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扬州梅岭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扬州梅岭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扬州梅岭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扬州梅岭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扬州梅岭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扬州梅岭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这二者的相同之处是①都涉及到了中国问题,侵犯了中国主权②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③都是战胜国对战败国严厉制裁的体现④都体现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利益再分配原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A.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B.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C.陈独秀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D.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3.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代表耆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南英舰“皋华丽”号上,被迫接受英国代表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A.赔款2100万元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C.割占香港岛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4.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其确切理解应该是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世界从此由分散走上整体5.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A.汉武帝B.董仲舒C.卫青D.张骞6.下表是依据德国传记作家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有关记录编制的。这些行动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时间有关活动1939年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1943年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1944年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1948年全力反对美国准备对苏联进行的“预防性战争”。1951年连续发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国的扩军备战政策是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A.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B.具有和平主义思想的科学家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创新能力极强的物理学家7.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A.蔡伦 B.华佗 C.张骞 D.毕昇8.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生活。“苹果落地”、“蒸汽冲开壶盖”分别与哪两位科学家有关A.牛顿、爱迪生B.瓦特、达尔文C.瓦特、爱迪生D.牛顿、瓦特9.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10.如图反映了哪国的历史进程?A.英国B.美国C.日本D.俄国11.下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12.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A.农业的发展 B.城市化进程 C.战胜封建主义 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13.20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丝路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材料中的“丝路人”包括①张骞②戚继光③玄奘④鉴真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14.汉武帝时期,被称为“汉家和亲第一公主”的是A.西施 B.刘细君 C.文成公主 D.王昭君15.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A. B.C. D.16.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的五个城市中,除岳阳、武汉、九江、芜湖外,另一重要城市是A.南京B.重庆C.宜昌D.昆明17.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最为严重的危害是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C.中国的资源遭到列强的掠夺D.中国从此遭到列强大规模侵略18.哥伦布航行到古巴附近时,明确向土著居民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然而在给西班牙国王信中,他又说:“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关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和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侵略的初衷多于经济掠夺B.对外殖民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C.宗教改革刺激人们远洋探险D.工业革命促进开辟海外市场19.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冷战”开始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走向政治多极化

④两极格局形成.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20.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以全国人民的利益为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理论思维。其中,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炎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B.中共一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九大C.八七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八大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九大21.诗歌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壮丽的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③军叫工农红军,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雄鸡一唱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22.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以后()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23.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①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②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④《伤寒杂病论》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4.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A.释放奴婢 B.建立刺史制度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____________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26.文明古国各有特色。________帝国作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保存了它们的文化遗产,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392年.________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教会势力迅速增强。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促进________的传播,奠定了阿拉伯国家的疆域基础。27.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北宋的毕昇发明的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得到了教训,也获得了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材料二梁启超曾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以后始也。”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具有君主立宪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争失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仿照材料三所示的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最后被谁篡夺?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向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调转脚跟,形容时间短)而亡……今我朝罢垂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首章》材料三……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管辖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摘编自《中国历史同典》(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7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形势图?材料中长城的起止点分别位于哪个地方?(2)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明太祖对秦灭亡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明太祖“罢相”的目的是什么?(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机构?(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一发展趋势?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请在表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对应的内容。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对①所述盛世局面的不同评价。你认同哪一种评价,请说明理由。材料三中的“为君之道”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哪些措施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这二者都涉及到了中国问题,都侵犯了中国主权;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都体现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利益再分配原则。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对战败国严厉制裁的体现,而华盛顿体系不是战胜国对战败国严厉制裁的体现。故D①②④符合题意。含有③的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A项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A。3、D【解析】

A项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不符合题意;B项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不符合题意;C项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不符合题意;D项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故选D。4、D【解析】

依据题干: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结合课本所学,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由分散开始连成一个整体。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5、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丝绸之路开辟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这里的他指的是张骞。A项张骞出使西域是在汉武帝时期;B项董仲舒为汉武帝提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C项卫青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对打破匈奴做出巨大贡献。D项符合题意,故选D。6、B【解析】

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全力反对美国准备对苏联进行的‘预防性战争’”可知,爱因斯坦是一位具有和平主义思想的科学家,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极端的民族主义者、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创新能力极强的物理学家等内容,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7、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保存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奠定了近代印刷术的基础。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8、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牛顿受到“苹果落地”启发,提出万有引力学说;瓦特受到“蒸汽冲开壶盖”启发,以蒸汽为动力改进蒸汽机,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9、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与之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相比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一般为两千户左右)、公有化程度高,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中没有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种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致使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故C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实际,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A项与题意不符;全国领土基本解放与题干要求无直接关系,B项不合题意;大跃进运动的主要特点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属于忽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与生产关系没有直接联系,D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C。10、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775--1783”,“1861--1865”,“1929--1933”,合所学知识可知,“1775--1783”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1929--1933”从美国开始经济大危机,随后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右图的时间是1936年正好是西安事变的时间,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1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CD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完成,A明显错误。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①张骞符合题意;②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明朝将领,不符合题意;③玄奘是西游印度的名僧,经过丝绸之路,符合题意;④鉴真是东渡日本的名僧,不符合题意;故选B。1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将刘细君出塞,远嫁乌孙国和亲.刘细君被称为“汉家和亲第一公主”。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5、C【解析】

本题考查甲骨文的有关知识。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B【解析】

解题时注意“1992年”“开放的长江沿岸的五个城市中”等关键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故选B。17、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对英国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因为这些内容的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使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再完整,司法主权不再独立,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所以B说法正确。A、C、D均属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但不是最为严重的,因此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史实,考察的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属于最佳选项题,容易受到相关选项的干扰,要注意辨别最佳选项。18、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播基督教的热情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基督圣经是欧洲殖民者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统治的重要欺骗手段。所以对外殖民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9、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74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开始;1922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走向政治多极化;1955年华约组织形成,标志两极格局形成。仔细审查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④③,故此题选A。20、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D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选项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说的是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说的是1934——1936年的红军长征;③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说的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④雄鸡一叫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说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所以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23、C【解析】

据所学知,《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④不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故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①②③。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型选项题,优先使用排除法,通过排除法可快速得出答案。24、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释放奴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等措施均是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建立刺史制度是西汉汉武帝建立的制度,与光武帝无关,故选B。点睛:解题是分析题干人物身份,再分析实施选项中措施相关人物,对比得出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公民大会;【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在他主政时期,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因此填写公民大会。26、拜占庭基督教伊斯兰教【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作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保存了它们的文化遗产,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拜占庭文化对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2)依据所学可知,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教会势力迅速增强。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4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3)依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促进伊斯兰教的传播,奠定了阿拉伯国家的疆域基础。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27、(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活字印刷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了“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它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这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故填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填活字印刷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成功说: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培养了近代的科技人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启动了中国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失败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辩证说:一分为二的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1912年。袁世凯。(4)民主、科学。(5)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知,外国利器指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所以,李鸿章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达到自强的目的。第二小问,通过对洋务运动的结果和影响可知,洋务运动的成功之处指的是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即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是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指的是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没有达到,即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根据所学可知,正确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应客观公正,辩证分析。因此,对于洋务运动应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2)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要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方式是行不通的,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取得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并于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之后窃取革命果实的人是北洋军阀袁世凯,他通过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对内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清帝退位,资产阶级革命派做出妥协的情况下,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篡夺了革命果实。(4)根据所学可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陈独秀在他创办的《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5)通过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内容可以,近代社会各阶层救国探索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即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或器物)到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激进派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层层深入的过程。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解题时围绕所给材料,分析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事件,结合题干要求做出针对性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