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0赏析语言风格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0赏析语言风格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0赏析语言风格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0赏析语言风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60赏析语言风格一、(2023·广东深圳高三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种柳戏题①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②,惭无惠化传。注①此诗是诗人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②思人树:《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古代召公有惠化(德政与教化)于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生前亲手种的甘棠树,还作了诗篇歌咏他,以表示对他的怀念。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十个字嵌入了四个“柳”字,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既照应了诗题“种柳戏题”,又使读者感到新颖别致。B.颔联想象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将来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C.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召公的深挚情怀。D.本诗应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一改平时的严肃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而作,基调轻松。2.结合诗歌谈谈你对本诗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的理解。(6分)二、(2023·江苏盐城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六幺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①李纲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注①李纲曾位至宰相,更屡为迁客,抗金立场从未动摇过。此词大约作于宋室南渡初期的被贬途中。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南朝陈后主制,被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三、四两句言曾经的《玉树后庭花》已不复闻,只有古寺钟声还在,今昔对比,令人嗟叹。B.“苒苒惊时月”以一“惊”字凸显六朝衰亡之快,引出下文对当今“兵戈凌灭”的反思。C.“江树森如发”喻江边树木繁茂的景象,与前文六朝变迁的人事形成反差,让人心潮起伏。D.“谁念”体现出作者遭受打击后的孤独凄凉,“此志应难夺”又表现出他顽强执着的生命底色。4.《四库全书》中评价李纲诗词注重气格,诗风“古朴深沉,光明磊落”。请结合词句对此风格进行分析。(6分)三、(2021·天津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刘长卿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B.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漂泊不定的苦味。C.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D.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6.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四、(2023·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9分)浮丘道人招魂歌①汪元量有官有官位卿相,一代儒宗一敬让。家亡国破身漂荡,铁汉生擒今北向。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惜哉斯文天已丧,我作哀章泪悽怆。呜呼九歌②兮歌始放,魂招不来③默惆怅。注①诗中所记为宋代政治家、爱国诗人文天祥。②九歌:屈原根据江南民间祭祀乐歌创作的作品。③魂招不来:屈原《招魂》中反复咏叹“魂兮归来”。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宗”“铁汉”“忠肝义胆”等词语具有褒义色彩,是对文天祥的高度评价。B.“家亡”句是对文天祥一生经历的高度概括,颇有“身世浮沉雨打萍”之意。C.诗人借助屈原的作品《九歌》《招魂》,表达了对文天祥的深切哀悼之情。D.这首诗多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情深意切,感人至深。8.请从语言特色和情味意蕴的角度对“要与人间留好样”进行分析。(6分)五、(2023·山东临沂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9分)西塞山泊渔家皮日休①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注①皮日休:字袭美,号逸少,晚唐诗人、文学家。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塞山下,渔人依枫树而坐,任凭江风吹动丝丝白发,安静地在石滩上孤独垂钓,尽显沧桑之感。B.颔联写妇女采桑叶回,小孩逛集市、买蓑衣归,客观地描绘了渔民真实而忙碌的场景,鲜活细腻。C.颈联运用互文手法,描绘春雨后的莼菜和鲈鱼,不仅体现自然品类丰富,也点明人们的生活乐趣。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写自己终日漂泊,只能隔江羡慕那自得其乐的渔家生活,暗含羁旅惆怅之情。10.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赏析。(6分)

答案与解析练案60赏析语言风格1.C解析C项,“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召公的深挚情怀”说法错误,诗人借用这个典故,主要是为了表达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2.①语言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开头有意运用“绕口”句式,连用四个“柳”字,以姓柳的柳州刺史在柳江边种柳树的绝妙巧合,来自嘲自勉,诙谐而开朗。②思想感情:表达自己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强烈愿望与做官准则。诗人想象柳树长大后的样子,坚信自己今天种树能使百姓得利,能惠及后人;尾联用“思人树”的典故,表达后人怀念时,自己只惭愧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3.B解析B项,“引出下文对当今‘兵戈凌灭’的反思”错误,根据下文,“兵戈凌灭”是指六朝时的战争,把六朝帝王的淫侈奢华一扫而光,如今只剩下月亮自管圆缺。4.①选取千里之长江、苍茫之云水、古寺之疏钟,意象古朴高远,气势雄浑。②运用了陈后主的典故,借古讽今,显得雅致深沉。③以《江雪》中的渔翁形象作结,将作者的磊落之气、傲岸风骨表露无遗。5.B解析B项,“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理解错误。“几处移家逐转蓬”,意思是“居无定所,如飘飞的蓬草”,这里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比喻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6.①流露出相逢时的喜悦。相同际遇的人终于在“十年”“移家”“白首”“征战”后相逢。②抒发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在战乱流离中,青春不再,青春的锐气也早已消磨。③同时也发出了对社会动乱的悲叹。个人身世坎坷,社会战乱动荡,诗人的痛苦之情充溢在诗句之中。7.B解析B项,“对文天祥一生经历的高度概括”言过其实,从诗中看,应为“对文天祥自抗元以来经历的高度概括”。8.①语言特色:不事雕琢,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口语化等分析均可)。②情味意蕴:是对文天祥忠肝义胆、英勇不屈的崇高精神的肯定与赞美;激励后来者要以文天祥为榜样,为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