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铝的活泼性强,故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A1C13的方法生产单质铝B.将钠投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可置换出镁单质C.冶炼金属的方法,本质上是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的D.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2、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熔沸点自上而下逐渐升高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C.第三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氯D.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沸点就越高3、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气:N2(g)+3HA.0~10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B.10~20min内,vC.该反应在20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N2的平衡转化率与H2平衡转化率相等4、将1mol某饱和醇分成两等份,一份充分燃烧生成1.5molCO2,另一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5.6L(标准状况)H2。这种醇分子的架构中除羟基氢外,还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则该醇的结构简式为()A.B.C.CH3CH2CH2OHD.5、在pH=0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Ba2+Na+Cl-S2O32- B.Mg2+Cu2+SO32-SO42-C.NH4+K+NO3-SO42- D.K+Al3+NO3-HCO3-6、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eBr3的作用是催化剂,若没有FeBr3可用铁屑代替B.实验中装置b中的作用是吸收挥发的苯和溴C.装置c中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可证明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NaOH溶液洗涤、蒸馏,得到溴苯7、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NO(g)+O2(g)2NO2(g),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容器容积,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卤族元素按F、Cl、Br、I的顺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C.与氢气反应越来越容易 D.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9、某原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SO42-移向正极B.在溶液中,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C.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D.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10、为纪念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该元素最稳定的一种核素为,该原子中子数为()A.56 B.101 C.157 D.25811、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油状液滴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12、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B.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图II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13、工业上利用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下列反应条件的改变能减慢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A.加入催化剂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D.增大N2的浓度14、下列对有机物的认识正确的是A.油脂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B.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分子式为C5H12O的醇类有5种结构D.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3H6,则甲与乙烯(C2H4)互为同系物15、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2)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3)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4)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5)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6)加入催化剂A.(1)(2)B.(2)(5)C.(3)(5)D.(4)(6)16、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纤维素 B.蛋白质C.油脂 D.淀粉17、将质量均为ag的O2、X、Y气体分别充入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X、Y气体可能分别是()A.C2H4、CH4 B.CO2、Cl2 C.SO2、CO2 D.CH4、Cl2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g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B.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C.1molC2H6分子中含共价键总数为6NAD.7.1g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19、将5.4gAl投入到200mL2.0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20、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A>C>D>B B.A>C>B>D C.B>D>C>A D.A>B>C>D2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在容量瓶上标有的是()A.温度、容量、刻度线 B.压强、容量、刻度线C.温度、浓度、刻度线 D.浓度、容量、刻度线22、下列方案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NH4ClC.用BaCl2鉴别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D.用KSCN溶液检验久置FeSO4溶液中Fe2+是否完全被氧化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许多信息和规律。下表所列是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已知铍元素的原子半径为0.089nm)。元素代号ABCDXY原子半径/nm0.0370.1430.1020.0990.0740.075主要化合价+1+3+6,-2-1-2+5,-3(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3)关于C、D两种元素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简单离子的半径D>C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C强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比D强(4)在100mL18mol/L的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为6.72L(标况下),则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5)写出由A、D、X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可以消毒杀菌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6)比较Y元素与其同族短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__>___(填氢化物化学式),理由___________。24、(12分)A、B、C、D、E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40,B、C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问:(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2)D的单质投入A2C中得到一种无色溶液。E的单质在该无色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由A、C两元素组成的四核18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4)以往回收电路板中铜的方法是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A2C2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5)乙醇(C2H5OH)燃料电池(Pt为电极),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当转移电子1.2mol时,消耗氧气标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___。25、(12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6、(10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取17.1g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通入过量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__________。(4)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C装置增重9.90g,D装置增重26.4g,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27、(12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查阅资料可知:①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______________。(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5)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6)写出NO被酸性KMnO4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28、(14分)人们常常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人类服务。(1)氢能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理想清洁能源,氢气燃烧时放出大最的热。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能最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上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不仅存在物质的变化,而且伴随着______变化,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1

mol

H2O(气态)时,释放的能量是_______kJ。(2)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A.

Fe+2FeCl3

=3FeCl2

B.SO3

+H2O=H2SO4C.

CH4+2O2

CO2+2H2O

D.

Ba(OH)2+H2SO4=BaSO4+2H2O(3)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原电池示意图,实验结束后,在实验报告上记录信息如下:a.电流计指针偏转b.Cu极有H2产生c.

H+向负极移动d.电流由Zn经导线流向Cu①实验报告中记录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②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③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理论上产生H2的质量为______g.④将稀H2SO4换成CuSO4溶液,电极质量增加的是______

(填“锌极”或“铜极”,下同),溶液中SO42-移向_______。29、(10分)I.现用下图装置来测定某原电池工作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量筒的规格为1000mL,供选择的电极材料有纯铜片和纯锌片。请回答下列问题:(1)b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量筒中收集到672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此时a电极质量减少__________g。II.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用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假设混合溶液总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溶液的体积之和)实验混合溶液ABCDEF4mol/LH2SO4/mL30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H2O/mLV7V8V9V10100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3=____________,V8=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A测得:收集到产生H2体积为112mL(标准状况下)时所需的时间为10分钟,求化学反应速率ν(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

A.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故工业上采取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备单质铝,A错误;B.将钠投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Na会和水反应,无法置换出单质Mg,B错误;C.冶炼金属的方法,本质上是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的,C正确;D.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是一个典型的放热反应,D错误;故答案选C。2、B【解析】

A.卤素元素形成的单质熔沸点自上而下逐渐升高,而碱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熔沸点自上而下逐渐降低,与单质的类别、化学键等有关,A错误;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F-与Na+性质不同,B正确;C.第三周期中,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小,则第三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C错误;D.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有关,沸点与氢键、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卤素中HF最稳定且沸点最大,但第ⅣA中甲烷最稳定沸点最低,D错误;答案选B。【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D,注意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3、D【解析】

A项、由图可知,10min时反应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0~10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2L10min=0.005mol/(L·min)B项、10~20min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N2):v(H2):v(NH3)=1:3:2,故B正确;C项、20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D项、由图可知N2的起始量与H2的起始量之比为2:3,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相等,则N2的平衡转化率与H2平衡转化率一定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D。4、A【解析】1mol某饱和醇分成两等份,每份为0.5mol,一份充分燃烧生成1.5mol

CO2,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该醇中C原子数目为1.5mol0.5mol=3,另一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5.6L(标准状况)H2,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5.6L22.4L/mol=0.25mol,故该醇中-OH数目为0.25mol×20.5mol5、C【解析】

pH为0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在酸性条件下,S2O32-会发生反应:S2O32-+H+=HSO3-+S↓,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在酸性条件下,SO32-会发生反应:SO32-+H+=HSO3-,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H4+、K+、NO3-和SO42-都不和氢离子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D.HCO3-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共存,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6、D【解析】

A.FeBr3的作用是催化剂,若没有FeBr3,可向其中加入铁粉,利用Br2与Fe反应产生FeBr3获得,因此也可用铁屑代替,A正确;B.苯与液溴反应产生溴苯,由于液溴、苯都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它们的干扰,常根据苯、液溴容易溶于有机物四氯化碳的性质,用盛有四氯化碳的洗气瓶吸收挥发的苯和溴,B正确;C.用液溴与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溴苯,挥发的溴、苯被四氯化碳吸收,若装置c中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可证明苯与溴反应产生了HBr,HBr溶于水得到氢溴酸,石蕊遇酸变红,故可以证明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C正确;D.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含有溴苯及溶于其中的溴、苯等物质,经水洗、NaOH溶液洗涤、再水洗,除去未反应的溴单质,分液、干燥、蒸馏,可以得到溴苯,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7、A【解析】增大容器容积,减小压强,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化学计量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对于2NO(g)+O2(g)2NO2(g),平衡逆向进行,故选A。8、A【解析】

A.F2、Cl2、Br2、I2单质的颜色分别是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和紫黑色,即其颜色逐渐加深,故A项正确;

B.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会逐渐减弱,故B项不正确;

C.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必然越来越难,故C项不正确;

D.F2、Cl2、Br2、I2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分别为气体、气体、液体、固体,其熔沸点逐渐升高,故D项不正确。故答案选A。9、C【解析】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判断。详解:A.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在溶液中,SO42-移向负极,A错误;B.金属性锌强于铜,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则电子从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不能传递电子,B错误;C.正极铜离子放电析出铜,因此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C正确;D.锌是负极,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D错误。答案选C。10、C【解析】

依据原子构成,258为质量数,101为质子数,利用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根据原子构成,258为质量数,101为质子数,利用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258-101=157,故C正确。11、B【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后,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而使黄绿色消失,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B、乙烯中碳碳双键中的1个碳碳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B正确;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错误;D、苯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是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成反应的判断,加成反应的条件是有机物中必须含有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根据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12、A【解析】

A.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要消耗能量,化学键形成要释放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能量的差值,故A正确;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故B错误;C.图I所示的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错误;D.由图II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A。13、B【解析】A项,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B项,N2和H2是气体,减小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D项,增大N2的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答案选B。14、B【解析】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不是皂化反应,故A错误;B.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C.—C5H11有8种结构,分子式为C5H12O的醇类有8种结构,故C错误;D.C3H6可能为环丙烷,与乙烯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B。15、B【解析】①总体积不变,向正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若生成物的体积增大小于混合物总体积增大,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可能降低,①错误;②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②正确;③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但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降低,③错误;④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比改变条件前大,④错误。⑤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⑤正确;⑥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⑥错误。综上所述②⑤正确。答案选B。16、C【解析】

A、纤维素是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D、淀粉是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C。17、B【解析】

根据PV=nRT可知,在质量相同、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由图可知,温度相同时P(氧气)>P(X)>P(Y),根据PV=nRT可知,在质量相同、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则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即X、Y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2,且Y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X,所以符合条件的只有B;答案选B。18、B【解析】

A.1mol重水中含10mol电子,9gD2O的物质的量为=0.45mol,0.45mol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5NA,A错误;B.NO2和N2O4最简式相同,均为NO2,46gNO2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质量一定最简式相同的物质的混合物中所含原子个数为定值可知,含有原子数为3NA,B正确;C.C2H6分子中含有6个碳氢键和1个碳碳键,则1molC2H6分子中含共价键总数为7NA,C错误;D.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转移电子数目为e—,7.1gC1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0.1mol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错误;故选B。【点睛】质量相等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相等,质量一定最简式相同的物质的混合物中所含原子个数为定值是解答关键。19、D【解析】

200.0mL2.0mol/L的某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L×2.0mol/L=0.4mol,5.4gAl的物质的量为0.2mol。【详解】A项、由反应2Al+2OH﹣+2H2O═2AlO2﹣+3H2↑可知,0.2molAl与0.4molNaOH溶液反应时,碱过量,没有金属剩余,故A错误;B项、由反应2Al+2OH﹣+2H2O═2AlO2﹣+3H2↑可知,0.2molAl与0.4molBa(OH)2溶液反应时,碱过量,没有金属剩余,故B错误;C项、由反应2Al+6H+=2Al3++3H2↑可知,0.2molAl与0.4molH2SO4溶液反应,硫酸过量,没有金属剩余,故C错误;D项、由反应2Al+6H+=2Al3++3H2↑可知,0.2molAl与0.4molHCl溶液反应,Al过量,有金属剩余,故D正确;故选D。【点睛】金属铝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氢气,注意利用已知量来判断过量问题是解答的关键。20、A【解析】

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则金属活动性:C>D;A、C相连时A极减轻,则金属活动性:A>C;B、D相连,B为正极,则金属活动性:D>B。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C>D>B,答案选A。21、A【解析】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因此容量瓶上标有容量、刻度线和温度,故选A。22、B【解析】

A项、乙醇与水互溶,若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无法分层,所以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故A错误;B项、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NH4Cl,故B正确;C项、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均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D项、检验久置FeSO4溶液中Fe2+是否完全被氧化应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铁氰化钾溶液,证明溶液中不存在Fe2+离子,故D错误;故选B。【点睛】萃取剂选择的原则:是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萃取剂与原溶液不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第三周期VIA族Al(OH)3+3H+==Al3++3H2Ob0.6NANH3PH3两者都为分子晶体,NH3存在分子间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导致熔沸点比PH3高【解析】

根据元素的原子半径相对大小和主要化合价首先判断出元素种类,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相关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A的主要化合价是+1价,原子半径最小,A是H;C的主要化合价是+6和-2价,因此C是S;B的主要化合价是+3价,原子半径最大,所以B是Al;D和X的主要化合价分别是-1和-2价,则根据原子半径可判断D是Cl,X是O。Y的主要化合价是+5和-3价,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而小于氯原子,则Y是N。(1)C元素是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VIA族,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3)a.硫离子和氯离子均是18电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的半径D<C,a错误;b.非金属性Cl>S,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C强,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比C强,c错误;答案选b;(4)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2个电子。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6.72L÷22.4L/mol=0.3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6mol,个数是0.6NA;(5)由H、O、Cl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可以消毒杀菌物质是次氯酸,其电子式为。(6)由于氨气和磷化氢都为分子晶体,NH3存在分子间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从而导致熔沸点比PH3高24、第二周期第VA族2Al+2H2O+2OH-=2AlO2-+3H2↑H2O2+H2SO4+Cu=CuSO4+2H2OC2H5OH-12e-+16OH-=2CO32-+11H2O6.72L【解析】分析:A、B、C、D、E为短周期元素,A到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E为Al;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则A为H,C为O;A、D同主族,由A、D的原子序数相差大于2,所以D为Na;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40,则B的原子序数为40-1-8-11-13=7,所以B为N,据此进行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H,B为N,C为O,D为Na,E为Al。(1)B为N,原子序数为7,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Ⅴ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ⅤA族;(2)Na与水反应生成NaOH,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故答案为:2Al+2H2O+2OH-=2AlO2-+3H2↑;(3)由A、C两元素组成的四核18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为过氧化氢,用电子式表示过氧化氢的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4)A2C2为H2O2,与Cu、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H2O2+H2SO4+Cu=CuSO4+2H2O,故答案为:H2O2+H2SO4+Cu=CuSO4+2H2O;(5)乙醇(C2H5OH)燃料电池(Pt为电极),以KOH为电解质溶液,乙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钾,电极反应式为C2H5OH-12e-+16OH-=2CO32-+11H2O,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当转移电子1.2mol时,消耗氧气1.2mol4=0.3mol,标况下体积为0.3mol×22.4L/mol=6.72L,故答案为:C2H5OH-12e-+16OH-=2CO32-+11H225、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小【解析】

(1)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搅拌,所以还缺少环形玻璃棒。(2)由于该实验要尽可能的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的。(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会导致热量的损失,所以所得中和热数值偏低。(4)如果改变酸或碱的用量,则反应中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变化的,因此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变化的。但由于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因此所求中和热数值是不变的。(5)由于氨水是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而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26、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H2O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CO2能C12H22O11【解析】

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通过测定生成的CO2、H2O的量确定实验式,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由于装置内有空气,会影响水蒸气、二氧化碳质量测定,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氧气排尽装置内空气,据此解答。【详解】(1)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要通入过量O2使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C装置中的试剂为浓硫酸,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D装置中的试剂是碱石灰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3)通过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可以求出有机物中氢的质量,通过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可以求出有机物中碳的质量,再根据A的质量判断是否有氧元素;(4)浓硫酸增重可知水的质量为9.90g,可计算出n(H2O)==0.55mol,n(H)=1.1mol,m(H)=1.1g;使碱石灰增重26.4g,可知二氧化碳质量为26.4g,n(C)=n(CO2)==0.6mol,m(C)=7.2g,m(C)+m(H)=8.3g,有机物的质量为17.1g,所以有机物中氧的质量为8.8g,n(O)==0.55mol,n(C):n(H):n(O)=0.6mol:1.1mol:0.55mol=12:22:11,即实验式为C12H22O11,A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所以分子式也为C12H22O11。27、分液漏斗C+4HNO3(浓)CO2↑+4NO2↑+2H2O溶液变蓝,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冒出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有毒气体NO,防止空气污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后续实验有干扰5NO+3MnO4-+4H+=5NO3-+3Mn2++2H2O【解析】分析: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探究,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发生C+4HNO3(浓)CO2↑+4NO2↑+2H2O,B中吸收挥发的硝酸和生成的二氧化氮,C中固体干燥剂干燥NO,并除去可能混有的酸雾,D中发生2NO+Na2O2=2NaNO2,E中高锰酸钾吸收尾气NO,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A中是碳和浓硝酸发生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2)B装置中的水将NO2转化为NO,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所以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溶液变蓝,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冒出;(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用来干燥NO,所以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等;(4)由信息可知,E装置的作用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性氧化吸收有毒气体一氧化氮气体,防止空气污染;(5)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NO易被氧化为NO2,所以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后续实验有干扰;(6)NO被酸性KMnO4氧化为硝酸根离子,氮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5价,失去3个电子,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及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28、能量245ACabZn-2e-=Zn2+1铜极锌极【解析】(1)根据上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不仅存在物质的变化,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1molH2完全燃烧生成1molH2O(气态)时,释放的能量是930kJ-436kJ-249kJ=245kJ;(2)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且必须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A.Fe+2FeCl3=3Fe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