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课时检测(二十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课时检测(二十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课时检测(二十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课时检测(二十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课时检测(二十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码页码页/总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页课时检测(二十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太原一模)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解析:选D根据材料“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表明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旧有的集体经济观念下解放出来,故D项正确。2.(2017·海口一模)美国学者威廉·奥夫霍尔特指出:“邓小平最初的农村改革使中国农民的收入翻了一番,赢得8亿农民的支持,以此为契机,他又为小企业主的崛起提供了方便,刺激了轻工业起飞从而又赢得了几千万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支持。”材料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A.以农村实效推动城市变革B.主要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C.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D.是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解析:选A材料“以此为契机,他又为小企业主的崛起提供了方便”,反映出农村改革实效推动城市变革,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农业和轻工业,并不是说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故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其内容是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故D项错误。3.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解析:选C题干中“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体现出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趋势,故C项正确。4.1980年,中共中央“75号文件”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据此判断当时()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展开B.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C.经济改革仍然面临着较大阻力D.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解析:选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实行,“75号文件”特别强调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反映出仍有部分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有疑虑,这些表明改革仍然面临着阻力,故C项正确。5.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时间信息“1979年”“80年代”和颁布的法律文件的名称可知,中国通过法律的形式保障合作双方的权益,增强中国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故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所述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C项。6.(2016·焦作一模)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机械类型世界亚洲中国拖拉机19.113.95.4收割机3.13.80.9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解析:选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即恢复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妨碍了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故B项正确。7.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实际上是基于港口管理体制突破了()A.“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模式C.“自主经营,简政放权”的模式D.“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模式解析:选A港口的管理体制突破了“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使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搞活了国有企业,故A项正确;“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模式是变化之后的模式,故B项错误;“自主经营,简政放权”的模式是变化之后的模式,故C项错误;“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模式是变化之后的模式,故D项错误。8.(2016·湛江二模)下图为1992~1996年中美GDP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经济因模式变化使增速趋于合理B.知识经济不利于美国经济增长C.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急躁冒进的趋势D.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时期解析:选A1992年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也随之趋于稳定合理的发展,故A项正确;知识经济使美国经济蒸蒸日上,其不利于美国经济增长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经济急躁冒进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发展新时期,故C项错误;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是70年代,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9.(2017·漳州二模)1992年中国进行了放开粮食价格的试验;至1992年末,政府定价的农产品只有6种,工业消费品基本放开(涉及国计民生的食盐、药品等除外),政府定价的重工业产品也不足100种,社会消费品总额中的市场调节部分高达90%。这表明中国()A.市场开始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B.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日益凸显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D.大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解析:选A材料体现出政府定价商品比例逐渐减少,市场调节部分高达90%,反映的是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故A项正确。10.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A.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C.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D.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解析:选C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与材料中“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相符,故C项正确。11.(2017·资阳三模)1976年至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以欧洲为主。197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西欧五国),归国后向中央政治局作访问汇报:在经济、科技方面,我们已经落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这些访问()A.宣告新中国革命外交向务实外交转变B.预示着中国重大发展决策正在酝酿C.标志西方孤立新中国的战略开始调整D.扭转了中国长期对外贸易的逆差解析:选B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要进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12.(2016·唐山二模)1984年初,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从此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此后中国开始()A.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开放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C.着手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进程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84年,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故A项错误;1984年我国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故B项正确;我国于1992年在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也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不仅脱离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材料二二战中,国家干预保障了英国社会经济稳定,人民营养平均水平甚至还有提高,国家干预在英国人头脑中扎了根。1945年,“社会主义”政党工党执政,他们颁布《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服务法》,实行银行、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国有化。保守党执政后也奉行相应政策,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国家“计划”引导和市场自由竞争结合。但是,60年代下半叶开始,出现日益严重的“英国病”,即一方面发展停滞,另一方面物价飞涨。70年代经济不断下滑,失业增加,罢工浪潮活跃。1979年,保守党撒切尔夫人上台,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一是私有化,将许多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二是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膨胀;三是削减各种福利开支,减少政府补贴;四是打击工会力量,限制罢工。在经历短暂的低谷后,英国80年代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平均水平,失业率持续下降,保守党连续执政达十八年。——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变化的特点和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两次经济改革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作用。(10分)(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5分)解析:第(1)问,根据“1984年”和“90年代初”两个不同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概括其特点;从社会主义建设失误和对外开放以及思想解放等方面分析原因。第(2)问,1945年后的改革,政府颁布法律和实行国有化,国家“计划”引导和市场自由竞争结合,说明是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加大国家干预,实行混合经济,撒切尔夫人改革则实行货币主义,减少国家干预,推行私有化;结合材料二从两次改革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上分析作用。第(3)问,根据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和英国两次改革可得出两国都根据国情及时调整基本指导方针;中国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英国撒切尔夫人改革以货币主义为指导,两者都减少国家的干预,注重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答案:(1)特点:“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进行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重点从农村深入到城市。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前20年“左”倾错误严重,经济发展受阻;“文革”结束,十一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经济不断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特点:1945年后:实行凯恩斯主义,刺激消费;(实行福利国家制度也可)加大国家干预,实行“混合经济”。(推行国有化也可)1979年后:实行货币主义,减少开支;(可摘抄2、3点撒切尔改革措施)减少国家干预,推行私有化。作用:1945年后:推动战后经济恢复发展;改善国计民生,建立“福利国家”;造成“滞胀”局面(“英国病”)。1979年后:走出“滞胀”,经济发展;改善就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民众的福利与权益受到一些抑制。(3)共同:根据国情及时调整基本指导方针;减少国家的干预;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次进行政府机构改革。下表为四次改革情况简表。年份主要内容1982年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1988年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不再保留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组建新的国家计委;撤销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成立能源部;撤销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劳动人事部、国家物资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