代文献又称风瘩癌、风疹块、风疹等。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第4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瘾疹病因病机:本病总因禀赋不耐,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可因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表;或因肠胃湿热郁于肌肤;或因气血不足,虚风内生;或因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而致风邪搏结于肌肤而发病。第4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瘾疹诊断:皮肤上突然出现风团,色白或红或正常肤色;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局部出现,或泛发全身,或稀疏散在,或密集成片;发无定时,但以傍晚为多。风团成批出现,时隐时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部分患者一天反复发作多次。自觉剧痒、烧灼或刺痛。部分患者,搔抓后随手起条索状风团;少数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出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心悸。急性者,发病急来势猛,风团骤然而起,迅速消退,瘙痒随之而止;慢性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病期多在l一2个月以上,甚至更久第4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瘾疹鉴别诊断:一、水疥:好发于儿童,多见于春夏秋季,好发部位为四肢、腰腹部、臀部,典型皮损为纺锤形丘疹,色红,长轴与皮纹平行,中央常有针尖大小的红斑或水疱,瘙痒剧烈。二、猫眼疮: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春秋季多见,好发于手足背、掌底、四肢伸侧等处,皮损呈多形性,有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大疱等,常两种以上皮损同时存在,典型皮损为猫眼,即虹彩状,色暗红或紫红。第4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瘾疹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风热犯表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则皮损加重;伴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辨证分析:风热之邪客于肌肤,外不得透达,内不得疏泄,故风团鲜红、灼热,遇热则皮损加重;风盛则剧痒;营卫不和则发热恶寒;风热壅肺卿咽喉肿痛;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为风热犯表之象。治法:疏风清热土方药:消风散加减。第4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风寒束表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脉浮紧。辨证分析:白色主寒,风性瘙痒,风寒外袭,营卫不和,故风团色白,皮肤瘙痒;寒性阴冷,故皮损得热则减,遇寒加重;阴津未伤,故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脉浮紧为风寒束表之象。治法:疏风散寒。方药:桂枝汤或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三)血虚风燥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月久,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辨证分析:血虚日久则肌肤失养,化燥生风,风气搏于肌肤,故风团、瘙痒反复迁延日久;津血同源,血虚亦致阴血不足,虚火内生,故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虚热内扰阴分则午后或夜间症状加剧;舌红少津、脉沉细为血虚津伤、虚热内生之象。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方药:当归饮子加减第4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外治法(一)香樟木、蚕砂各30—60g,煎水外洗。(二)炉甘石洗剂外搽。三、其它疗法一、针刺皮损发于上半身者,取曲池、内关;发于下半身者,取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发于全身者,配风市、风池、大肠俞等。手法:除血虚风燥证外,其他均用泻法。耳针取神门、肺区、枕部、肝区、脾区、肾上腺、皮质下等穴,针刺后留针1小时,每次选2—3穴。二、放血分别在双耳尖、双中指尖、双足趾尖经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刺之,挤出少许血液。三、西医治疗对急性者,可选用抗组胺制剂、钙剂、硫代硫酸钠等。病情严重者,可短期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应给予0.1%肾上腺素皮下或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若出现窒息,应行紧急气管切开术。第4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瘾疹预防与调摄:1.尽可能找出病因并去除之。2.禁食辛辣、鱼腥等物。3.避风寒,调情志,慎起居。第5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湿疮概述:湿疮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湿疹。第5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湿疮病因病理: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第5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湿疮诊断: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一、急性湿疮起病较快,常对称发生,可发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亦可泛发于全身,但以面部的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唇周围等处多见。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继而在潮红、肿胀或其周围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皮损群集或密集成片,形态大小不一,边界不清。常因搔抓而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流滋、结痂。自觉瘙痒,轻者微痒,重者剧烈瘙痒呈间隙性或阵发性发作,常在夜间增剧,影响睡眠。皮损广泛者,可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状。二、亚急性湿疮多由急性湿疮迁延而来,急性期的红肿、水疱减轻,流滋减少,但仍有红斑、丘疹、脱屑。自觉瘙痒,或轻或重,一般无全身不适。第5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慢性湿疮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疮反复发作而来,也可起病即为慢性湿疮,其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皮纹显著或有苔藓样变,触之较硬,暗红或紫褐色,常伴有少量抓痕、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间有糜烂、流滋。自觉瘙痒剧烈,尤以夜间、情绪紧张、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时为甚。若发生在掌跖、关节部的易发生皲裂,引起疼痛。病程较长,数月至数年不等,常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等全身症状

第5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湿疮鉴别诊断:一、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相鉴别。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以红斑、潮红、肿胀、水疱为主,形态较单一,边界清楚,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不复发。二、牛皮癣与慢性湿疮相鉴别。皮损好发于颈项、四肢伸侧、尾骶部。初为多角形扁平丘疹,后融合成片,典型损害为苔藓样变,皮损边界清楚,无糜烂渗出史。第5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血虚风燥病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弦。辨证分析:久病耗伤阴血,或脾虚生化之源不足,致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故病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阴血不足则口干不欲饮,脾虚则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弦为血虚风燥之象。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瘙痒不能人眠者,加珍珠母、夜交藤、酸枣仁,以养心安神。第5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外治法(一)急性湿疮初起仅有皮肤潮红而无流滋者,以清热安抚、避免刺激为原则,可选用清热止痒的中药苦参、黄柏、地肤子、荆芥等煎汤外洗,或用10%黄柏溶液、炉甘石洗剂外搽;若糜烂、水疱、流滋较多者,以收敛清热止痒为原则,可选用马齿苋水洗剂,黄柏溶液外搽或蒲公英、龙胆草、野菊花、炉甘石、明矾各20g,煎水待冷后湿敷,或2%~3%硼酸水、0.5%醋酸铅外洗;急性湿疮后期,滋水减少、结痂时,以保护皮损、避免刺激、促进角质新生、消除残余炎症为原则,可选用黄连软膏、青黛膏外搽。(二)亚急性湿疮以消炎、止痒、干燥、收敛为原则,有少量流滋者,选用苦参汤、三黄洗剂湿敷外搽;无流滋者,可选用青黛散、祛湿散、新三妙散等油调外敷或黄柏霜外搽。(三)慢性湿疮以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为原则。可选用各种软膏、乳剂,根据瘙痒及皮肤肥厚程度加入不同浓度的止痒剂、角质促成和溶解剂,如青黛膏、5%硫黄软膏、5%一10%复方松馏油软膏、湿疮膏、皮脂膏、10%~20%黑豆馏油软膏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第5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湿疮预防与调摄:1.急性者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涤。2.不论急性、慢性,均应避免搔抓,并忌食辛辣、鸡鸭、牛羊肉、鱼腥海鲜等发物。3.急性湿疮或慢性湿疮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第5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毒

概述:药毒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皮肤粘膜用药等途径进人人体所引起的皮肤粘膜的急性炎症反应。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尤以禀赋不耐者为多见。本病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正日趋增多,目前已占皮肤科初诊病例的3%,且有不断升高趋势。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第5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毒病因病理:总由禀赋不耐,药毒内侵所致。或风热之邪侵袭腠理,或湿热蕴蒸,郁于肌肤;或外邪郁久化火,血热妄行,溢于肌肤;或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外发于皮肤,内攻于脏腑。久而导致阴液耗竭,阳无所附,浮越于外,病重而危殆。第6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引起本病的药物,随着新药不断增加,种类不断增多,任何一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引起本病的可能,但临床上常见的有:①抗生素类:以青霉素、链霉素最多,其次为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②磺胺类:如磺胺噻唑、长效磺胺等;③解热镇痛类:其成分大多是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其中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类的发病率最高;④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如鲁米那、眠尔通、泰尔登、苯妥英钠等,以鲁米那引起者最多;⑤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如破伤风抗毒素、抗蛇毒血清、狂犬病疫苗等;⑥中草药:文献中报告的单味药物有葛根、天花粉、板蓝根、大青叶、穿心莲、丹参、毛冬青、益母草、槐花、紫草、青蒿、防风、白蒺藜、大黄等,,6S药中有六神丸、云南白药、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等。第6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毒诊断:本病症状多样,表现复杂,但基本上都具有以下特点:①发病前有用药史,原因除去易于治愈;②有一定的潜伏期,第重次发病多在用药后5—20天内,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短者甚至在用药后瞬间或数分钟内发生;③发病突然,自觉灼热瘙痒,重者伴有发热,倦怠,全身不适,纳差,大便于,小便黄赤等全身症状;④皮损分布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呈全身性,对称性,且有由面颈部迅速向躯干四肢发展的趋势,皮损形态多样。临床上常见以下类型:荨麻疹样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固定型药疹、多形性红斑型、湿疹皮炎样型、剥脱性皮炎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除上述类型外,还可出现紫癜型,皮损类似于紫癜;痤疮样型,皮损类似于痤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反应;天疱疮样皮损及假性淋巴瘤综合征等。第6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毒鉴别诊断:一、疫痧:无用药史,发病骤然,高热,头痛,咽痛,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皮肤呈弥漫性针头大小的点状红色丘疹,肘窝、腋窝、腹股沟处可见排列成线条状瘀点,初期舌乳头红肿肥大,可见杨梅舌,口周苍白圈为其特征。二、麻疹:经9—11天潜伏期,出现鼻流涕,眼部充血,怕光,分泌物增多,初期口腔粘膜可见蓝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约经2—5天皮损发齐。发疹时高热,出疹5—7天后体温下降,皮损开始消退。第6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毒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湿毒蕴肤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伴剧痒,烦躁,口干,大便燥结,小便黄赤,或有发热;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辨证分析:湿热毒邪蕴蒸肌肤,故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剧痒;湿热毒邪内扰则烦躁,或有发热;热毒之邪灼伤津液则口干,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为湿毒蕴肤之象。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方药:萆藓渗湿汤加减。(二)热毒人营皮损鲜红或紫红,甚则紫斑、血疱;伴高热,神志不清,口唇焦燥,口渴不欲饮,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绛,苔少,或镜面舌,脉洪数。第6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辨证分析:热毒炽盛,内人营血,外伤肌肤,故皮损鲜红或紫红,甚则紫斑血疱;热毒炽盛,气血两燔则高热,神志不清;热毒之邪伤阴耗血则口渴不欲饮.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绛、苔少或镜面舌、脉洪数为热毒入营之象。治法:清营解毒。方药:清营汤加减。(三)气阴两虚皮损消退;伴低热,口渴,乏力,气短,大便干,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分析:病久耗伤阴液,气无所生,致脾胃虚弱,气阴两伤,故皮损消退,伴低热,口渴,乏力,气短,大便于,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为气阴两虚之象。治法:益气养阴清热。方药:增液汤合益胃汤加减。第6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外治法外治以清热利湿、收敛止痒为原则:(一)局部红斑、风团、瘙痒甚者,用炉甘石洗剂、三黄洗剂外搽。(二)糜烂渗液多者,以黄柏、地榆各15g,水煎湿敷,渗出减少后,用青黛散外扑。(三)局部干燥结痂者,可外涂黄连膏;结痂较厚,可先予地榆油外涂轻揩,待痂去,再涂黄连膏。三、其它疗法:本病症轻者,可给予抗组胺类药,如扑尔敏、特非那丁、息斯敏等口服,并配合维生素C、钙剂等;严重者,如剥脱性皮炎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型,除用中药治疗外,应积极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每日200—400mg,或地塞米松每日10—20mg,维生素C,1—3g,加到5%~10%的葡萄糖水1000—2000mL中,静脉滴注,至病情缓解,再改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同时应根据病情需要,配合使用抗生素,输血或血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第6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预防与调摄:1.合理用药,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量及使用时限。用药前必须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对青霉素及抗毒血清制剂,用药前要做过敏试验。2.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遇到全身皮肤瘙痒、出疹、发热者,要考虑药疹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及时处理。3.皮损忌用水洗,避免搔抓,忌用刺激性的外用药物。4.多饮开水,忌食辛辣、鱼腥发物。第6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冻疮

概述:冻疮是指人体受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相当于西医的冻伤。局部性冻伤者病情较轻,以局部肿胀、麻木、痛痒、青紫,或起水疱,甚则破溃成疮为主症;全身性冻伤者病情较重,以体温下降,四肢僵硬,甚则阳气亡绝而死亡为主要持征。第6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冻疮病因病理:冬令时节或寒冷潮湿环境,加之平素气血虚弱,或因饥饿,或因病后,或因静坐少动,寒邪侵袭过久,耗伤阳气,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而成冻疮,重则肌肤腐烂。此外,暴冷着热,或暴热着冷,也可致气血瘀滞腐烂成疮。若寒邪太重,耗伤阳气太过,则可因阳气耗竭而亡。第6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冻疮诊断:局部性冻疮,主要发于手背、足跟、耳廓等暴露部位,多呈对称性,轻者受冻部位皮肤先苍白,继而红肿,或有硬结、斑块,边缘掀红,中央青紫,自觉灼痛,麻木,暖热时自觉灼热、痒痛。重者则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肿块,皮肤淡白或暗红,或转紫色,疼痛剧烈,或感觉消失,局部出现暗红色血疱,血疱破溃后渗流脓血水,收口缓慢,常需1—2个月或更长时间。根据冻伤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度:工度(红斑性冻疮):损伤在表皮层,皮肤红肿,疼痛瘙痒Ⅱ度(水疱性冻疮):损伤达真皮层,先出现红肿,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血疱,局部感觉迟钝,疼痛较剧烈第7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Ⅲ度(坏死性冻疮):损伤皮肤全层,严重者可深达皮下,肌肉或整个肢体坏死,一般伤后3—7天出现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