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卷_第1页
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卷_第2页
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卷_第3页
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卷_第4页
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语文八下第一阶段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情境

制作汉字知识手册)积累与运用(33分)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班级打算制作一本《汉字世界》知识手册,请你参与其中。【汉字的起源】1.手册第一部分计划介绍汉字的起源,小雯找来如下语段,请你协助修改。(9分)关于汉字的起源,在中国有三种影响比较大的说法:一是仓颉造字,二是伏羲造八卦,三是神农“结绳为治”。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而汉字的使用可以①

(追溯/追寻)到商朝。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艺术,在众多古文化日渐销声匿迹的今天,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shì而消亡,反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孕育出中国独特的汉字文化。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和载体。你只要悉心品读汉字,认读汉字,运用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寻找生活中汉字的zōng迹,你会发现汉字的世界丰富多彩,让人②

(眼花缭乱/目不暇接)。(1)小雯对语段中汉字的音形存在疑问,请你帮她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汉字。(4分)销声匿迹(

流shì孕(

)育

zōng迹(2)小雯对语段画横线处的用词把握不准,请你帮她从括号中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不通顺,同学们纷纷给出修改建议,你认为修改最准确的人是

。(3分)小连:改为“你只要悉心运用汉字,认读汉字,品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笑笑:改为“你只要悉心认读汉字,运用汉字,品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甜甜:改为“你只要悉心认读汉字,品读汉字,运用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汉字的成果】2.小玉建议在手册中呈现一些由汉字汇集而成的文学作品的相关知识,请你找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大自然的语言》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介绍了物候和物候学,其作者竺可桢是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C.《经典常谈》的作者是朱光潜,书中介绍了《史记》《汉书》等经典著作,讲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D.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都是鲁迅的作品,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汉字的意境】3.(中考新考法·引导学习方法)小智建议在手册第三页呈现几句古诗文,与大家一同感悟诗文中的意蕴,体会汉字的魅力,请你将下面的诗文补充完整。(7分)主题古诗文名句批注怡人美景潭中鱼可百许头,(1)

(《小石潭记》)间接写出潭水的清澈。八月湖水平,(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了洞庭湖水天合一的神奇景象。中无杂树,(3)

。(《桃花源记》)描绘了桃花林的美丽景色。爱慕之情(4)

,君子好逑。(《关雎》)写出男子对“淑女”的无限爱慕之情。溯洄从之,(5)

。(《蒹葭》)表现了男子追求之路的高而陡。离别之意(6)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乐观、旷达的胸襟。【汉字的地位】4.《经典常谈》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开篇就阐述了有关汉字的内容,小海建议在手册第四页借助《经典常谈》阐述汉字的地位。请你结合其目录,探讨为什么要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4分)《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文第十三【汉字的延伸】5.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感受汉字的魅力,制作好知识手册,班级开展了“写好字,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活动。(10分)(1)小文发现源远流长的汉字以古诗的形式记载了我国很多历史悠久的民俗节日,并围绕这一发现制作了下面的梳理表,请你补全下表。(4分)诗句所描绘的节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2)为了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小文想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请你帮忙提供一句。(2分)(3)小智的爸爸认为中学生就应该把时间放在学科学习上,练字就是浪费时间,请你帮小智劝说他的爸爸。(不少于100字)(4分)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小桥对戏曲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分享了下面这篇文章,邀请大家一起感受戏曲的魅力。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0题。(17分)看

戏阮山峰①看戏,是众所周知且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儿时看戏,以越剧、绍剧等传统戏曲和折子戏为主。从前,江南农村看戏,没有像当年看露天电影那么密集频繁。露天电影,一般十天半月总能看上一场。而江南农村看戏,不是逢年过节,不是农闲天气凉爽的季节,也是很难看上一场戏的。②物以稀为贵。当年农村,盼望看戏的心情远要比看露天电影来得迫切,来得激动。一听到村里或邻村有演戏看戏的消息,常常喜形于色,奔走相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自己回顾一下,儿时看戏的资历颇深,看戏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四岁时父亲的肩头,远要超过看露天电影的历史。依稀记得两只脚搁在父亲宽大的肩膀上,用手捧住父亲的头,这种“骑马式”看戏,戏台前还真不少。虽然看不懂台上敲锣打鼓吹拉弹唱为什么干什么,但是,那人流滚滚人挤人、伸长脖子全神贯注的壮观场面,一直留在了儿时的记忆里。③演戏看戏一般安排在过年的时候。大年三十要祭祖守岁,正月初一是农村传统意义上“天定”的假日,正月初二呢,一般要去家里德高望重辈分最高的长辈家中拜年走亲戚,一般也不安排演戏看戏。只有到了正月初三,那些“戏虫”们终于坐不住、熬不住、等不及了。于是乎,锣鼓敲响、唢呐吹响,好戏连台就开演了。④依稀记得儿时看过的戏,越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王老虎抢亲》《盘夫索夫》《打金枝》等,绍剧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狸猫换太子》《龙虎斗》等。虽然对于这些戏剧,具体内容已难以说得一清二楚,但是,对于简要的剧情还是能记得八九不离十。尽管绍剧唱腔高亢洪亮、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正义感正能量满满,但是,唱腔高、唱功难、调子多,实在难以模仿学习,甚至连哼哼都难。我还是喜欢看越剧、听越剧,偶然也能哼哼越剧的调,唱唱越剧的折子戏,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楼台会”“十八相送”,《红楼梦》中的“葬花”,《盘夫索夫》中的“盘夫”等,那诗情画意含蓄矜持的表达,那颇有吴越软语细语绵绵的感觉,那富丽堂皇夺人眼球的舞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在十四五岁时,也跟着收音机、录音机,看着《越剧戏考》,学唱一些越剧名家唱段折子戏,自娱自乐。⑤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其实,看戏也一样。儿时看戏,自然以看热闹、轧闹猛为主,对于欣赏唱词、唱功、唱腔、唱段和故事情节等,知之甚少,了解不多。到了一定年纪,或看的戏多了,有了比较,才稍稍知道一些看戏的门道、看戏的奥妙。诸如越剧的“四大行当”是小生、小旦、老生、小丑;绍剧的角色行当有“十三先生”之称,即十三种角色行当。⑥尽管离开家乡多年,已经好多年没有看过农村露天戏,但是,时至今日,我仍然十分钦佩农村业余剧团的那些演员和乐手。平时,他们就是一批下田插秧、下地干活纯粹的农民。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爱好、吹拉弹唱特长,以及无师自通的个人自学,又经过相互配合、相互磨合,最后,照葫芦画瓢,搬出一台又一台乡亲们喜闻乐见的好戏,实在令人刮目相看。⑦时代在变迁,文化在发展。如今,农村文化生活早已不局限于露天电影、露天戏了。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才辈出,后继有人。一些有戏曲专长爱好的群众,自发组织了各种文艺兴趣社团,吹拉弹唱,自编自演各种折子戏,免费到村里社区演出,深受群众欢迎,群众文艺之花开遍江南大地。⑧难忘的儿时看戏,难忘的传统文化,难忘的故乡记忆。(刊载于2023年8月21日,有删改)6.请你认真阅读选文,说说作者围绕看戏写了哪些内容。(3分)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8.本文记叙的内容是“看戏”,而在文章开头却写了看露天电影,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9.本文意蕴丰富,表达了作者的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3分)10.(中考新考法·设问关联教材)小语认为本文可以作为第一单元的拓展阅读资料,请你结合下表中的单元导读和单元篇目,从主旨角度帮助小语撰写推荐理由。(5分)单元导读(节选)单元篇目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社戏》/鲁迅《回延安》/贺敬之《安塞腰鼓》/刘成章《灯笼》/吴伯箫(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15分)萤火虫发光不只是照亮夜空①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萤火虫繁衍生息。提到萤火虫,大家或许会在脑海中闪过一幅画面:暮色下的森林里,萤火虫自由飞舞,宛如浩瀚宇宙中的颗颗恒星,萤火微光为森林增添神秘的光圈。②那你知道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吗?它又是如何发光的?

A

③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的昆虫,全球有2000多种。(批注: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句子)古代希腊人称萤火虫为“朗皮里斯”,意为“屁股上挂灯笼者”,法语中则称它为“发光的蠕虫”。④萤火虫发光和人靠衣装马靠鞍是一个道理。⑤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种类的萤火虫只有雄性腹部末端会发光,而有些种类雌雄都会发光。萤火虫发光有两个目的:一方面,通过一闪一闪不同节律的“光语”,来传达相互之间的求偶信号。另一方面是为了警示,蜥蜴误食萤火虫会死亡,证明萤火虫发光还有警告其他生物的作用。拥有发光细胞,闪亮却不会被烧伤⑥萤火虫发光需要具备荧光素酶、荧光素、金属离子等条件。⑦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里面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两种物质。其中,荧光素在荧光素酶催化下,与氧气反应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它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会释放光子发光。萤火虫反应中的能量95%都转化成光,只有极少部分用于发出热量,因此它的腹部末端虽然很亮,却不会被烧伤。⑧有学者认为,荧光素酶活性口袋的大小决定了嵌入口袋的荧光素发光颜色,这是因为活性口袋大小可以引发相互作用的水分子不同,导致活性口袋极性的差别,从而使得发光颜色有差异。

B

⑨萤火虫的光很美,但正因为这美丽的光,使其容易被一种妖扫萤属的雌虫盯上,因为这些雌虫可以模仿另一种萤火虫发出一整套光信号,当雄虫接收到信号赶来时,萤火虫就会被它们残忍吃掉,由此可见,萤火虫的世界相当险恶。⑩在我们心中,萤火虫是浪漫和美丽的,但实际上,它们却是肉食动物,以小型蜗牛、蛞蝓、蚯蚓,甚至贝壳和螺丝为食。尤其是萤火虫的幼虫,都是肉食动物,而成虫却可能会以植物花蜜或花粉为食。⑪萤火虫散发的光不仅照亮黑夜,其发光原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医学领域中,荧光素被用于研究细胞和分子活动,将荧光素标记在细胞或分子上,通过发光情况来研究其活动和变化。另外,荧光素还被用于环境监测,尤其是在水质检测中,科学家可以将荧光素标记在水中的微生物上,通过观察其发光情况来判断水质的好坏,这种方法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荧光素发展空间巨大,未来,我们将深入研究,让它发挥更大作用,相关研究成果用于日常生活中。⑫萤火虫是环境良好的重要指标,最近几十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药化肥滥用,导致萤火虫的环境受到影响,难觅踪影。为保护“夏夜精灵”,呼吁公众行动起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选择低碳出行,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夏夜精灵”一个美好的家园。(刊载于2023年8月18日,有删改)小敏在科学活动课堂上分享了这篇文章,同学们阅读之后围绕这篇文章展开了探讨,请你加入讨论,和同学们共同解决问题。11.【补充标题】小智认为在A、B两处加上小标题可以增强文章的条理性,请你补充两个合适的小标题并写在下面空白处。(4分)12.【寻找原因】(中考新考法·对话交流)你与星宇围绕萤火虫发光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下面的对话。(4分)星宇:萤火虫为什么要发光呢?我:因为它不仅要(1)

,还要(2)

。星宇:原来如此。读完文章我才知道不是所有萤火虫都会发光,而是要具备一定条件呢!我:是啊,萤火虫要发光必须具备(3)

等条件,且必须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它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会释放光子发光了。星宇:萤火虫发出的光的颜色还有不同呢,有红有绿,这是为什么呀?我:我了解到萤火虫发出的光颜色不同,一方面是受氨基酸残基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本文可知是受(4)

。星宇:这样看来生物界还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呢!13.【赏析文本】(中考新考法·做批注)梓涵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做了如下批注,请根据批注内容分析下面的句子。(4分)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的昆虫,全球有2000多种。(批注: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句子)14.【体会语言】小可觉得第⑤段加点词放在这里很巧妙,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告诉他好在哪里。(3分)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种类的萤火虫只有雄性腹部末端会发光,而有些种类雌雄都会发光。三、(中考新考法·诗文联读)古诗文阅读(15分)班级进行“品诗文·析情怀”诗文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有删减)【乙】台西有寺,民庐相接,风景可爱。又东行六七里,临水有村,渔舟牧笛,野意超绝,比之台西,景物顿殊。时方上巳①,春光骀荡②园,草木争荣,鸟弄鱼游,欣然自得。具酒肴,设几席,列坐于芳树之间,深杯迭进,清歌间作,众宾欢饮,余亦酣畅,恍然如在桃源深处,不觉世虑之俱忘也。(选自刘醇《吹台春游序》,有删改)【丙】庆全庵桃花③[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释】①上巳: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②骀(dài)荡:舒缓荡漾。③这首诗是南宋灭亡后作者避居建阳(今属福建)时所作。【辨词语】15.(中考新考法·提供策略支架)请你根据小芳分享的实词理解方法,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文言词句推断方法解释桑竹之属查阅词典法:A.连接;B.聚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