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基本特征_第1页
种群的基本特征_第2页
种群的基本特征_第3页
种群的基本特征_第4页
种群的基本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种群的基本特征第一节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在一定时间和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种群。注意:

一定的自然区域

②同种生物③全部个体第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种群密度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eg: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第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一般种群密度较高特点

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第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常用于植物种群或者是运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

样方法的方法繁多,依生物种类、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样方的面积有大有小,样方形状也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条带状等多种,但是各种方法的原理却是相同的。1.样方法第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样方法实施过程:准备确定调查对象确定样方第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点状取样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A,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图B,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第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样方法实施过程:准备确定调查对象确定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第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④①③⑤11129119第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

标志重捕法是在一个有比较明确界限的区域内,捕捉一定量生物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经过一个适当时期(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重新充分混和分布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样本中标记者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绝对估计。

2.标志重捕法第1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可得,N=m(重捕中标志数)M(总标志数)n(重捕个体数)N:M=n:m,第1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标志重补法应注意:1标志要牢固,不易脱落2不要太显眼,以防其被敌害捕食3标志物本身无毒,不要对其本身造成伤害。第1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根据重捕法的原理,看一个例子: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请运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单位为只/公顷)N=34(只)15(只)X39(只)N=88(只/公顷)第1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

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特点

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第1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出生率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繁殖能力的差别是重要原因。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环境条件对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第1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与种群密度的关系a.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b.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降低出生率和死亡率第1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第1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迁入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第1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老年(丧失生殖能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年龄的三个阶段:第1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第2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⑴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老年成年幼年种群密度越来越大第2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老年成年幼年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第2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老年成年幼年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第2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概念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B特点*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家白蚁等*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性别比例第2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第2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随机分布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蜘蛛的分布与面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体现为随机分布。第2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均匀分布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第2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集群分布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其形成原因是:①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富与贫乏镶嵌;②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③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集群分布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在大多数自然情况下,种群个体常是成群分布,如放牧中的羊群,培养基上微生物菌落的分布,另外,人类的分布也符合这一特性。第2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预测变化方向直接影响影响数量变动决定大小和密度小结:第2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

B.一块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

C.一片森林中的鸟

D.一条河流中的全部草履虫巩固练习B第3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B.目前的年龄组成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B第3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A.越来越大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D.绝对不变A第32页,共34页,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