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分训练-综合卷一河南地方史_第1页
河南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分训练-综合卷一河南地方史_第2页
河南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分训练-综合卷一河南地方史_第3页
河南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分训练-综合卷一河南地方史_第4页
河南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提分训练-综合卷一河南地方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卷一河南地方史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生产工具的进步C.古代农耕的发展 D.耕作技术的提高2.《尚书·禹贡》记载,天下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豫州为天下之中,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一直有“问鼎中原”和“逐鹿中原”的说法。这表明 ()A.河南城市,古今第一 B.文化郑州,历史悠久C.政治角逐,主场中原 D.河南历史,底蕴厚重3.在“河洛古国”发现之前,许多人认为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周边星光灿烂,中原暗淡”;考古发掘证实了河洛地区在距今5300年左右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材料旨在说明“河洛古国” ()A.位于中原地区 B.发掘意义重大C.存在于黄帝时代 D.改变了历史研究方向4.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文字演变的历程 B.商周都城的更替C.早期国家的建立 D.统一国家的形成5.以下三件国宝级文物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中国最早的雕像作品 B.中国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C.中华文明皆源于河南 D.河南文化类型丰富6.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羊头罍,与河南殷墟遗址和湖南炭河里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相似之处。结合下列同一时代的青铜器,可以推断 ()A.中原文明经丝绸之路传到巴蜀地区B.各地文明独立发展体现多元性特征C.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交流十分频繁D.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文化的交流7.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继第一季介绍了殷墟出土文物妇好鸮尊后,第三季展示了最高龄“宝藏”——三千三百年的安阳殷墟,通过介绍以下三件文物讲述了三千多年前城市发展面貌及社会生活等相关内容。这三件文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汉字,文化传承 B.农耕技术,时代变革C.中原文明,源远流长 D.殷商王城,科技辉煌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多篇。其中在《诗经》十五国风中,属于中原地区的有《周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陈风》《桧风》。此外,《商颂》亦应属于中原。这表明 ()A.古代诗歌,皆源河南 B.华夏文明,尽出中原C.中原地区,文化荟萃 D.中原文化,古今第一9.丁毅华在《丝绸之路——古代亚欧大陆桥的东端是洛阳》一文中指出,洛阳所在的关东地区蚕桑业与丝织业丰饶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所以长安大量的丝织品来自关东。关东各地所产的丝绸先汇集到洛阳,转运到长安,再西运。材料说明洛阳 ()A.丝织业丰饶于长安 B.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C.是东西贸易往来的中转站 D.作为政治中心带动了经济发展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文化能够传承数千年而未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强大的文化包容性。以下河南历史文化遗产中最能体现这一内涵的是 ()11.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考古发现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二里头遗址与《资治通鉴》 B.殷墟甲骨文与《史记》C.少林寺与《道德经》 D.司母戊鼎与《天工开物》12.“曹操墓在安阳”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波:从“魏武王”的谥号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团,再到曹操墓DNA鉴定……判断曹操墓真伪的正确方法是 ()A.根据史书等文献资料的记载 B.仔细研究墓里出土的实物史料C.根据历史学家的经验判断 D.文献与墓中实物史料互相印证13.一旦气候变冷,漠北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必然受到影响,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于是不得不进攻中原,向南迁移,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由此可以推断 ()A.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与气候无关B.气候变冷和食物短缺是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根本原因C.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发生在气候变暖时期D.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发生在气候变冷时期14.下列三幅图片揭示的主题是 ()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B.东晋时书法成为一门艺术C.商朝时期我国的灿烂文明 D.中国古代的文字一脉相承15.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文化中原技艺精湛 B.出彩河南交流互鉴C.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D.大河流域民族交融16.大运河河南滑县段所具备的优越的交通地理条件,带来了道口古镇的繁荣。明清至民国期间,道口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日进斗金”,为豫北重镇,有“小天津”之称。清代,因大运河的存在,道口烧鸡被商人通过航运带至全国各地,现道口烧鸡作为老字号名扬海内外。材料表述的主旨是大运河 ()A.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B.使道口烧鸡家喻户晓C.带动了沿岸经济的发展 D.使道口镇与天津齐名17.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北宋 ()A.科技发达B.商业繁荣C.农业发展D.重文轻武18.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是 ()A.灿烂的科技成就 B.医学技术的发展C.印刷技术的创新 D.生产技术的总结19.观察图片中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州名人,灿若星辰 B.地处中原,兵争之地C.遗迹众多,历史厚重 D.文墨飘香,文明腹地20.曲艺是中华民族“说唱艺术”的统称。河南马街书会是一个“民间曲艺界的行当会”,以河南坠子、三弦书、大鼓书为主,兼有评书、琴书、渔鼓、道情、清音、快板等。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全国各地说唱艺人,负鼓携琴在这里展演。材料体现了 ()A.中华曲艺种类多样 B.曲艺文化起源河南C.中华曲艺推陈出新 D.曲艺文化全面普及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这是因为以肉食为主的民族是同各种野兽打交道,所以必须具备强悍的体魄和进攻性的性格,必须与自然相抗衡才能生存下去;而以谷类为主的农业民族,打交道的对象是土地和农作物,他们需要的不是进攻和凶猛,而是在耕作时的精心照料和耕作后的耐心等待,因而他们的性格必须倾向于平和闲静,他们必须与自然和平相处。——摘编自万建中《中国民俗简明读本》(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与材料二有何联系?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与古罗马什么样的民族性格?(3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饮食文化呈现的特征。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对我们理解世界文明有何帮助?(3分)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时期,河南疾病流行,民众的悲惨使张仲景立志学医,用济世活人的医术解人民之疾苦。他弃官归乡行医,潜心医学,后被奉为“医圣”。张仲景墓碑材料二《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希波克拉底警戒人类的古希腊职业道德的圣典。其内容有: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如果我违背誓言,天地鬼神一起将我雷击致死。希波克拉底(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张仲景和希波克拉底对广大民众的态度。他们二人共同的行医理念是什么?(4分)(2)面对近年来一直存在的中西医优劣之争,我们应如何对待?(2分)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得到了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和其他地区文明交流的特点。(4分)(2)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请举一例说明古代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2分)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料记载,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谓之福胜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轮,车驾临幸,舍利乃见,因赐名灵感塔”,是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此塔是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因遍体装饰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摘编自《开封铁塔》材料二帕特农神庙是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供奉着雅典娜女神。帕特农是雅典娜的别名。它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是宗教、政治的中心地。神庙历经两千多年,庙顶已坍塌,雕像荡然无存,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廊柱环绕,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摘编自《探寻古希腊艺术》(1)按史料载体分类,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属于哪一种史料类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历史研究价值?(4分)(2)请再举一例我省类似的古代建筑物,并请你为保护古代建筑提一条合理的建议。(2分)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传教士)便将中国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士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欧美人把科举这一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摘编自《科举制堪比“四大发明”影响全球用人观》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科举制度传播的特点。(3分)(2)伏尔泰曾说:“西方,想要实现真正的民主与自由,就应该放下傲慢与偏见,回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去,去学习他们,因为那是智慧的最高峰!”请你再举一例中国古代文明成就说明此观点。(3分)答案:1—5:CDBCD6—10:DCCCC11—15:BDDDA16—20:CBAAA21.(1)材料一印证了材料二。(1分)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古罗马人具有冒险进取的精神。(2分)(2)多元性(或差异性)。(1分)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2分)22.(1)态度:张仲景立志用医术解人民之疾苦;希波克拉底为病人谋利益,不伤害任何生命。(2分,意思相近即可)行医理念:心存人民,为人民谋利益。(2分,意思相近即可)(2)面对东西方医学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平等对待,彼此尊重;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平等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23.(1)以和平交流为主;交流范围广,交流内容丰富;体现出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特点。(4分,任答两点即可)(2)唐代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为中国的佛教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2分,任举一例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24.(1)实物史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