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1赏析表达技巧(一)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1赏析表达技巧(一)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1赏析表达技巧(一)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1赏析表达技巧(一)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1赏析表达技巧(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61赏析表达技巧(一)一、(2023·浙江高三联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9分)梅花绝句①陆游其一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其二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②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注①陆游写的梅花诗歌多达百首,这里所选二首,都是诗人老年赋闲于家乡山阴之作。②自分:甘愿。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一开篇由“闻道”领起,说明诗人得知梅花已经盛开,但并未亲眼见到,引出后文的内容。B.其一次句,诗人通过对漫山遍野的大雪情形的描绘,从侧面烘托出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C.其二首句写梅花的处境艰难:梅生幽谷,本已是不顺之境,更何况花枝又朝向背阴的北面。D.其二后两句使用设问手法,对梅的赞美由隐到显,“层冰积雪”为“高标逸韵”作了映衬。2.“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与柳宗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所用手法相似而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二、(2023·吉林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湘春夜月黄孝迈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①,剪断心上愁痕。注①并刀:指并州的剪刀,以锋利著称。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湘春夜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近清明”交代了时间,词人描述的是清明前在湘江边月下的所见所闻所感。B.翠禽鸣声仿佛一首美妙的清歌,本应让人愉悦,但最终“都付与黄昏”,这让词人忧伤之感更显深重。C.词人想要将自己的心事诉诸柳花,却又担心柳花轻薄,无法理解“伤春”之意,突出了词人愁思之深。D.下片写景虚实相生,既虚写青山不语、残照当门,又实写了翠玉楼前水波隐隐、水天摇荡,突出整个画面的静寂。4.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结尾三句是如何表达词人情感的。(6分)三、(2023·辽宁高三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咏月抒怀的七言古体诗,格律相对自由,不拘对仗,押韵较宽,篇幅较长。B.本诗首句以问句开篇,破空而来,诗人停杯沉思,带着醉意,仰望苍天发问,极有气势。C.“但见”二句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寻的惊异,也隐含着对时光飞逝、韶华难驻的叹惋。D.结尾两句含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并不消极,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胸怀。6.有学者认为本诗为李白所作,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加以佐证。(6分)四、(2023·安徽滁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9分)放歌行答从弟墨卿(节选)李颀①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虽沾寸禄已后时,徒欲出身事明主。柏梁赋诗②不及宴,长楸走马③谁相数?敛迹俯眉心自甘,高歌击节声半苦。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兴来逸气如涛涌,千里长江归海时。别离短景何萧索,佳句相思能间作。举头遥望鲁阳山④,木叶纷纷向人落。注①李颀是唐开元二十三年进士,曾做过新乡县尉,因久不升迁,便愤而辞职,其从弟墨卿赠其送别之词,诗人作此诗以答之。②柏梁赋诗:传说汉武帝建成柏梁台后,诏群臣饮酒和诗,能作七言诗的人方可上台。③长楸走马:语出曹植诗句,指富贵之家子弟的放荡闲游生活。④鲁阳山:鲁阳关,诗人出行必经之地。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概括叙述了诗人自己仕途的不得志,空有为国效力之心,自谦中不乏有嫌官小的牢骚。B.五、六两句运用典故,述说自己地位卑下,为人轻视,表明自己仕途失意不是由于才疏学浅。C.“心自甘”与鲍照《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一样,都是诗人认清现实之后表现出的旷达。D.“兴来”两句对从弟的诗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文思如千里长江奔腾入海时那样汪洋恣肆。8.诗歌最后两句历来被人称赞,请从表现手法角度简要赏析其妙处。(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9分)送蔡山人①李白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一乘无倪②舟,八极纵远舵。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③。采珠勿惊龙④,大道可暗归。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注①山人:隐居在山中的士人。②倪:边际。③燕客:战国辩士蔡泽,游学于诸侯,不遇。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笑谢而去,谓其御者曰:“吾跃马疾驱,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④典出《庄子·杂篇》,后以“骊龙颔下取明珠”比喻冒险贪求,自取其祸。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的情感变化曲折,前四句写诗人不为世道所容而被迫游走四方,感情由悲愤不平转入低沉悲伤。B.“唐生”句承接了前句“世人自弃我”,暗示了当时的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是对小人的有力回击。C.七、八两句是诗人警示自己要避开世俗诱惑与世人排挤,保持清醒心智,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D.本诗虽为送别诗,但实际上是借送别来浇心中块垒,表达的多是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思考与追求。10.本诗与《将进酒》都表现出诗人虽人生失意却依然潇洒自信的胸怀,请赏析本诗是如何表现这种胸怀的。(6分)

答案与解析练案61赏析表达技巧(一)1.B解析B项,“诗人通过对漫山遍野的大雪情形的描绘,从侧面烘托出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分析错误。诗人描绘的并不是大雪的情形,而是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写出了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况。2.两首诗都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无论是陆游还是柳宗元的诗中,都希望能够化身千亿个自己,并且想象了之后的场景,运用夸张的手法展开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感情。①陆游希望每个自己前都有一树梅花,表达了自己痴迷的爱梅之情,而他希望长在梅前,与梅相连、心相印,凸显了自己超凡脱俗的人格;②柳宗元则希望“把此身化作万千身,散落在每个峰顶眺望故乡”,表达了自己埋藏在心底的远离家乡的抑郁之情。3.D解析D项,“下片写景虚实相生”“虚写青山不语、残照当门”说法错误。词中“青山不语,残照当门”意为青山默默不语,一弯残月斜照着院门,这是词人的真实所见所感,是实写。所以下片没有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应是动静结合。4.结尾三句运用比拟的手法,将无形的愁思比成有形的可剪断之物,并通过否定的方式、喟叹的口吻,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深广的愁绪。5.C解析C项,“踪迹难寻”“韶华难驻”错误。诗人看到月亮晚上从海上升起,也知道它早晨从云间隐没,不能说“踪迹难寻”,也没有抒发韶华难驻的叹惋。6.①运用新奇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表现自己强烈的感情。②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③喜欢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7.C解析C项,“旷达”错误。“心自甘”表现出的不是“旷达”,是更加“愤激”,正话反说,从后句“高歌击节声半苦”可以看出。8.①最后两句大意是:抬头遥望自己出行所必经之鲁阳山,只见树叶纷纷下落,一片萧瑟。②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此清秋之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依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