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1页
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2页
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3页
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古诗三首

杜牧(803一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也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叶绍翁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属“江湖诗派”,诗以七绝著称,诗意恬淡。著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会写的字会写的字会写的字会写的字会写的字会认的字词语解释坐

因为。斜倾斜,这里是弯弯曲曲的意思。尽达到顶端。这里指凋谢。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石径石头小路。促织蟋蟀,也叫蛐蛐。篱落篱笆。擎雨盖在这里指荷叶。白云生处指漂浮着白云的地方。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山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登深秋时节的山,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深山之间,隐约有几户人家在居住。我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看这晚秋的枫树林,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语段分析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的深山。“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白云深处有人家”写诗人上山时所看到的远处风景。“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缭绕的情景。“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语段分析

“停车坐爱枫林晚”写因为太喜欢看这晚秋的枫树林,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3)到了傍晚诗人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枫叶喜爱之极。“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在这里用“红于”而非“红如”,是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叶凋零,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也没有了;菊花虽然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语段分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条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诗事物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条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让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语段分析

句首用叠音词“萧萧”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瑟的意象。接着用“送”字,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蚀骨的寒气;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第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语段分析

这两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跳跃。实际是个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思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心头的思乡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景、人、物的白描,抒发了诗人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2、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秋季的景色。《山行》这首诗从“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可以发现,《赠刘景文》这首诗从“最是橙黄橘绿时”可以发现,《夜书所见》从“萧萧梧叶送寒声”可以发现。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我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看这晚秋的枫林,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2)一年中最美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课外拓展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