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历史配通史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配套PPT课件 第3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2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_第1页
2025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历史配通史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配套PPT课件 第3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2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_第2页
2025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历史配通史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配套PPT课件 第3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2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_第3页
2025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历史配通史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配套PPT课件 第3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2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_第4页
2025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历史配通史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配套PPT课件 第3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2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GAOKAOZONGFUXIYILUNFUXI2025内容索引010203强基础

学考回归教材研考点

主题精准突破练经典

素养强化提升课程标准凝练要点1.认识两宋时期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强基础学考回归教材一、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变化1.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稻麦复种自然经济宋朝青花瓷煤造纸业大众交子2.经济重心南移

南多北少太湖3.社会的变化(1)门第观念的淡化①隋唐:士族阶层衰落,但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②宋朝:科举制度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婚姻择偶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①宋代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服役奴婢更多来自

②租佃关系发展,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①

、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限制较前代更为松弛。雇佣契约土地买卖学考转换•回归教材①链高考——宋代农业耕种的发展(2020全国Ⅰ卷,26)涉考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土地

提高。

②链高考——宋代士人阶层的壮大(2022重庆卷,4)北宋开封商人孙赐号,本是酒馆侍者,“诚实不欺,主人爱之,假以百千,使为脚店(小酒馆)……其货渐侈大,乃置图画于壁间,列书史于几案,为雅戏之具,皆不凡,人竞趋之。久之,遂开正店,建楼,渐倾中都”。材料有助于说明北宋

阶层壮大。

利用效率士人③析概念——榷场指辽、宋、西夏、金各政权在交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适应了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提供经济利益、安定边防的作用。④析概念——租佃制租佃制产生于我国战国时期,到宋代日益普遍,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在租佃关系下,国家、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租佃制下,主佃双方订立契约,分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等纳租形式,佃农获得永久租佃权利等都有助于提高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二、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两宋政府重视教育,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推动了文化的繁荣1.儒学的复兴(1)背景: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上不及佛教和道教。(2)兴起: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①。(3)内容①挖掘

的思想内涵。

②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

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儒家经书伦理道德2.程朱理学

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南宋后期3.文学艺术②个性意境元杂剧4.科技成就(1)三大发明①概况: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在宋朝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在宋朝广泛应用于航海。

②西传【链接·选择性必修3】火药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渐衰落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

的到来

印刷术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造出活字印刷机,推动了

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毕昇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运动(2)海洋探索: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链接·选择性必修2】(3)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郭守敬编定《

》,王祯编撰《农书》。

授时历学考转换•回归教材①链高考——宋代儒学复兴运动(2022广东卷,4)涉考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以回应挑战。

②链高考——宋代文化的新发展(2022湖南卷,4)涉考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文化兴盛。

复兴儒学世俗③补教材——宋明理学

④补教材——唐宋之变

⑤补教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研考点主题精准突破主题一“商业革命”——宋元时期社会的新变化主旨精要:宋代农业效益的不断增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提供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了手工业发达和商业繁荣,经济重心也完成南移。在宋代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下,门第观念减弱,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放松。史料探究视角1

宋代社会经济的新突破材料

租佃制在秦汉时期即已出现,到宋代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宋初“田制不立”,统治者将无地农民编入国家户籍,在形式上使客户获得了与主户齐等的地位。实物地租形式在当时占据着绝对的支配地位,货币地租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逐渐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在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两浙路等地区,出现了“二地主”,他们并不是真正租种土地的劳动者,而是将租到的土地再进行转租,成为新的剥削阶级。——摘编自张雪雪《北宋土地租佃制度探析》【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北宋租佃制的变化”,建立史料与史论之间的联系。史论转化史料史论统治者将无地农民编入国家户籍,在形式上使客户获得了与主户齐等的地位客户形式上取得与主户的平等地位货币地租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逐渐开始占有一席之地①②出现了土地转租的剥削形式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在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两浙路等地区,出现了“二地主”视角2

两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材料

宋仁宗年间曾发布诏令:“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与凭由①方许别主。多被主人抑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②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栏占,许经县论详。”——摘编自《全宋文》读史

①凭由是由官府发放的凭证②客户一般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作用?答案

现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因为他们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利。作用:从依附关系逐渐摆脱出来的农民,生产自主权、支配产品的权利大为提高,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史观史论1.唯物史观——两宋时期的“商业革命”2.唯物史观——宋代出现社会变化的原因(1)经济原因: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对外贸易都有较大的发展。(2)政策原因:政府对土地买卖基本不加干涉,促进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土地流动性增强,贱民阶层、奴婢的流动也随之加快,奴婢地位提高。(3)政治原因:唐末五代以来,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动,门阀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亡。(4)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削弱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5)战争影响:唐末五代的战争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制度,加速了士族制度的衰落。3.历史解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对海外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南方工商业城市数量增多,商品经济发达。(3)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4)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5)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交融在一起,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6)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题二重建信仰——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旨精要:宋元文化的特点是承袭隋唐,有所发展。三大发明成熟并外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产生,巩固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史料探究视角1

宋代理学信仰的重建材料

先秦儒家一方面力倡严“夷夏之辨①”,讲“夷夏之防”,举“尊王攘夷”大旗;一方面又提出“用夏变夷”和“礼分华夷”,强调以文化论民族、以礼义辨夷夏的开明思想。宋儒对“正统”的评判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强调传统“正统”观中只认华夏——汉族建立的政权为正统的看法,而是强调政权是否统一了“天下”。欧阳修则尤为注重强调政权是否延续、是否发扬了儒家的“道统”。欧阳修和司马光都把儒家的“春秋大一统”和“道统”放在首位作为衡量“正统”的标准,而不是强调统治民族是谁的问题。此后,“华夷之辨”思想逐步让位于“华夷一体”思想。

——摘编自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

读史

①衡量标准大致有三:血缘衡量标准,地缘衡量标准,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儒学民族观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

变化:由“夷夏之辨”“礼分华夷”到“华夷一体”“天下一家”。原因:民族交融的加强;理学思想的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发展完善。视角2

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的崛起材料

宋代文化得到相对普及,这种相对普及最重要也富有时代意义的表现是文化不再被极少数世家大族完全垄断,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①。如理学不再仅仅是“理”“气”等一些深奥的哲理,而是呈现了普及化、通俗化的趋势;文学重心的下移适应了社会娱乐的需要。另外,宋代“虽为市贾,亦重儒术”②的事例不少,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转变。清代沈垚就认为,从宋代开始“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说明当时士、商之间的界限确实已经不太分明。——摘编自张全明等《宋史十二讲》读史

①说明宋代文化出现世俗化②体现了宋代商人重视教育,以商养学,经商与重儒并举的价值取向与追求【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文化“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在思想、文学方面的体现,并概述从宋代开始“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转变”的表现。答案

体现:理学呈现普及化、通俗化的趋势;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词开始走向辉煌。表现:商人在社会上遭受鄙视,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转变;士、商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太分明。

视角3

宋元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材料一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①”。材料二

宋元之时,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活跃,使生产制造技术有相当的发展②。当时多元文化的接触可能也是有利于技术发展的因素③。蒙古颇重视技术人才④,每攻取一地,都搜罗名工巧匠。成千成万的工匠,随军队所至,处处有机会接触别处的工艺技术……工匠既有彼此切磋的机会,又因为专业分工,颇可专精。——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读史

①追求书法内在的神气②经济基础③多元文化的接触④重视技术人才【思考】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书法、绘画的什么共同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

答案

共同特征:强调精神和意境。

答案

原因:政治上,宋与其他民族政权的局部统一,对峙政权之间保持相对的稳定;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兴起,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外,海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对外经济的交流,同时也促进了科技的交流;隋唐等前代科技文化的积淀,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的支持。史观史论1.历史解释——程朱理学的特点(1)儒学哲学化:传统的道德信条式的理论经由宋代理学家的改造,发展成哲学理论体系。(2)儒学佛道化:主要表现在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一些内容,同时还借鉴佛、道的传教谱系,创立“道统”。(3)儒学世俗化: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2.唯物史观——宋元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之间的关联政治中央集权的加强两宋时期,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宋朝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荣;元朝知识分子地位较低,促进了元曲的繁荣国家的动荡两宋时期,国家动荡,两宋文学家多忧世之作,影响了两宋诗歌、词赋和绘画艺术的发展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宋词、话本、风俗画、戏曲等得到发展科技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并为科举制的发展完善提供了条件3练经典素养强化提升练•高考真题命题点1

从市民日常生活角度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2023全国甲卷,2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一语点拨:玉米、银元、棉袍都出现在明代以后,而夜市则出现在宋代。B解析

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的时空界限被打破,夜市繁华,勾栏瓦肆中有说书杂耍的人,热闹非凡,B项正确;红薯、玉米是明朝时期传入中国的,A项错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银元自外国传入并开始使用,C项错误;黄色为宋朝皇室专用色,而且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元朝,D项错误。命题点2

依托史料信息考查宋代社会的新变化2.(2021全国乙卷,26)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一语点拨:宋代的阶层流动缘于经济的繁荣,农产品的商品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人口离土离乡的城市化、经济结算的货币化等,全面冲击着旧有的社会结构。具体而言,宋代的阶层流动可归因于“四轮驱动”: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土地流转的普遍、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婚姻观念的变化。C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宋代官府一再强调重农抑商,而苏辙认为农工商贾之家都希望成为“士”阶层,郑至道则认为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这说明尽管官府强调重农抑商,但民间真实情况并不如此,苏辙和郑至道的说法则表明宋代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故选C项。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排除B项;在中国古代封建等级秩序下,四民地位不可能平等,排除D项。命题点3

从刻书流行的角度考查宋代社会文化水平3.(2023全国乙卷,26)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

)A.士族阶层的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科举制度的兴起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一语点拨:刻书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它的风格面貌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风尚。掌握一个时期刻书的风格特点,对于刻版的考订和版本学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D解析

根据材料“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可知书籍的流行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故D项正确;士族阶层出现于魏晋时期,故A项错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西汉,故B项错误;科举制度兴起于隋朝,故C项错误。命题点4

依据图像资料考查宋元捶丸活动4.(2021河北卷,4)元代成书的《丸经》中有“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载。宋代捶丸活动的图像资料也有发现(图1、图2)。元杂剧中有民间青年男女聚会游戏首选捶丸的情景,元曲中则有官员休闲时进行捶丸的描述。这表明,宋元时期捶丸活动(

)

图1

宋代捶丸纹画像砖

图2

宋代童子捶丸图陶枕A.拥有广泛社会基础 B.促进了民族交融C.影响元曲创作风格 D.冲击了等级观念A解题思维

押•经典模拟预测点1

从政府调节税收的角度考查宋朝的经济发展1.(2023安徽马鞍山三模)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并规定对这些旱地作物“毋收其赋,田主毋责其租”。种麦之后“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出现了“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强化B.民族隔阂消除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土地利用效率提高D解析

材料表明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旱地作物小麦,并减轻征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刺激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故选D项;材料并无“抑商”的内容,因此不能得出重农抑商的结论,排除A项;“民族隔阂消除”“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两项。预测点2

从国家安全角度考查宋代的海外贸易2.(2023河北邯郸三模)宋代铜钱因正常贸易或走私向外输出极多,以致国内铜钱流通不足,发生钱荒。史载南宋时有大臣认为“蕃舶巨艘……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富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这表明(

)A.海外贸易直接推动了纸币的产生B.部分官员认识到外贸关乎国家安全C.走私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