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_第1页
贵州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_第2页
贵州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_第3页
贵州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_第4页
贵州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脱贫离不开金融,更离不开金融扶贫中“精”与“准”的结合,基于此,本文先对贫困、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等相关定义进行梳理,借鉴国内外金融扶贫的经验,通过文献综述,借助统计年鉴、互联网等工具获取相关数据,找出贵州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金融服务成本高,信贷风险大,金融机构积极性不足,扶贫信贷资金配置不合理及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等;分析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贵州省特殊地理位置,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金融意识低,缺失信用;农村产业基础薄弱,达不到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要求等各种原因。最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大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精确度,加大政策力度。关键词:农村金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InvestigationreportonthestatusquoandcountermeasuresofthetargetedfinancialpovertyalleviationinGuizhouprovinceAbstract:Povertyalleviationisinseparablefromfinance,Itismoreinseparablefromthecombinationof"precision"and"accuracy"infinancialpovertyalleviation,basedonthis,Thisarticlefirstsummarizestherelevantdefinitionsofpoverty,ruralfinanceand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Drawingontheexperienceoffinancialpovertyalleviationathomeandabroad,Throughtheliteraturereview,Usingstatisticalyearbooks,theInternetandothertoolstoobtainrelevantdata,Findoutthemainproblemsexistingin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inruralfinanceinGuizhouProvince:highcostoffinancialservices,Highcreditrisk,Lackoffinancialinstitutions,Unreasonableallocationofpovertyalleviationcreditfundsandinsufficientimplementationofpolicies;Analyzethereasonsfortheproblemsof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inruralfinance:Backwardinfrastructure,Poorfinancialawarenessamongthepoor,Lackofcredit;Ruralindustrialfoundationisweak,Failuretomeetthecurrentcreditrequirementsofcommercialbanksandotherreasons.Finally,th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theruralfinancial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underthe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areproposed:improvethelevelofruralfinancialservices,improvetheruralfinancialecologicalenvironment,increasetheprecisionofthe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inruralfinance,andincreasethepolicystrength.Keywords:ruralfinance;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ruralrevitalization

目录TOC\o"1-3"\h\u9619一、绪论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贵州省扶贫效果明显。到2019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至66万人,同比减少40.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2.7%降至2019年的1.8%。国家和地区扶贫政策与资金融合使用,在短期内有效改善了贫困状况,但对可持续性发展并非长久之计。自上而下的资金供给,不仅会抑制农村居民的真实性意愿,而且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用途无法通过精准化的机制来监管。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本论文以国家重点扶贫开发省份——贵州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国外对于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成果,提出了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提升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丰富了农村金融扶贫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农村金融发展更好的助力扶贫起到一个理论指导作用。(2)现实意义近年来,贵州省在金融扶贫领域的投入较大,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贵州省位于西南边陲,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四位一体,其贫困状况尤其突出,是我国相比于其他省份而言贫困重点县最多的省份,其脱贫任重而道远。本论文基于贵州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分析贵州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为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开展下一步扶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贵州省按时脱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本文主要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分析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使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达到振兴乡村的目的。1、国内研究综述国内相关学者从多角度相继研究金融扶贫、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等问题:于广显(2020)以台前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台前县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实际与理论,创新设计了台前县金融扶贫路径。胡颖洁(2020)选取四川阿坝州2005年至2018年的贫困发生率、农村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效率、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等五类数据,进行实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发生率与收入分配没有明显关系,但分别于农村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效率、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经济增长成反比关系。陈曼(2019)选用湖北省17个市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进行测度研究,认为进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是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良好举措;进行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化与创新可以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和双翼(2019)在贵州省金融精准扶贫的研究中表明贵州省金融精准扶贫主要由政府和企业为主导。候志超(2019)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与扶贫效应存在正向关系。普旸(2019)采用对比红河州13各县市2014年-2017年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效率的方法,依据效率形态分布图,提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建议。2、国外研究综述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困现象,为了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相关专家大多研究农村金融扶贫农业方面的问题。JiantiZheng,ZhizhongXie(2020)基于包容性金融的背景和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从包容性金融的角度来看,探讨了农村小额信贷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促进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发展。ChizobaP.Anunobi;NneamakaO.T.Nwankwo;CynthiaObi-Nwandikom(2020)等人在阿南布拉州选取367名受益于RUFIN信贷服务的农户户主。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检验假设,表明农户获得信贷服务后,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建议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应加强对农户信贷使用情况的监测和监督。BorisDinictriSohWenda;DorothyFonEngwali;MosesAbitOfeh(2020)等人利用从300个玉米生产者收集的原始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工具和Logit模型进行分析。表明从逻辑分析来看,信贷获取、农民教育水平和农场规模等因素对玉米生产具有积极和显著的贡献。此外,指出玉米生产商面临的玉米价格低和波动以及从农场到市场的道路不畅通等挑战,并建议在农民周边设立负责向农民提供财政、技术和商业援助的机构并大力加强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3、研究述评国外的研究大多基于金融扶贫农业,通过小额信贷扶贫农村农业,并有创新性地改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对农户的信贷监测,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国内的研究大多基于农村金融发展与扶贫成效之间的关系,并从多角度分析影响扶贫效率的因素,从而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综上,我们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一方面要根据原有原理,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将农村金融资源有效运用于乡村经济发展中,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农村金融精准扶贫体系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落实好扶贫政策,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分三步开展研究。第一是理论分析,从理论依据、文献综述着手,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是个案分析,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分析贵州省贫困现状和金融发展状况,对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真做好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第三是对策建议: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大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精确度、加大政策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而支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助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为振兴乡村奠定坚实基础。(四)本文创新点与不足1、创新点本文通过农村金融与精准扶贫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提高贵州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目前以贵州省为主要对象的金融精准扶贫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提高贵州省金融精准扶贫程度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紧扣时政热点,文献、数据比较新,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针对农村发展出台比较新的国家战略,自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后,一直活跃在各大报道中,且深受人们关注,因此,本文使用的数据、文献、研究成果都是比较新颖的。2、不足之处一是查阅的文献资料不够全面。本文研究过程中查阅的国外文献屈指可数,国内文献也不够充足,且对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望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深入学习。二是欠缺相关实践经验。本文基于理论层面提出的建议,缺少实际操作经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一)贫困贫困一词随着时间、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人对贫困的定义也不全相同,关于贫困的定义有很多。以下列举几个:(1)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是贫困家庭。[2](2)X义圣、杨彩玲认为,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缺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一般的平均水平。[3](3)贫困的含义不仅指低收入和低消费,还指在教育、医疗卫生、营养以及人类发展的其他领域取得的成就较少,贫困不仅指收入低微和人力发展不足,它还包括人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包括缺少发言权、权利和被社会排斥在外。[4]贫困受社会历史、人文、环境、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简明扼要地界定贫困。本文只对一般性贫困理论进行界定,所以不再对贫困定义的外延阐述。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贫困概念界定为消费水平低、收入水平低以及家庭和经济个体极度缺乏资金的生活状况。(二)农村金融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农村金融开始被人们所知晓,用专业的术语来讲,农村金融是不同产权主体,凭借信息、信用和契约三大要素,仅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获得由金融工具汇聚在一起的规模资金,体现金融交易活动的集中化特点。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农业信贷补贴论认为资金的短缺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之一,且可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消除这一制约因素,建议建立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精心规划和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政府应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村农业薄弱环节;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方针为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保驾护航。该理论认为,政府干预可以使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农业,促进农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完全遵循市场规律,认为农村信用补贴存在诸多不足,贴息要弥补信贷补贴问题。该理论反对政府干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重视农村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加强对农村内部资金的挖掘,摆脱对外资的依赖。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对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正确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低收入群体的脆弱性和风险性,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初期,政府有必要适度、有效、合理地进行干预。在中后期,要强调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通过市场化提高运行效率。(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发展生产力是消除贫困的路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将发展社会生产力看作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也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既要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同时关注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还延续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消除贫困以人民为主的方法。习近平强调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集结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脱贫贡献力量,同时将扶贫、扶智和扶志相结合,促进贫困地区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摆脱贫困的生产活动中去。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目标——共同富裕,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完成好脱贫攻坚工作,全力实现贫困地区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同进入小康社会。三、贵州省农村贫困及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贵州的具体地理位置:北纬26、35东经106、42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贵州、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贵州省农村贫困现状贵州省是一个集民族、贫困、山区于一体的特殊省份。是中国扶贫的主战场之一。而且由于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贫困程度又广又深,很难摆脱贫困。据统计,14个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贵州有4个,麻山、雷公山等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全省88个县中,有扶贫任务的有66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45个,深度贫困县21个;截止2019年4月30日,贵州省第二批33个贫困县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2019年底全省贫困人口下降至44.2万,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2.7%下降到2019年的1.8%。1、贵州省农村贫困县分布状况2.贵州省农村贫困规模分析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分析自2011年我国提高贫困线标准以来,贵州省贫困人口规模从2011年的1014万人下降到2019年的66万人,累计减贫人数达到1080万人,年均减贫120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从2011年的27.1%下降到2019年的1.8%,累计下降25.3%,年均下降2.8%。至此,贵州省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如表3-1所示:表3-1贵州省2011-2019年贫困人口规模及贫困发生率年份贫困人口规模(万人)贫困发生率(%)2011101427.1201280421.6201366117.7201457415.49201547112.720163739.820172797.520181794.82019661.8统计显示,2019年全省实现136.8万贫困人口净脱贫、3005个贫困村出列、33个贫困县申请摘帽。到2019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95%,贫困村减少95%,贫困县预计减少92%。可以得出,贵州省脱贫攻坚仍然任重道远。[5](二)贵州省金融业发展状况1、银行金融业机构数量分布最具代表性的金融机构是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银行。如下表3-2贵州省银行金融业机构数据可以看出,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逐年增加,说明其规模在逐渐扩大,小型金融机构的机构数和法人机构数目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机构数、从业人员以及法人机构数在不断增加,说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传统的农信社也在进行内部体制改革,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崛起,但相较于小型金融机构来说,其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其目的不在于相互竞争,而是通力合作达到为农村地区提供广泛、便捷的金融服务的目的。表3-2贵州省银行金融业机构数据年度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机构个数(个)从业人员(人)资产总额(亿元)法人机构(个)机构个数(个)从业人员(人)资产总额(亿元)法人机构(个)20132383212376126.213357910150.43620142387217257178.6132671240181.641201523762149985481338316442374920162338216919184133102245732564201723062184210182133132279633573201822852302798551331392920343732019223923368102621331683152375732、保险业金融机构模式“农户+保险”、“农业+保险”、“农户+合作社+保险”等模式在农村金融体系中逐步发展起来,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探索与创新的结果。保险产品与农业接轨,实际上是一种福利色彩,灾害频发的贫困地区,保险公司一般会承担较高的成本费用。每一种模式的运行方式不一样,但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让农户有抵御不确定风险的能力。如下表3-3所示:通过统计2011年到2019年八年的农业保险发展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农业保险各项赔付和给付数据是逐年增加的,说明保险业已经与农业接轨,为农业发展撑起一把保护伞,为农民增加一份抵御不确定风险的能力。表3-3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情况(2011—2019,单位:亿元)年份保险金额原保险费收入各项赔付和给付20111174.316.062.8520121303.177.314.1201386910.316.0520141217.7711.068.2320151772.5911.956.4920161085.1811.727.8920171280.3511.747.9320181382.1411.8811.120191489.5916.4610.7四、贵州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分析在全国相继开展金融扶贫的背景下,贵州省金融机构的工作力度也在加大,金融扶贫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扶贫效果不断凸显。(一)贵州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发展情况贵州省金融机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同时,金融机构在积极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优秀工作。第一,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信贷投入的不断加大。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全省累计发放扶贫贷款总额982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9万)、脱贫户(99.3万)获得直接信贷支持。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总额达4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带动和服务贫困人口达94.7万人次。第二,积极在贫困地区开展普惠金融项目,形成多方协调配合、共同发力的金融精准扶贫新格局、新气象。截至2018年末,27个深度贫困县(市、区)共有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1212个,保险机构213家,证券机构5家,助农取款服务点3900个,评定信用农户155.2万户。第三,不断开拓创新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及服务。各地区、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区域和业务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第四,不断拓宽贫困地区融资渠道。金融机构积极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来筹集资金,以此不断满足贫困地区的合理融资需求。(二)贵州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模式贵州省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工作模式是大扶贫,以开发式的扶贫为工作方针。重点关注乌蒙山片区、边疆民族地区、石漠化片区及黔西南山区,在重点关注领域采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及社会扶贫三大模式,着重解决贫困对象的温饱问题。1、专项扶贫模式专项扶贫模式主要针对贫困对象的不同贫困程度,专门制定的扶贫开发工作,以下列举:产业扶贫、易地搬迁。(1)产业扶贫采用“企业+农户+合作社”模式,凭借贫困地区的当地特色产业,向农业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目的是达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率、拓宽其收入来源,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贫困户收入的可持续增长。(2)针对于难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群众,贵州省出新招,采取就近原则,进行易地搬迁。在确保搬得出、住得稳、能发展和可致富的条件下,积极引导贫困户移民搬迁,从而提高了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2、行业扶贫模式行业扶贫模式有多种模式,这里主要列举基础设施扶贫工程、文化教育扶贫工程、民生保障扶贫工程三大扶贫工程。(1)基础设施扶贫工程。开始实施精准扶贫之后,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政扶贫资金、信贷资金用来完善基础设建设,具体表现为着手建设乡村道路、乡村卫生院、乡村中小学校,改善农村电网、引入广播电视和网络宽带、建造安全饮用水设施、村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内容不断得到扩展,建设标准也不断提高。(2)在文化教育方面,建设村文化室和综合性社区文化中心以及继续实施各类文化工程。包括“七彩贵州全民健身”、文化惠民“春雨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文化大篷车送戏行”等。针对因学致贫问题,积极开展扶贫教育。优先在贫困地区普及学前教育,认真落实“全面改薄”规划理念,加强中小学相对集中办学;全面实施四个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扩大贫困地区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积极完善和落实各级各类贫困生资助政策;统筹协调,把发达地区的教育支持转移到贫困地区。(3)保障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积极加强应急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受灾群众救助政策,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建立健全贫困地区残疾人看护服务体系,以此来解决生活无法自理人群的托养问题;解决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隐患问题。3、社会扶贫模式社会扶贫模式是社会与政府合作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一种工作模式。它聚集了广泛的社会资源,满足了贫困人口多样化的需求,分担了政府扶贫的压力,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不足,提高了扶贫效率。其社会扶贫方式主要有:定点扶贫、沪滇对门帮扶、企业扶贫、扶贫志愿者行动。(三)贵州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1、金融服务成本高农业具有周期长、高风险、低收益、地域性、受自然因素环境影响大等特殊性,这加大了金融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风险。加上贵州省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地广人稀,贫困村、贫困户多集中在远离城镇的山区和深沟远寨,不利于金融机构收集农户信息,这些增加了金融机构在乡镇发展分支机构和布置网点的成本,也无形中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成本。2、信贷风险大由于小微型民间贷款机构不受法律规制、扶贫信贷对象自身风险较大,从而加大了小额信贷风险。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约束十分有限,导致民间金融机构无法通过合法途径吸附存款和资金,只能另辟蹊径,在法律的盲区,发展非法筹融资业务,破坏金融生态环境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另外,农民知识水平有限、缺乏信贷诚信意识,常存在信用贷款逾期等失信问题,同时贫困人口自主创业能力不足,且错误认为贷款为财政性质扶贫资金,还款率较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贷风险。3、金融机构积极性不足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开展违背了金融机构的逐利性、盈利性,不满足金融市场运行规律,且贫困地区的财政也是处于紧张状态,短时间内,还可以吸引金融机构入驻乡村,开展金融支农业务,时间一长,就负担不起金融机构的资金补贴。一旦失去了政府的补贴,在低利率放贷、有收不回贷款的风险的情况下,就会降低金融机构的负责能力,进而就会放弃继续参与金融扶贫工作。特别是有财政支持参与小额信贷助农的小微型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能力有限,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很难维持正常的运行,更别说开展扶贫业务。在此基础上,金融扶贫机构在开展扶贫业务中往往是出于被动的,缺乏对精准扶贫的热情,它们更多的是为完成工作任务,获得短期财政支持。4、扶贫信贷资金配置不合理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众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弱,金融意识淡薄,金融需求低,而且贫困户的贷款需求大多主要用于改善住房条件、子女教育、医疗、婚丧嫁娶等大事,而且大部分贷款还具有时间紧、金额小、频率低等特点。农村产业基础薄弱,中小企业发展困难。贵州高原特色农业主要有三七、天麻、咖啡、普洱茶、核桃等,但是存在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技术与管理不配套等问题,再加上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使之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品牌”,很难达到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要求,因此,农村产业基础建设方面的扶贫缺乏资金支持。5、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一方面国家出台了很多有金融机构关精准扶贫的政策,但是由于分级太多,出现信息不对称,因此,资金和项目不匹配。有资金却没有好项目,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或浪费资金,而且实际干活的人较少,很多时候县级部门人手不足。另一方面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2016年之前是家中有黄毒赌人员,全家人不予参评且是每村15户的比例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起,评定建档立卡的标准变成了收入低于贫困线(2952元)且不满足“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应进则进,应退则退”。而只有公安机关才能查到农民的存款情况,因此无法真实准确地判断农民的资产状况。而且,在评估贫困户退出的过程中,由于农民收入的不稳定,从而出现了错评、漏评、错退的现象。在扶贫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因素,难以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五、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一)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1、政府转变扶贫方式政府要转变扶贫方式,从直接投资转变为引导金融机构投资贫困地区的企业和产业,把握农村金融扶贫资金的流向、来源,合理配置农村金融扶贫资金。从而在宏观调控角度实现风险分散、交易成本低的扶贫方式。2、政府加强引导金融市场发挥扶贫功能金融市场发挥扶贫功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和经济的稳定也离不开政府与金融市场的良性互动,政府的引导可以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出现诈骗、投机、泡沫和操纵市场等不良现象。3、金融机构评估应对风险能力金融机构可以评估自身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如对按时还款的村民给予特殊政策:简化贷款流程,在一定的额度内予以先放贷再补审批等特殊政策,以此刺激村民的还款积极性和打造出“造血”式的金融扶贫才能。(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1、提高农户金融意识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转变人的思想观念是发展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第一步,因此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借助电视、广播、网络新闻媒体等移动互联网传播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等相关知识,提高农户的金融意识,让广大农民全面认识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宣传金融相关知识,提高村民对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2、建立完善农村诚信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完善农村诚信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可以约束村民和农村金融的失信行为,提高农户与商户的信贷信用,使得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个良好的发展状态。不断加强诚信意识宣传和诚信教育,提高农户的信用管理观念。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创建一个有效的征信管理机制,严惩失信者,对守信者给予适当的嘉奖。3、普及农村金融知识好的金融法律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金融机构在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金融法律法规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宣传相关知识,同时政府与金融机构可以联合普及农村金融知识,使农户全面了解金融知识相关法律。(三)加大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精确度1、建立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要建立健全干部帮村机制,鼓励领导干部深入群众,以便及时了解扶贫队伍针对性扶贫的具体工作,避免扶贫工作流于表面。同时,要发挥地方人才的示范作用。要大力宣传当地人才的优秀事迹,不断强化村民脱贫致富思想,鼓励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过上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2、践行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精准度”精准扶贫的工作前提是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户、低保户、残疾户,严格确定目标贫困人群,合理配置扶贫资金,有效避免金融“离场”和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其次,确保任务准确分配,量化精准扶贫贷款工作,确保贫困地区配备相应的贷款员。(四)加大政策力度1、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农村信用社驻乡网点虽多,但是贷款审批程序复杂、门槛高,大多数农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达不到贷款要求。因此,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大力引导小微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投融资渠道,多创新符合农村贫困人口的金融产品,简化贷款审批程序,降低门槛,使得大多数农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可以贷款。2、重点帮扶农村重点地区和薄弱地区继续加大农村金融资源向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的力度。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前提,在加大农村金融扶持力度的同时也要重视打造美丽乡村的目标,金融扶贫机构不能过于看重自身的盈利情况而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因此应该加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性信贷投放力度。逐步提升金融机构信贷发放的积极性和信心,政府对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金融企业予以奖励补助。3、优化农村信贷机构根据农村的不同产业结构特征和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情况,优化农村信贷结构。一方面,积极运用专项再贷款和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精准投放力度。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引导由市、县、乡三级财政部门统筹协调资金,用免收担保费用的形式为扶贫对象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同时由市、县、乡三级政府、合作银行和保险公司按比例共同承担对扶贫贷款的损失;鼓励政府、财政、保险机构无缝衔接、集中资源,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信贷和抵押方式,形成相对灵活的担保形式。

参考文献[1]JiantiZheng,ZhizhongXie.ResearchonInnovativeDevelopmentofRuralAreaMicrofinanceundertheBackgroundofInclusiveFinance[J].WorldScientificResearchJournal,2020,6(5).[2]ChizobaP.Anunobi,NneamakaO.T.Nwankwo,CynthiaObi-Nwandikom.RelationshipbetweenRuralFinanceInstitutionServicesandStandardofLivingofRuralFarmingHouseholdsinAnambraState,Nigeria[J].AsianJournalofAgriculturalExtension,Economics&Sociology,2020.[3]BorisDinictr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