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押全国卷第47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1页
高考历史-押全国卷第47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2页
高考历史-押全国卷第47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3页
高考历史-押全国卷第47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4页
高考历史-押全国卷第47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押全国卷第47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押题探究

考题统计考查主题材料出处命题视角

2022年甲卷明代李时珍唐明邦《李时珍评传》条件类、评价类

《共和国走过的路一建国以

2022年乙卷毛原因类、意义类

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

2021年甲卷邓《邓文选》内容类、背景类

2021年乙卷五代冯道《五代史》等评价类、因素类

2020年I卷西魏苏绰《周书》原因类、意义类

2020年n卷现代竺可桢《竺可桢全集》贡献类、原因类

2020年m卷唐代张九龄《新唐书》背景类、贡献类

现代刘源张、李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

2019年I卷贡献类、说明类

四光巅犹抱济时心》等

2019年II卷汉代司马相如《史记》等贡献类、原因类

2019年m卷唐代郭子仪《旧唐书》等功绩类、原因类

2018年I卷华盛顿、罗斯福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特征类、作用及实质类

2018年II卷明代蒙古三娘子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原因类、评价类

2018年HI卷唐先7K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原因类、评价类

解题秘籍

一、命题规律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大都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

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2)从设问方式来看,多采用贡献类、原因类及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

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

(3)从时间上看,以汉唐宋明清、晚清民国及近现代中国人物为主;从内容看,考查人物与其所处时代重大

事件的联系、评价历史人物

(4)与教材的联系加强,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有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

二、解题方法

1.人物评价的一般格式

(1)属性:确定人物身份。

(2)事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事迹分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逐条叙述与该人物

有关的历史事件。

(3)影响:分析该人物产生的历史影响,可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4)结论:全面总结,

得出启示。

2.人物评价的常用方法

(1)历史的评价。把一定时期的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评价。

(2)辩证的评价。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当然,在坚持“两

点论”的同时,还要坚持“重点论”,一般认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的。

(3)全面的评价。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不能以某一方面代替整体;,而是要看其

一生的全部活动和表现,把握主流,对其功过是非做出恰如其分的、全面的评价。

(4)实事求是的评价。根据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避免标签式、脸谱化的评

价。

(5)阶级分析法。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都

是为本阶级服务的。

3.人物评价“见仁见智”的原因

2

(1)立场不同: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价值取向、生活经验、主观情绪等。

(2)时代不同:特定时代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

(3)占有资料不同:人物经历的复杂性,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等。

(4)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

(5)现实政治的需要等等。

要律金榜一一得规律明通变能升华

1.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

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

中国古代政治

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分析影响时,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

人物

中国古代少数主要看其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有何作

民族领袖用,对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何作用

主要看其主张、措施和行动,对反侵略、反专制、挽救民族危亡有何

中国近现代政作用(政治),对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何作用(经济),对西学传播

治人物有何作用(思想),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

(外交)

主要看其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

世界史中的政

步有何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

治人物

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

科学家、思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影响。从时间上看,有短期影响和长期

家、艺术家影响;从空间上看,有对本地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

2.关于历史人物的考查维度与应对策略

这类题型一般是考查历史人物活动时代的阶段特征,因此既要将历史

考查时代背景人物活动放在当时当地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析,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历史人物活动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背景

考查历史人物一般表述为不同类型历史人物的专长或者独特性贡献,根据历史人物

的功绩的类型突出分析该历史人物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方面的独创性贡献

这类题型表述一般有“评述XXX功过”“评价XXX贡献”“分别指出

考查对历史人对XXX的评价及主要理由”“简评XXX政策”“说明XXX在后世广为

物事迹的评价传颂的原因”,解答这类题型需重视对历史人物辩证地、发展地评

价,重视分析影响历史人物功绩传承的时代因素

3

这类题型表述一般有“概括指出XXX评价标准、指导思想及采用的方

考查评价历史法”。这类题型一般要结合评价者的主观目的、评价者所处的时代、

人物的方法评价者采取的评价标准或方法等角度予以解答,重视唯物史观在历史

人物评价中的指导性地位

3.人物评价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坚持“时势造英雄”的同时,也要承认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

英雄与时势

物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力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

人民群众的力量

量,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无论是英雄还是

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群众,只有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才能推动历史发展

客观效果第一,主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目的和效果结合起来;当目的与效果

目的第二不一致时,客观效果才是评价的主要依据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主要看其措施或行动是否顺应r历史

历史评价第一,道德

发展潮流,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

评价第二

不能用封建正统道德观或者现代的道德标准要求古人

真题回顾

1.(2022•全国甲卷)[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李时珍(1518—1593)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新州遭逢大疫,

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

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

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撰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

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

用、方剂等,精心绘制药图。历时近30载,“稿凡三易,然后告成”。

——摘编自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条件。

4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

价。

【答案】(1)条件: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受到家庭医学氛围的熏陶;李

时珍对医学的钻研与精通以及努力刻苦的个人品质;前代丰富的中医药学成就为其奠定基础。

(2)研究方法及评价:文献研究;观察实践;采访调查。

评价:文献研究,能够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同时利于发现著作中的误注,从而促进医学著作的完善:

观察实践,有利于获取关于药物的较为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保证著作的严谨性;采访调查,有利于获

得口头上的大量资料,从而丰富医学知识。

【解析】(1)条件:依据材料“李时珍(1518—1593)”并结合李时珍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社会

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依据“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可以得出李

时珍出身医学世家,受到家庭医学氛围的熏陶:依据“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

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

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可以得出李

时珍对医学的钻研与精通以及努力刻苦的个人品质;依据“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

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

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可以得出前代丰富的中医药学成就为其奠定基础。(2)

研究方法:依据材料“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可以

得出观察实践;依据“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

资料”可以得出采访调查;依据“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

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

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可以

得出方法为文献研究。评价:结合第一小问的研究方法及所学知识可知,文献研究能够吸取前人的优秀成

果,同时利于发现著作中的误注,从而促进医学著作的完善;观察实践,有利于获取关于药物的较为客观

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保证著作的严谨性;采访调查,有利于获得口头上的大量资料,从而丰富医学知识。

2(2022•全国乙卷)[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新解放城市中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1949年8月

至12月,毛以中央或个人名义发出多份电报,督促各地尽快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报告开会情况批

复和批转不少地区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推广开会经验。毛在指导各地召开各界人民

5

代表会议的实践中,提出一系列带有方针、政策性的重要指导思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代表大会的

前身,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初期组织形式;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件大事,这个会议是团结各界人

民的重要工具;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9年7月以后,由于党中

央和毛发出许多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各地都迅速召开这一会议。

——摘编自《党的文献》编辑部《共和国走过

的路一建国以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高度重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督促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意义。

【答案】(D原因: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决定;充分发扬民主的需要;

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团结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的需要。

(2)历史意义: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体现了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团结各界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派,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开

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可知,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决定;充分发扬民主的需

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团结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的需要。(2)历史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体现了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团结各界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派,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3.(2021•全国甲卷高考•47)[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78年3月18H,邓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

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1988年9月5日,邓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讲道:“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

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1988年10月24日,邓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

界高科技领城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

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兴旺发达的标志。”

6

一一据《邓文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78年相比,邓在1988年对科学技术的论述有何新内容,并

说明其时代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考6分)

点】邓

【解析】(1)第一小问新内容,由材料中的“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和“科学

技术是笫一生产力”、“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城占有一席之地”可得,1988年的

新内容是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高科技。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来思考,从1988年中

国的现状、中国与世界科技的比较和科技发展的作用三个角度作答即可。具体来说,当时中国已实行改

革开放;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巨大。

(2)邓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是从1978年开始的,我们可以结合所学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从其对科

技体制改革、对现代化建设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三个角度来分析作答。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邓小

领导了科技领域中的拨乱反正,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论断,促进科技振

兴和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代表党中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进一步强

调科技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答案】(1)新内容: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高科技。

背景:已实行改革开放;科技水平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巨大。

(2)贡献:科技领域中的拨乱反正,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振兴和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进一

步强调科技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4.(2021•全国乙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皆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

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

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

——据《长乐老自叙》等

材料二

7

史臣日:(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

得为忠乎!

——《旧五代史》

材料三

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

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平,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新五代史》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6分)

【考点】冯道

【解析】(1)由材料-可知,冯道对自己的评价是高度肯定,由材料一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时,皆居高官显爵”可得为官不贪,由材料一中的“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下不欺于地,中

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可得为人真诚,由材料一中的“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可得忠孝两全。阅读材

料二可知,这是辩证看待冯道,由材料二中的“(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

大臣之体”为人淳朴大度,由材料二中的“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可得,为臣不忠。阅读

材料三可知,则是对冯道的全面否定,由材料三中的“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

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平,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可得,不忠不义,由材料三中的“见其自述以为

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寡廉鲜耻。

(2)由材料中不同的人对冯道的评价不同,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人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从评

价的角度、标准、时代和占有材料等角度来看。具体说,影响评价的因素有评价的角度、评价者所持的

标准、时代变化和史料考订与发现。同时要注意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把特定的人

物放到其所处的时代辩证分析才好。

【答案】(1)材料一高度肯定,为官不贪,为人真诚,忠孝两全。材料二,辩证看待,为人淳朴大度,但

为臣不忠。材料三,全面否定,不忠不义,寡廉贤耻。

(2)评价的角度;评价者所持的标准;时代变化;史料考订与发现。

5.(2020•全国I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苏绰(498-546),武功(今陕西扶风)人。他“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受西魏执政者宇文

泰信任,委以政事。西魏立国之初,疆域狭小,民族关系复杂,经济文化落后。为强国富民,苏绰建

8

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为后世财政、会计领域长期沿用。他又制

定“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宇文泰“甚重之,

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通过“六条诏书”等改

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苏绰“性俭

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在“积思劳倦”十

余年后,苏绰因病去世,宇文泰“痛惜之,哀动左右”。

一一据《周书》

(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7分)

【考点】苏绰

【解析】(1)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材料苏绰“博览群书,尤善算术”,可见他才能超群;“苏绰

建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可见他尤善理财;“通过‘六条诏

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可见他政绩卓著;“性俭素,不治产业”,可见他克

己奉公;“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可见他推荐人才。

(2)“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材料“擢贤良”为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针对“经济文化落后”,苏绰

主张“尽地利、均赋役”,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针对

“民族关系复杂”,苏绰提出“先治心、敦教化”,使得“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可见凝聚起民心,

促进和推动了民族融合。

【答案】(1)才能超群,尤善理财:政绩卓著;克己奉公;推荐人才。

(2)为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统一;凝聚起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融

合。

6.(2020•全国H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竺可桢(1890〜1974),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1918年,他怀抱“科学救国”理想从美国

回到中国。1920年,他与柳诒徵共同主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培养了胡焕庸等一批地理学家

和气象学家。1927年,筹建中央气象研究所,后出任所长,抗战前夕,中央气象研究所在各省设置40

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站,出版了中国气象资料,为我国的气象学奠定了基础。他认为“学理之

研究重于物质之享受”,于艰难环境中苦心创业。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亲自主持和筹建中国科学院地

理研究所,领导或指导了我国地理的综合考察、自然区划、历次地理学规划等工作。根据国家需要,

9

他又组织了西北沙漠、西南南水北调地区以及黑龙江等省、区的考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参考数据。

——据《竺可桢全集》等

(1)根据材料,概括竺可桢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竺可桢取得成就的原因。(7分)

【考点】竺可桢

【解析】(1)由材料“他与柳诒微共同主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培养了胡焕庸等一批地理学家

和气象学家”得出培养科学人才;由材料“出版了中国气象资料•,为我国的气象学奠定了基础”、“新

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亲自主持和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领导或指导了我国地理的综合考察、自

然区划、历史地理学规划等工作”得出推动中国气象学、地理学的发展;由材料“1927年,筹建中央气

象研究所,后出任所长,抗战前夕,中央气象研究所在各省设置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站”、

“竺可桢亲自主持和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织了西北沙漠、西南南水北调地区以及黑龙江

等省、区的考察”得出筹建和主持多个科研机构和科学研究项目;由材料“为国家建设提供J'参考数

据”得出将科学成就应用于国家建设。

(2)由材料“他怀抱科学救国理想从美国回到中国”得出献身于科学的精神,爱国精神;由材料“学

理之研究重于物质之享受”、“筹建中央气象研究所,后出任所长,抗战前夕,中央气象研究所在各省

设置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站”、“领导或指导了我国地理的综合考察、自然区划、历史地理

学规划等工作”得出治学严谨,强调科学实践;由材料“根据国家需要,他又组织了西北沙漠、西南

南水北调地区以及黑龙江等省、区的考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参考数据”得出国家的支持和建设的需

要。

【答案】(1)培养科学人才;推动中国气象学、地理学的发展;筹建和主持多个科研机构和科学研究项

目;将科学成就应用于国家建设。

(2)献身于科学的精神,爱国精神;治学严谨,强调科学实践;国家的支持和建设的需要。

7.(2020•全国IH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张九龄(678〜740),韶州曲江(令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开元年

间官至宰相,成为秦至唐在统一王朝任官级别最高的岭南人。张九龄为政注重民生疾苦,轻刑罚,薄

赋敛,扶持农桑。其为人忠诚耿介,敢于进谏,亦终因此罢相,后有人认为这是唐朝由治到乱的分水

岭。张九龄有《曲江集》传世,其诗清新自然,其文高雅严整。岭南多被时人视为蛮荒之地,而在张

九龄的笔下,却是山明水秀,风光无限。他曾主持开大庾岭新路,便利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至今用

10

之。张九龄”耿直温雅,风仪甚整”,人们以其家乡之名称之为“曲江风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

夫之称赞他:“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

——据《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九龄成为盛唐名相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九龄的历史贡献。(9分)

【考点】张九龄

【解析】(1)根据材料“七岁能文,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并结合所学隋唐推行科举选官和唐诗繁荣

可知科举制的推行和崇尚诗文的社会风气;据张九龄生活的年代“678〜740”“开元年间”结合所学

开元盛世可知有较为开明纯正的政治氛围;由材料“他曾主持开大庾岭新路,便利/岭南与中原的交

通,至今用之”可知唐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中原文化在岭南得到传播。

(2)依据材料“张九龄为政注重民生疾苦,轻刑罚,薄赋敛,扶持农桑”可知张九龄为开元年间社会

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材料“其为人忠诚耿介,敢于进谏,亦终因此罢相,后有人认为这是

唐朝由治到乱的分水岭”“耿直温雅,风仪甚整”可知张九龄树立了贤相的典范;由材料“张九龄有

《曲江集》传世,其诗清新自然,其文高雅严整”可知文学作品影响深远;据材料“岭南多被时人视

为蛮荒之地,而在张九龄的笔下,却是山明水秀,风光无限”“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可

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岭南的认知。

【答案】(1)科举制的推行和崇尚诗文的社会风气;开明纯正的政治氛围:南方的开发和中原文化在岭

南的传播。

(2)为开元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树立了贤相的典范;文学作品影响深远;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人们对岭南的认知。

8.(2019•全国I卷高考•47)[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20世

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

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

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

广,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

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

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

11

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7分)

【考点】(1)刘源张

(2)刘源张、李四光

【解析】(1)根据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得出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

国;根据“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得出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

管理制度;根据“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

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得出在国家质量发展

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知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

好经济效益;从材料“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

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说明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由材料“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得出

热爱、报效祖国;材料“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积极推动建立严格

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和“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得出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

的精神:根据材料“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说明理论与实践结合。

【答案】(1)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

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

中发挥重要作用。

(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

9.(2019•全国H卷高考•47)[历史——进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司马相如(前179〜前H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

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

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律、冉!陇、斯榆之

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

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成。他

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日:“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

12

其神化所至邪。”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

【考点】司马相如

【解析】(1)由材料”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律、冉.!弱、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得出汉国家统

一的积极参与者;由材料“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

和声威”得出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由材料”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司

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得出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2)由材料“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得出

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由材料“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

得出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由材料“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得出个人的努力和天赋。

【答案】(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赚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

10.(2019•全国HI卷高考•46)[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

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

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

赴回纥军中劝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

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

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

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

比”。

一一据《旧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6分)

(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9分)

【考点】郭子仪

【解析】(1)根据材料“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壬。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可得出其功

13

绩之一是平定安史之乱,"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

军中劝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

处,必得士心”,……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可得出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其麾下

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可得出为国家培养了人才。

(2)根据材料“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可得出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

善战,“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己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回纥首领

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可得出勇于担当,有勇有谋,“子孙与皇室通婚“时方握强

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

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可见他具有政治智慧。

【答案】(1)平定安史之乱;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培养人才。

(2)身逢时势,勇于担当;忠于朝廷;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善战:富有政治智慧。

押题冲关

1.(2023•四川绵阳三模•47)【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

陈垣(1880—1971),字援庵,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他在1943年叙述自己的

治学经历时说道:“至于史学,此间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后颇重实用,推尊昆山

顾氏;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他在“中国史学名著评论”的备课札记中写道“或问:’现在

中国史应如何做法答曰:'一方面要发挥本民族伟大之精神,一方面要指责历朝政治之缺点;处处说明

社会进化之原理,及国民与国家之关系’;目的在造就现代式的国家,与各国享平等之幸福。此现代本国史

之做法”。

一一摘编自毛瑞方:《陈垣“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新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垣的历史观。(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垣历史观形成的条件。(7分)

【答案】(15分)

14

(1)历史观:因时而变,具有创新意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鉴古知今,服务社会发展;开阔视

野,融入世界潮流。(8分)

(2)条件:史学传统的延续;民族危机的刺激;明清学风的熏染;西学东渐的影响。(7分)

【解析】

(1)由材料“此间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后颇重实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

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得出因时而变,具有创新意识;由材料“要发挥本民族伟大之精神”

得出继承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由材料“要指责历朝政治之缺点;处处说明社会进化之原理,及国

民与国家之关系”得出鉴古知今,服务社会发展;由材料“目的在造就现代式的国家,与各国享平

等之幸福”得出开阔视野,融入世界潮流。

(2)由材料“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后颇重实用,推尊昆山顾氏”得出史学传统的延续;

由材料“现在中国史应如何做法”得出民族危机的刺激;由材料“提倡有意义之史学”得出明清学

风的熏染;由材料“处处说明社会进化之原理,及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得出西学东渐的影响。

2.(2023•江西五市九校联考•47)【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

进入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进一步高涨,马丁•路德•金领导南部各州黑人采取抵制、静坐、游

行等多种非暴力抗议形式和手段,冲垮了许多种族隔离藩篱。在国际上,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把加速

解决人权和民族自决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从60年代起,非洲一系列国家获得了独立,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

的殖民体系。另外,非洲的民族独立,大多数是采取和平斗争形式取得的,即通过宪法改革和议会选举等

非暴力方式,建立起民族国家新政权。这又为金牧师推行非暴力斗争提供了充足证据,使其振振有词,信

心百倍,强调只要遵循仁爱原则,就能达到以爱克敌制胜的目的。在国内,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越南战争,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政权中专政职能不断扩大,镇压手

段相当残酷,黑人不具备使用暴力手段解决种族压迫的力量和条件。

——摘编自孙宝珊《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权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这些白人反对奴隶制的斗争,通常是建立在黑人争取自由的斗争基础上。黑人争取自由的斗争鼓舞了

白人,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废奴主义者。1960年,由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发动的黑人权力运动,最终被

残酷的镇压。但是,这一运动已把民主意识关注到整个美国社会中,促使被压迫的美国人一齐起来战斗,

15

从此美国的社会运动开展起来,成为美国政治的新潮流。

——摘编自李世安《黑人运动与美国政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金领导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采取非暴力直接行动方

式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人运动对美国政治的影响?(9分)

【答案】

【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背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争取人权斗争运动的高涨:非洲一系列国家通过非暴力的方式

实现「民族独立;二战后美国专政职能更加强大;美国以民主自由的领导者自居,大唱民主

和平的高调。(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影响:思想上启发了白人和其他受压迫者的民主思想;方式上开创了非暴力的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斗

争方式,是民主斗争的一大里程碑进步;对其他社会运动提供了借鉴。(每点3分,任答3点得

9分)

【解析】

(1)由材料一“进入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进一步高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把加速解决人

权和民族自决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得出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争取人权斗争运动的高涨:由

材料一“非洲一系列国家获得了独立,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得出非洲一系列国家通过

非暴力的方式实现了民族独立;由材料一“政权中专政职能不断扩大”得出二战后美国专政职能更

加强大;由材料一“为金牧师推行非暴力斗争提供了充足证据,使其振振有词,信心百倍,强调只

要遵循仁爱原则,就能达到以爱克敌制胜的目的”得出美国以民主自由的领导者自居,大唱民主和

平的高调。

(2)由材料二”这些白人反对奴隶制的斗争,通常是建立在黑人争取自由的斗争基础上。黑人争取自由

的斗争鼓舞了白人,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废奴主义者”得出思想上启发了白人和其他受压迫者的民

主思想:由材料二“由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发动的黑人权力运动,最终被残酷的镇压。但是,这

一运动已把民主意识关注到整个美国社会中,促使被压迫的美国人一齐起来战斗”得出方式上开创

16

了非暴力的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斗争方式,是民主斗争的一大里程碑进步;由材料二“从此美国的社

会运动开展起来,成为美国政治的新潮流”得出对其他社会运动提供了借鉴。

3.(2023•陕西榆林三模•47)【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

1941年1月11日,周恩来得知皖南新四军在北移途中遭受国民党军队袭击。17日,国民政府军委会

发布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周恩来向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提出抗议,并打电话给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长

何应钦,怒斥“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还连夜为《新华日报》写了“为江南死国者致哀”和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此外,周恩来还巧妙地拜会美、英、苏大使和

特使,说明皖南事变的真相,设法通过斯诺、斯特朗等人将皖南事变的真相通过美国媒体告知世界。在各

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海外华人和社团的抗议声中,在国际压力之下,蒋介石不得不于1941年3月6

日在国民参政会上表示:“今后将绝无剿共的军事行为发生。”随后,蒋介石两次约见周恩来,表示希望

缓和两党关系。

一一摘编自李传玺《周恩来与皖南事变真相对外披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针对皖南事变斗争策略。(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恩来针对皖南事变斗争策略的意义。(9分)

【答案】(15分)

(1)策略:坚决谴责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行为;及时向国内外公开事变真相;重建新四军,坚持团结抗战。

(6分)

(2)意义:争取到国际社会对中共的理解与支持;使国民党进一步陷入政治被动(粉碎了国民党的阴

谋);巩固了抗II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局面);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9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由材料“向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提出抗议”“怒斥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得出坚决谴责国

民党的倒行逆施行为;由材料“连夜为《新华日报》写了为江南死国者致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

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将皖南事变的真相通过美国媒体告知世界”得出及时向国内外

17

公开事变真相:由材料“蒋介石两次约见周恩来,表示希望缓和两党关系”得出重建新四军,坚持

团结抗战。

(2)由材料“巧妙地拜会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