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历史必考模拟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中考历史必考模拟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中考历史必考模拟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中考历史必考模拟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中考历史必考模拟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页/共14页中考模拟检测卷(一)试题历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尼罗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因此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涵不符,可排除。故选C。2.“公元前4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A.两河流域B.爱琴海区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美索不达米亚”和“楔形文字”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地点不是楔形文字的产生地点,排除;故选A。3.下图是公元前4世纪通过某位国王东征建立起的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学者们认为,该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A.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公元前4世纪通过某位国王东征建立起的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帝国是亚历山大东征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材料“该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A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属于战争的方式,一不是和平往来,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的内容,排除CD项。故选A项。4.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古罗马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西罗马帝国 B.罗马共和国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③时间为公元前27年开始可知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C项正确;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排除A项;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权,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排除D项。故选C项。5.2020年是闰年,古人为了纠正古代历法中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一天的办法设置闰年。这种设置闰年的方法最早出自A.古埃及太阳历 B.苏美尔人的阴历C.中国农历 D.古罗马儒略历【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一天。D符合题意;古埃及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共365天。A不符合题意;苏美尔人太阴历,历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年是闰年,另19年是平年。B不符合题意;中国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C不符合题意;故选D。6.诞生于公元1世纪左右,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人们只要信奉耶稣,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古代犹太人,多次反抗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起义遭到血腥镇压。人民把希望寄托于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宣扬人们只要信奉耶稣,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故C符合题意;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与耶稣无关,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某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设计“采邑”“公爵”“骑士”“封臣”等。这节课探究的主题是()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C.中古亚洲文明 D.中古欧洲文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上的信息内容设计“采邑”“公爵”“骑士”“封臣”等,再结合所学,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担任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时,进行了采邑制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爵位是欧洲封建君主国内分封贵族的等级制度。它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在近代的一些国家中仍然继续沿用,D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相比较。两者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是A.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C符合题意;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AB不合题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述错误,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9.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A.中世纪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B.大学的兴起——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C.庄园法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D.《查士丁尼法典》——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城市没有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大学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列宁说:“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里所说的“基本的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因果A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加速了封建国家的灭亡B市民阶层的分化促使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C庄园法庭的存在限制了中世纪西欧农业的发展D大学在西欧的兴起西欧的教育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可知,市民阶层的分化逐渐形成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B项正确;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排除A项;庄园法庭的存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没有限制农业发展,排除C项;大学在西欧的兴起,但是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收到基督教会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1.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实行征兵制”可得出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故B项正确;ACD项都没有体现,排除。1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②创立伊斯兰教③出走麦地那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是在穆罕默德逝世后,②创立伊斯兰教是在7世纪初,③出走麦地那是在622年,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是在610年。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②④③①,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3.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社会阶层是()A.市民阶层 B.工商业资产阶级 C.早期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西欧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发展起来,它们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起到了主要作用,A项正确;工商业资产阶级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到来起到了主要作用,早期资产阶级对资本原始积累起到了主要作用,无产阶级对推翻资本主义社会起到主要作用,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4.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A.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B.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C.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所以D项符合题意。A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5.暑期间小明去意大利进行研学旅游,下面是他分享到朋友圈的一组古罗马建筑风格的照片,许多同学对此做了评论,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拱门、穹顶为主,坚周结实,华丽宏伟 B.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特征C.继承了希腊建筑的特点,缺乏创新 D.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图片建筑的外观,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有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A项符合题意;排除C项;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特征是有圆形拱顶的正殿和尖搭式的宣礼楼等。排除B项;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排除D项;故选择A。二、简答题(本题共10分)16.人类历史经历了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发展历程,不同地区创造的文明成果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风格迥异的文明】根据提示信息,填写下表中空白处内容。文明代表文明发源地文明成就经济类型东西方文明共性东方文明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②农耕经济④西方文明古罗马①《十二铜表法》③(2)【特点鲜明的城市】阅读下面材料,简要概括东西方封建城市的不同点,并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中国封建城市:中国统治者王权强大,他们不仅控制亿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同样也控制着城市的命运。城市作为各级政治中心,官府代表国家实行绝对统治。西欧封建城市:西欧封建城市的自治权是其封建时代的一大特色,中世纪的城市拥有很多的自由,自治城市有权选举自己的市政官员,主持城市各种事物。【答案】(1)①地中海中部海洋地区;②种姓制度或佛教;③工商业;④都是奴隶制文明;都为后世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不同:东方封建城市:王权强大,被统治者控制;城市是政治中心。西方封建城市:有自治权;有权选举自己的市政官员。意义:①城市的兴起,出现了市民阶层,分化出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西欧庄园和封建制度的瓦解③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大学的出现,为文艺复兴的准备了条件。【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表格,再结合所学可知,古罗马位于地中海中部的意大利半岛,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表明其发源地在地中海中部海洋地区;古印度的文明成就有种姓制度,金字塔佛教等;结合所学可知,西方文明的经济类型主要是工商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西方文明的共同点是都存在奴隶制度,文明发源地都在流域附近,都为后世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等。【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统治者王权强大,他们不仅控制亿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同样也控制着城市的命运。城市作为各级政治中心,官府代表国家实行绝对统治。”表明东方封建城市的特点是王权强大,被统治者控制,城市是政治中心;根据材料“西欧封建城市的自治权是其封建时代的一大特色,中世纪的城市拥有很多的自由,自治城市有权选举自己的市政官员,主持城市各种事物。”表明西方封建城市的特点是有自治权;有权选举自己的市政官员。结合所学可知,城市的兴起,出现了市民阶层,分化出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西欧庄园和封建制度的瓦解;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大学的出现,为文艺复兴的准备了条件。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17题8分,18题12分,共20分)17.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材料二(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摘编《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流派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哪一运动?“新的时代精神”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先驱及代表作品是什么?(3)两则材料反映了中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答案】(1)儒家:孔子主张“仁”的思想,“为政以德”;道家:老子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但丁;《神曲》。(3)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等(意思相近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再结合所学,百家争鸣中的与人文关怀相关的内容,儒家:孔子主张“仁”的思想,“为政以德”,道家:老子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再结合所学,这是文艺复兴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提倡人文主义,这也就是其新的时代精神,但丁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是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代表作是《神曲》。【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一中的人文关怀,材料二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表明中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等18.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里克利(1)材料一中所述“政治制度”是哪个国家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一,指出伯里克利歌颂民主政治的理由。材料二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一套独特的仪式。……附庸把手放到贵族的手里就表示附庸个人为贵族所支配,贵族宣誓保护封臣。……12世纪以后,书面契约开始增多。(2)根据材料二,结合课本知识概述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概括这一关系的特点。材料三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天皇和一起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7世纪中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招数,大化改新开始了。——《大国崛起》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斯塔夫里阿诺斯(3)材料三中日本大化改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中的“一个古老的国度”指的是什么?拜占庭保存了什么?(5)对比两个材料,两个国家最终命运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雅典;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选取有才能的人担任公职。(2)关系: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在封臣需要的时候,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特点: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3)社会矛盾尖锐;唐朝和新罗国家的崛起,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4)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5)日本积极开放,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点和长处;拜占庭保守、狭隘,缺乏创新。【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以及人物伯利克里,可知这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时期达到顶峰;根据材料“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选取有才能的人担任公职。【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附庸把手放到贵族的手里就表示附庸个人为贵族所支配,贵族宣誓保护封臣。”再结合所学可知,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是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在封臣需要的时候,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再结合所学可知,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是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可知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是社会矛盾尖锐;唐朝和新罗国家的崛起,刺激了大和统治者;结合所学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再结合所学可知,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堡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小问5详解】根据材料日本不断向外学习,日本积极开放,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点和长处,因此发展起来;拜占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说明保守、狭隘,缺乏创新,导致最终灭亡。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19.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由此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古代多元文化。探究古代文明,继承优秀文化成果,世界才能和谐发展。请你进行以下探究活动。任务一【寻找文化印记】(1)将以下文化成果按要求进行归类,将序号填入相应表格内。①牛津大学②《荷马史诗》③《天方夜谭》④伊斯兰教⑤种姓制度⑥古代奥运会⑦楔形文字亚非奴隶制文明欧洲奴隶制文明亚非封建文明欧洲封建文明任务二【感悟西方文明】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2)你如何理解“唯有法律征服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任务三【论证文明交流】文明的传播方式不是唯一的,和平交往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但是战争在某种角度上看,也是文明交流的一种方式。(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世界历史上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的具体史实。(4)上述两种不同的文明交流方式,你认为哪种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请说明理由任务四【得出历史结论】(5)结合以上探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元性?【答案】(1)亚非奴隶制文明:⑤⑦;欧洲奴隶制文明:②⑥;亚非封建文明:③④;欧洲封建文明:①;(2)罗马法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立法的法律基础,对世界影响最为持久。(3)和平交往: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丝绸之路;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等(4)和平交往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因为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交往更能促进文明交流。(5)我们要尊重不同地区的文明,要学习其他优秀文化成果,以史为鉴,在互鉴中学习、交流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可知,亚非奴隶制文明有古印度的种姓制度⑤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⑦;欧洲奴隶制文明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②和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古代奥运会⑥;亚非封建文明有古代阿拉伯的《天方夜谭》③和阿拉伯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④;欧洲封建文明有西欧早期大学牛津大学①。【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可知,法学方面成就是罗马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对世界影响最为持久。【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世界历史上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分别是和平交往和战争。和平交往如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战争方式如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等。【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可知,和平交往更有利,从和平交往和战争的结果来看,和平交往更有利于社会发展,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和平交往更能促进文明交流。【小问5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出现的世界各地区的不同文明,可以从对待文明的态度方面分析,如我们要尊重不同地区的文明,要学习其他优秀文化成果,以史为鉴,在互鉴中学习、交流和发展等,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中考模拟检测卷(二)试题历史(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思想家是()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B项符合题意;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荀子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仁政、民贵君轻”是解题的关键,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2.《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直接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C.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D.中央集权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那置守、尉、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措施的作用是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选项C符合题意;形成了森严等级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设置郡县属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选项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史实推论A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B丝绸之路通达欧洲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C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D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由此分析可知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使西汉与西域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故A错误;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丝绸,还有其它商品。故B错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故C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4.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日:“善!”材料上的“上”指的是A.唐太宗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高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魏征”等信息可知“上”指的是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并虚心纳谏,其中大臣魏征前后进谏两百多次,题干所述正是反映魏征告诫唐太宗要虚心纳谏,A项正确;隋文帝、隋炀帝都是隋朝的皇帝,而此时隋朝已经灭亡,排除BC项;唐高祖李渊是唐太宗的父亲,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与题干“魏征”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唐朝的()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送子天王图》是吴道子的代表作,吴道子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被后世称为“画圣”,B项正确;顾恺之的代表作是《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排除A项;张择端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图》,排除C项;赵孟頫是著名的书法家,以楷书、行书著称,排除D项。故选B项。6.古代《神童诗》写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描述了中国社会崇尚读书的社会文化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的实行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社会崇尚读书的社会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科举制度的实行,D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行省制是元朝实行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排除B项;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7.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科技成果有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广泛使用、火药的广泛应用,D项②③④正确;造纸术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时期于汉朝东汉时期,①不符合材料,排除ABC项。故选D项。8.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双方代表通过平等谈判,签订的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是A.《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尼布楚条约》D.《南京条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40年代,沙俄趁机抢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1865年—1868年两次出兵雅克萨,打败俄军。1689年,中俄双方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的签订,对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故C符合题意;《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南京条约》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9.13、14——16世纪的西欧,开放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A.光荣革命和雾月政变 B.文艺复兴和雾月政变C.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越来越发现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反对陈腐的宗教学说,提出人文主义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符合“肯定人性”的内容。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符合“寻找出路”的内容,D正确;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雾月政变发生在1799年,与题干“13、14——16世纪”不符,排除ABC。故选D。10.《共产党宣言》是一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献,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①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②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③1871年首次出版④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是科学的、人民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③1871年首次出版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1.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史上,工业革命是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下列属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的一组选项是()①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②西方社会日益分成两大对立阶级③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④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2.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它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策调整,推动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改革。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所以,其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C项正确;AB项是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成功”的表现,排除AB项;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与题干“主要作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罗斯福新政中“聪明而勇敢”的对待措施是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工程,减少了失业人数。故D符合题意;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都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但与题干的“使人民有工作可做”不符,排除ABC。故选D。14.1949年4月,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欧洲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这些表明,影响英国决策的决定因素是()A.外国影响B.民族矛盾C.意识形态D.国家利益【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949年4月,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欧洲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表明影响英国决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ABC都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15.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要求,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A.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 B.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C.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冷战是一种非战争非和平的对峙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即为史论;而史实是考古或者史书记载的历史史实。冷战是一种非战争非和平的对峙状态,是对冷战的评论,故选D;ABC都是对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属于史实,排除。16.下图是某同学学完一节课后制作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号处是()

A.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B.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C.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答案】A【解析】【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后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战后的西欧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还出现许多新变化,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题干史实体现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时代主题,A项正确;欧洲的联合等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排除B项;欧洲的联合没有体现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排除C项;题干没有强调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在发表《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是A.建立国际联盟 B.建立欧洲共同体C.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D.成立七十七国集团【答案】B【解析】【详解】二战后,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组成。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故B符合题意;一战后,建立国际联盟,排除A;由前苏联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进行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排除C;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排除D。故选B。1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说“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这表明A.美国已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B.当时世界已经形成了多极化格局C.美苏关系由激烈对抗走向了缓和 D.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强有力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可知20世纪七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多个力量中心,这就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冲击,故选D;AB项说法错误,排除;根据材料内容无法说明美苏关系的变化,排除C。19.“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并以此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联盟 B.欧洲联盟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可知,该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第一项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一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国家组织,排除;B项是区域性的组织,排除;C项是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排除。故选D。20.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所给信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并不太平,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和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着的共同的危机与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所以,①②④项的认识正确,C项符合题意;③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③的ABD三项。故选C。二、非选择题。(21题6分,22题6分,23题9分,24题9分,共30分)2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采取了什么巩固措施?(2)唐朝时期与哪个民族的关系最友好?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是什么?(3)明清时期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抗击外来侵略和平定国内叛乱、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努力。请各举一例。【答案】(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辆和道路宽窄,北击匈奴、修筑长城。(2)吐蕃;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3)郑成功收复台湾或雅克萨之战;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或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采取的措施包括: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辆和道路宽窄,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与吐蕃关系最友好。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松赞干布,促进了唐朝和吐蕃关系的发展。【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抗击外来侵略和平定国内叛乱、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包括:郑成功收复台湾或雅克萨之战;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或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材料一中“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材料三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复兴之路》解说词(4)材料三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5)结合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答案】(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建立经济特区。(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5)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股份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因此,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根据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可知,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广东等地建立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4)根据材料三“……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建立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3.美国和日本都是近代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在实行改革时期,提出、制定、贯彻、推行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强国之鉴》解说词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请回答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作用?(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一并分析,1933—1937年失业率变化的趋势与美国实行哪一政策密切相关?该政策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什么先例?(4)从材料三中的图二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并谈谈美、日的崛起对当前我国发展的启示。【答案】(1)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2)日本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新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3)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4)持续繁荣;经济与科技实力是国家崛起的物质基础,解放思想、寻求发展机遇,坚持和平发展战略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拯救了美国”,是因为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武士特权;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军事上,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明治维新;这次改革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新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由图一,可知1933—1937年失业率的趋势在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可知与美国罗斯福新政密切相关,该政策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三,由图二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繁荣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因此美、日的崛起对当前我国发展的启示是,经济发展政策要符合国情;经济与科技实力是国家崛起的物质基础,解放思想、寻求发展机遇,坚持和平发展战略等。24.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态势,国际力量的对比引发国际格局的大洗牌和国际秩序的大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1)文中的“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署的?这次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成了一战后怎样的国际新秩序?材料二:“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2)二战后,美国对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世界多极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呈现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与单极世界、两极世界相比,世界多极化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摘编自《人民日报》(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尚未形成的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国际力量有哪些?(列举两列)材料四:当今世界处于剧烈变动之中,世界经济重心原来在大西洋两岸,现在向太平洋两岸开始转移。传统的“七国集团”统领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二十国集团”发挥的影响更大,更为广泛,更为深远。一些国家退群、脱欧,逆全球化的现象开始频频出现……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重挑战。——摘编自人民网《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4)根据材料四,概括目前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面临哪些挑战。面对挑战,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答案】(1)巴黎和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3)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定型;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4)一些国家退群、脱欧、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等;“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解析】【小问1详解】第一小问,会议:根据材料“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同盟国双方宣布停战,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巴黎和会,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第二小问:新秩序: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巩固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回到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局面。【小问2详解】第一小问,政策:根据材料“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再结合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不动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第二小问,标志: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小问3详解】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表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定型;第二小问,国际力量: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日本也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俄罗斯地大物博,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小问4详解】第一小问,挑战:根据材料“一些国家退群、脱欧,逆全球化的现象开始频频出现……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重挑战。”,可知,目前的挑战是一些国家退群、脱欧、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第二小问,方案:结合所学可知: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9月和10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中考模拟检测卷(三)试题历史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重大发现,震惊全国。众多青铜器的出土,说明古蜀国地区青铜冶铸技术十分成熟。下列属于迄今世界上最重青铜器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B项正确;纵目大面具和青铜大立人像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是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与题干“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不符,排除A项、C项;四羊方尊是中国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与题干“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某同学梳理济南历史沿革时,发现济南“西周时期属齐国,称泺邑;秦朝时属济北郡,称历下邑”。由此可知,西周,秦这两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分别是A.分封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行省制、郡县制 D.行省制、分封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某同学梳理济南历史沿革时,发现济南“西周时期属齐国,称泺邑;秦朝时属济北郡,称历下邑”可得出西周,秦这两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分别是分封制、郡县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在地方上,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B项正确;行省制是元朝的制度,排除ACD项。故选B项。3.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36年公元前129年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18年公元前87年即皇帝位置五经博士派卫青等北击匈奴颁布“推恩令”下令铸造五铢钱崩,葬于茂陵A.该年谱用年号纪年B.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C.该帝王在位35年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采取多种措施,使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故选D;材料中年谱不是用年号纪年,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B不符合题意,排除;汉武帝在位54年,C错误。4.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国家以汉语为正音,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官员,强令改说汉语,禁说鲜卑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孝文帝推行的这类措施()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削弱了北魏实力C.沿袭了鲜卑习俗 D.实现了南北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国家以汉语为正音,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官员,强令改说汉语,禁说鲜卑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孝文帝推行的这类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A符合题意,B排除;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变了鲜卑习俗,C排除;北魏孝文帝没有实现南北统一,D排除。故选择A。5.《太平广记》载:不论士举子,皆以科举“建功树名,出将入相”。该现象始于()A.西汉 B.隋唐C.两宋 D.明清【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科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故“不论士举子,皆以科举‘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始于隋唐,故B符合题意;西汉还未出现科举制,排除A;两宋 和明清晚于隋唐时期,排除CD。故选B。6.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说明北宋()A.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 B.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C.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 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吸取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的危害,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文人的地位,出现了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的现象,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7.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指的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培根的话“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可知,他所说的这三种东西是指“文字上”的活字印刷术,“战争上”的火药,“航海上”的指南针。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的效率,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传入欧洲后,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指南针在宋朝时已广泛应用于航海,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题干中“第三种”指的是指南针。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8.下表是康熙皇帝在位时的部分大事记,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主题是时间大事记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1683年收复台湾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1690年派汉满工匠参与修建布达拉宫红宫1690—1696年彻底平定噶尔丹叛乱A.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 B.开创“康乾盛世”局面C.实行闭关锁国 D.强化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相关知识。材料中涉及到的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是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1683年收复台湾,随后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反抗外来侵略的,1690年康熙帝亲征葛尔丹也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事件;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康熙帝期间,其目的是维护政权的统一和巩固,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A项;开创“康乾盛世”局面未在材料中展现,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闭关锁国,故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出强化君主专制,故排除D项。9.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劝世良言》 D.《海国图志》【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排除;C项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D项是魏源所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排除。故选A。10.下侧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26日,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A.辛亥革命的原因 B.辛亥革命的发展C.辛亥革命的胜利 D.北伐战争的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日记内容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各地纷纷响应,是辛亥革命的发展,故选B;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已经爆发,日记内容不是辛亥革命的原因,排除A;辛亥革命胜利指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排除D。11.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此,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打响第一枪的起义是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点:南昌起义。解题思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项符合题意;A项是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是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是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工农革命军军旗)的诞生,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12.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方农民支援前线。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技区片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是一个重要原因是A.民众的大力支援B.解放军作战勇敢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D.党中央指挥正确【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的“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但题干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13.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山东省商河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张书禄(1933-1952)付其河(1927~1952)宋学多(1928-1953)马尚祥(1927-1952)信维杨(1933-1953)刚守兰(1921~1953)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抗美援朝战争。烈士牺牲的时间为1952-1953年。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故称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D项正确;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排除A项;抗日战争1945年胜利,排除B项;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排除C项。故选D项。14.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一2022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22年的是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大学三个代表C.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D.中国梦两个一百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注意题干时间“2012-2022年”,结合所学可知,2012年提出中国梦,2012年提出两个一百年,2017年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均是在2012-2022年时期提出的,D项正确;改革开放是197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是1992年,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排除ABC项。故选D项。15.外交是国内政治活动的延续,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的标志是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中美正式逢立外交关系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在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16.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回顾历史,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故A符合题意;神舟一号、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均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上的成就,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7.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梵文——古代中国 B.《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C.金字塔——古代埃及 D.《种姓制度》——古巴比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C搭配正确,符合题意;梵文是印度的古典语言,A排除;《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成就,B排除;种姓制度产生于古印度,D排除。故选C。18.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关系的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西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D符合题意;“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于《汉谟拉比法典》,能较好地反映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奴隶社会的统治情况,排除A;“条条大路通罗马”强调的是达到目标的途径方法是很多的,最终的目的地是同一个的,排除B;“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的意思是成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排除C;故选D项。1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西方,当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先后驶向万顷波涛的时候,为他们导航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