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过程B.Ⅰ、Ⅱ两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必须相等才与实际情况相符C.不用放回,避免有实验误差D.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1/4〖答案〗D〖祥解〗根据题意可知:Ⅰ、Ⅱ小桶中,都存在D和d这一对等位基因,从两个小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获得的是合子。【详析】A、该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过程和雌雄配子的结合过程,A错误;B、实验中只需保证每只桶中不同配子的数目相等即可,B错误;C、需要放回,避免有实验误差,保证每次抓到某个球的概率相等,C错误;D、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因为每一次抓取都是独立的事件,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1/4,D正确。故选D。2.两种纯合豌豆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那么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5/8,则亲本的表现型组合为()A.黄皱×绿圆 B.黄圆×绿皱 C.黄圆×绿圆 D.黄皱×黄圆〖答案〗A〖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或YYrr和yyRR,子一代的基因型为YyRr,F2中共出现四种表现型,Y_R_(黄色圆粒)∶Y__rr(黄色皱粒)∶yyR_(绿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9∶3∶3∶1,若亲本类型为前一种,则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3/8,若亲本类型为后一种,则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5/8,综合以上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表现型为黄皱×绿圆,BCD错误,A正确。故选A。3.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相同,且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C〖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由此可见,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A正确;B、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认为: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B正确;C、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D、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相同,都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C。4.AaBbDd与AaBbdd杂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所占比例数是(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A.1/8 B.1/16 C.1/32 D.1/64〖答案〗B〖祥解〗已知三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每一对基因杂交后代出现相关基因型的比例进行计算。【详析】根据题意,分开计算有:Aa×Aa后代中Aa的概率为1/2;Bb×Bb后代中BB的概率为1/4;Dd×dd后代中Dd的概率为1/2;所以AaBbDd与AaBbdd杂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所占比例是1/2×1/4×/1/2=1/16,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②F2代表现型比例③F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④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答案〗B〖祥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F1均为高茎,F1自交→F2:有高茎,也有矮茎,且高茎∶矮茎≈3∶1,同时孟德尔还做了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实验的结果相同。测交实验过程:F1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高茎∶矮茎≈1∶1。【详析】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中,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F1为杂合子,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为1∶1,①正确;②F2代表现型比例为3∶1,②错误;③F1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③正确;④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只有一种表现型,④错误。故选B。6.某二倍体植物体内合成物质X和物质Y的途径如图所示,基因A、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体内没有物质X和Y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C.该图可以说明生物的某些性状受到两对基因的控制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能合成物质Y的个体占3/16〖答案〗D〖祥解〗依题意可知: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示显示:基因A所控制合成的酶能够催化前体物转变为物质X;基因B所控制合成的酶能够催化物质X转变为物质Y。【详析】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体内,因缺乏催化前体物转变为物质X的酶,所以没有物质X和Y,A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1∶2∶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同时有物质X和Y∶没有物质X和Y=3∶1,B正确;该图中物质Y的合成受基因A和基因B的共同控制,可以说明生物的某些性状受到两对基因的控制,C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能合成物质Y的个体占3/4A_×3/4B_=9/16,D错误。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提出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萨顿通过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形状杂交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了模型建构的方法D.摩尔根运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C〖祥解〗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析】A、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不知道“基因”,A错误;B、萨顿通过观察蝗虫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C、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构建了物理模型,C正确;D、摩尔根运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C。8.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它们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时,表现为雌性,一只白眼雌果蝇(甲)与红眼雄果蝇(乙)交配后,产生一只白眼雌果蝇。下列对后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可能原因是乙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可能原因是乙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C.可能原因是乙减数分裂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D.可能原因是甲减II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移向两极〖答案〗B〖祥解〗1、若用A(a)表示基因,由题意可知,甲基因型是XaXa,乙的基因型是XAY。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析】A、如果乙减数分裂发生基因突变,产生Xa的配子,那么该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A正确;B、基因在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所以即使乙的其他染色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也只能产生性染色体为XA和Y的配子,子代只能产生红眼雌果蝇,B错误;C、乙减数分裂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产生不含A基因的X染色体,则形成XaX-的白眼雌果蝇,C正确;D、甲减Ⅱ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移向两极,产生的XaXa卵细胞和乙产生的Y染色体结合形成XaXaY的白眼雌果蝇,D正确。故选B。9.如图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B细胞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图中的D细胞所处的时期C.人体性腺中的细胞可能会发生图中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D.图中C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析】A、根据D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雄性,图中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没有同源染色体,称为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的D细胞所处的时期,B正确;C、人体性腺中的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能会发生图中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C正确;D、图中C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A。1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答案〗C〖祥解〗减数分裂:(1)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互换。②中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的两侧。③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2)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④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详析】①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①正确;②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错误;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都减半,④错误;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正确;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⑥错误;⑦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为n→2n→n,出现暂时加倍又恢复,并没有真正的减半,⑦错误;故选C。11.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答案〗D〖祥解〗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配子,所以形成无子西瓜;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花粉直接培养所得的个体是单倍体个体,一般高度不育。【详析】A、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配子,因此形成无子西瓜,而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A正确;B、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正确;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现杂交后代有三种表型,则子代中表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C正确;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的,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含有普通小麦的3个染色体组和黑麦的1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联会时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不可育,D错误。故选D。12.下列哪项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答案〗D〖祥解〗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详析】由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1=T2,T1=A2,所以若一条链中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A正确;由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G1=C2,C1=G2,如果G1=2C1,则G2=0.5C2,B正确;由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G1=C2,C1=G2,A1=T2,T1=A2,如果A1:T1:G1:C1=1:2:3:4,则A2:T2:G2:C2=2:1:4:3,C正确;由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G1=C2,C1=G2,A1=T2,T1=A2,如果G1:T1=1:2,则C2:A2=1:2,D错误。故选D。13.下列关于DNA的结构及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DNA双链结构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B.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对的种类和数目C.可以通过检测15N放射性来研究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DNA复制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同时发挥作用〖答案〗D〖祥解〗DNA的复制: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详析】A、在DNA双链结构中,不是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位于单链一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A错误;B、DNA分子的特异性指的是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是区别与其他DNA分子的特征,即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对排列顺序,B错误;C、用15N标记的DNA置于含14N的核苷酸作原料的溶液中进行复制,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可以根据子代DNA位置来判断复制方式,15N不具有放射性,C错误;D、DNA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因此,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同时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D。1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存在于拟核中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碱基,基因的多样性由碱基千变万化的排列顺序决定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答案〗A〖祥解〗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析】A、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结构,A错误;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B正确;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由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不同的DNA分子其碱基排列顺序也不相同,C正确;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DNA复制后,着丝粒分裂前,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D正确。故选A。15.一个DNA分子转录形成的RNA中,腺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该DNA分子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另一条链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12% B.21%、12% C.30%、24% D.58%、30%〖答案〗A【详析】由题意知,mRNA中A+U=42%,DNA分子中一条链C=24%,T=30%,由于“mRNA中A+U=4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DNA分子的每一条单链中均为A+T=42%,因此该单链中的A=42%-30%=12%,G=1-42%-24%=34%,则另一条DNA单链中胞嘧啶C=34%,胸腺嘧啶T=12%,故B正确。16.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多次以“骨架”或“支架”表述相关知识,下列有关生物学中“骨架”或“支架”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DNA分子以碱基对基本骨架D.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答案〗C〖祥解〗涉及“骨架”的知识点包括: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DNA分子以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为基本骨架。【详析】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A正确;B、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C、DNA分子以磷酸和脱氧核糖为基本骨架,C错误;D、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D正确。故选C。17.GRoEL是细胞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够识别并结合没有折叠好的蛋白质,使其发生正确的折叠。下图为大肠杆菌中GRoEL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RoEL能防止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细胞损伤B.GRoEL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影响大肠杆菌代谢活动C.甲过程的完成需要D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基因的特定序列D.乙过程形成的多肽链随后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完成丙过程〖答案〗A〖祥解〗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一条与DNA碱基序列互补的mRNA的过程。【详析】A、GRoEL能够识别并结合没有折叠好的蛋白质,使其发生正确的折叠,因此能防止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细胞损伤,A正确;B、GRoEL能够识别并结合没有折叠好的蛋白质,使其发生正确的折叠,因此GRoEL基因发生突变会影响大肠杆菌代谢活动,B错误;C、甲转录过程的完成需要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基因的启动子序列,C错误;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错误。故选A。18.蜂群中雄蜂由卵细胞发育而来,雌性幼虫中能持续获得蜂王浆的会发育成蜂王,否则会发育成工蜂。蜂王浆中含有丰富的microRNA,这些microRNA被幼虫摄入后与Dnmt3基因的mRNA结合而抑制其表达,从而显著降低幼蜂体内dynactinp6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卵细胞发育成雄蜂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B.工蜂无法发育成蜂王的关键原因是体内缺乏dynactinp62基因C.Dnmt3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是一种甲基化酶D.雄蜂是单倍体,由于无法产生正常的雄配子而高度不育〖答案〗C〖祥解〗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蜂王浆中的microRNA能被幼虫直接摄入,摄入后与Dnmt3基因的mRNA结合,说明两者可以碱基互补配对,而抑制其表达,从而显著降低幼虫体内dynactinpo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说明Dnmt3基因的mRNA翻译出的蛋白质与基因的甲基化有关。【详析】A、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卵细胞是生殖细胞不是体细胞,卵细胞发育成雄蜂,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工蜂无法发育成蜂王的关键原因是dynactinp62基因发生了甲基化,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Dnmt3基因的mRNA被microRNA结合后,表达被抑制,dynactinp6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降低,因此Dnmt3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是一种甲基化酶,C正确;D、雄蜂由卵细胞发育而来,而雌蜂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说明雄蜂可育,D错误。故选C。19.某种兰花细长的花距底部分泌花蜜,主要由采蜜蛾类为其传粉。多年后发现,在某地其传粉者从采蜜蛾类逐渐转变为采油蜂类。进一步研究发现,花距中花蜜大量减少,而二乙酸甘油酯(一种油脂类化合物)有所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种兰花是通过基因指导有关酶的合成,进而控制花距中分泌物的合成B.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有关基因频率的改变可能与传粉动物变换有关C.兰花花距中不同种类分泌物含量的变化,是不同种兰花形成的必要条件D.该种兰花与采油蜂之间在相互影响下不断进化和发展,体现了共同进化〖答案〗C〖祥解〗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所合成的酶来催化代谢反应和合成其他物质(脂质,多糖等)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2、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移等。3、协同进化(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详析】A、由题可知,二乙酸甘油酯是一种油脂类化合物,说明该种兰花是通过基因指导有关酶的合成,通过所合成的酶来合成其他物质(脂质,多糖等)进而控制花距中分泌物的合成,A正确;B、传粉动物变换会对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进行选择,从而影响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有关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C、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因此不同种兰花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而不是兰花花距中不同种类分泌物含量的变化,C错误;D、在该种兰花与采油蜂之间的相互影响下,花蜜大量减少,二乙酸甘油酯有所增加,而传粉者从采蜜蛾类逐渐转变为采油蜂类,兰花和传粉者都发生了进化,这体现了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C。20.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探索历程符合事实的是()A.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萨顿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科学家相继研究发现了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从而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答案〗B【详析】A、格里菲思依据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的推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但他并不知道这种“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物质,A错误;B、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B正确;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用果蝇眼色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错误;D、科学家相继研究发现了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从而对传统的中心法则进行了补充和完善,D错误。故选B。21.非编码RNA是一大类不编码蛋白质、但在细胞中起着调控作用的环状RNA分子,其调控失衡与一系列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科学家开发出一项新的血液检测技术,能检测出胰腺癌患者血液中一种名为HSATI的非编码RNA,可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HSATI彻底水解会得到6种有机物B.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C.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D.在胰腺癌患者的肝脏中检测到了癌细胞,这可能与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有关〖答案〗C〖祥解〗1、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2)特点:①普遍性:无论是高等还是低等生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②随机性: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部位,可以发生在不同的DNA分子以及DNA分子的任何部位。③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④突变频率低: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1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2、癌细胞的特征:(1)能够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发生分散和转移。【详析】A、HSATI作为非编码RNA,其彻底水解后会有4种碱基(A、U、C、G)、磷酸和核糖这6种产物,A正确;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体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不同的DNA分子以及DNA分子的任何部位,B正确;C、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C错误;D、在胰腺癌患者的肝脏中检测到了癌细胞,这可能是由于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使其发生分散和转移,D正确;故选C。22.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该生物体中rRNA的合成一定与核仁有关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答案〗A【详析】A、基因与性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不一定有4种表现型,如果两对基因共同控制一对性状,则后代可能只有2种表现型,A错误;B、物种形成三个环境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发生进化,但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而非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D、显性性状为0.36,所以隐性性状为0.64,用A和a表示,即aa=0.64,所以a为0.8,A为0.2,杂合子Aa=2×0.8×0.2=0.32,D正确。故选A23.某科研人员发现人类的一种新型单基因遗传病,男女均有患者,但不清楚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一家族中患病男女数相等B.若患病个体均不含正常基因,则该遗传病应为隐性遗传病C.若致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则该病的遗传与性别无关D.若致病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人群中男性致病基因频率高于女性〖答案〗B〖祥解〗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单个基因突变而导致的一类遗传性的疾病,按照遗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性连锁病,像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病和Y连锁疾病。【详析】A、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人群中男女患病概率相等,但家族中人数太少,因此患病男女数不一定相等,A错误;B、若患病个体均不含正常基因,则该遗传病应为隐性遗传病,若为显性遗传病,则患病个体(如AA、Aa患病,a为正常基因)可能含有正常基因,B正确;C、若致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该病的遗传与性别也有关,如XbXb×XbYB,后代女性(XbXb)和男性(XbYB)的表现型不一样,C错误;D、若致病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人群中男性致病基因频率与女性致病基因频率相等,D错误。故选B。24.对抗肥胖的一个老处方是“管住嘴迈开腿”,但最新研究发现,基因是导致一些胖人不愿运动的原因懒是SLC35D3基因突变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是可遗传变异B.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转录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C.基因突变会导致人体内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SLC35D3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答案〗A【详析】A、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A项正确;B、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DNA复制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B项错误;C、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中的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项错误;D、SLC35D3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项错误。故选A。25.下图是甲、乙两病患者家族系谱图,其中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II4、III2、III4一定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B.III2、III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I1和I2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1/16D.如果I1和I2的孩子足够多,那么患病孩子的基因型有5种〖答案〗D〖祥解〗分析系谱图:Ⅰ1号和Ⅰ2号均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个患甲病的女儿(Ⅱ3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号和Ⅰ2号均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个患乙病的儿子(Ⅱ2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析】A、据分析可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4、Ⅲ2、Ⅲ4不患乙病,就一定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A正确;B、设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Ⅲ4表现型正常,其母亲患甲病,Ⅲ4的基因型为AaXBY,Ⅲ1患甲病,故Ⅱ1、Ⅱ2都是甲病致病基因携带者,Ⅲ2表现型正常,Ⅲ2的基因型为AaXBY的概率是2/3,故Ⅲ2、Ⅲ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B正确;C、Ⅰ1号基因型为AaXBY,Ⅰ2号基因型为AaXBXb,Ⅰ1号和Ⅰ2号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4,患乙病的概率为1/4,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1/4×1/4=1/16,C正确;D、Ⅰ1和Ⅰ2的孩子足够多,那么患病孩子的基因型有:aaXBY、AAXbY、AaXbY、aaXbY、aaXBXB、aaXBXb,共6种,D错误。故选D。2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的基因和运载体需要有相同的粘性末端B.基因工程需要的工具酶包括DNA酶和限制酶C.目的基因在不同生物中的表达的蛋白质不同D.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都能定向改变生物性状〖答案〗A〖祥解〗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2、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详析】A、目的基因和运载体需要有相同的粘性末端,才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A正确;B、基因工程需要工具酶包括DNA连接酶和限制酶,B错误;C、基因具有独立性,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所以目的基因在不同生物中的表达的蛋白质相同,C错误;D、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而诱变育种是不定向的,D错误。故选A。27.下表中育种方式与其原理、处理方法及实例对应错误的是()选项育种方式原理处理方法实例A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杂交和选育中国荷斯坦牛B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花药离体培养“黑农五号”大豆C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三倍体无子西瓜D人工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射线处理高产青霉素菌株A.A B.B C.C D.D〖答案〗B〖祥解〗常见的育种方式及其原理和处理方法:【详析】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处理方法选育不同品种是选用不同的亲代杂交,应用实例有中国荷斯坦牛,A正确;B、培育“黑农五号”大豆是采用的诱变育种的方法,原理是基因突变,B错误;C、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处理方法为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实例为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C正确;D、人工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常用处理方法是辐射、激光、化学药品处理等,实例有高产青霉素菌株,D正确;故选B。28.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③到④因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故③可定向变异为④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A〖祥解〗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③→④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③→⑤→⑩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③→⑤、③→⑥、⑤×⑥→⑧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③→⑦→⑨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详析】A、③→④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

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正确;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说明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和一对纯合基因,因此其自然生长后自交的后代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2×1/2=1/4,C正确;

D、由③到⑦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要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能发生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故选A。29.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两大学说: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阐述,不合理的是()A.蓝鲸的胸鳍和金丝猴的前肢属于同源器官,说明二者具有相同的原始祖先B.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灭绝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C.种群在繁衍过程中大量的近亲繁殖可提高群体中纯合体的比例D.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答案〗D〖祥解〗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基础)、生存斗争(动力)、遗传和变异(内因)、适者生存(结果)。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析】A、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蓝鲸的胸鳍和金丝猴的前肢属于同源器官,说明二者具有相同的原始祖先,A正确;B、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B正确;C、同一个群体携带同种基因的杂合子比例高,近亲繁殖时可以提高该种群基因纯合的比例,C正确;D、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有可能是体细胞突变性状,因此不一定能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错误。故选D。30.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纯种灰身雄果蝇群体经60Co照射后可筛选出果蝇甲,且基因均能正常表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甲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4种精子B.图示个体发生的变异不能为种群进化提供原材料C.F1中果蝇均含异常染色体,雄果蝇均正常D.若不含B基因的精子不育,则F1全为灰身果蝇〖答案〗D〖祥解〗经60Co照射后,纯种灰身雄果蝇的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移到X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由于果蝇甲产生的各种配子活性相同,所以经减数分裂后,能产生BXB、BY、OXB和OY共4种配子。【详析】A、果蝇甲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BXB、BY、OXB、OY共4种基因型的精细胞,经变形形成4种精子,但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两种共四个精细胞,A错误;B、经60Co照射纯种灰身雄果蝇,细胞中发生了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移到X染色体上,该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突变(染色体变异)可为种群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果蝇甲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BXB、BY、OXB、OY共4种精子,正常黑身雌果蝇乙(bbXX),甲乙杂交,F1会出现异常染色体(ObXY)的雄蝇,C错误;D、若不含B基因的精子不育,甲乙杂交,F1的子代的染色体组成为BbXBX、BbXY、ObXBX,则F1全为灰身,D正确。故选D。二.识图作答题31.大肠杆菌的某基因共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一条链已经被15N标记。请回答:(1)基因通常是有____________的DNA片段,该基因位于细胞的____________DNA上。(2)基因在复制时,作用于氢键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__(是/否)需要ATP;基因复制时还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_个。(4)若该基因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5次,子代中含15N的DNA占____________%。(5)由该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A和U的总数占总碱基数____________%。(6)基因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变万化,构成了基因的多样性。〖答案〗(1)①.遗传效应②.拟核(2)①.解旋酶②.是③.DNA聚合酶(3)4200(4)100(5)40(6)碱基排列顺序(表意接近且清晰即可)〖祥解〗1、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1)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基因蕴藏着遗传信息,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遗传信息具有多样性:碱基排列的变化构成多样性。(3)遗传信息具有特异性:碱基的特定顺序,决定其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异性。2、基因的分布: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细胞核中),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生物的基因位于拟核和质粒中。【小问1详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题干给出的是大肠杆菌,所以该基因位于细胞的拟核DNA上。【小问2详析】基因在复制过程中,由DNA解旋酶破坏两条链之间的氢键,其中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的ATP作为能量,由DNA聚合酶将相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以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完成遗传信息的亲子代传递。【小问3详析】该基因共有1000个碱基对,即20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占2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该基因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2000×(1-20%×2)/2=600个,DNA复制3次后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亲代脱氧核苷酸链为2条,因此需要游离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600×(8-1)=4200个。【小问4详析】该基因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后,每个新合成的子链均被15N标记,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个DNA分子均含有新合成的子链,所以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小问5详析】该基因中A占20%,则T占20%,A+T=40%,所以每条单链中A+T=40%,转录出的RNA单链中A+U=40%。【小问6详析】基因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是因为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基因的多样性,但碱基的特定排序,决定其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异性。32.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下表为该植物纯合亲本间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组别亲本F1F21白花×红花紫花紫花:红花:白花=9:3:42紫花×红花紫花紫花:红花=3:13紫花×白花紫花紫花:红花:白花=9:3:4(1)该性状是由______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遵循孟德尔的______遗传定律。(2)若表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第1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_。若第1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后代的表型应______。(3)若第3组F2中红花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第3组实验的F1与某纯合白花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型及其比例以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①如果杂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②如果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答案〗(1)①.2②.自由组合(2)①.AAbb②.1/4③.全为白花(3)①.AAbb②.杂交后代紫花:红花:白花=1:1:2〖祥解〗由表格可知,组1中F2的表现型紫花:红花:白花=9:3:4,可推测紫花为双显性,即只有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开紫花。【小问1详析】由表格可知,第1组中F2的表现型紫花:红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形,所以该性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遗传定律。【小问2详析】第1组中F2的表现型紫花:红花:白花=9:3:4,所以F1的紫花基因型为AaBb,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2表现为白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1:2:1,所以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1/4;同理第3组中F1的紫花基因型为AaBb,所以组3中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第1组和第3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即AAbb×aabb,后代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全为白花。【小问3详析】若第3组F2中红花基因型为aaBB和aaBb,第3组实验的F1为AaBb,某纯合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①若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F1与纯合白花品种杂交,即AaBb×AAbb,子代基因型有四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②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F1与纯合白花品种杂交,即AaBb×aabb,子代的基因型有四种,AaBb、Aabb、aaBb、aabb,紫花:红花:白花=1:1:2。33.如图1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3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4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1)图4中甲、乙、丙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乙图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2)图1中a、b、c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图1_______________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3)图2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阶段;B过程表示生物体内发生了____________作用。(4)图3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5)图4中_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3中的DE段。图4中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2中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阶段。图4中乙图所示的细胞中相应的数量关系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答案〗(1)①.甲②.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2)①.a②.Ⅲ和Ⅳ(3)①.③⑥②.受精(4)①.DNA复制②.着丝点分裂(5)①.甲②.②③.Ⅱ〖祥解〗1、分析图1:a是染色体、b是染色单体、c是DNA。Ⅰ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2、分析图2:A表示减数分裂,B表示受精作用,C表示有丝分裂。3、分析图3:AB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1变为1:2;BC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2;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DE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为1:1。4、分析图4: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二次分裂中期。【小问1详析】据分析可知,甲属于有丝分裂,乙丙属于减数分裂,根据图乙减一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判断该生动物属于雌性动物,乙图为初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小问2详析】根据分析可知,图1中a、b、c表示染色体的是a;图1的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数目均只有Ⅱ中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图1的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分子=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图1的Ⅲ和Ⅳ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小问3详析】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⑥③阶段;B过程表示生物体内发生了受精作用。【小问4详析】图3中AB段每条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1变为1:2,表示着丝点分裂。【小问5详析】图3中的DE段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4中的甲细胞。图4中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②,图4中的乙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Ⅱ。34.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为____________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2)图2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