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_第1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_第2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_第3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_第4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方案》测试卷一、填空(20分,1分/空)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一般中学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特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加民族凝合力和创建力发挥应有的作用。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实力与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学问与语言实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4.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建、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5.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追求语言、学问、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学问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洁线性排列和连接。6..一般中学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三类课程分别支配7-9个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一般中学语文课程。7.审美鉴赏与创建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驾驭的表现美、创建美的方法。8..中学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育阅读的爱好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驾驭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实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因此,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9.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不宜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10地方和学校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时应引导和激励老师遵循(语文教化规律),变革(教学方式),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二、名词说明(共10分)1.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行和关键实力。2.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三、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20分,1分/题)(A)1.2013年,教化部启动了一般中学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化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一般中学课程改革的珍贵阅历,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一般中学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状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般中学课程体系。A.纲领性 B.指导性C.综合性D.实践性(B)2.()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A.学问性与趣味性B.工具性与人文性 C.综合性与实践性D.丰富性与深刻性(C)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A.努力创建B.和谐相处C同等对话D.相互合作(D)4.()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行替代的优势。A.中外文化B.文学经典C.中华民族传统文化D.祖国语文(A)5.()实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实力。A.口语交际B.阅读C.识字D.写作(B)6.()主要体现为语文学问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实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A.实践性学习B.综合性学习C.阶段性学习D.总结性学习(C)7.()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与时揭示问题、与时反馈、与时改进教与学活动。A.阶段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D)8.()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做出总结性的结论。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 C.阶段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A)9.语文教学的()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化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A.开放性B.实践性C.科学性D.人文性(B)10.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资源。A.课外活动 B.课外学习C.课外实践D.课外科学(C)11.下面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错误的是()A.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B.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C.把握语文教化的方向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话力的语文课程(D)12.“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应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面对全体,落实到全体学生身上。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A.写作B.阅读C.口语表达D.综合(A)13.随着社会和教化事业的发展,语文课程更加强调以()为本。A.核心素养B.语文素养C.学科素养D.思想修养(B)14.通过(),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学问结构化,将言语活动渐渐转化为详细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A.表达与创建B.梳理和整合C.概括与分析D.分析和评价(C)15.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育()基础实力,充分顾与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特性化、创建性等因素,并关注语文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A.交际B.表达C.语文文字运用D.理解(D)16.当代文化参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加当代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主动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增加文化自信。A.应用与传播B.继承和发扬C.守正与创新D.传播和沟通(A)17.阅读好用类文本,能精确、快速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对文本所涉与的材料有自己的()A.思索和推断B.观点与看法C.理解与思索D.提取与概括(B)18.()、当代文化参加、跨媒介阅读与沟通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A.思辨性阅读与表达B.整本书阅读与研讨C.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D.跨文化专题研讨(C)19.一般中学语文课程结构与学分设置中,必修为()学分,选择性必修为6学分。A.6B.7C8D.9(D)20.一般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个级别的水平。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A.二B.三C.四D.五(二)多选题(20分,2分/空)(AB)1.一般中学的培育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志向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实力,具有自主发展实力和沟通合作实力。A.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B.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C.促进学生全面而有特性的发展D.充分满意学生的成长须要(ABC)2.一般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活动指()。A.阅读与鉴赏B.表达与沟通C.梳理与探究D.积累与写作(ABCD)3.一般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A.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B.坚持反映时代要求C.坚持科学论证D.坚持继承发展(AB)4.依据中学语文课程的()特征和培育学生创新实力的须要,语文课程必需以学生为中心,走出学问本位、技术主义、文本为纲、讲解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A.实践性B.综合性C.指导性D.可操作性(ABC)5.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为主,不以老师的讲解代替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索。A.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B.撰写笔记C.沟通探讨D.阅读与思索(ABCD)6.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和创建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灵敏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A.直觉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辩证思维(AB)7.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交际工具B.信息载体C.传播工具D.书写工具(ABC)8.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的过程中提升文学观赏实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提高表达实力A.感受形象B.品尝语言C.体验情感D.领悟主旨(ABCD)9.一般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有()。A.核心素养B.语文活动C.学习任务群D.学业质量水平(ABCD)10一般中学语文必修课程有()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好用性阅读与沟通。A.整本书阅读与研讨B.当代文化参加C.跨媒介阅读与沟通D.语文积累、梳理与探究三、简答题(30分)1.简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0分)①坚持立德树人,增加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能。=2\*GB3②以核心素养为本,推动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3\*GB3③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4\*GB3④注意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2.简述新课程教学观。(10分)①教学是创生与开发过程;②教学是师生交往、主动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③新课程教学不仅重结果,更重过程。④教学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核心理念。3.中学语文课程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