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的内容主要有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生育、死亡、迁移流动情况和各省、市、地区人口数量及分布等,对以上调查内容进行汇总统计后,可得出以下哪些种群数量特征()①种群密度②出生率③死亡率④迁入率⑤迁出率⑥性别比例⑦年龄组成A.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C.①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答案〗D〖祥解〗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析】①种群密度可通过各省、市、地区人口数量及分布来体现,①正确;②③出生率和死亡率可通过婚姻生育和死亡来体现,②③正确;④⑤迁入率和迁出率可通过迁移流动来体现,④⑤正确;⑥⑦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通过年龄和性别来体现,⑥⑦正确。故选D。2.下图是一种酵母菌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图,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t1时刻,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B.a批次的酵母菌初始接种数量可能低于b批次的C.t1时刻,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受温度等因素影响D.统计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要振荡试管〖答案〗A〖祥解〗由曲线图可知,a、b均呈S型增长曲线,二者的K值相同,但由于培养条件不同,二者达到最大细胞密度的所需时间不相同。【详析】A、t1时,a、b两批次的细胞密度不同,b批次细胞密度大于a批次,b批次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则营养物质的剩余量相对较少,A错误;B、b批次先达到K值,可能是接种量高于a,故a批次的酵母菌初始接种数量可能低于b批次的,B正确;C、该实验中酵母菌在通气条件下培养,t1时刻,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C正确;D、统计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要振荡试管,使培养液中的菌体分布均匀,减小实验误差,D正确。故选A。3.以下谚语或诗句中描述的种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答案〗A〖祥解〗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主要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等。(1)互利共生是指两种共居一起,彼此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有生活力;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2)寄生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3)竞争是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的条件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4)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是捕食者,后者是被捕食者。【详析】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表述的是竞争关系;B、“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表述老鹰出笼捕食兔子;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表述的是鹿捕食野苹,属于捕食关系;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由此可知,描述的种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A符合题意。故选A。4.科学家曾详尽地研究过一个被弃耕的农田的变化,揭示了农田在放弃耕种以后所发生的演替过程。农田弃耕后会有野生植物在农田定居,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演替,这一演替过程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弃耕年数优势植物其他常见植物0~1马唐草1飞蓬草豚草2紫菀豚草3须芒草5~10短叶松火炬松50~150硬木林(栎)山核桃A.该弃耕农田所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该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C.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物种,并淘汰原来的物种D.硬木会遮挡草本、苔藓等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降低〖答案〗B〖祥解〗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实例:火山岩、冰川泥、沙丘等没有生物痕迹的地方。方向:土壤有机物越丰富,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食物网越来越复杂,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2)次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乔木。实例:弃耕的农田、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等。进程:演替成森林往往需要数十年的时间,但是在干旱的地区或许只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演替实质:在演替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淘汰。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取代。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析】A、该弃耕农田所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B、该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增加,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B正确;C、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取代,没有形成新的物种,C错误;D、该演替过程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提高了群落对光的利用率,D错误。故选B。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动物都是消费者,植物都是生产者C.分解者指营寄生或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或真菌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缺少的组分〖答案〗D〖祥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详析】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错误;B、大部分动物都是消费者,但有的动物是分解者,如秃鹫;植物不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B错误;C、腐生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属于分解者,也有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蚯蚓、蜣螂等也属于分解者,C错误;D、生产者能够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分解者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若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会崩溃,故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缺少的组分,D正确。故选D。6.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鱼类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d/a×100%是鱼类的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效率B.鱼类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全部通过甲途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鱼类的同化量,属于鱼的上一营养级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往复、逐级递减的〖答案〗C〖祥解〗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包括粪便量和同化量,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散失的热量、遗体残骸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高营养级除外)和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详析】A、能量传递效率=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d是摄入量,故d/a×100%不是鱼类的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效率,A错误;B、鱼类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供应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B错误;C、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鱼类的同化量,属于鱼的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D错误。故选C。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将在阿联酋召开。中国一直都积极地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下列相关措施不利于降低生态足迹,更好地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是()A.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购置税,同时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B.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适当调整食物结构,增加植物性食物的占比C.为增加粮食产量,人们将林地改造成了农田D.各省市积极推进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工作〖答案〗C〖祥解〗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详析】A、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购置税,同时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能够减少碳排放,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A不符合题意;B、在日常饮食中适当调整食物结构,增加植物性食物的占比,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B不符合题意;C、为增加粮食产量,人们将林地改造成了农田,但不利于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C符合题意;D、各省市积极推进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D不符合题意。故选C。8.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伯乐树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桫椤、白豆杉、伞花木、华南五针松(广东松)等21种,省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3种,新种1种即广东含笑,此外还有兰科植物26属39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B.该保护区含有多种重点保护植物,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C.自然保护区为珍稀物种提供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答案〗B〖祥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扩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详析】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A正确;B、该保护区含有多种重点保护植物,体现了物种多样性,B错误;C、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为珍稀物种提供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C正确;D、从法律和思想宣传是,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D正确。故选B。9.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发酵条件的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的装置常用洗洁精和无水乙醇进行清洗、消毒B.当O2和糖源充足时,果醋发酵的过程中没有CO2生成C.进行果酒发酵时,每隔12h需要拧松瓶盖排放CO2D.进行果醋发酵的过程中只有醋酸菌在发挥作用〖答案〗C〖祥解〗在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可将糖分解成醋酸;糖源不充足时,醋酸菌将酒精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析】A、将发酵瓶、榨汁机等器具器具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并用防止污染发酵液消毒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晾干备用防,A错误;B、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该发酵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即1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醋酸和2分子二氧化碳及2分子水,B错误;C、进行果酒发酵时,每隔12h需要拧松瓶盖排放CO2,注意不是打开瓶盖,此后再拧紧瓶盖,C正确;D、在糖源不充足时,进行果醋发酵的过程中有酵母菌和醋酸菌在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C。10.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多为单一菌种,一旦有杂菌污染,可能导致产量大大降低,因此获取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煮沸消毒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②家庭制作泡菜、葡萄酒时要进行严格的灭菌③使用过的培养基进行消毒处理后即可丢弃④实验室常用紫外线或者化学药剂进行消毒⑤对于吸管、金属器具等可进行干热灭菌⑥调节培养基的pH在灭菌后进行A.①②③④ B.①④⑤C.②③⑥ D.③④⑤⑥〖答案〗B〖祥解〗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等。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②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详析】①煮沸消毒就是利用沸水煮沸100℃经5分钟,煮沸消毒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①正确;②家庭制作泡菜、葡萄酒时无需进行严格的灭菌,需要保留一些自然存在的菌种,②错误;③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防止污染,③错误;④实验室空气消毒的常用方法有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喷雾等,④正确;⑤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⑤正确;⑥如果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再调pH,那么在调pH时,培养基就有可能再次被污染,所以在制培养基时,都是要先调pH后灭菌,⑥错误。综上①④⑤正确,ACD错误,B正确。故选B。11.我国科学家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该菌能以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条件下发酵产生PHA等新型高附加值的可降解材料,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发酵工程中选育出优良的菌种后即可在发酵罐内发酵B.用嗜盐单胞菌H发酵产生PHA时,要给予无氧发酵等条件C.培养过程中可用平板划线法对样品中活菌进行接种和计数D.发酵罐内可检测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也可添加必需的营养〖答案〗D〖祥解〗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分析图示开放式的发酵系统,可知嗜盐单胞菌以废弃液为原料,发酵产生PHA等新型高附加值的可降解材料过程中,需要添加其他营养物质、盐、空气,需要严格控制pH、温度等,所产生的PHA要经过分离和提纯才能得到产品。【详析】A、在发酵工程中选育出优良的菌种,要扩大培养后才能接种到发酵罐内发酵,A错误;B、图示用嗜盐单胞菌H发酵产生PHA时,有提供空气,所以给予的是有氧发酵等条件,B错误;C、不能用平板划线法对样品中活菌进行接种和计数,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样品中活菌进行接种和计数,C错误;D、发酵罐内可检测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也可添加必需的营养,D正确。故选D。12.人参和胡萝卜的亲缘关系较近,胡萝卜的愈伤组织为淡黄色粒状,人参的愈伤组织多为深黄色颗粒状。实验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人参—胡萝卜杂种植株,检测发现,人参和胡萝卜体细胞杂交显著提高了人参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电融合法促使两者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B.应选择原生质体颜色在两者之间的细胞进行培养C.杂交细胞再生出细胞壁是植物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之一D.人参、胡萝卜细胞杂交的过程利用基因突变产生了优良性状〖答案〗D〖祥解〗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指将来源不同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详析】A、使得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和电击等,化学方法常使用聚乙二醇处理,A正确;B、由题干可知,二者的愈伤组织颜色不同,推测融合后的原生质体颜色在两者之间,因此选择这类细胞进行培养,B正确;C、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融合的原生质体形成新的细胞壁,C正确;D、人参、胡萝卜细胞杂交后,细胞中的人士探讨数目发生改变,因此人参、胡萝卜细胞杂交的过程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产生了优良性状,D错误。故选D。1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会具有两个或多个细胞核B.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箱应保持纯氧环境以保证细胞的有氧呼吸C.将以某患者为供体培育的人核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得到的器官移植给该患者,可避免发生排斥反应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但动植物细胞之间不能融合〖答案〗C〖祥解〗动物细胞培养是指从动物体内取出相关组织,将它们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原理为细胞增殖和生长。【详析】A、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但是最终只有一个核,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箱应保持95%的空气环境以保证细胞的有氧呼吸以及5%CO2维持培养液的pH,B错误;C、将患者体内的细胞取出培养再重新移入患者体内,可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反应,故将以某患者为供体培育的人核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得到的器官移植给该患者,可避免发生排斥反应,C正确;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打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动植物细胞之间也可能融合,D错误。故选C。14.了解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规律,是体外进行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卵细胞可以直接进行受精作用B.精子获能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C.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立即发生透明带反应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D.桑葚胚包括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等结构,内细胞团可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答案〗B〖祥解〗胚胎发育过程:(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2)桑葚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详析】A、精子获能后,能与处于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进行受精,即哺乳动物排出的次级卵母细胞需要发育到MⅡ中期就可以进行受精作用,A错误;B、精子获能后,才具有与处于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受精的能力,B正确;C、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立即发生生理变化,即卵细胞膜反应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C错误;D、桑葚胚进一步发育形成囊胚,囊胚包括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等结构,内细胞团可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D错误。故选B。15.在我国干燥、缺水的戈壁无人区,科学家发现了小规模的野化单峰骆驼群。科学家欲通过胚胎移植等方法拯救野化单峰骆驼,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对野化单峰骆驼A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B.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自身C.在分割囊胚阶段的胚胎C时,需要将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D.对受体雌性D注射免疫抑制剂,有利于顺利完成胚胎的发育〖答案〗D〖祥解〗1、胚胎移植是指将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通过任何一项技术(如转基因、核移植和体外受精等)获得的胚胎,都必须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2、超数排卵是指应用外源促性腺激素,诱发卵巢排出比自然情况下更多的成熟卵子。【详析】A、可对野化单峰骆驼A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超数排卵,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A正确;B、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自身卵黄,B正确;C、在分割囊胚阶段的胚胎C时,需要将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以免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C正确;D、受体对于同种生物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16.某群落中草本植物占优势,灌木丛有少量,乔木非常少见。甲、乙、丙为生活在该群落中的3种生物,其中甲、乙具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特点。甲、乙、丙的种群密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若横坐标时间足够长,则图中显示的甲和乙、乙和丙最可能的种间关系分别为_____。(2)该群落属于_____群落类型,该群落中乔木非常少的原因是_____。(3)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甲、乙、丙的种群密度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造成该结果的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是_____。在食物和空间等生态位方面重叠度较高的是_____(填“甲和乙”或“乙和丙”),三者的生态位也存在差异,其意义是_____。〖答案〗(1)种间竞争、互利共生(2)①.草原②.土层浅薄且含水量少(3)①.食物和天敌②.甲和乙③.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祥解〗1、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在坐标曲线中表现为平行关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与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坐标曲线的特点:现增加者先减少为被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为捕食者,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种间竞争:有的表现为你死我活的关系,有的竞争的结果导致一方被淘汰,另一方占据优势地位,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2、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3、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例如,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例如,在遭遇寒流时,有些昆虫种群不论其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会死亡。【小问1详析】由图可知,乙的种群密度与甲种群密度的变化“你死我活”的关系,结合题意甲、乙属于挖洞和快速奔跑的动物,故甲和乙之间为种间竞争;乙和丙表现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则乙与丙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小问2详析】根据题意,该生物群落以草本植物为主,还生长着少量的灌木,乔木非常少见,动物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可以判断该生物群落是草原群落;树木的生长,既需要有一定深度的土层,使根系扎根吸收土壤中丰富的水分和养料。又需要有足够的水分。由于草原土层浅薄,即使雨量充足,土层的含水量仍然不多,再加上草原上水分蒸发得相当快,使土层中的水分容易散失。由于草原不具备乔木生长的两个基本条件,所以草原上的乔木不容易成活。【小问3详析】由(1)可知,甲和乙是种间竞争,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甲、乙、丙的种群密度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造成该结果的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是食物和天敌。由于甲和乙是种间竞争,竞争栖息的场所和食物,因此在食物和空间等生态位方面重叠较高的是甲和乙。甲、乙、丙三种的生态位也存在差异,其意义是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17.近年来,许多农村和城市的郊区建立了人工生态园,不仅为人们节假日提供了观光、休闲、度假场所,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园是生态工程的其中一种类型,建立人工生态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2)生态园内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如图所示,能量单位为kJ·cm﹣2·a﹣1。从图中可以看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由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kJ·cm﹣2·a﹣1。(3)人工生态园引用科学手段,根据物种的生活习性、种间关系、资源利用等方面对园区生态模式进行了合理规划,如在农田中进行套作、建立立体农业生产方式等。从研究能量流动的角度出发,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循环、整体、协调、自生(2)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②.15.6%③.12(3)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祥解〗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以有机物形式储存起来)=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被同化)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会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链交织而成的)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形成的。相邻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级同化的能量/上一级同化的能量×100%。【小问1详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这循环、整体、自生、协调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小问2详析】据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流入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是14+2=16kJ·cm﹣2·a﹣1,从植食性动物流向肉食性动物的能量是=16-4-9-0.5=2.5kJ·cm﹣2·a﹣1,由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5/16×100%=15.6%。据图,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6-4=12kJ·cm﹣2·a﹣1。【小问3详析】在农田中进行套作、建立立体农业生产方式,是人工建立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18.为加强对废弃口罩的处理,某科研小组准备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细菌,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用于筛选目的菌的固体培养基时,需要以_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2)若图中平板上的菌落数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和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还必须添加_________________。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47、53、62个,据此可得出1g样品中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个。(3)筛选得到两株目的菌L1、L2,实验人员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聚丙烯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然后再分别接种两株目的菌进行培养,发现L1菌株周围的透明圈直径显著大于L2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聚丙烯②.高压蒸汽灭菌法(2)①.稀释②.琼脂③.5.4×108(3)①.L1、L2均能降解聚丙烯②.L1降解聚丙烯的能力显著强于L2的〖祥解〗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稀释度下,应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培养基。琼脂仅作凝固剂,不提供能量和营养。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等物质。【小问1详析】本实验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细菌,所以需要以聚丙烯为唯一碳源。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小问2详析】若图中平板上的菌落数过于密集,会导致技术不准确,为了便于菌落计数和分离,应进一步稀释涂布。。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还必须添加凝固剂如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47、53、62个,平均菌落数是54,1g样品中活菌数=54÷0.1×106=5.4×108个。【小问3详析】实验人员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聚丙烯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两菌株周围都出现了透明圈,说明L1、L2均能降解聚丙烯;L1菌株周围的透明圈直径显著大于L2的,说明L1降解聚丙烯的能力显著强于L2的。19.人参是传统的名贵药材,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根系的次生代谢物。由于人参栽培困难、培养周期过长及地域限制等难题,利用人参细胞培养获取人参皂苷越来越受到重视。某同学通过向人参毛状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诱导因子,研究诱导因子对人参毛状根的生长量、人参总皂苷和单体皂苷Rb1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选取悬浮培养的人参毛状根生长旺盛的部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加入MS液体培养基中,黑暗条件下培养。MS培养基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蔗糖,理由是_____。培养期间,为了达到分散细胞的目的,根系组织可以用适量的_____酶处理。(2)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诱导因子,培养一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诱导因子诱导因子浓度/(mmol·L-1)毛状根月增长倍数总皂苷质量分数/%Rbl质量分数/%空白016.451.930.19MJA0.00117.552.560.25MJA0.0117.812.410.24MJA0.117.762.270.23MJA116.101.900.14SA0.00117.881.910.19SA0.0118.012.050.24SA0.118.242.100.25SA116.281.800.09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诱导因子MJA和SA对人参毛状根的生长、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3)进行传统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先经历__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再经历_____过程发育成完整植株。〖答案〗(1)①.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同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②.纤维素酶和果胶(2)①.诱导因子的种类和浓度②.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3)①.脱分化②.再分化〖祥解〗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原理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基本流程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生芽、生根→完整植株。【小问1详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利用的是离体组织或细胞,在其脱分化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因此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作为能源和碳源物质,同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由于植物细胞是存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则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分开植物细胞。【小问2详析】自变量是人为控制不同的变量,分析题表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诱导因子的种类和浓度,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随着诱导因子的种类和浓度的不同,毛状根增长倍数和人参皂苷含量均不同,且诱导因子MJA和SA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毛状根月增长倍数和总皂苷质量分数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但是超过一定浓度之后,毛状根月增长倍数和总皂苷质量分数均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