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试题-模拟试题一_第1页
温病学试题-模拟试题一_第2页
温病学试题-模拟试题一_第3页
温病学试题-模拟试题一_第4页
温病学试题-模拟试题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病学试题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温病学2传染性3邪伏少阴4内陷5热深厥深6逆传心包7筋惕肉润8暑湿9中燥増液10霍乱二填空题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发热——,——。2血分热毒极盛,其舌——,肝肾阴竭,其舌——。3吴又可认为:“瘟疫之为病,非风、——,乃天地间另有一种——。4温病根据病证性质是否兼夹湿邪可分为——和——两大类。5苔黑厚焦燥起刺为——之家;苔薄黑而干为——之征。6对风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作较系统论述的专著是——撰的《——》7通下逐邪法的主要作用是——,——,——等。8春温初起营卫同病,治宜——,方用——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方。9湿温初起常见的热型是——10湿热病属——,——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中气虚则病在——。三判断题。1.白焙多见于头面颈项。2三甲复脉汤是在加减复脉汤加入牡蛎、龟板、鳖甲而成。3刘河间提出“六气皆从火化“4“始上焦,终下焦”是温病发展的规律5分利湿邪法是用淡渗之品利尿渗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下泄的一种方法,仅用于湿在下焦。6风温病肠热下利是因肺热移肠所致,所以清泄肺热即可止泻。7先犯肺卫的病邪不仅是风热病邪。8足厥阴肝的病证都属下焦肝肾阴虚病证。9广义伤寒的概念包括了温病在内。10温病的病因是温热病邪。四选择题A型题1根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2春温病名首见()A.《内经》B《难经》C《千金方》D《诸病源候论》E《仲景伤寒补之论》3决定湿温病孰重孰轻的主要因素是()邪气盛衰元气的盛衰中气的盛衰肾气的盛衰以上都不是4发热夜甚,神昏谵语,漱水不欲咽,舌紫晦而润,其病机为()热入营分,营阴受灼热入营分,邪闭心包热入血分,淤热内阻热闭心包,血络淤滞以上都不是B型题胃经热炽津伤肠道热结,传导失司湿热困脾,升降失司湿热积滞,搏结肠腑邪热壅肺,肺气闭郁。5潮热便秘,腹满硬痛,苔黄或黑厚燥起刺,脉沉实,其病理是()6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苔黄,脉数,其病理是()神犀丹犀地清络饮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7春温热盛迫血的治疗处方是()8春温气营两燔的治疗处方是()大便泻泄斑疹透发发热恶寒身热夜甚神昏谵语9暑温弥漫三焦证可见()10肺燥肠热,络伤咯血证可见()C型题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证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两者均有两者均无11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12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发热微恶风寒口鼻唇咽干燥两者均有两者均无13秋燥初起可见()14肺卫初起可见()K型题15卫分证的转归为()从表而解从卫入里经入营分经传血分16阳斑的证候可见()斑色淡红,隐而不显斑色黑,烦渴脉数,手足冷斑稀疏,面赤足冷身热,神昏,抽搐17秋燥的诊断要点是()多发生于秋令燥热偏盛的时节除具有肺卫见症外,必伴有口鼻咽唇等津液干燥的征象病变重心在肺,病情轻浅以伤肺胃之阴者为多,较易转入下焦X型题18疫疹后期,余邪未净,宜选用何方()沙参麦冬汤竹叶石膏汤増液汤清络饮薛氏五叶芦根汤19温病运用泄卫透表法的注意点是()中病即止,避免过汗忌用辛温发汗法正虚者不可用卫分证挟有它邪者不可用邪不在卫表者忌用五问答题1为什么把初起即见里证的暑温和湿温归属新感温病2风温热炽阳明为什么要选用白虎汤而不用甘寒,苦寒之剂3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