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附件1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附件1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附件1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附件1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FORMTEXT65.150FORMTEXTB52FORMTEXT     DBFORMTEXT34DBFORMTEXT34/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代替DB34/T998-2014FORMTEXT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cultureoflarvaeandjuvenileChinesesoft-shelledturtle,PelodiscussinensisFORMTEXT     FORMDROPDOWNFORMTEXT     FORMTEXT2024-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FORMTEXT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XXXXX—XXXX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代替DB34/T998—2014《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与DB34/T242-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规定范围。——修改了养殖池构建面积、投放方式及密度。——删除了温室晒背装置。——修改了配套设施的构建——修改了饲料投喂及管理——修改了水质管理技术参数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肥西县春峰林农林科技专业合作社、桐城市苏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田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六安市帮群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安徽三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昱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定远县农创渔业有限公司、灵璧县远大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萧县新庄镇畜牧兽医站、合肥雅度人思养殖专业合作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芬、陈祝、曲春娟、陈荣坤、姜守松、朱成骏、蒋业林、宋光同、侯冠军、高远、徐笑娜、季索菲、周翔、李支林、张太祥、侯书菊、董振兴。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鳖稚幼鳖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池的构建及配套设施,鳖苗饲养,水质管理,尾水处理,疾病防控等技术要求。本规定适用于稚幼鳖养殖的室内室外技术操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32140中华鳖配合饲料NY/T3616水产养殖场建设规范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GBT26876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4/T1895龟鳖工厂化养殖用水处理技术规范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DB34/T1867中华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3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稚幼鳖池的设计与建造4.1地址的选择阳光充足,避风向阳,环境安静,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616,NY/T5361的规定。水源充足,水质符合GB11607规定。电力供应充足,符合GB/T13869的规定。地势平坦,不易受洪涝、干旱以及地质灾害的影响。交通便利,远离学校、城镇等人口集中区域,避免选择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以及风景区等区域。4.2鳖池要求4.2.1室外池养殖池面积50~100m2为宜,池深0.8~1.0m,水深0.4-0.6m。池底平坦,以砂壤土为宜,厚10-15cm。池塘上方布置尼龙线网,防止飞鸟捕捉稚幼鳖。每个养殖池配备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隐蔽物,晒背台以及饵料台等设施。4.2.2温室池养殖温室面积以600-1000m2为宜,砖砌,水泥浇筑和钢架结构相结合。地基及墙体四角采用水泥浇筑。墙体采用钢架或者砖砌。室顶为镀锌管构建的弧形框架,上面铺设保温层。采用燃气锅炉、地水源热泵、温室专用空调等控制室内温度为31±0.5℃。室内养殖池面积为60-100m2为宜,分布于温室两侧,中间为操作通道。养殖池墙体为砖砌实墙或刀刮布,高1m,最上端为“T”型防逃檐。池内水深0.8m,底部为锅底型。每个养殖池配备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隐蔽物以及饵料台等设施。4.3配套设施4.3.1隐蔽物选用聚乙烯无结网,网眼边长0.5cm。隐蔽物呈伞状悬挂于水面上方10cm左右,两个隐蔽物之间间隔20-30cm,悬挂面积约为养殖池的1/2-2/3。4.3.2晒背台晒背装置参考GB/T26876执行。4.3.3食台若投喂浮性饲料,则以浮性塑料管串联成一圈,直径2-3m,固定于养殖一边离岸1-2m处。若采用粉状饲料,投喂前成适口软颗粒饲料,放置在水下食台,水下食台制作方法参照GB/T26876执行。4.3.4微孔增氧设施室外池每6670m2配备2.2kw罗茨风机一台,室内池每2000m2配备2.2kw罗茨风机一台;用3.0m长的微孔曝气管做一个圆盘,并用带孔的塑料板覆盖,防止稚幼鳖撕咬,每20m2设置一个。4.3.5进排水设施室外池进排水装置在养殖池对角线位置,排水口安装PVC透气帽。温室池进水系统位于养殖池壁靠近操作通道一侧,排水系统由锅底型底部和“ل”型排水管组成。5稚、幼鳖养殖5.1新建池子去碱采用新水浸泡,3-5天换一次水,换水2-3次即可使用。5.2鳖池消毒生石灰水(浓度50mg/L-100mg/L)或二氧化氯溶液(有效氯8%、浓度2g/m3-3g/m3)浸泡3d-5d;然后新水浸泡3-5天即可使用。5.3稚、幼鳖来源优先选用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来自省级良种场,或具有水产苗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稚幼鳖,或自繁自育贴近当地销售市场的土著品种。5.4质量要求体色鲜亮,反应灵敏,四肢有力,无畸变,无伤残,无病害感染,卵黄囊已全部吸收,脐孔封闭。5.5放养前消毒中华鳖消毒方式按照GB/T26876执行5.6放养放养时将温差控制在±2℃以内,轻放食台板上,让其自行爬入池水中,同一鳖池一次性放足。5.7放养密度室外池放养密度为100-120只/m2,温室池为40-60只/m2。5.8投饲管理饲料标准参照GB/T32140执行,室外池在温度高于25°C时,每天投喂2次。室内池每天投喂3次,分别约在5:40,11:30和19:30。每次投喂体质量的1%-3%,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在饲料中定期添加免疫多糖、EM菌、维生素C、保肝利胆的中药或三黄粉等,计量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5.9巡查投饲半小时后巡查,注意观察残饵,鳖的活动情况及时捞出活性不强的鳖。注意观察水色,以浅茶褐色或褐红色为宜,无恶臭味,透明度15-20cm。5.10水质调控5.10.1进排水室外池在夏季高温季节每天补充新水,使水位保持在0.4-0.6m。每天定时排放室内池废水,以排水为清水时结束排水。5.10.2溶解氧室内池在放养前3个月,每天增氧1-14个小时,增氧时间随着稚幼鳖的生长之间增加,保证水体溶解氧在5mg/L以上。5.10.3生物调控室外池在天气晴朗时,泼洒EM菌和生物底改,浓度为5g/m3,10-15天泼洒一次。室内池调控,养殖前期(养殖1-3月),EM菌和生物底改泼洒浓度均为为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