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装置中,a为锌棒,b为碳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中的向b极移动B.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b极流到a极C.a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D.b极上有无色气泡产生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

b、C、d.

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为淡黄色的离子化合物,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W<X<Y<Z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X>YC.图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a

一定由W、X两种元素组成3、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量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2H2O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a2++2ClO-+SO2+H2O=2HClO+CaSO3↓C.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13++4NH3•H2O=AlO2-+4NH4++2H2O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Fe3++2H2O4、下列元素不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A.氧 B.氯 C.铁 D.氖5、分子式为C5H10O3的有机物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A.10种 B.11种 C.12种 D.13种6、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7、己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分解属于吸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C.加入催化剂,可提高正反应的活化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8、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化学式为Z2T的离子化合物,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TD.由X、Y、Z、T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中性9、下列对离子颜色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蓝色B.MnO4﹣紫红色C.Na+黄色D.Fe3+棕黄色10、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C.乙烯的球棍模型 D.NaCl的电子式11、用0.2mol的氯化钠固体配成溶液50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mol/LB.0.2mol/LC.0.3mol/LD.0.4mol/L12、下列图示的三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A.过滤、蒸发、分液 B.蒸馏、过滤、分液C.过滤、蒸馏、分液 D.分液、蒸馏、过滤13、“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下列行为与之相悖的是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B.回收处理工业废气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D.过度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1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B.高铁使用的增强型聚四氟乙烯板是无机高分子材料C.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力纶”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泰国银饰和土耳其彩瓷主要成分均为金属材料15、从海水中提取下列物质,可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镁 B.氯化钠 C.溴 D.钾16、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H3+HC1=NH4C1B.C12+H2O=HC1+HC1OC.CaCO3+2HCl=CaCl2+H2O+CO2↑D.H2CO3=CO2↑+H2O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E、F是六种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B原子的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三倍,C和E位于同一主族且它们可形成EC2、EC3两种常见化合物,D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E和F相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2)写出A、C、F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弱电解质的结构式___________;(3)能说明非金属性F比E强的两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4)化合物DA遇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5)金属镁在BC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有机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制备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D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2)反应①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利用该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_____。(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上层为透明且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实验结束后,振荡试管甲,有无色气泡生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应加入________,分离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19、为了探究Cu(NO3)2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Ⅰ.Cu(NO3)2的氧化性将光亮的铁丝伸入Cu(NO3)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Cu2+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请完成下表:操作反应或现象结论(1)取少量除尽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溶液,振荡现象____存在Fe3+(2)取少量除尽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振荡离子方程式____存在Fe2+Ⅱ.Cu(NO3)2的热稳定性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中,用酒精喷灯对Cu(NO3)2固体加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经验证为O2。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2)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在A、B间加入装置M,请在方框中画出M装置。_________(3)下图为Cu(NO3)2样品高温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分数w%随温度变化的曲线)。Cu(NO3)2加热到200℃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继续高温至1000℃生成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20、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从海水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以下为工业从海水中提取液溴的流程图如下,已知:溴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1)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当进行步骤①时,应关闭活塞___,打开活塞______。(2)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溴水混合物Ⅰ”到“溴水混合物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⑤用“图2”装置进行蒸馏,C处蒸馏烧瓶中已加入碎瓷片,尚未安装温度计,此外装置C中还有一处,改进后效果会更好,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现有下列几组物质:①35Cl和37Cl;②石墨与C60;③CH4和CH3CH2CH3;④和;⑤CH3CH=CH2和CH2=CH—CH=CH2;⑥(CH3)2CHCH3和;⑦和。(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图示装置为原电池,a为锌棒是负极,b为碳棒是正极。A.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电解质溶液中的向a极移动,故A错误;B.原电池中电子有负极经导线移向正极,因此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到b极,故B错误;C.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为b极,故C错误;D.该原电池中,正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因此b极上有无色气泡产生,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电子流向、电极上的反应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为易错点。2、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把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淡黄色固体、原子序数为推断的突破口,难度不大。详解: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

b、C、d.

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为淡黄色的离子化合物,为过氧化钠,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为氧气,则Y为氧,a为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b、c分别为二氧化碳和水,e、f分别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氢,X为碳,Y为氧,Z为钠。A.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分析,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Y<X<Z,故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氧非金属性比碳强,所以稳定性顺序为X<Y,故错误;C.图中涉及的反应都有化合价变化,都为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D.a含有碳和氢元素,还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故选C。3、D【解析】A.过量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Ca2++HCO3-+OH-=CaCO3↓+CO32-+H2O,A错误;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钙、硫酸钙等,B错误;C.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13++3NH3·H2O=Al(OH)3↓+3NH4+,C错误;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Fe2++O2+4H+=4Fe3++2H2O,D错误,答案选D。点睛:离子方程式错误的原因有: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客观事实:质量不守恒、电荷不守恒、电子得失总数不守恒、难溶物质和难电离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没有注意反应物的量的问题,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学生往往忽略相对量的影响,命题者往往设置“离子方程式正确,但不符合相对量”的陷阱。突破“陷阱”的方法一是审准“相对量”的多少,二是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该量,没有注意物质之间是否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注意离子配比,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难溶物溶解度的大小,注意隐含因素等。4、C【解析】

A.氧元素为第二周期元素,为短周期元素,选项A不选;B.氯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为短周期元素,选项B不选;C.铁位于第四周期Ⅷ族,为长周期元素,选项C选;D.氖元素为第二周期元素,为短周期元素,选项D不选;答案选C。5、C【解析】

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0O3,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COOH、1个-OH,该有机物可以看作,C4H10中2个H原子,分别被-COOH、-OH代替,若C4H10为正丁烷:CH3CH2CH2CH3,2个H原子分别被-COOH、-OH代替,都取代同一碳原子上2个H原子,有2种,取代不同C原子的2个H原子,有6种,相应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若C4H10为异丁烷:CH3CH(CH3)CH3,2个H原子分别被-COOH、-OH代替,都取代同一碳原子上2个H原子,有1种,取代不同C原子的2个H原子,有3种,相应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该有机物的可能的结构有8+4=12种,答案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判断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是关键,注意取代中利用定一移二进行判断.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0O3,等量的有机物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COOH、1个-OH,该有机物可以看作,C4H10中2个H原子,分别被-COOH、-OH代替,结合C4H10的同分异构体判断。6、C【解析】

A、在离子化合物里,一定存在离子键,可以存在共价键,A错误;B、非极性键不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如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B错误;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C正确;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不一定只存在极性键,如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D错误;正确选项C。【点睛】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可能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7、D【解析】分析: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催化剂只通过改变活化能来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热效应;C、催化剂只通过改变活化能来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热效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催化剂只通过改变活化能来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热效应,B错误;C、催化剂只通过改变活化能来改变反应速率,加入催化剂,可减小正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D、图象分析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的图象分析判断,注意催化剂改变活化能从而改变速率,但不改变平衡和焓变,题目难度不大。8、C【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中,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可能为C或S,由图中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应为C;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应为Na2O、Na2O2,则Y为O,Z为Na;Z与T形成的Z2T化合物,则T应为S,X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最小,则X为H元素。A.原子半径O<Na,离子半径O2->Na+,A错误;B.非金属性S>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错误;C.非金属性O>S,故氢化物稳定性:H2O>H2S,C正确;D.由H、C、O、Na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仅仅为NaHCO3,可能为有机盐且含有羧基,溶液不一定为碱性,可能为酸性,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D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有机物。9、C【解析】分析:选项中只有钠离子为无色,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以此来解答。详解:A.在溶液中Cu2+为蓝色,A不选;B.在溶液中MnO4-为紫红色,B不选;C.在溶液中Na+为无色,C选;D.在溶液中Fe3+为棕黄色,D不选;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颜色,把握中学化学中常见离子的颜色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钠离子的颜色与焰色反应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10、C【解析】

A、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B、炔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能省略;C、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详解】A、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故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炔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能省略,故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B错误;C、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每个碳原子上连2个H原子,故其球棍模型为,C正确;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氯化钠的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C。11、D【解析】分析:用0.2mol的氯化钠固体配成溶液500m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c=nV计算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详解:用0.2mol的氯化钠固体配成溶液50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Cl)=0.2mol0.5L=0.4mol/L,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12、C【解析】

由图中第一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为分离固液混合物,该操作为过滤;由图中第二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为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该操作为蒸馏;由图中第三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为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该操作为萃取分液;故三种实验操作从左到右依次是过滤、蒸馏、萃取分液,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蒸发和蒸馏装置中最大的区别是,蒸馏需要用温度计控制温度,而蒸发不需要。13、D【解析】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满足“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故A不选;B.回收处理工业废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满足“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故B不选;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满足“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故C不选;D.过度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会增大环境污染问题,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相违背,故D选;故选D。14、C【解析】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故A错误;B.増强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C.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D.银为金属单质,故银饰属于金属材料,而陶瓷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选C。15、B【解析】

A.海水中含有MgCl2,先向海水中加入生石灰得到Mg(OH)2沉淀,经过滤、洗涤得到纯净的Mg(OH)2,然后用盐酸溶解获得MgCl2溶液,再将溶液蒸发浓缩获得氯化镁晶体,通过在HCl气氛中加热获得无水MgCl2,然后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获得金属Mg,发生了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B.海水中含有NaCl,由于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NaCl,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C.海水中的溴元素以NaBr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单质Br2,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海水中钾元素以KCl等化合物形式存在,先分离得到纯净的KCl,然后电解熔融的KCl,得到单质钾,发生了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16、B【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转移、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所以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NH3+HC1=NH4C1为化合反应,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C12+H2O=HC1+HC1O反应中存在Cl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CaCO3+2HCl=CaCl2+H2O+CO2↑为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H2CO3=CO2↑+H2O为分解反应,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和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放热反应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第二周期ⅣA族H—O—Cl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条件比氢气和硫反应的条件简单,硫离子还原性比氢气强,高氯酸酸性比硫酸强,硫化氢和氯气反应生成硫和氯化氢,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而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等NaH+H2O=H2↑+NaOH2Mg+CO22MgO+C【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B的原子的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三倍,因为是短周期元素,因此B为C,短周期指的是1、2、3周期,它们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即A为H,C和E位于同一主族且它们可形成EC2、EC3两种常见化合物,则C为O,E为S,F为Cl,D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D为Na,(1)C位于第二周期IVA族;(2)H、O、Cl组成的弱电解质为HClO,结构式为H-O-Cl;(3)比较非金属性,可以通过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即H2S溶液中通入氯气,有淡黄色沉淀析出,也可以是与变价金属反应,看变价金属的化合价,化合价越高,说明非金属性越强等等;(4)DA的化合物是NaH,与水反应剧烈,NaH中H为-1价,H2O中H显+1价,有中间价态0价,因此反应方程式为NaH+H2O=NaOH+H2↑;(5)金属镁在CO2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2Mg+CO22MgO+C。点睛:本题易错点是次氯酸结构式的书写,学生经常会写成H-Cl-O。18、CH2=CH2羧基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83%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漏斗【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基础知识,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即A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CH3CHO,反应③是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因此D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2)根据(1)的分析,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④是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3)反应④是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假设生成1mol乙酸乙酯,则乙酸乙酯的质量为88g,产物的总质量为(88+18)g,因此原子利用率为88/(88+18)×100%=83%;(4)①试管甲中盛放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从试管中挥发出来的有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因此有2CH3COOH+Na2CO3=2CH2COONa+CO2↑+H2O;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同时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之析出,因此分离时主要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19、KSCN溶液变红3Fe2++2[Fe(CN)6]2-=Fe3[Fe(CN)6]2↓除去NO22Cu(NO3)2=2CuO+4NO2↑+O2↑Cu2O【解析】

Ⅰ.铁离子与硫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验证铁离子的存在;亚铁离子的检验是K3[Fe(CN)6]溶液和亚铁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据此进行解答;Ⅱ.(2)根据题意装置A中用酒精喷灯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可知装置B中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3)为了防止C装置中的液体到吸入发生装置A,需要在A、B间加入安全瓶,有缓冲作用;(4)根据M(Cu(NO3)2)×w%=固体产物的摩尔质量或倍数求出摩尔质量,然后求出分子式,据实验可知还有产物二氧化氮与氧气,然后书写方程式。【详解】Ⅰ.取少量除尽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若含有铁离子溶液会变血红色,验证亚铁取少量除尽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K3[Fe(CN)6]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方程式为:2[Fe(CN)6]3-+3Fe2+═Fe3[Fe(CN)6]2↓;Ⅱ.(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2;(3)安全瓶中导气管略露出胶塞,如图:,可以防止C装置中的液体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