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小猴子下山设计依据与构思《小猴子下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童话,讲述了一只小猴子下山后,看见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抓到新的就丢了旧的,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的事。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始终如一。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识字,扫清阅读障碍。识记生字的时候除了利用学生喜欢的“猜字谜、加一加”等识字方法,我还抓住本课的几个动词“抱、扛、扔、捧、追、蹦”,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并练习用动词说话,让学生对这些生字的音、形、义有了扎实地掌握;2.注重词语积累。抓住课文中“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几个词语进行词句训练,让学生懂得如何才能把事物写具体写形象;3.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带着问题“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借助表格提取整理信息,帮助学生读懂故事,进一步落实“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这个单元训练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小猴子下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童话,讲述了一只小猴子下山后,看见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抓到新的就丢了旧的,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的事。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始终如一。课文采用连环画形式叙述,图文并茂,富有童趣,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借助朗读,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结合插图,带着问题“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借助表格提取整理信息,读懂故事内容。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始终如一。第一课时▍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老师的肚子里,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呢!你看——(播放各种关于猴子的故事)发现了什么?对,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小猴子。看,今天,我就把这只小猴子请来了,让它陪伴我们一起度过快乐的一节课。2.揭题。(读好轻声词“猴子”)“猴”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它的偏旁是一(反犬旁),猴子是兽类,所以它是“反犬旁”。(齐读)今天我们故事中的这只小猴子听说山下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心里痒痒的,于是就下山来,故事的题目就叫作——《小猴子下山》。(齐读课题)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提示:①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桌。②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从朗读的是否正确、流利进行评价。同桌合作朗读。▍流程二:初读课文,借助路线图了解故事内容。1.这个故事还藏在我们书中,自由读课文,要求:看看图,读读故事,注意读正确。想想小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用“”画出相应句子。2.读后交流,随机出示4句话。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3.摆放路线图。故事还藏在这些图画中,谁能把小猴子来到哪些地方按照顺序放到路线图中?4.师生看路线图一起梳理故事内容: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一块玉米地,然后再走到一棵桃树下,接着来到一片瓜地里,最后往回走时,看见了一只小兔子。▍流程三:学习第一自然段,画找猴子的所见所做。1.读第一自然段。我们跟着小猴子一起下山,先去玉米地里看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正音“结”)2.小猴子看见了什么好东西?请用“”画出相关句子。3.交流画好的句子,(板贴“又大又多”)练习读好“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读出当时小猴子的高兴。(1)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物。学习“又大又多”(2)练习用“又—又—”练习说话。这棵柳树又粗又高。苹果又大又红。弟弟长得又白又胖。老师的头发又黑又长。小猫的眼睛又黑又亮。香蕉又香又甜。教师总结: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式词语来连接的。4.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学习生字“掰”和“扛”。(示范圈画并板贴“掰”“扛”)(1)“掰”:这个掰字很有意思,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左边一只手,右边一只手,中间一个分,两手一分就是“掰”。)图片演示:看看小猴子是怎么掰玉米的,我们也一起来掰掰玉米吧!除了掰玉米,我们还可以说掰()。(教师拿出饼干、面包、橘子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说)(2)“扛”:小猴子掰好玉米,扛着往前走。看看小猴子,“扛”是怎样的动作?我们还可以说扛()。(扛棍子、扛锄头、扛扫帚)你看,我们杠的都是比较长,比较重的东西,对小猴子来说,这玉米也是很长很重的。5.朗读。小猴子掰了玉米,扛着走多高兴啊,我们开开心心地来读。(练读、加上动作读、比赛读)》▍流程四:由扶到放,学习二至四自然段。1.读第二至四自然段。小猴子扛着玉米往前走,一路上还会看到哪些好东西,又会怎么做呢?我们读读第二至四自然段,学着刚才的样子,把看到的好东西用“~一”画出来,把小猴子的动作用“O”圈出来。2.反馈校对。3.学习并积累动作词“摘”“扔”“掰”“扛”。(1)发现规律。都是表示动作的词,都与手有关。(2)通过“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理解动词。▍流程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朗读儿歌,巩固生字。这节课,我们还认识了很多生字,这些生字跑到了一首儿歌里。它们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念一念呢!我们站起来一起边做动作边读儿歌。小猴子,下山来,掰玉米,摘桃子,抱西瓜,追兔子,见了一样扔一样,两手空空回家去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试说笔画笔顺。“块”:左短右长。提土旁的提靠近横中线收笔;右部分的横折过竖中线起笔压横中线收笔,竖撇紧靠竖中线起笔,穿插到提的下方,捺要舒展。“往”:左窄右宽,左长右短,右边“主”的点与双人旁的第一撇起笔同高。“非”:注意笔画顺序,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左竖比右竖短,左右三横中间横最短,压横中线。“常”:小字头的竖压在竖中线上;“口”要写得扁小,横压在横中线上;“巾”比“口”宽,竖压在竖中线上。第二课时▍流程一:再读课文,深入品味1.相信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的读书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回顾一下小猴子下山都经过了哪些地方?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贴图画: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3.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来叙述小猴子经过的地方。小猴子先来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然后来到西瓜地,最后来到了树林边。4.小组合作,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提取课文信息。4.你能把文中第3—5自然段的关键词语找出来吗?一片瓜地里又大又圆扔摘抱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树林里不见了空着手(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动词。(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小兔子(扛)着玉米(捧)着桃子(抱)着西瓜(2)老师说动词“掰、扛、扔、摘、捧、抱、蹦、追”,学生做动作。重点讲解:“捧”:字理识字浅,看图片,捧就是用双手把东西托起来。“抱”:一起做抱西瓜动作。(区别:小的东西用“捧”,大的用“抱”)“蹦”“追”发现规律。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前面的都与手有关。后两个都与脚有关。5.选择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加上动作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并推荐同桌展示读。6.抓住“结果”,领悟道理。(1)小猴子下山后,它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2)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因为它做事不专一,没有明确的目标)(3)今后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始终如一。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8.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续编故事:“第二天,小猴子又下山了……”(2)小组内相互交流。(3)全班交流。预设:第一天小猴子下山一无所获,回家后,小猴子十分后悔。第二天,它再次下山。小猴子拿着一个大篮子下山,它看见很多很多的香蕉,就摘了几个放进了篮子里;它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棵梨树,上面结满了又大又黄的梨子,小猴子爬上树摘了几个,放进了篮子里。它又继续往前走,走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