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1.下列物体所受重力最接近1N的是()

A.一袋方便面B.一支新的28铅笔C.一个鸡蛋D.一辆自行车

2.我们在关门时会发现,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的A、B、C三处地方,如图,关门的_____

难易程度会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物体的重心有关

3.如图所示,以下各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A."投掷纸飞机

4.如图,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8NB.4NC.2ND.0

5.用水平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子受到惯性的作用B.推力小于箱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C.推力等于箱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D.箱子的重力大于推力

6.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将绳的一端固定在砖上,绳的另一端系上重锤,用来检查墙

壁是否竖直.重锤静止时,与重锤的重力和平衡的力是()

A.砖对绳的拉力B.绳对砖的拉力C.绳对重锤的拉力D.重锤对绳的拉力

7.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活塞式抽水机茶壶

锅炉水位计三峡船闸

8.如图所示,将铅笔的一端削尖,用两个手指作用在铅笔的两端,使铅笔保持静止状态,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左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B.左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右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C.左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大于右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D.左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9.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

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探头

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10.如图所示现象中能说明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是()

在自由下垂的两纸片中间向下吹气,纸片合拢

B.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

C.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11.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两个长方体上、下表面压强差不等,上、下表面压力差不等

B.两个长方体上、下表面压强差不等,上、下表面压力差相等

C.水平浸没的长方体,浸在水中的深度增加,则上、下表面压力差增加

D.两个长方体左、右侧面压强差相等,左、右侧面压力差不等

12.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7n/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M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

B.升降机以1.5m/s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

C.升降机以2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OO7V

D.升降机以I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QQN

13.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

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

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大B..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C.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14.学校倡议:“保护视力,少用手机,从我做起”。某同学由于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

损害了视力。如图所示的是远处物体在他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该同学的眼睛是()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1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P的大小与时间r的关系如图乙

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r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0

B.4~6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8N

C.6~10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6N

D.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7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6.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这说明()

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B.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C.甲做功时间不一定短D.乙做功时间一定长

1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

后(乙、丙剩余部分的底面积相同),它们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等于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甲、

乙、丙的密度为P尹、P乙、P丙,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尸尹,乙、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产乙、F丙。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甲乙丙

A.P用<。乙=。两B.P串=P乙'>P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18.如图,在斜面上将重为16N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5N,斜面长1.2m、高0.3m。

若拉力的功率为3W,则()

A.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4.8/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5ND.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用时26-

19.甲图中,穿旱冰鞋的小红用力推墙,结果她远离墙运动起来,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乙图

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丙图表示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20.如图所示,小明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

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若手

的握力减小到15M水杯会匀速下落,此时水杯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为N,摩擦力的方向为。

21.如图所示,994坦克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现役主战坦克,总质量为553它的履带比

较宽,这是通过受力面积的方法来(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对地面的压强;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巾2,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

力为N,对地面的压强为Pa.(g取10N/kg)

22.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艇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如图

所示,“奋斗者”号在海面上漂浮,若使“奋斗者号”下潜,水舱应______(选填

“注水”或“排水”),“奋斗者”号浸没后,在海水中继续下潜时所受浮力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奋斗者”号的坐底深度为10909%,在此深度海水的压

强为Pa。(海水密度P溶水=LOX1。33/7n3,g取ioN/切)

23.小宇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

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m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此时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

的沸点将(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如果把玻璃管稍

稍提高一点(管口未离开液面),水银柱的高度将(选填“变长”、“变短

或“不变”)。

2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

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力分别为?尹

和产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i和P2、压力分别为片和尸2,则

F甲______尸名、Pi______P2、Fi尸2(均选填或“=”)

25.如图所示,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

承其影,则火生”。“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选填“凸”或“凹”)

透镜,这种透镜对太阳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要“火

生”,应把“艾”放在透镜的位置。

26.如图是小球冲上光滑斜面的情景,画出此时小球受到的重力G和斜面对小球的

支持力F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7.请在乙图中画出以。为支点,作用在4点的最小的动力尸及其对应的力臂I。

28.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刚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用不等式表示),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到45。"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承接不到像。保持

物距不变,小明观察到像的方法是;

(4)实验中,观察光屏上像的特点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遮挡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此时光屏上烛焰的像

是(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川||川|||叫川ip川川ip而up叫温徐叫II川川|卜川||希川1川|11叫1叫"

Ocmio2()24()50607()X090100

2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中,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第1、2次杠杆平衡时的数据已填入表格。图乙是第3次杠杆

平衡时的情景,此次杠杆右侧的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①为,②为;

实验次数动力0/N动力臂A/m阻力F2/N阻力臂6/小

12.50.22.00.25

22.00.151.50.2

31.50.1①②

(3)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得到杠杆平衡条件是(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4)某小组对实验过程交流、讨论后,按图丙所示又进行了实验。当只将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方向转动到虚线

位置,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在实验中,发现用如图丁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不建议同

学们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选填字母)。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杠杆受力不平衡

30.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流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P水=10X取ioN/kg)

J」

TXq

N」

」00

-三

二■,/

Jo-

三-

二0

h11-一

0-二

-二

I1二

o二2-2|1

1三

h三

-E-二

1三2

三TE3

23I2-二

3二

二2.-

IE一-4N-3

4二

I2-3h44-

二-4

13-5二

44一5-

5二

r-

-一

二-

一5

5二-

-5一

F--―

--(

J

一N

=

-

甲乙丙丁

(1)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为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为N,石块排开水的重力可由______两个步骤

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排开水

的重力;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选填字母);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8.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5)另一实验小组在图丙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选填“能”

或“不能”)得到与上述(3)相同的结论;

(6)利用得出的结论,结合实验数据,可得石块的密度约为3/裙(保留一位小数)。

31.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32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提升6m,所用拉

力为200N,时间为20s。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工人做功的功率

(4)当提升建材的重力为400N时,工人所用的拉力。

32.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4.0X10-3nl2的圆柱形容器,容

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4.0xIO』7n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

容器中,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为3.0x10-5^3,1.0x103kg/m3,g

取10N/kg,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甲乙

(2)物块的质量;

(3)如图乙所示,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乙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甲

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重IN的物体的质量m=£==Qikg=io。。,

A、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00g,故A符合题意;

B、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5g,故8不符合题意;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20伙,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利用G=mg得到重IN的物体的质量,再根据对各选项质量的估测,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本题是重力的估测,通常要先利用G=mg得到对应的物体的质量,再根据对各选项质量的估测进行判断正

误。

2.【答案】C

【解析】解:分别在A、8、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

故选:Co

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

3.【答案】C

【解析】解:4、投掷纸飞机,纸飞机离开手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利用了惯性,故A不合题意;

8、套紧锤头,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故B不合题意;

C、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当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倾而可以造成的伤害,故C符合题意;

。、跳远助跑,是利用人的惯性,可提高跳远成绩,故。不合题意。

故选:Co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生活中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也要防止惯性带来伤

害。

惯性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要分清生活实例中属于哪种情况。

4.【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我们研究各种力学实验时都要用到的,是我们研究力学的

基础,需要掌握。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肯定会发生形变,所以弹簧测力计一定有示数;

我们通常所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决定的。

【解答】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

受到的就一定是平衡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4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4M

故选B。

5.【答案】C

【解析】解: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箱子处于静止状态,故在水平方向上所受

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并且方向相反。

故选:Co

(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暗含的条件,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即平

衡状态,受力平衡。

6.【答案】C

【解析】解:重锤受到的重力与绳对重锤的拉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并且这两个作用力要作用在一条直

线上,方向相反,由于重锤静止,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故选C.

二力平衡是指在两个作用力共同作用下,使物体保持平衡,因此这两个作用力一定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并且这两个作用力要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的掌握;当物体静止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7.【答案】A

【解析】解: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符合题意。

8、茶壶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C、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

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8.【答案】D

【解析】解:铅笔保持静止状态,则受平衡力的作用。左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等于右边手指对笔尖的压力,

故A8错误;

两手指所受压力相等,根据p=(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左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小于右边手指对铅笔的压强,故c错误,。正确。

故选:

(1)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根据p=(,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一定,压

力越大压强越大。

此题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考查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典型地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9.【答案】D

【解析】解:A、将探头放在食盐水中的同样深度处,液体的密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

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错误;

8、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处转动180。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

故错误;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错误;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小,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故正确。

故选:。。

根据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进行判断,要减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根据P=P.gh,可以减小深度或减

小液体的密度。

通过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是转换法的运用。要想顺利解答此题,必须对液体内

部压强的规律有一个熟练的掌握才行,这也是我们应重点把握的知识点。

io.【答案】A

【解析】解:A、在自由下垂的两纸片中间向下吹气,中间流速大,压强小,纸片外侧流速小,压强大,产

生向内的压力差,纸片合拢,故A正确;

8、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错误;

C、盆景自动供水装置,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错误;

。、热气球上升,说明气体受热膨胀,气球内气体密度小于气球外空气密度,故。错误。

故选:Ao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大气压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II.【答案】B

【解析】解:ABC,长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变,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

力差,故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不变;

由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差=告知,竖直放置比水平放置上下表面积小,所以长方体物块上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差不相等;故AC错误,B正确。

。、物块左、右两侧面在水中所处的深度相同,所受压强相同,压力相等,压力差为零,故。错误;

故选:B。

(1)根据P=pg九分析两个长方体下表面所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两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不同,压力差就是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两个长方

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p=(分析两个长方体所受到液体的上下压强差的大小关系;

(3)长方体左、右表面深度相同、面积相同,所受液体的压强、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

12.【答案】C

【解析】解:人在升降机内无论是匀速上升还是静止、匀速下降,都是平衡状态,支持力与重力的大小始

终相等。

故选:Co

人在升降机内匀速上升或下降都是平衡状态。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支持力、重力。两个力始终相等。

要把握住平衡状态与二力平衡的条件联系。

13.【答案】C

【解析】解:物体在甲中悬浮,贝必尹=。物,在乙中漂浮,则Pz>P物,则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

从图中可知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根据?n=plZ可知乙中液体的质量大于甲中液体的质量,

深度相同,由p=p.gh可知,乙的密度较大,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

甲悬浮,F浮甲=G排甲=G;乙漂浮,贝IJF浮z=G扉z=G,物块受到的浮力相同;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o

(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2)根据物体的浮沉情况判断出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从图中可知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

积,根据m=pH可知液体的质量的大小关系;

(3)根据P=P液g/i得出容器底受到压强的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及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能够根据浮沉情况判断出液体的密度、所受浮

力的关系。

14.【答案】A

【解析】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

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造成的,应佩戴具有发散功能的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正确。

故选:Ao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四透镜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15.【答案】C

【解析】解:(1)由t图象可知,0〜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

由f-t图象可知I,。〜4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3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M故A

错误;

(2)由t图象可知,4〜6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图丙知,拉力为7N时运动的时间为6〜10s内,速度为2m/s,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

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乙知,此时它受到的拉力为6N,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也是6N,

故C正确,。错误。;

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所以,4〜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为6N,故8错误。

故选:Co

(1)由F-t图象可知0〜4s内物体受到的力,由u-t图象可知0〜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然后判断出所处的

状态,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拉力与摩擦力的大小:

(2)由u-t图象可知4〜6s内是倾斜线,说明速度在变化,即运动状态在变,物体受到了非平衡力;

(3)由u-t图象可知6〜10s内物体的运动状态,由F-t图象可知拉力的大小,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得出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及力的合成的应用,要求能熟练读图,并能结合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v-t

图象、F-t图象相结合,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大小是本题的

关键。

16.【答案】BC

【解析】解:AB,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与做功的多少无关,故A错误,B正确;

CD,乙机器功率小,如果做的功比较少,做功时间不一定长,甲机器功率大,如果做的功比较多,做功时

间不一定短,故C正确,。错误。

故选:BC。

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本题考查了功率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17.【答案】BC

【解析】解:由题可知切除后乙、丙剩余部分的底面积相同且均小于甲的底面积,切除后剩余部分对水平

地面的压强相等且等于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由p=(可得F=pS,故三者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产力>产乙=F丙;

乙、丙剩余部分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故剩余部分Gz=G再,=m^,由

图可知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小于丙剩余部分的体积,P=§可知,乙、丙的密度Pz>P两;

甲、乙均为长方体且高度相同,由P=5J=粤=华=2皿可。=£,故甲、乙的密度p/=p乙,故甲、

乙、丙的密度为P^=Pz>P为,故A。错误,BC正确。

故选:BC。

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大小,根据图示可知,把乙、丙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对水

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根据p=鼻=合婴=咚=pgh比较。

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应用,灵活运用P=(,P=pg/1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ABD

【解析】【分析】

本题以斜面为背景考查了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功率公式、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明确有用

功和总功的含义是关键。

(1)利用卬=Gh求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2)利用勿=Fs求拉力做的总功,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3)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再利用“麴=外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4)利用P=Fv求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速度,再利用速度公式求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的时间。

【解答】

A、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W^=Gh=16Nx0.3m=4.8/,故A正确;

B、拉力做的总功:

忆:=Fs=5Nx1.2m=6/,

斜面的机械效率:

〃=3^=粤x100%=80%,故8正确;

Q6J

C、额外功:

W^=W总一W有用=6J_4.8J=1.2J,

由卬领=人可得摩擦力:

r=T=uz.=iN,故c错;

Js1.2m

D、由尸=?=?=可得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速度:

P3W,.

V=F=5N=°n・6m/s,

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的时间:

£=;=蕨=2s,故。正确。

故选:ABD.

19.【答案】相互;形变;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的认识与辨析,明确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并能与实际

例子相联系,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红用力推墙,同时墙也给了小红一个反作用力,所以小红会离墙运动起

来,这个实例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熊猫给竹子的力,使竹子变弯,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头球攻门时,足球受到头的力后,改变了运动方向,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互;形变;运动状态。

20.【答案】1010竖直向上

【解析】解:小明用20N的力握住10N重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

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水杯受到的摩擦力的10N;若使手的握力减小到15M

水杯还静止在手里,水杯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

小相等,所以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不变,还是10M

故答案为:10;10:竖直向上。

分析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首先判断摩擦力的种类,如果是静摩擦,摩擦力和产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相平衡,与压力无关,如果是动摩擦,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拉力大小、

速度等因素无关。本题是静摩擦力。

不要误认为握力与摩擦力平衡,更不要误认为摩擦力会随握力的增大而增大。

21.【答案】增大减小5.5x1051.1x10s

【解析】解:(1)它的履带比较宽,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较大,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

积的方法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2)该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F=G=rng=55x103kgxION/kg=

5.5x105W;

对地面的压强:p=£=在华=1,1x105Pa»

故答案为:增大;减小;5.5x10s;l.lxl05o

(1)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2)对地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p=(可得对地面的压强。

本题主要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重力的计算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关键是对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

还要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是一道综合题。

22.【答案】注水不变1.0909x108

【解析】解:潜水艇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原理是:改变自身的重力,当潜水艇下潜时,需要向注水仓注水,

使潜水艇的重力增大,实现下潜;

“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海水密度不变,它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等于潜水器自身的体积),由尸厚=

P海次。嗫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奋斗者”号在10909/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P海水gh=1.0x103kg/m3xION/kgx10909m=

1.0909x108Pao

故答案为:注水:不变;1.0909x108»

(1)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的大小变化。

(3)根据P=P液g%分别海水产生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以及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考查。本题难度不

大,属于常考题。

23.【答案】750低于不变

【解析】解:由图示知,玻璃管内外水银的高度差为750〃〃”,所以此时大气压强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为750〃〃”,

大气压强等于750〃〃〃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银柱的高度为760加〃?,实验探究时的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所以水的沸点低于100

摄氏度。

玻璃管稍稍提高但管口未离开液面的过程,大气压不变,则支持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故答案为:750;低于;不变。

用来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水银的密度大,可根据计算说明实验中使用水银的原因;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差应是竖直高度,而不是水银柱的长度;

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降低。

本题考查了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读数方法,以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

24.【答案]=<>

【解析】解:

容器在水平桌面上,桌面所受杯子的压力等于杯和液体的总重力,故液体的质量相同,杯子的质量相同,

所以总质量相同,故总重力相同,所以两杯对桌面的压力相同,即尸伊=F%

由图可知,液体的深度相同,甲容器内部液体的体积大于乙容器内部液体的体积,故根据p=£可知,由于

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根据p=pgh可得,甲的密度小,所以甲液

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Pi<P2;

正放时,由于容器形状是上细下粗,侧壁会对液体有压力,导致容器底所受压力增大,所以容器底受到的

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即尸1>G液1;

倒放时,由于容器形状是上粗下细,一部分液体压在了容器侧壁上,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

力;即尸2<G液2;

两种液体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

比较可知,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F1>巳。

故答案为:=;<;

(1)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

(2)据液体的质量相等,而后结合容器内的体积关系,可判断出容器内部液体的密度关系,而后据液体内部

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根据容器的形状判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

此题考查了密度公式、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分析,是一道综合题。

25.【答案】凸会聚焦点

【解析】解:“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透镜会把光线集中在焦点上时,所以当把艾放在焦点上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燃点时即可燃烧。

故答案为:凸;会聚;焦点。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质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

点的温度很高。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特点及灵活利用凸透镜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中考考查的热点。

26.【答案】解: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从小球的重心开始,垂直斜面向上作线段,末端画上

箭头,标出支持力F,如图所示:

【解析】物体的重力G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斜面对小球支持力F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

向是垂直斜面向上。可以将支持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1)画重力的示意图关键是要明确它的三要素,这里注意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2)因为支持力是物体受到的力,所以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物体上,并注意支持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

27.【答案】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杠杆平衡,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所以,

连接0A为最长的力臂/,从A点垂直0A向上施加力,最省力,作力尸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杠杆平衡,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据此确定动

力的方向,再画出其力臂

当杠杆平衡,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当阻力、动力臂一定时,阻力臂越小、越

省力.

28.【答案】同一高度7.5cm</<15cm投影仪取下光屏,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蜡烛烛焰的像完

【解析】解:(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要使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位于同一高度,目

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要大于二倍焦距,此时符合投影仪

的成像原理;物距&=15cm,像距f=30cm,可得:

f<15cm<2f,30cm>2f,解得7.5cm<f<15cm;

(3)把蜡烛移到45c〃z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50cm-45cm=5cm,u<f,成虚像,观察到像的方法是取

下光屏,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蜡灿烛焰的像:

(4)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如果凸透镜被某同学用遮光布挡住凸透镜的上

半部分,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

原来相同,还是完整的。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7.5cni<f<15cni;投影仪;(3)透过凸透镜向左侧观察(4)完整。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成像在光屏的中央:

(2)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要大于二倍焦距;

(3)当“<9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

(4)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

物体的完整的实像。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

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

29.【答案】左1.00.15F1。=F2l2增大C

【解析】解:(1)由图知,左端偏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2可知,杠杆左端挂了3个钩码,钩码在两格处,右端挂了两个钩码,位置在3格处,结合表中数

据可知,两格处的力臂是0.1m,因此3格处的力臂为0.15m,故①为1.0,②为0.15;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4=3,2;

(4)若拉力尸向右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厂的力臂变

短,则动力尸变大;

(5)实验中,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平衡是杠杆的左侧在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这种方式是

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杠杆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故选C。

故答案为::⑴左;(2)1.0;0.15;(3)6匕=尸2%;(4)增大;(5)C。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3)结合表格数据得出结论,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居"=尸2。计算;

(4)当拉力尸向右倾斜时,分析出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

(5)在初中阶段,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只有一个动力和一个阻力,不探究多个动力

或阻力的作用下的杠杆平衡。

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实验操作、力臂的概念及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的能力。

30.【答案】3.81.4甲、丁等于A能2.7x103

【解析】解:(1)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