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高纤维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涤纶高纤维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涤纶高纤维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涤纶高纤维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涤纶高纤维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⑤事故池池容综上所述,本项目总有效容积为408m3,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本项目设置的初期雨水兼事故池容积600m3,大于总有效容积408m2,故本项目设置的初期雨水兼事故池容积合理。项目事故池兼初期雨水设置在同一地点,但分级设置,且为了节约水资源,项目初期雨水一旦收集便会用于选矿不会在初期雨水池久停,大多数时候项目事故池兼初期雨水池都处于“事故池”及空置准备状态,因此项目初期雨水收集池与事故池兼用可行。事故池内日常情况下应保持空置。应采取的措施还包括:①一旦废水污染处理设施发生故障,相应生产车间必须立即停止生产,且将废水暂时贮存于事故应急水池中,待故障排除、治理设施修复且可以正常运转后方可投入生产,且将原废水重新回到废水处理站处理,严禁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环境中。②一旦发现跑、冒、滴、漏,应采取措施,切断进、出料阀门,防止废水外泄。并将泄漏物质收集至事故池(可用水冲洗),并泵入废水处理系统,重新进行处理。③建立处理紧急事故的组织机构,规范事故处理人员的职责、任务,组织抢险队伍,保障运输、物质、通讯、宣传等使应急措施顺利实施。④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明确负责人及联系电话。加强平时培训,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快速作出反应6.4.3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在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应急措施过程中,本项目拟将应急防范措施分为三级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即:一级防控措施将污染物控制在装置区;二级防控措施将污染物控制在终端事故池;三级防控措施是在园区污水处理厂,确保事故状态下不发生污染事件。1)一级防控措施本项目危废间围堰设计与建设应当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2018年修订版)执行,并满足下列要求:凡在装置开停工、检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含有可燃、有毒、对环境有污染液体漫流的装置单元周围,应当设置高度不低于150mm,宽度不超过150mm的围堰和导流设施。围堰内应当设置混凝土地坪,并设置集水沟槽、排水口。围堰外设置阀门切换井,使事故状态下废水能有效收集至事故池。切换阀宜设在地面操作。切换时间按照《石油化工行业污水处理场设计规范》执行。在检修通道及交通入口处的围堰应当设为梯形缓坡,便于车辆的通行。在巡检人员经常行走的围堰处应当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和警示标识。本项目拟在危废间设置1个容积为2m3地下式的收集池,事故池容积根据危险废物储存容积及事故时泄漏的物料量确定,能满足事故状态下废液的收集。2)二级防控措施工程在厂区雨水排放口和污水排放口处设置总阀门,当厂区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关闭阀门,截断废水外排途径。雨水排放口总阀门和污水排放口总阀门,可直接截断整个厂区废水外排途径,建设600m3的初期雨水兼事故池,确保事故情况下危险物质不污染水体,可满足一次性事故废水量,避免全厂事故废水外排,污染环境。3)三级防控措施项目位于上高高新技术产业园五里岭产业园,项目以园区污水处理厂作为三级防控措施,防控污水进入地表水体。污水一旦泄漏至厂区外,应及时通知当地政府以及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周边群众及下游饮用水取水单位。建设单位应有明确的“单元-厂区-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要求,其中“单元”指生产装置区、库区等相对独立区域,均应设置截流措施,并且设置雨、污水分流及雨污阀门等封堵系统。6.4.4火灾事故防控及处置措施(1)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废物火灾发展蔓延快、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3)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4)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和主要途径。(5)正确选择最适应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6)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预先演练)。(7)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火灾现场,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8)厂内消防力量无法消除的火灾,应立即报警处理。6.4.5天然气泄漏风险防控及应急措施1、天然气泄漏事故发生时,根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150m以外,切断火源,根据泄漏程度,必要时采取措施对附近居民进行安全、有序撤离,并对3km范围的村庄发出安全警报。2、现场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3、天然气泄漏发生火灾首先应严格控制火源,在高危区域任何火焰及高温热源及可能产生火花的设备都应禁止,同时清空附近的PE塑料产品及纸杯纸和淋膜纸边角地,杜绝塑料燃烧产生的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气体。天然气泄漏后立即切断气源,控制泄漏。当需要对着火点进行灭火时可采用干粉灭火系统,该系统是扑救高压力、大流量天然气火灾的有效措施。对泄漏量较小的火灾,可用二氧化碳进行补救,灭火后应立即切断气源,阻止气体溢出,防止复燃。(1)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2)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3)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6.5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应急计划区项目的危险目标主要为:造粒车间、前纺车间、后纺车间、仓库、三级沉淀池、危废暂存间;环境保护目标为厂内的办公楼。(2)应急机构1)机构组成企业成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厂长、有关副厂长及生产、安全、环保、保卫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全和环保部门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风险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厂长任总指挥,有关副厂长任副总指挥,负责全站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可设在生产调度室。如若厂长和分管副厂长不在企业时,由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2)机构职责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指挥部: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3)人员分工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安全科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环保科长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保卫科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生产科长(或调度长)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4)专业救援队伍企业内设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由各部门职工经培训后组成,分为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信保障队、环境监测队,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3)应急程序当企业发生环境事故或紧急情况后,事故的当事人或发现人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向指挥领导小组报告。指挥领导小组指挥专业救援队伍对环境事故或紧急情况按本单位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在事故现场的救援中,由现场指挥部集中统一指挥,灾情和救援活动情况由指挥部各向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如事故影响较大,本单位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则由指挥领导小组向安监局和环保局报警,接到报警后,按规定启动应急预案。企业所使用的化学品等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灾害事故时,应按就近救援的原则,先由运输人员自救,同时请示事故所在地的社会救援部门组织救援,并同时向单位报告,由企业应急组织进一步协调处理。(4)应急设施车间、仓库: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消防服等;烧伤人员急救所用的一些药品、器材。临界地区:烧伤人员急救所用的一些药品、器材。所有应急设施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对各种通讯工具、警报及事故信号,平时必须做出明确规定;报警方法、联络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显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5)应急环境监测由环境监测队伍对环境风险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严重程度等所造成的环境危害后果进行评估,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事故,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6)清除泄漏措施环境事故或紧急情况得到控制后,应立即清除环境污染。(7)安全防护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8)应急终止1)应急终止的条件=1\*GB3①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GB3②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3\*GB3③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4\*GB3④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GB3⑤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2)应急终止的程序=1\*GB3①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2\*GB3②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1\*GB3①有关部门及突发环境事件单位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2\*GB3②对应急事故进行记录、建立档案。并根据实践经验,一级应急机构组织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3\*GB3③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9)应急演习和应急技术培训对于环保管理人员和有关操作人员应建立“先培训、后上岗”、“定期培训安全和环保法规、知识以及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的制度。应急机构应定期对机构内成员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应急技术培训和考核,并每年进行一次模拟演习,以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并积累经验。每一次演练后,企业应核对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查,并找出不足和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期间通信系统是否能运作;2)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3)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4)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5)企业应把在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6)企业应在现场危险设施和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事故应急处理预案;7)应把对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修改情况及时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有关的人员。(10)编制应急预案制定事故应急救援目的有两个,目的之一是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可能导致事故蔓延的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的发生。目的之二是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人和财产的影响。因此,事故救援由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从预防事故的着手,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建设单位应委托安全评价单位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熟悉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方法。(11)应急监测A采样计划制定和采样器材准备。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初步制定有关采用计划,包括布点原则、监测频次、采用方法、监测项目、采样人员及分工、采样器材、安全防护设备、必要的简易快速检测器材等,必要时,根据事故现场制定更详细的采样计划。B采样方法及采样量的确定采样方法及采样量可参照HJ/T91、H/T164、H/T193、HJ/T55和H/T166等。C采样范围和采样断面(点)的确定采样人员到达现场后,应根据事故发生地的具体情况,迅速划定采样、控制区域,按布点方法进行布点,确定采样断面(点)。D采样频次的确定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确定。事故刚发生时,采样频次可适当增加,待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可减少采样频次。E采样注意事项、现场采样记录、跟踪监测采样、在污染事故责任不清的情况下,可采用逆向跟踪监测和确定特征污染物的方法,追查确定污染来源或事故责任者、采样的质量保证、采样仪器应在校准周期内使用,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仪器离开实验室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12)公众教育和信息建设单位应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并编写有关小册子,以急备用。预设事故发生时,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公众,因此,当事故发生后,由通讯联络队通知公安部门,告知发生的事故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危害,通知撤离影响范围内人员;并请求交通部门采取对周边受影响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请过往车辆、人员绕行。避免对公众的伤害。6.6风险评价结论项目涉及的主要环境风险物质有天然气、废气、废水、废机械油、废油剂、纺丝油剂、含油废物、火灾爆炸等。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规定,厂区内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1,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Ⅰ,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项目风险事故防范措施齐全,分别从采取总图布置及建筑安全防范、生产设备安全措施、贮运安全防范、电器安全防范、消防及火灾报警、事故废水收集、杜绝事故废水下河、地质灾害防治、抗洪抗震及其他防范措施,同时,企业应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项目在发生风险事故后通过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可以确保事故不扩大,将不会对建设地区环境造成较大危害。本项目风险评价结论:项目存在一定风险,但风险处于环境可接受的水平,项目风险防范措施可行。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企业在采取紧急风险防范处理措施并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况下,可以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由此可见,在发生事故后企业在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其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企业应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设置较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建立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表6.6-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建设项目名称上高县新顺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涤纶高纤维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地点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五里岭工业园盛元路6号地理坐标东经114°48′56.029″,北纬28°14′42.441″主要风险物质分布原料仓:纺丝油剂危废暂存间:危废废物(废油剂、含油废物、废机械油)事故应急池、污水处理站:事故废水废气设施:颗粒物、非甲烷总烃、乙醛天然气管道:天然气车间:火灾爆炸及伴生/次生物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果(大气、地表水、地下水)(1)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环保设施故障风险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天然气泄漏及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项目地下水环境风险主要来源于化粪池、污水处理站。事故状态下,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池底出现破损,废水泄漏到地下水环境中,若未经收集渗透进入地下水,将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3)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灭火过程中将产生消防废水,消防废水中含有燃烧产物,若直接排放将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此外,企业废水处理环保设施出现故障、管道破裂、操作不当及控制系统失灵的可能,产生事故废水。水处理系统小故障包括管道泄漏、阀门失灵等,相对发生的概率较大,若直接排放也将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4)在原辅料、天然气等物质遇明火时,将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灭火过程中将产生消防废水,消防废水中含有燃烧产物,若直接排放将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事故池事故废水出现泄漏,直接排放也将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风险防范措施要求1、为防止废水污染事故采取收集、处理和应急防治措施,收集系统收集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废水处理系统出现事故时由消防事故池作为应急防范措施,可确保正常及事故状态下废水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2、为了防止危险固废泄漏,应在危险固废暂存库设置围堰,做好防渗措施,防止泄漏事故导致土壤环境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事故发生。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环境风险防范填表说明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Ⅰ,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项目存在一定风险,但风险处于环境可接受的水平,项目风险防范措施可行7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7.1施工期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7.1.1施工废气防治措施可行性1、施工采取的抑尘措施有:(1)开工前,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并进行维护;暂未开工的建设用地,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未开工的,应当采取临时绿化等防尘措施;(2)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公示施工现场负责人、环保监督员、扬尘污染控制措施、举报电话等信息;(3)在施工现场出口处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配套设置排水、泥浆沉淀设施,施工车辆不得带泥上路行驶,施工现场道路以及出口周边的道路不得存留建筑垃圾和泥土;(4)施工现场出入口、主要道路采取硬化处理措施;(5)在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以及工地堆存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建筑土方应当采取遮盖、密闭或者其他抑尘措施;(6)装卸和运输渣土、砂石、建筑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当采取完全密闭措施;(7)出现重污染天气状况时,施工单位应当停止土石方作业、拆除工程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建设行为。采取措施后,预计可减少扬尘产生25%~75%,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预计施工厂界颗粒物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浓度限值要求。本项目施工期较短,随着施工期的结束以及场地、道路地面的硬化和绿化,施工扬尘影响也将结束。预计施工废气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措施在经济、技术方面具有可行性。因此,施工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7.1.2施工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1)地表水本项目施工期产生废水主要为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生产废水产生量少,经循环、池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排放;施工期厂区周边存在居民住户,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为盥洗废水,产生量较少,生活污水通过临时化粪池沤肥处理。通过以上保护措施后,施工废水对厂区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2)地下水拟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积极采取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活污水、施工污水、生活废渣、建筑垃圾及其它有害固体废弃物及时收集处理或外运集中处理,对生活污水、施工污水的临时储水池和固体废弃物临时堆放点要采取必要的防渗、防雨措施,以防其中污染物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可采取以下措施对地下水进行保护:1)修建施工排水沟,确保基坑排水有序排放;2)混凝土拌和养护废水主要为含悬浮物、硅酸盐、油类等,施工现场设置废水沉淀池用于集中收集,经沉淀中和处理后回用不外排;3)生活污水含COD、氨氮类等,在施工人员临时居住区设污水收集设施,需定期清理。7.1.3施工噪声防治措施可行性本工程噪声源来自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有平地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噪声级84dB(A)~86dB(A)。工程采取加强施工管理、设备维护保养降低施工噪声影响。根据预测,在施工阶段,昼间距施工设备50m,夜间180m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车辆行驶道路两侧昼间50m,夜间180m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本项目工程施工均在占地范围内进行,距离周边最近村庄距离约570m。因此,施工场地噪声不会对周围村庄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综上,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7.1.4施工固废防治措施可行性建筑垃圾运至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处理;土方规范堆放,临时加盖密目网措施,以致扬尘产生,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在场地内设临时收集点,再由运输车辆运至附近市政垃圾收集点(或处置点)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建筑垃圾外运、生活垃圾收集点收集外运处理措施经济、技术具备可行性。综上,项目采取的施工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7.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7.2.1本项目有组织废气处理措施项目造粒车间的破碎粉尘由集气罩收集再通过管道汇合至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与熔融挤出废气由集气罩收集后经喷淋+静电烟雾净化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一起通过3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前纺车间的真空清洗废气经沉降室沉降通过管道与干燥、熔融、均化、纺丝有机废气一起经一套喷淋+静电烟雾净化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3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后纺车间的油剂、定型有机废气经一套喷淋+静电烟雾净化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35m高排气筒(DA003);天然气燃烧废气经12m排气筒直接排放。图7.2-1废气处理措施及排气筒设置情况7.2.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含尘废气目前含尘废气常用的治理技术包括旋风除尘、袋式除尘、电除尘等。(1)旋风除尘处理技术旋风除尘技术是利用旋转的含尘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颗粒污染物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技术。该技术投资成本低,可用于处理高温、高压、腐蚀性含尘气体;除尘效率70~90%,可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适用于粒径>8μm的粉尘治理。(2)袋式除尘处理技术袋式除尘技术是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净化。该技术适用范围广,除尘效率〉99%。适用于粒径〉1μm的粉尘治理。(3)电除尘电除尘包括湿式电除尘及干式电除尘,湿式电除尘器和与干式电除尘器的收尘原理相同,都是靠高压电晕放电使得粉尘荷电,荷电后的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到达集尘板/管。干式电除尘器主要处理含水很低的干气体,湿式电除尘器主要处理含水较高乃至饱和的湿气体。在对集尘板/管上捕集到的粉尘清除方式上WESP与DESP有较大区别,干式电除尘器一般采用机械振打或声波清灰等方式清除电极上的积灰,而湿式电除尘器则采用定期冲洗的方式,使粉尘随着冲刷液的流动而清除。本项目工艺含尘废气中颗粒物粒径介于0-50mm之间,考虑到旋风除尘器造价及运行费用低,适合较大颗粒物的收集,而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高于99%,废气达标排放有保障,特别适合细颗粒物的收集。故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本项目采用袋式除尘技术处理工艺含尘废气。袋式除尘器基本组成和原理:1)基本结构:袋式除尘器由以下主要部分所组成:除尘器本体为圆筒形结构;由气箱,中部筒体和下部筒体,滤袋、贮气包、脉冲阀、连接板等组成。喷吹装置由贮气包,电磁脉冲阀及配管,喷吹管及管件所组成。2)工作原理:袋式除尘器共设有若干组喷吹管,每组安设1个T型脉冲阀。喷吹管的压缩空气的喷射由每根喷吹管入口的脉冲阀与贮气包相连通,压缩空气由专设的空压机供给。压缩空气从0.75Mpa减压到~0.5Mpa送入气包内。反吹风清灰控制,由PLC微机控制,采用时间程序和差压变送器按设定的差压值进行控制。即发出指令从喷吹管第1组,脉冲阀喷吹,压缩空气经喷吹管上的喷吹孔喷向滤袋,在压缩空气高速气流作用下,在射流周围形成负压而从周围吸入5-7倍于压缩空气的气流量一道射入滤袋内,由于压缩空气喷射作用,滤袋产生抖动和由里向外地反吹气流作用下,便有效地清除掉滤袋附着堆积的灰尘。逐次由N1至N8脉冲阀完成喷吹工作。3)反吹风清灰控制①自动控制:控制方式采用物料输送系统集中微机控制,反吹风清灰的控制程序编入该微机控制内。或脉冲除尘器配置反吹风清灰的控制仪。该控制仪安在控制箱内。该除尘器采用过滤-反吹(脉冲喷吹)两种状态的清灰方式。②手动控制:操作柜上设有自动-手动转换开关,当转换到手动时,可手动控制各组喷吹管依次按时间程序清灰一遍。③控制要求a.控制柜上设有电磁脉冲阀工作状态灯光显示。b.除尘器进气口与出气口安设差压变送口。c.控制柜上设有电磁阀按钮开关,作点检及调试用。d.脉冲阀除由PLC微机进行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外,还设有手动开关以备程序发生故障时,手动进行操作。2、有机废气针对TVOC(NMHC)的治理技术较多,大多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回收技术和销毁技术。回收技术包括吸附、吸收、喷淋等,销毁包括焚烧、光催化氧化、等离子等。市场主流TVOC(NMHC)治理技术优缺点见下表:表7.1-1主流TVOC治理技术对比表多相催化氧化法生物分解法活性炭吸附法等离子法焚烧法TVOC治理技术原理通过高能紫外线激发催化剂产生的超强氧化活性自由基,将污染物质彻底分解氧化生成无害物质,如水和二氧化碳等。利用循环水流,将VOC气体中污染物质溶入水中,再由水中培养床培养出微生物,将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为低害物质。利用活性炭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有巨大比表面积原理,来吸附通过活性炭塔的VOC废气分子。利用高压电极发射离子及电子,破坏VOC分子结构的原理,轰击废气中VOC分子,从而裂解VOC分子,达到脱臭净化的目的废气直接燃烧生成无害或低的污染物的方式。净化效率VOC去除效果可达90%以上,能长时间稳定运行,不受外界温度等因素影响。微生物活性好时除VOC可达70%,微生物活性降低,净化VOC效率亦大大降低,净化效果极不稳定初期净化效率可达80%,但极易饱和,后期效率低,通常数日即失效,需要经常更换。适合低浓度的恶臭气体净化,正常运行情况下净化效率可达60%左右。适用于中高浓度废气,处理效率可达99%以上。处理气体成分能处理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苯、苯乙烯、二硫化碳、三甲胺、二甲基二硫醚等高浓度混合气体。需要培养专门微生物处理一种或几种性质相近的气体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VOC,对醇类、脂肪类效果较明显。但处理湿度大的废气效果不好。能处理多种VOC充分组成的混合气体,但对高浓度易燃易爆废气,极易引起爆炸。能处理多种VOC充分组成的混合气体,净化效率高。适用于24小时连续稳定排放的废气。使用寿命主体使用寿命10年以上养护困难,需频繁添加药剂、控制pH值、温度等。活性炭需经常进行更换。在废气浓度及湿度较低情况下,可长期正常工作正常使用10年运行维护费用净化技术可靠且非常稳定,净化设备无需日常维护,只需接通电源,即可正常工作,运行维护费用极低。运行维护费用较低,投资少所使用的活性炭必须经常更换,并需寻找废弃活性炭的处理办法。用电量大,且还需要清灰,运行维护成本高。设备一次性投资非常大,一般为其它工艺的5-10倍。运行费用极高。一般为其它工艺的10倍以上。二次污染无二次污染易产生污泥、污水。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无二次污染无二次污染优缺点优点:处理效率高、技术可靠、运行成本低缺点:治理废气种类有限,效率不稳定优点: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缺点:降解速度慢、占地广、运行条件不易控制优点:效率高、能耗低、工艺成熟、设备简单缺点:吸附剂再生、处理费用高优点:设备简单、开启不需要预热,开启方便缺点:净化效率低优点:效率高、治理废气种类广、技术成熟、无二次污染缺点:投资、运行费用高根据对比,多相催化氧化法处理效率高、技术可靠、运行成本低,但治理废气种类有限,处理不稳定;生物分解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但降解速度慢、占地广、运行条件不易控制;活性炭吸附法效率高、能耗低、工艺成熟、设备简单但吸附剂再生、处理费用高;等离子法设备简单、开启不需要预热,开启方便但净化效率低,运行存在风险;焚烧法效率高、治理废气种类广、技术成熟、无二次污染但投资、运行费用高。根据《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2822涤纶纤维制造行业系数手册中第⑧“末端治理技术名称”,采用静电除油、单级活性炭吸附等方法的,选用吸附+蒸汽解析,处理效率为62%。本项目为二级活性炭,吸附效率可达85%,本项目取80%。综上,在遵循废气处理达标、技术成熟、无二次污染的首要原则下,再考虑投资运行成本,并结合同类型项目的参考的治理技术,因此项目选择喷淋+静电烟雾净化器+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有机废气是可行的。7.2.3无组织废气控制措施本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主要是未被收集的破碎颗粒物、物料厂内转运等过程中粉尘、有机废气,厂区污水处理站运行过程中将散发出微量的恶臭类气体,针对拟建项目特点,本环评建议采用以下方式减少无组织排放点和排放强度,同时削减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项目针对其他无组织废气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①首先是选用高质量的反应釜和管件,提高安装质量,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将原辅料在装卸、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减至最小。②粒状、块状原辅料采用袋装入库等方式储存;加出料采用吸料天车抽吸加出料,气力输送物料;物料装卸、储存、输送过程中产尘点采取有效抑尘措施。③车间采取密闭、封闭等措施,减少废气外逸。生产工艺及装置产尘点采用密闭、封闭或设置集气罩等措施,污水处理站采取密闭等措施。④做好职工的健康安全防护工作,配备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⑤固废堆放区要定时清理,减少其在厂内的滞留时间,避免残留物料的泄漏;加强厂区和厂界的绿化工作,减少无组织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废气无组织排放的影响。企业应加强对操作⼯的培训和管理,减少人为造成的废气无组织排放;以及同时加大对贮存区和装置区的管理和维护,最大限度的控制无组织污染物的散发,从而确保本项目的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最低限度。7.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7.3.1本项目废水产排情况项目锅炉蒸汽冷凝水、循环冷却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不外排;锅炉浓水、地面冲洗废水、油槽及组件清洗废水和废气处理设备喷淋水经厂区污水管道排至厂区污水处理站达标处理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经厂区污水管道排至厂区污水处理站达标处理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外排废水达园区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经斜口巷入锦江,对周边地表水体影响较小。7.3.2废水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厂区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100t/d,处理后达到《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水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未包含因子执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限值,处理后的废水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经斜口巷入锦江。图7.2-2废水处理措施设置情况1、处理工艺简要说明:生活污水经隔油、化粪池预处理,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上液自流入调节池,不定期清理化粪池。油槽、组件清洗废水经隔油处理后自流入调节池。地面清洗废水、锅炉浓水、废气处理设施喷淋水自流入调节池。各股废水在调节池内均质、均量,泵入水解池,停留适宜的时间,经水解菌的分解作用,去除一部分COD,同时有助于后期好氧微生物的利用。水解出水自流入生物氧化池,供氧。经一段时间处理,污染物质基本得以去除,增值菌泥经初沉淀自然沉淀,一部分回流至生物氧化池,余多菌泥排放至污泥池。初沉淀池以悬浮物为主,经终沉淀加药絮凝处理。废水达标排放至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至污泥池。各股污泥集中于污泥池内,泵入机械压滤机,固态泥外售处置,滤出水回流至调节池,重新处理。根据同类型企业,项目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可稳定达标排放。7.3.3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纳本项目废水可行性分析(1)污水处理厂概括上高工业园五里岭污水处理厂位于上高县五里岭工业园,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450′49.62″、北纬2814′01.07″,总占地面积24.49亩。厂区东面为林地,南面为农田,北面为上高县华裕装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西面为北大广高速公路。污水处理厂主要服务范围为服务范围包括五里岭鞋业产业区,北至上高裕盛鞋厂北边界、南至格林德新能源南厂界、西至宜丰县小微创业园、东至五里-当时路,面积为7.49平方公里。根据《上高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江西上高工业园区五里岭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5万m3/d,采用调节池+反应池+气浮+水解酸化+SBR池+砂滤过滤池+紫外线消毒的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标准,尾水排入锦江。(2)项目废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可行性分析①从水量角度分析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仅少量生活污水,本项目综合废水排放量为6309m3/a(21.03m3/d),占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的0.14%,且污水处理厂尚有余量处理本项目废水。因此,本项目废水排入上高工业园五里岭污水处理厂可行。②从水质角度分析本项目纳管排放的废水为生活污水,主要为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水质较简单,经化粪池处理后能够满足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因此,从水质角度分析,本项目进入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可行。③从纳污管网角度分析本项目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五里岭工业园盛元路6号,经现场勘察,项目所在区域已接通污水管网。因此,从纳污管网角度分析,本项目进入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可行。7.4噪声治理措施技术可行性论证本项目高噪声设备主要有造粒机、团粒机、全自动破碎机、切粒机、泵类等噪声,均属高噪声的设备,有固体撞击声,有气流噪声,其声源值在65-95dB(A)之间,对噪声主要采取控制噪声源与隔断噪声传播途径相结合的办法,以控制噪声对厂界外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声源治理,在满足工艺设计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噪声型号的产品。2、隔声减振,为防止振动产生的噪声污染,采取了相应的减振措施。各类压缩机、泵机等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加盖隔声罩等,以减小噪声的扩散和传播。3、在总平面布置时利用地形、厂房、声源方向性及绿化植物吸收噪声的作用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充分考虑综合治理的作用来降低噪声污染。本项目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均为常用的噪声防治措施,这些措施设计简单,投资较低,可靠性强且效果明显,可减轻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7.5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技术可行性论证(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处理处置或是外运之前,厂区建设临时贮存场所贮存这些一般工业固体,贮存场所的建设需满足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节保护要求。为加强监督管理,贮存、处置场所应按GB15562.2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贮存场所禁止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建立检查维护制度,定期检查维护贮存场所,发现有损坏可能或异常,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障正常运行,建立档案制度。将出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数量详细记录在案,长期保存,供随时查阅。项目主要一般固废为分拣杂质、废包装袋、废渣、废组件、废丝、废布袋和废布袋除尘灰、污泥,本项目设有一般固废暂存间(100m3),废丝收集后回造粒工序重新造粒,分拣杂质、废包装袋、废渣、废组件、污泥、废布袋和废布袋除尘灰分类暂存一般固废暂存间后分类外售,项目一般固废处置时需建设单位核查接受单位的相应能力及主体资格等要求。项目一般固废需暂存至车间内,禁止露天堆存。针对本项目物料及中间料,为防止跑冒滴漏、防扬散等,做到车间作业时关闭门窗,厂内定期进行洒水降尘,固态物料及中间料尽可能采用密闭输送带进行输送,液态物料及中间料采用密闭管道进行输送,同时定期检查管道的完整性,防止泄漏至车间外。(2)危险废物产生的危险废物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处理,严格落实处置措施,实现零排放。项目有废机械油、含油废物、废油剂和废活性炭产生,属于危险废物,建设单位设一个危废间(30m2)进行暂存。危废间最大储存量约30t,废机械油、含油废物、废油剂和废活性炭规范堆放,防止残留的废机械油、含油废物、废油剂流出造成二次污染,废机械油、含油废物、废油剂采用铁桶收集,平时密封保存,废机械油、含油废物、废油剂和废活性炭在危废间储存周期为3个月,厂家3个月回收一次,废机械油、含油废物、废油剂和废活性炭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项目危废需暂存至车间内,禁止露天堆存,危废间需做好“四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措施,分类堆放。在厂内收集、贮存、转移危废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危险废物处置应遵循以下规定:1)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2)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前款所称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本条规定的申报事项或者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3)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4)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5)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必须报经原批准经营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6)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商经接受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批准转移该危险废物。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转移危险废物途经移出地、接受地以外行政区域的,危险废物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沿途经过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7)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8)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的处理,方可使用。(3)生活垃圾的贮存与运输生活垃圾按环卫部门的要求统一收集和运输。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综上,本项目采取的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7.6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本项目对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主要集中在项目运行期。针对可能发生的地下水污染,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源头控制、分区防渗、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防控。7.6.1源头控制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实施清洁生产,防止跑冒滴漏,防止污染物泄漏;厂区道路硬化,注意工作场所地面、排水管道、废水收集池的防腐防渗要求,腐蚀性等级为中等腐蚀,防止污染物下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境。7.6.2分区防控措施企业应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对可能产生无组织排放及跑、冒、滴、漏的场地进行防渗处理。根据项目各功能单元是否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及其风险程度,将项目所在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重点防渗区是指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风险程度较高或污染物浓度较高,需要重点防治或者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一般防渗区是指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但危害性或风险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根据《江西上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调区扩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技术成果,五里岭产业园内包气带主要为填土层及第四系粘土层,包气带厚度为0.50-8.70m,且连续、稳定分布,包气带渗透系数K=5.52×10-4-7.02×10-4cm/s,由此确定五里岭产业园内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简单防渗区为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区域。项目重点污染防治区包括前纺车间、后纺车间、危废暂存间、事故池(兼初期雨水池)、冷却水循环水池、油剂槽循环池、生活污水隔油池、化粪池等;一般防渗区主要包括建造粒车间、仓库、一般固废间;简单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厂区内道路、办公区域。项目应对可能泄漏污染物的污染区和装置进行防渗处理,并及时地将泄漏、渗漏的污染物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可有效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目前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水平,针对不同的防渗区域采用不同的防治和防渗措施,在具体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防渗标准的前提下作必要调整。各分区防渗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性能应与6.0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一般防渗区的防渗性能应与1.5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②防渗措施:重点防渗区采用双层复合防渗结构,基础防渗层为至少6.0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一般防渗区采用双层复合防渗结构,基础防渗层为至少1.5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简单防渗区可采用一般地面硬化进行防渗。表7.6-1污染防渗分区措施序号工序或区域名称防渗等级防渗要求1前纺车间、后纺车间、危废暂存间、事故池(兼初期雨水池)、冷却水循环水池、油剂槽循环池、生活污水隔油池、化粪池重点防渗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k≤1*10-7cm/s;或参照GB16889执行2造粒车间、仓库、一般固废间一般防渗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或参照GB16889执行3其他区域简单防渗区一般地面硬化对可能泄漏污染物的污染区和装置进行防渗处理,并及时地将泄漏、渗漏的污染物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可有效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目前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水平,针对不同的防渗区域采用不同的防治和防渗措施,在具体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防渗标准的前提下作必要调整。7.6.3地下水污染应急措施在制定全厂环境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并应与其它应急预案相协调。地下水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应急预案的日常协调和指挥机构;(2)相关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分工;(3)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和潜在污染源评估;(4)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状况和人员、装备情况,平常的训练和演习;(5)发生事故的社会支持和援助,应急救援的经费保障。一旦发现地下水发生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应急预案马上采取紧急措施:(1)当确定发生地下水异常情况时,按照制定的地下水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并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报告;(2)组织专业队伍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查找事故发生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采取包括切断生产装置或设施等措施,防止事故的扩散、蔓延及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地下水污染事故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3)当通过监测发现对周围地下水造成污染时,及时启动厂区内监测井及污染区附近监测抽水井内排水设备,形成局部地下水降落漏斗,隔断污染渗漏水向下游运移通道,防止污染物扩散,并将抽取的已污染地下水处理。必要时采取垂直防渗措施将渗透的容水建构筑物暂时封闭;(4)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5)必要时应请求社会应急力量协助处理。地下水污染具有不易被发现和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很难治理的特点,因此,防治地下水污染应遵循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测及事故应急处理的主动及被动相结合的原则。地下水污染调查及污染修复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若发生污染事故,应委托具有水文地质勘查资质及污染事故处理经验的单位查明并修复污染地区地下水及土壤修复。7.6.4地下水污染监控为了及时准确的掌握厂区及其周围地下水环境污染控制状况,应建立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地下水水质污染,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一旦出现地下水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办法,控制地下水污染。建议在拟建工程污水处理站旁边设置监控井,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件,应立即采取泄漏封闭、截流等相应措施防止污染物向周边水环境扩展。并定期对项目拟建地区域地下水进行监测。表7.6-2项目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一览表监测类别监测点监测频率监测项目地下水项目所在地1次/半年COD、NH3-N、石油类项目周边地下水井如发现异常或发生事故,应加密监测频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项目,分析污染原因,确定泄漏污染源,及时采取应急措施。①参照《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HJ1209—2021)要求,及时上报监测数据和有关表格。②在日常例行监测中,一旦发现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异常,应尽快核查数据,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并将核查过的监测数据通告厂安全环保部门,由专人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核实,并密切关注生产设施的运行情况,为防止地下水污染采取措施提供正确的依据。应采取的措施如下:了解全厂生产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的装置、原因。加大监测密度,如监测频率由每季一次临时加密为每天一次或更多,连续多天,分析变化动向。应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要求(环办〔2010〕10号)和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有关地下水保护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当地下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启动地下水阻排水应急系统,启动应急抽水井,抽出污水送事故池、化粪池集中处理,将会有效抑制污染物向下游扩散速度,控制污染范围,最大限度地保护下游地下水水质安全。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7.7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污染主要集中在项目营运期。针对可能发生的土壤环境污染,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源头控制、过程防控、跟踪监测”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防控。(1)源头控制主要包括在设备、固废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固体浸出液的滴漏现象,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对原料仓库、危废暂存间、原料堆放场地四周及内部要经常巡查,杜绝泄漏事故的发生,要进行严格的防渗处理,从源头上防止污水进入土壤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管理,建立定期维护的人员编制和相关制度,制定严格的规范操作规程,以保证废气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对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等严格检查,有质量问题的及时更换,阀门采用优质产品,防止和降低“跑、冒、滴、漏”。2)优化厂内雨污水管网的设计,废水管网采用明沟套明管的方式敷设,沟内进行防渗处理,沟顶加盖防雨,每隔一定间距设检查口,以便维护和及时查看管沟内是否有渗漏。3)场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禁止垃圾随便丢弃,实现收集容器化,防止生活垃圾因淋溶对土壤造成的二次污染。4)在物料和产品的发送、运输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粉尘排放,应采取降低扬尘措施如加盖笘布、卸车后及时吹扫车身和适时洒水加强厂区内的清洁卫生。(2)过程防控对厂区可能泄漏污染物的污染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并及时地将泄漏/渗漏的污染物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可有效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根据项目各功能单元是否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及其风险程度,采取与地下水污染防渗的要求原则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要求,将厂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简单防渗区。建议采取土壤污染控制措施的防渗隐蔽工程施工时留有影像资料。同时,从事作业的生产厂房、地面、生产设施必须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等有关要求,其它应采取的防渗漏措施主要有:1)选用优质设备和管件,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修维护工作,防止和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2)对废水收集系统的收集池等采取防腐、防渗措施,防止渗水污染土壤。3)在厂区设置完善的雨水、排水系统并做好相应的防腐防渗措施。同时在厂区内严格管理,禁止在厂区内进行分散的地面漫流冲洗。4)管道施工应严格符合规范要求,接口严密、平顺,填料密实;管道、沟渠做好日常巡查、维护工作。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3)应急响应1)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装置制定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启动周围社会风险预案,密切关注土壤水质变化情况。2)组织专业队伍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地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紧急时间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尽量缩小环境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若存在污染物泄漏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确认的污染源,对重污染区域采取有效修复措施,开挖并移走重金属污染土壤作危险废物处置,抽出重污染区域土壤送到事故应急池中,防止污染物继续渗漏到地下,导致土壤和土壤污染范围扩大。3)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处理。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事故的扩散,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在服务期满后,及时进行固废清场,杜绝继续堆存的问题;对残留的废水、污水做到及时处理后排放。(4)跟踪监测方案为了及时发现项目运行中出现对土壤环境的不利影响因素,有效防范土壤污染事故发生,并为土壤污染和的治理措施的制定和治理方案实施提供基础资料,建议建设单位在项目运行前,建立起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建立土壤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主要是衡量项目的环保投资所能收到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项目应力争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由于该项目属于涤纶纤维制造,是一个污染型工程,它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给周围环境质量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使项目的建设论证更加充分可靠,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更加完善,以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环境质量的保持与改善。8.1社会损益分析(1)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周边地区机修、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项目投产后将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为今后引进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提高当地就业率项目的实施可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而且通过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提高当地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综合以上分析,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8.2经济损益分析该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年净利润2434万元,该项目工程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91年,项目的各项经济评价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社会效益及带动能力很强、各项投资经营风险可控,收益率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8.3环保投资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中的有关内容,环保设施划分的基本原则是,凡属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所需的设施、装置和工程设施,满足需要又为环境保护服务的设施,均属于环保设施。本项目环保投资包括废水、废气治理、噪声控制及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费用,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环保投资304万元,占比2.03%。

表8.3-1环境保护设施投资估算污染源环保设施环保投资(万元)废气造粒车间布袋除尘器、喷淋+静电烟雾净化器+二级活性炭吸附+35m高排气筒(DA001)80前纺车间喷淋+静电烟雾净化器+二级活性炭吸附+35m高排气筒(DA002)80后纺车间喷淋+静电烟雾净化器+二级活性炭吸附+35m高排气筒(DA003)80天然气燃烧废气12m高排气筒(DA004)5食堂油烟油烟净化器+排气筒2废水化粪池、隔油池、循环冷却水池、三级沉淀池、油槽废水循环池、厂区污水处理站20噪声隔声、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5固废一般固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5防渗分区防渗25风险事故池(兼初期雨水池)2合计304拟建项目对废气、废水、噪声及固废等均采取了有效的治理及处置措施,使工程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8.4环保措施的费用指标估算(1)环保措施的折旧费本项目环保措施的固定资产形成率为100%,残值率按15%计,平均按15年折旧计算,则环保措施的折旧费为14万元/年。(2)环保措施的运行费主要是设备的动力费(主要是电费和天然气,约200万元/年),合计约200万元/年。此外,维修费按环保措施折旧费的20%计,即维修费为2.8万元/年;从事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工资60万元/年;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科研费、咨询费、学术交流费等预计18万元/年。(3)排污费、无价固废外委处理费用达标排放后的排污费约50万元/年,无价固废外委处理费用10万元/年。(4)环保措施的费用指标由上述3项费用构成的环保运转成本为354.8万元/年。8.5环保措施的效益指标(1)直接经济效益1)废包装袋、分拣杂质、废网筛、废溶体胶块、废布袋及废布袋除尘灰外售效益约10万元/年。2)废丝回用效益1万元/年。3)回用水节约的水费200万元/年。直接经济效益总计为211万元/年。(2)间接经济效益1)“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可免交超标排污费和罚款120万元/年。另外,本项目的建设可为,增加就业,带增进贸易,改善交通,加快上高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步伐。8.6环保措施的静态经济效益分析1)直接净效益直接净效益=直接经济效益-运转成本=143.8万元/年。2)间接净效益间接净效益=间接经济效益-运转成本=-35.2万元/年。3)整体净效益整体净效益=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运转成本=-108.6万元/年。从以上损益分析来看,环境经济损失主要为环保措施费用损失,为一次性或短期的环境经济损失,可以通过项目实施产生的经济效益来弥补损失,且不存在建设征地等不可逆环境经济损失,拟建社会、经济效益均较明显,符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原则。8.7小结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只要按时建设好可行的环保工程,本项目的对环境的影响较轻微,可满足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目的,又具有比较明显的环境效益。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能真正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管理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影响进行调节控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期、营运期中的各种作业活动,该活动都将会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施工作业及选矿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建立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体制,落实各项环保和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环保意识、规范企业管理、推行清洁生产,最终实现污染预防、提高综合效益。9.1环境管理要求由于本项目工程内容少,建设周期较短。因此,无需对施工期进行环境监理。运营期环境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各项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同时通过日常环境监测获得运行参数,为运营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9.1.1环境管理组织机构环境管理工作应实行企业法人负责制,本项目应设置安全环保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需配置1~2名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9.1.2环境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将环保纳入考核体系,确保在日常运行中将环保目标落实到实处。(1)“三同时”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建设单位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过程中,应当如实查验、监测、记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不得弄虚作假,验收报告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本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2)排污许可证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并产生实际排污行为之前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依法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提交排污许可申请,申报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等,测算并申报污染物排放量。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的规定,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3)环保台账制度厂内需完善记录制度和档案保存制度,有利于环境管理质量的追踪和持续改进;记录和台账包括设施运行和维护记录、危险废物进出台账、废水、废气污染物监测台账、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调查记录等,妥善保存所有记录、台账及污染物排放监测资料、环境管理档案资料等。(4)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制度项目建成后,必须确保污染处理设施长期、稳定、有效地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污染处理设施,不得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处理设施。污染处理设施的管理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一起纳入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落实责任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运行经费、设备的备品备件和其他原辅材料。同时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台账。(5)固体废物环境保护制度①建设单位应通过“江西省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将危险废物的实际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纳入生产记录,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和企业内部产生和收集、贮存、转移等部门危险废物交接制度。②明确建设单位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要求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及应急救援体系,执行环境监测计划、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及国家和省有关转移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置过程安全操作规程、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处置全过程管理制度等。③规范建设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并按照要求设置警告标志,危废包装、容器和贮存场所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有关要求张贴标识。安装危废在线监控系统。(6)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月报制度。月报内容主要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或污染纠纷等。厂内环境保护相关的所有记录、台账及污染物排放监测资料、环境管理档案资料等应妥善保存并定期上报,发现污染因子超标,要在监测数据出来后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管理层,快速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建设单位应定期向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等情况,便于环保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污染动态,利于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本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等发生变动的,必须向环保部门报告,并履行相关手续,如发生重大变动并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应当重新报批环评。9.2环境监测计划9.2.1监测目的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中最重要的环节和技术支持,开展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1)检查项目施工期存在的对裸露施工面的保护以及施工扬尘、施工废水等环境问题,以便及时处理;(2)检查、跟踪项目投产后运行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掌握环境质量的变化动态;(3)了解项目环境工程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4)了解项目有关的环境质量监控实施情况;(5)为改善项目周围区域环境质量提供技术支持。9.2.2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应是国家明文规定的有资质监测机构,按就近、方便的原则,应首选项目周边地区环境监测机构,若个别监测项目实施有困难,可另行委托得到环境管理部门认可的具有监测资质的其他环境监测机构实施。对于该项目,环境监测的职责主要有:(1)测试、收集环境状况基本资料;(2)对环保设施运行状况进行监测;(3)整理、统计分析监测结果,上报当地环保部门,归口管理。9.2.3污染源及环境质量监测(1)运营期监测因本项目行业未发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等规范文件,本项目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废弃资源加工工业》(HJ1034-2019)、《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化学纤维制造业》(HJ1102-2020)和《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相关要求,项目自行监测频次要求见下表。

表9.2-1运营期监测计划类别监测地点及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实施机构监督机构有组织废气DA001排气筒颗粒物、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1次/半年当地监测站或有资质第三方环境监测公司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宜春市上高生态环境局DA002排气筒非甲烷总烃、乙醛1次半年DA003排气筒非甲烷总烃1次/半年DA004排气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次/半年无组织废气厂界颗粒物、非甲烷总烃、乙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次/季度污水处理站氨、硫化氢1次/半年厂区废水总排口污水排放口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总磷、动植物油1次/半年地下水厂区地下水监控井pH、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等3次/年土壤污水处理站附件点位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氨氮5次/年噪声四周厂界;4个点位等效A声级1次/季度对非正常排放要加强监督、管理,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监测,并同时做好事故排放数据统计,以便采取应急措施,减轻事故的环境影响。(2)周围环境质量影响监测表9.2-2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表环境要素监测对象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方式环境空气厂址TSP、PM10、PM2.5、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氨、硫化氢、乙醛SO2、NO2、NOx每年一次委托监测地下水厂区地下水监控井pH、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等3次/年委托监测噪声厂界1m处连续等效A声级每年一次委托监测9.2.4监测数据管理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规定,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布监测结果。(1)工程项目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应包括环境保护的条款。其中应包括施工中在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方面对承包的具体要求,如施工噪声污染,废水、扬尘和废气等排放治理,施工垃圾处理处置等内容。(2)建设单位应设置专兼职环保员参加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意识,杜绝人为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4)定时监测施工场地和附近地带大气中TSP和飘尘的浓度,定时检查施工现场机械和噪声水平,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9.3社会公开管理要求根据原国家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指定机构负责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建设单位可在企业网站上定期向社会公开以下信息:(1)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2)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