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二_第1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二_第2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二_第3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二_第4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背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二、知识与能力掌握和积累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会读、会写,能理解其含义;学习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学习在特定的环境下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三、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师生讨论;小组合作;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读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弄懂;熟读课文,理清线索;分析结构,把握中心,体会父子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察父母关爱之情,常怀感恩父母之心。四、重难点(1)重点:“背影”作为文章描写的对象在文中多次出现,尤以父亲为“我”买橘子而穿铁道、攀月台那个场面的描写为最详,是全文的重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2)难点:体会蕴涵在作者笔端的深深的父子之情。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提到赞美母亲的作品,大家总可以联想到许多,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诗歌《游子吟》,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而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爱与母爱同样真挚但更加沉默,今天首先大家听着《父亲》这首歌,说一说在生活中父亲与你相处的小片段。然后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受他与父亲的浓浓深情。(二)知识小窗1.作者介绍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2.写作背景《背影》是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它描写了在祖母亡故回家奔丧之后与父亲在车站上别离时的情景,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作者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时代和社会的沉疴,将哀伤和愤懑凝聚于笔端,淋漓尽致地勾勒出父亲的背影,描绘出自家光景惨淡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展示了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中外反动派的残酷压榨下朝不保夕的苦况,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处在社会下层的小私有者日趋破产的真实生活。作者的家庭原属于殷实人家,但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失业,祖母亡故,只靠“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父亲在遭受社会打击之后,颠沛流离,贫病交迫。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精辟地分析了这—阶级在当时社会的拮据处境:“这一部分人好些大概原先是所谓殷实人家,渐渐变得仅仅可以保住,渐渐变得生活下降了。……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很大,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前和现在相反的比较。”作者通过写父子之情,透露出了对黑暗社会的淡淡的不满,这绝不是偶然的。父亲受到人们的排挤而失业;父亲失业之后孤独凄凉;父亲托咐茶房“照应我”,而“茶房只认得钱”。这一切,都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父子之间情爱的温暖,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显示了当时社会关系的不合理。正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的:“有谁从小康人家坠人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背影》正是通过描写在家庭遭逢变故后,父亲送“我”远行时的情景,反映了旧社会知识分子动荡的生活和郁悒的心情,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父爱子、子爱父的真挚感情。作品通过这种描写父子之情的艺术闪光,照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照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3.检查预习差chāi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的叫“当差”,这里指“职务”。交卸xìè: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赋闲fù:失业在家。勾留gōu:短时间停留。颇pō:很;相当地。踌躇chóuchú:犹豫迂yū:言行守旧,不合时宜。蹒跚pánshān: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拭shì:擦。颓唐tuí:精神不振作。琐屑suǒ:细小而繁多(的事)。惦记diàn:(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是想着,放不下心。惟wéi:只。箸zhù:筷子。诸多zhū:许多。情郁yù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过且发泄。郁,抑郁。中,内心。大去之期:意思指与世长辞,一去不返的时间。这是委婉的说法。祸不单行:灾祸一个接一个不断到来。变卖典质:(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已,止,抑制。(三)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根据文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移理出课文情节层次。答案示例:家中奔丧(从北京到徐州)——车站送别(从浦口回北京上学)——北京念父2.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每一次“背影”出现的情形是怎样的?其中重点详写的是哪次?为什么详写?答案示例:《背影》一文总共4次写到背影,第一次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回忆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车站父亲爬月台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第四次是作者读家信时脑海中回忆起来的背影。详写的是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景中的背影,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里的描写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也使儿子深受感动。3.文中写了“我”的几次流泪?每次流泪“我”的心情是怎样的?答案示例:文中写了“我”的四次流泪,徐州见父——难过地流泪;望父买橘——感激地流泪;父子离别——难舍地流泪;北京思父——思念地流泪。(四)课堂小结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详细描写了父亲穿过月台为自己买橘子的故事,其中动词运用生动、准确,结合外貌和衣着的描写,刻画了一位慈父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和想念。(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1.根据上节课的学习试着给本文划分层次。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点明自己对父亲的“背影”难以忘怀,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第二部分(2-6):回忆与父亲离别时的情景,具体刻画“背影”,抒写了父子深情;第三部分(7):写别后相思,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二)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背影》,明白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护和“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这一节课我们来品读朱自清的语言,体会他清新隽永的语言特色,学习他是如何表情达意的。(三)合作探究1.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找出父亲送儿子时说的四句话并加以赏析。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答案示例: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答案示例: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路上有吃食,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答案示例: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④“进去吧,里边没人。”答案示例: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2)找出文中“我”和父亲在衣着上的对比及文中两处反语的运用,体会“我”的情感态度。答案示例:“我”:“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从“我”的紫毛大衣、皮大衣和父亲的黑布小帽、大马褂、棉袍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父亲将最好、最保暖的衣服给了“我”,而自己穿着单薄的棉袍,体会到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两处反语:在文章的第5段,“聪明过分”“太聪明了”,这两句话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成年后的朱自清再回首往事时,对当初自己的无知或者是懵懂而自责,那时的他并没有理解父亲的艰难,时至今日,他才深深领悟到父亲的艰辛与伟大。2.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答案示例:动作描写的细致准确,“一股脑儿”表明父亲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个橘子,满满的都是给儿子的爱。“扑扑衣上的泥土”的动作,“心里很轻松似的”的神态描摹是父亲费力买来橘子故作轻松的画面刻画,体现了父亲完成为儿子买橘子的“任务”的愉悦、为不使儿子愧疚的良苦用心。(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答案示例:这几句话勾勒了一位慈父的形象,从衣着到动作,朴素的衣着和儿子的皮大衣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无私的爱;笨拙的动作表达出父亲的关爱、艰难和努力,以及他对儿子的深厚感情。可以仔细揣摩此句中的动词:走、探、攀、缩、微倾。(①动词。动作描写。强调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表现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②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字多么令人揪心啊!③“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紧张啊!④“倾”字用得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微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这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伟大父亲的背影。)(3)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答案示例:文中从两方面着笔写父子车站送别。父亲对儿子是无微不至的,他为儿子做了一切。儿子对父亲的这些举动在开始时并不理解,还在内心暗笑他的“迂”。“背影”的出现,使儿子清楚地看到了一颗慈父的爱子之心,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在这句话中一定要理解“聪明”一词的意思,这是反语。这句话表达了儿子的自责和内疚,悔恨自己的幼稚无知,真正懂得了父爱。(4)“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这句话用了什么叙述方法?有何作用?答案示例:这句话用了插叙的叙述方法。指出“我”年龄不小了,北京已来往多次,父亲大可不必亲自送。然而,孩子再大在父亲眼里仍是孩子,即使来往北京多次,父亲仍然不放心,表明爱子情切。教师点拨: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5)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比如“皱纹很深”“两鬓斑白”,而是只写父亲的“背影”呢?答案示例:朱自清先生散文的特点是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背影”就是这样的聚焦点。作者避开了父亲的正面形象,正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容易获得以少胜多的阅读效果。3.熟读课文,主旨探究(1)作者为什么以《背影》为题?答案示例:“背影”是文章的线索,“背影”体现了父亲的爱子情深,“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所以本文以《背影》为题。(2)在咀嚼“背影”这一意象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与之相伴而生的泪水。请细读课文,说说“背影”与泪水之间的关系?答案示例:文中的“背影”与泪水互为表里,相互引导,共同贯穿于全文的结构之中。作者抓住了自己难以忘怀的瞬间感受,选取“背影”作为刻画重心,角度独特而感情真挚。而这种难以忘怀的瞬间感受,正是作者以充盈泪水的双眸在追寻审视父亲的“背影”的结果。在这里,“背影”与泪水所代表的父子情感的双向流动,组成了这篇文章独特的艺术构思方式,也构成了这篇文章特有的情感结构空间。4.赏读课文,鉴赏评价(1)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答案示例:构思精巧,抓住人物的“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文章语言平实自然,不造作。文章中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细节描写感人至深,不管是动作的细节描写还是语言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入微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或①朴实无华的语言;②客观写实的白描;③细致入微的细节;④事件的真实;⑤观察的仔细;⑥情感的真挚。)(2)请简要评析本文的语言特征。答案示例:本文语言平实,饱含深情。整篇文章用白描记叙事实,抒情气氛是很浓的,但作者并没有用浓墨重彩去着意渲染、修饰。本文所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连串细小的事情,奔丧、送行、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等,但作者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描写,如写父亲爬月台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