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浮力》单元检测卷(含有答案)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浮力》单元检测卷(含有答案)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浮力》单元检测卷(含有答案)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浮力》单元检测卷(含有答案)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浮力》单元检测卷(含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浮力》单元检测卷(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两个相同的气球,一个充氢气,另一个充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后,氢气球升到空中,空气球落向地面,若它们在地面附近空气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氢>F空 B.F氢=F空 C.F氢<F空 D.无法判断2.关于浮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轮船是通过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水的体积来增大浮力的B.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C.热气球是通过填充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来实现上浮的D.密度计是根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来测量液体密度的3.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可搭载歼-15T、歼-35、歼-15D、空警600等不同类型的舰载机70架,如图所示。当航母舰载机全部弹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变小 B.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不变C.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变大 D.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不变4.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小球所受浮力 B.两种液体的密度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5.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的底部所受的水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6.在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球A、B体积相等,如图所示。分别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中,将小球B放入乙容器中,小球均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容器中不放小球时,甲、乙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B.小球B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大C.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比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大D.小球A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与小球B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相等二、填空题7.将同一个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液体表面位置分别在密度计的A、B处,如图所示,则此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液体的密度大(选填“甲”或“乙”)8.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如图(乙),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N,小球的体积为cm3,浸入四分之一体积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g取10N/kg)9.如图甲,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圆柱体的密度是,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时N。(7题图)(8题图)(9题图)10.如图所示,我国的“海翼1000号”深海滑翔机刷新了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它是通过改变自身油囊体积实现浮沉的.在水面下滑翔机下沉时,油囊体积变小,所受浮力.下沉过程中滑翔机受到海水的压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一块冰块静止在装有盐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冰块熔化后盐水面(上升,下降或不变),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漂浮一个小船,小船里面放有ABC三个小球,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B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C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C球扔到水中,水面(上升,下降或不变)。三、作图题12.如图,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画出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13.小明将一个西瓜和一个梨子放入水缸中,发现西瓜浮在水面上,而梨子却沉入水底,请你画出西瓜所受力的示意图。(12题图)(13题图)四、实验题14.小明想知道饮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饮料,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饮料全部倒入量筒中,饮料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饮料的质量为g,饮料的密度为;(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饮料密度会偏(选填“大”或“小”);(4)小明思考后,利用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也能测出饮料的密度:①如图丙,在大容器中装入适量水,将一小容器放置在大容器内,使小容器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此时大容器中水的深度为;②如图丁,先向小容器中倒入一部分饮料,用记号笔在小容器上作出饮料液面位置的标记,然后把小容器放入大容器中,测出此时大容器中水的深度为;③将小容器中的饮料倒掉后(忽略带出大容器中的水)重新放入大容器中,再向小容器中加水至处,并测出此时大容器中水的深度为,则饮料密度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及表示)。15.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乙、甲、丁、丙(2)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N。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入水中(4)小红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选填“甲”、“乙”、“丙”或“丁”)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5)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细线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中的水中(如图戊),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始终不碰到杯底),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子秤的读数(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五、计算题16.老师为了给同学们演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把一个计时器(如图)用密封袋包裹起来,放在水中,松手后密封袋很快就浮了起来,为了使实验更加具有说服力,该老师想让包裹计时器的密封袋能够悬浮在水中,已知装入计时器的密封袋总重为95g,装入计时器的密封袋总体积为140cm2;(1)不考虑液体压强对总体积的影响,装入计时器的密封袋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2)为了让装入计时器的密封袋能在水中悬浮,需要增加多少克配重?(配重放在密封袋内的空隙里,不影响总体积)(3)如果考虑到把装入计时器的密封袋放在水中时会受到水的压强的影响,请分析按照第(2)题结果增加配重后是否真的能悬浮?请说明理由。17.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他们找来一个瓶身为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横截面积为12cm2(忽略塑料瓶厚度),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零刻度线以上瓶身粗细均匀,如图所示。g取10N/kg,求:(1)画出图中浮力秤的受力示意图;(2)当在饮料瓶中放上质量值是12g物体后,12g刻度线与零刻度线的距离是多少cm;(3)如果浮力秤柱状体的最大刻度是4cm,那么浮力秤所测的质量的最大值是多少g。答案:1.B2.D3.A4.D5.B6.C7.相同乙8.36003.59.2.25410.变小变大11.上升下降12.13.14.左33大标记15.B1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A乙不变不变16.解:(1)不考虑液体压强对总体积的影响,装入计时器的密封袋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140cm3=1.4×10-4m3它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4×10-4m3=1.4N(2)密封袋的重力G=mg=95×10-3kg×10N/kg=0.95N密封袋能在水中悬浮,根据悬浮条件可知F浮=G+G配则配重的重力G配=F浮-G=1.4N-0.95N=0.45N配重的质量(3)因密封袋在水中时受到水的压强的影响,则装入计时器的密封袋的总体积会被压缩,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减小,则小于总重力,所以按照第(2)题结果增加配重后不能悬浮。17.解:(1)浮力秤静止时,漂浮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石块的质量大于空饮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