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卓识教育深圳实验部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卓识教育深圳实验部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卓识教育深圳实验部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卓识教育深圳实验部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卓识教育深圳实验部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卓识教育深圳实验部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石与稀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B.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OH-==Fe(OH)3↓+3Cl-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BaSO4↓D.钠投入水中:Na+2H2O=Na++2OH-+H2↑2、用高能原子轰击的靶子,使锌核与铅核熔合,生成一个112号元素的原子的同时向外释放出一个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12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B.此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C.核素的原子核内有30个质子,40个中子D.核素中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4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金刚石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4、把0.6molX气体和0.2mol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min末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则n的值为A.4 B.3 C.2 D.15、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消耗2molSO2的同时生成2molSO3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A.①② B.①③ C.只有③ D.只有①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N2→NO2B.HNO3→O2C.SO2→H2SO4D.H2SO4→SO27、据最近报道,中国生产的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已经下水。为保护航母、延长服役寿命可采用两种电化学方法。方法1:舰体镶嵌一些金属块;方法2:航母舰体与电源相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方法1叫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方法2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方法1中金属块可能是锌、锡和铜D.方法2中舰体连接电源的负极8、0.096kg碳完全燃烧可放出3147.9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CO2

△H=-393.49kJ/molB.C(s)+O2(g)=CO2(g)

△H=+393.43kJ/mo1C.C(s)+O2(g)=CO2(g)△H=-393.49kJ/molD.C(s)+1/2O2(g)=CO(g)

△H=-393.49kJ/mol9、下列物质中,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丝绸 B.橡胶 C.尼龙 D.滤纸10、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B.铜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C.乙醇与乙酸反应,键①断裂D.铜催化和O2反应,键①②断裂11、浓硫酸具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在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12、有氯化钠、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镁、氯化铝五种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盐酸B.烧碱溶液C.氨水D.硫氰化钾溶液13、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硫B.铁C.钙D.硅14、工业上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流程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需要浓缩,是因为海水中的Br2含量较低B.热空气的作用是将多余的Cl2吹出C.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是3Br2+3CO32-=5Br-+BrO3-+3CO2↑D.反应釜2中发生的反应是5Br-+BrO3-+3H2O=3Br2+6OH-15、下列试剂中,能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A.水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6、1mol甲烷完全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1molB.2molC.2.5molD.4mol1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①BeCl2②PCl5③SF6④CS2⑤CH4⑥SiO2⑦CF2Cl2A.①②⑤B.④⑥⑦C.③④⑦D.③④⑥18、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荷的氧离子制造出了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4和O2互为同位素B.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O4气体和O2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18O是氧元素的一种核素,它的中子数是8D.O4转化O2为物理变化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碘酸钾可用作加碘食盐的添加剂C.碳酸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D.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3gNa与氧气充分燃烧,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大于NA小于2NAB.1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C.标准状况下22.4LC6H6充分燃烧消耗氧气7.5NAD.0.2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Na+数为0.4NA2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22、将等质量的四块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铜片质量与加热前相同的是A.石灰水B.盐酸C.乙醇D.硝酸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1①2②③④3⑤⑥⑦⑨⑧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④的名称是________,元素④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________,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元素④形成的单质具有________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3)按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④⑦⑨的氢化物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氢化物的化学式)。(4)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5)①与⑨能形成一种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6)工业制取⑥的单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元素组成。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用甲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最的NaOH溶液并加热。回答下列问题:(1)C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2)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453g•mol-1,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3)实验③中根据图象得V(oa):V(ab):V(bc)=_______。(4)实验④中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25、(12分)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从海带中提取I2。(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2)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______。(3)试剂a可以是______(填序号)。①四氯化碳②苯③酒精④乙酸(4)I–和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5)上图中,含I2的溶液经3步转化为I2的悬浊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26、(10分)某实验小组对氯水成分和性质进行研究,实验如下:(1)氯水呈黄绿色,说明其中含有_________(填化学式)。(2)实验一的现象表明,氯水具有酸性和_________性。(3)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用化学用语说明实验二中“红色不褪去”的原因_______。(5)实验四证明了实验三中“红色不褪去”不是因为氯水被稀释所致,补充所加试剂和现象。(实验四)①加入: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6)进一步探究实验三中“红色不褪去”的原因。(实验五)取实验三的白色沉淀,洗涤,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泡,取上层清液,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一段时间后,颜色褪去。写出氯水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7、(12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8、(14分)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B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高化合价为+6价。(1)A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2)DBn做制冷剂替代氟利昂,对臭氧层完全没有破坏作用,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制冷剂。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146g·mol-1,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已知DBn在温度高于45℃时为气态,DBn属于____晶体。该物质被称为人造惰性气体,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请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不能燃烧的理由_________。(3)C与氢元素组成1∶1的化合物,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生成1mol气体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______个。(4)A和C两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甲。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A的单质和C的单质,生成的A单质气体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化合物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D元素的+4价含氧酸钠盐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盐已经变质____。29、(10分)为测定某烃A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对这种烃进行以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该烃,使其完全燃烧后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干燥管增重7.2g;再通过足量石灰水,石灰水增重17.6g。②经测定,该烃(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I.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某种具有水果香味的有机物,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1)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2)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反应类型。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G是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合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1)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试管甲中________现象时认为反应基本完成。(2)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试剂b是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3)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A.石灰石与稀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A正确;B.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Fe(OH)3↓,B错误;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铜两种沉淀,C错误;D.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D错误,答案选A。点睛:明确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掌握物质的拆分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该类问题一般可以从反应能否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正确、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守恒关系以及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判断。2、A【解析】

A.用高能原子轰击的靶子,使锌核与铅核熔合,生成一个112号元素的原子的同时向外释放出一个中子,则112号元素的某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70+208-1=277,但112号元素有几种同位素以及各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未知,所以无法确定112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B.此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是核反应,故B正确;C.核素的原子核内有30个质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所以有40个中子,故C正确;D.核素的质子数为82,中子数为208-82=1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26-82=44,故D正确;故选A。【点睛】要确定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需要知道该元素有几种同位素,这几种同位素在自然界所占的原子百分比,还需计算出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才能计算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C【解析】

A.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是纯净的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成分为水是纯净的化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纯净的化合物,故A正确;B.活性炭,C60,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乙醇、四氯化碳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漂白粉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纯净矿泉水含有电解质的水属于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考查物质分类方法,物质组成判断,掌握概念实质、物质组成与名称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非电解质是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4、D【解析】

根据v==计算W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再根据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判断n值。【详解】5min内W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W)====0.02mol/(L·min),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v(Z)∶v(W)=0.01mol/(L•min)∶0.02mol/(L·min)=n∶2,所以n=1,故选D。5、C【解析】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详解】①消耗2molSO2的同时生成2molSO3,即V正(SO2)=V正(SO3),速率同向,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①错误;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这与反应的初始物质的量以及反应的转化程度有关,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②错误;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③正确;故选:C。6、A【解析】分析:结合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的反应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分析判断。详解:A.N2与氧气化合生成NO,不能直接转化为NO2,A正确;B.HNO3分解生成NO2、O2和水,能一步实现,B错误;C.SO2被双氧水氧化可以直接转化为H2SO4,C错误;D.H2SO4被还原可以直接转化为SO2,D错误。答案选A。7、D【解析】试题分析:舰体是由钢板做的。方法1,舰体镶嵌一些金属块,必须是比铁活泼的金属,如锌等(锡和铜不行),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方法2,航母舰体与电源相连,必须与电源负极相连,这种方法叫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综上所述,D正确,本题选D。8、C【解析】

根据碳的质量计算物质的量,进而计算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碳完全燃烧生成CO2,反应放热,△H<0,据此分析。【详解】A.没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A错误;B.碳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热△H应小于0,为负值,B错误;C.0.096kg碳的物质的量是96g÷12g/mol=8mol,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则1mol碳完全燃烧放热3147.9kJ÷8=393.49kJ,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3.49kJ/mol,C正确。D.碳完全燃烧生成CO2,D错误;答案选C。9、C【解析】

A.丝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不符合;B.天然橡胶的成分是聚异戊二烯,是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不符合;C.尼龙是聚酰胺,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选项C符合;D.滤纸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其来源分类。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一般达1万以上、一般具有重复结构单元。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等)和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从几万直到几百万或更大,但他们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比较简单,往往是由无数(n)结构小单元以重复的方式排列而成的。10、D【解析】

A.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键①断裂,A正确;B.铜催化下和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键①③断裂,B正确;C.乙醇与乙酸反应时乙醇提供羟基上的氢原子,键①断裂,C正确;D.铜催化下和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键①③断裂,D错误;答案选D。11、A【解析】浓硫酸和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反应过程分两步,浓硫酸吸收水,蔗糖(C12H22O11)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碳和水(试验后蔗糖会变黑,黑的就是碳颗粒),这一过程表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第二步,脱水反应产生的大量热让浓硫酸和C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一过程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除了具有酸固有的性质--酸性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H2SO4),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特殊的性质,如浓硫酸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显示了它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12、B【解析】

五种溶液含有的阳离子各不相同,但都是氯化物,因而KSCN溶液不能达到目的,且盐酸与五种氯化物都不反应,利用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性及颜色来鉴别,因又涉及到Al3+和Mg2+的鉴别,因此必需选强碱,据此解答。【详解】A.加入盐酸,与五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鉴别,A错误;B.加入NaOH溶液,氯化钠不反应,FeCl3生成红褐色沉淀,FeCl2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MgCl2生成白色沉淀,AlCl3先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然后溶解,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B正确;C.加入氨水,不能鉴别MgCl2、AlCl3,C错误;D.加入KSCN只能鉴别FeCl3,不能鉴别其它物质,D错误。答案选B。13、B【解析】A.硫是第ⅥA元素,属于主族,A错误;B.铁是第Ⅷ族,不是主族,B正确;C.钙是第ⅡA元素,属于主族,C错误;D.硅是第ⅣA元素,属于主族,D错误,答案选B。14、C【解析】

A.由于海水中溴离子含量较低,因此海水需要浓缩,海水中不存在单质溴,A错误;B.热空气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溴排入吸收塔中,B错误;C.吸收塔中单质溴与碳酸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3Br2+3CO32-=5Br-+BrO3-+3CO2↑,C正确;D.溶液显酸性,则反应釜2中发生的反应是5Br-+BrO3-+6H+=3Br2+3H2O,D错误。答案选C。15、D【解析】甲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水;甲烷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物质反应;乙烯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D正确;正确选项:D。点睛:区分烷烃和烯烃可以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6、C【解析】1mol甲烷完全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所以每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是0.25mol,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中,被取代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与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生成0.25mol一氯甲烷需要氯气0.25mol氯气,生成0.25mol二氯甲烷需要氯气0.5mol,生成0.25mol三氯甲烷需要氯气0.75mol氯气,生成0.25mol四氯化碳需要氯气1mol,所以总共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0.25mol+0.5mol+0.75mol+1mol=2.5mol,故选C。17、B【解析】①BeCl2中铍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化合价为+2,所以最外层总共2+2=4个电子,故错误;②PCl5中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化合价为+5,所以最外层总共5+5=10个电子,故错误;③SF6中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化合价为+6价,所以最外层共6+6=12个电子,故错误;④CS2中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4=8,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6+2=8,故正确;⑤CH4中氢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故错误;⑥SiO2中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4=8,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2=8,故正确;⑦CF2Cl2中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4=8,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1=8,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1=8,故正确。故选B。【点睛】在判断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时,可以根据以下几步进行比较简单,首先看分子中是否含有氢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这些元素都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次看是否书写过电子式,若写过电子式的都可以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最后通过计算判断,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化合价绝对值进行计算,结果为8的就满足8电子,否则不满足。这样按照3步走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做题的速率。18、B【解析】A.O4和O2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B.O4和O2都是气体,同温同压条件下,Vm相同,则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B正确;C.18O的质子数是8,质量数是18,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8-8=10,C错误;D.O4和O2不是同种物质,所以O4转化O2为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B。19、C【解析】A.干冰气化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得周围温度急剧降低,使水蒸气液化,能够形成人工降雨,故A正确;B.常温下,碘酸钾在空气中很稳定,因此用作加碘食盐的添加剂,故B正确;C.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故C错误;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有次氯酸钙和氯化钙,其中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故D正确;故选C。20、B【解析】

A项、Na2O和Na2O2中都含有钠离子,23gNa物质的量为1mol,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生成1mol钠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A错误;B项、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含有5个共价键,则1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故B正确;C项、标准状况下C6H6为液态,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C6H6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项、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注意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答关键。21、D【解析】试题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是O元素;W与X同主族,W是Si元素;Z2+与O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是Mg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Mg)>r(Si)>r(C)>r(O),故A错误;MgO是离子键、SiO2是共价键,故B错误;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故C错误;热稳定性H2O>SiH4,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22、C【解析】分析:先根据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生成CuO,质量增加,然后考虑表面的氧化铜与选项中的物质是否反应,确定铜片质量如何变化。详解:A、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石灰水中,氧化铜不与石灰水反应,铜片质量增加,选项A错误;B、与D同理,铜片的质量会减小,选项B错误;C、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CH3CH2OH+CuO-→CH3CHO+H2O+Cu,又恢复为铜,铜片的质量不变,选项C正确;D、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硝酸中,发生反应:CuO+2HNO3═Cu(NO3)2+H2O,Cu2+进入溶液,铜片的质量会减小,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乙醇的性质。在乙醇的催化氧化中,铜的作用是催化剂,质量不变。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氧第二周期第ⅥA族氧化PH3<H2S<H2O2Na+2H2O==2NaOH+H2↑2Al2O3(熔融)4Al+3O2↑【解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①~⑨九种元素分别是H、C、N、O、Na、Al、P、Cl、S,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相关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元素④是O,名称是氧,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ⅥA族。氧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6个,容易得到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元素④形成的单质具有氧化性;(2)元素⑦是P,原子序数是15,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3)非金属性是O>S>P,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按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④⑦⑨的氢化物稳定性为PH3<H2S<H2O;(4)元素⑤形成的单质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5)①与⑨能形成一种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H2S,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6)铝是活泼的金属,工业制取⑥的单质需要电解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熔融)4Al+3O2↑。24、Al第三周期第VIA族NH4Al(SO4)2·12H2O3:1:1NH4++Al3++5OH-NH3↑+AlO2-+3H2O【解析】甲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种盐,②中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甲中含有SO42-。④中甲与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为NH3,则甲溶液中含有NH4+。③中取少量甲溶液,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开始增大到最大量,而后沉淀量不变,最后阶段沉淀减小至完全消失,则甲溶液肯定含有Al3+。甲溶于水电离出三种离子为SO42-、Al3+、NH4+,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为NH4+,D、E同主族,二者应形成SO42-,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l,则A为N元素、E为O元素、D为S元素、B为H元素、C为Al,则(1)C是铝,C的元素符号是Al;D是S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ⅥA族;(2)经测定晶体甲的摩尔质量为453g/mol,且1mol甲晶体中含有12mol结晶水,所以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相对分子质量为:453-216=237,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1:1,根据电中性原理,其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3)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而后发生反应:NH4++OH-=NH3•H2O,最后阶段氢氧化铝溶解,发生反应:OH-+Al(OH)3=AlO2-+2H2O,假设NH4Al(SO4)2·12H2O为1mol,则各阶段消耗NaOH分别为3mol、1mol、1mol,所以V(Oa):V(ab):V(bc)=3mol:1mol:1mol=3:1:1;(4)甲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铵根离子、铝离子均可以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之间反应,NH4+、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Al3++5OH-NH3↑+AlO2-+3H2O。25、过滤将I-氧化为I2①②5I-+IO3-+6H+=3I2+3H2O富集碘元素【解析】

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为过滤。海带灰中含KI,该物质容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为I2,I2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可以通过萃取作用分离碘水。向含有I2的有机物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反应生成碘化钠、碘酸钠,进入到水溶液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I-、IO3-、H+发生反应产生I2的悬浊液,过滤,分离得到粗碘。【详解】(1)操作①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KI水溶液的操作方法,名称是过滤;(2)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将I-氧化为I2;(3)试剂a是从I2的水溶液中分离得到I2,可以根据I2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苯、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苯或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容,且与I2不反应的性质,通过萃取分离得到,因此可以是四氯化碳、苯,而不能使用与水互溶的或容易溶于水的乙醇、乙酸,故合理选项是①②;(4)I–和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I2和水,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I-+IO3-+6H+=3I2+3H2O;(5)上图中,含I2的溶液经3步转化为I2的悬浊液,其目的是提高I2的浓度,达到富集碘元素的目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含碘物质分离提纯碘单质的实验过程分析,注意过滤、萃取、分液的操作,及氧化还原反应在物质制备的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26、Cl2漂白或氧化Cl2+H2OHCl+HClO2HClO2HCl+O2↑1mL蒸馏水红色褪去Cl2+2AgNO3+H2O=AgCl↓+AgClO↓+2HNO3【解析】

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含有Cl2、H2O、HClO、H+、Cl-、ClO—、OH—等粒子,能表现Cl2、HClO、H+、Cl-等微粒的性质。【详解】(1)氯水溶于水,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溶液中含有Cl2分子,故答案为:Cl2;(2)实验一中加入石蕊试液变红色,表明溶液呈酸性,溶液红色褪去,说明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而表现漂白性,故答案为:漂白或氧化;(3)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4)实验二中新制氯水在太阳光下放置较长时间,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2HCl+O2↑,故答案为:2HClO2HCl+O2↑;(5)由题意可知实验四证明了实验三中“红色不褪去”不是因为氯水被稀释,所以①加入1mL蒸馏水,稀释后继续加入石蕊试液变红色,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又褪去,故答案为:1mL蒸馏水;红色褪去;(6)取实验三的白色沉淀,洗涤,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泡,取上层清液,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一段时间后,颜色褪去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次氯酸银沉淀,说明新制氯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次氯酸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AgNO3+H2O=AgCl↓+AgClO↓+2HNO3,故答案为:Cl2+2AgNO3+H2O=AgCl↓+AgClO↓+2HNO3。【点睛】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化学性质及氯水的成分,能够正确分析氯水的成分,依据成分判断氯水的性质是解答关键。27、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小【解析】

(1)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搅拌,所以还缺少环形玻璃棒。(2)由于该实验要尽可能的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的。(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会导致热量的损失,所以所得中和热数值偏低。(4)如果改变酸或碱的用量,则反应中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变化的,因此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变化的。但由于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因此所求中和热数值是不变的。(5)由于氨水是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而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28、第二周期ⅦASF6分子SF6中硫元素是最高价不能再被氧化,氟单质的氧化性比氧气强,负价的氟不能与氧气反应NaH+H2O=NaOH+H2↑NA(或6.02×1023)2NaN32Na+3N2↑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证明已经变质【解析】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A为N元素;B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则B为F元素;C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1,原子只能有3个电子层,故C为Na元素;D元素最高化合价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