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落花后套袋前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苹果落花后套袋前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苹果落花后套袋前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苹果落花后套袋前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苹果落花后套袋前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DB14/T1366—2017苹果落花后套袋前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苹果落花后套袋前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原则、对象、时期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苹果落花后套袋前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苹果落花后套袋前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遵循广谱高效、安全第一的用药原则,做到合理选药、适时用药、安全用药和正确混药。依据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选用分散度高、悬浮性好、杀菌谱广、杀灭力强、可混性好、刺激性小的药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添加增效剂。剂型上,优先选用水分散剂,其次是干悬浮剂、水悬浮剂、可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等,慎用乳油和水乳剂。有效成分含量上,选用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品种,其次选用稀释倍数高的品种。4防治对象霉心病、白粉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果实轮纹病等病害。螨类、蚜虫、苹果小卷叶蛾、金纹细蛾等虫害。各病害症状和虫害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5防治时期苹果落花后至套袋前,依病虫害发生情况用药。其中,落花后和套袋前的2次用药不可缺少。第1次用药,以防治霉心病、轮纹病、苹小卷叶蛾、螨类为主,于落花后5~10d喷施。第2次用药,以防治轮纹病、蚜虫为主,于苹果套袋前的1~3d喷施。6防治方法6.1落花后套袋前第1次用药病害防治:用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4DB14/T1366—2017虫害防治:用20%虫酰肼悬浮剂1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液、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喷雾。螨类防治:用20%四螨嗪悬浮剂2000倍液或5%唑螨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240g/L螺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6.2落花后套袋前第2次用药病害防治:用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或40%戊唑醇乳油4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虫害防治: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或3%啶虫脒微乳剂1500倍等防治、25%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液或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7000倍液喷雾。螨类防治:用240g/L螺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或15%三唑锡悬浮剂1500倍液或2%阿维菌素微乳剂2000倍液喷雾。6.3注意事项依照推荐剂量,采用二次稀释法配置药液,然后使用柱塞泵式喷雾器喷雾。喷片孔径1.0mm,且定期更换。喷药时,适度远离幼果,由下而上,喷洒细致均匀。用药次数应根据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降雨情况和套袋时间合理确定。5DB14/T1366—2017A(资料性附录)苹果园主要病害症状和虫害形态特征A.1霉心病果实受害,表现为两种类型:霉心型和心腐型。霉心型:心室发霉,在心室内产生绿、灰白、灰黑等颜色的霉状物。心腐型:果肉从心室向外腐烂,严重时可使用部分烂透直到果实表面,腐烂果肉味苦。A.2白粉病叶片发病:叶背面散步块状白粉斑,且在叶背有白粉的部位,叶正面凸起,导致叶面不平展。嫩梢发病:病稍细弱,节间短,覆白粉。果实发病:生长缓慢,较正常果小,果面有网状锈斑,严重时后期龟裂。A.3褐斑病A.3.1心轮纹型叶正面病斑圆形,褐色,初发生时为黄褐色小点,后直径扩大为1.0cm~2.5cm;病斑中心为暗褐色,四周黄色,病斑周缘仍保持有绿色晕圈;后期病斑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呈同心轮纹状排列。A.3.2针芒型病斑成针芒状向外扩展,边缘不规则,暗褐色或深褐色,上散生小黑点;病斑小,数量多,常遍布整个叶片;后期叶片逐渐变黄,病部周围及背部仍保持绿褐色。A.3.3混合大斑型病斑较大,暗褐色,病斑中部呈同心轮纹状,边缘呈针芒放射状。A.4斑点落叶病叶片受害:先在叶上产生褐色至深褐色小斑点,直径2mm~3mm,周围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着气温升高,病斑扩大,直径可达5mm~6mm。数个病斑连接成片呈不规则形,严重的叶片焦枯脱落。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色霉层。幼嫩叶片受侵染后,叶片皱缩、畸形。叶柄及嫩枝受害:产生椭圆形褐色凹陷病斑,造成叶片易脱落和柄枝易折、易枯。果实受害:果面产生直径2mm~5mm褐色斑点,周围有晕圈。果心受害,产生黑褐色霉层,可扩大至果肉。A.5轮纹病6DB14/T1366—2017A.5.1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或小溃疡斑,稍隆起呈疣状,圆形。后失水凹陷,边缘开裂翘起,扁圆形,直径达1cm左右,青灰色。多个病斑密集,形成主干大枝树皮粗糙,故称“粗皮病”,斑上有稀疏小黑点。A.5.2果实受害初以果点为中心出现浅褐色的圆形斑,后变褐扩大,呈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状病斑,其外缘有明显的淡色水渍圈,界线不清晰。病斑扩展引起果实腐烂。烂果有酸腐气味,有时渗出褐色粘液。A.6蚜虫A.6.1有翅胎生雌蚜头、胸部和腹管、尾片均为黑色,腹部呈黄绿色或绿色,两侧有黑斑。A.6.2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4mm~1.8mm,纺锤形,黄绿色,复眼、腹管及尾片均为漆黑色。A.6.3若蚜鲜黄色,触角、腹管及足均为黑色。A.6.4卵椭圆形,漆黑色。A.7金纹细蛾A.7.1成虫体长约2.5mm,体金黄色。前翅狭长,黄褐色,翅端前缘及后缘各有3条白色和褐色相间的放射状条纹。后翅尖细,有长缘毛。A.7.2卵扁椭圆形,长约0.3mm,乳白色。A.7.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6mm,扁纺锤形,黄色,腹足3对。A.7.4蛹体长约4mm,黄褐色。翅、触角、第三对足先端裸露。A.8苹小卷叶蛾A.8.1成虫7DB14/T1366—2017体长6mm~8mm。体黄褐色。前翅的前缘向后缘和外缘角有两条浓褐色斜纹,其中一条自前缘向后缘达到翅中央部分时明显加宽。前翅后缘肩角处,及前缘近顶角处各有一小的褐色纹。A.8.2幼虫身体细长,头较小呈淡黄色。小幼虫黄绿色,大幼虫翠绿色。A.8.3蛹黄褐色,腹部背面每节有刺突两排,下面一排小而密,尾端有8根钩状刺毛A.8.4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数十粒排成鱼鳞状卵块。A.9螨类A.9.1成螨雌成螨卵圆形,体长0.54mm~0.59mm,冬型鲜红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