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 B. C. D.2.如图,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2,﹣2),“马”位于点(1,﹣2),则“兵”位于点()A.(﹣1,1) B.(﹣4,1) C.(﹣2,﹣1) D.(1,﹣2)3.已知直线经过点,则直线的图象不经过第几象限()A.一 B.二 C.三 D.四4.如图,以正方形的边为一边向内作等边,连结,则的度数为()A. B. C. D.5.如图,矩形ABCD中,∠AOB=60°,AB=3,则BD的长是()A. B.5 C. D.66.边长为5cm的菱形,一条对角线长是6cm,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cm.A.3 B.4 C.6 D.87.已知一次函数y=(k﹣2)x+k不经过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2 B.k>2 C.0<k<2 D.0≤k<28.为弘扬传统文化,某校初二年级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朗诵大赛,小明同学根据比赛中九位评委所给的某位参赛选手的分数,制作了一个表格,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9.29.39.10.3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方差9.如图,直线l所表示的变量x,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 B. C. D.10.现有一块长方形绿地,它的短边长为20m,若将短边增大到与长边相等(长边不变),使扩大后的绿地的形状是正方形,则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比原来增加300m2,设扩大后的正方形绿地边长为xm,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x(x-20)=300 B.x(x+20)=300 C.60(x+20)=300 D.60(x-20)=30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果关于x的方程bx2=2有实数解,那么b的取值范围是_____.12.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有甲、乙两个团的女演员参加表演,她们的平均身高相同,若S甲2=1.5,S乙2=2.5,则_____(填“甲”或“乙”)表演团的身高更整齐.13.如图,在菱形中,点为上一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14.如图,点A是函数y=(x>0)图象上的点,过点A作AB⊥x轴于点B,若点C(2,0),AB=2,S△ABC=3,则k=______.15.如图,已知Rt△ABC中,∠BCA=90°,CD是斜边上的中线,BC=12,AC=5,那么CD=_______.16.如图,在四边形中,交于E,若,则的长是_____________17.已知一组数据3、x、4、8、6,若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则x的值是______.18.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90°,∠C=30°,AC=10cm,将该纸片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斜边BC上的一点E处,折痕记为BD(如图1),剪去△CDE后得到双层△BDE(如图2),再沿着过△BDE某顶点的直线将双层三角形剪开,使得展开后的平面图形中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则所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cm.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1)计算:﹣×(2)解方程:x2﹣4x﹣5=020.(6分)如图,△ABC中,AB=BC=5cm,AC=6cm,点P从顶点B出发,沿B→C→A以每秒1cm的速度匀速运动到A点,设运动时间为x秒,BP长度为ycm.某学习小组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他们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秒)与y(cm)的几组对应值:x01234567891011y0.01.02.03.04.04.54.144.55.0要求:补全表格中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x约为______时,BP=CP.21.(6分)在菱形ABCD中,∠ABC=60°,点P是射线BD上一动点,以AP为边向右侧作等边△APE,点E的位置随着点P的位置变化而变化.(1)探索发现如图1,当点E在菱形ABCD内部时,连接CE,BP与CE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CE与A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2)归纳证明证明2,当点E在菱形ABCD外部时,(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如图3,当点P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时,连接BE,若AB=5,BE=13,请直接写出线段DP的长.22.(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BC=2CD,E为对角线AC的中点,F为边BC的中点,连接DE,EF.(1)求证:四边形CDEF为菱形;(2)连接DF交EC于点G,若DF=2,CD=53,求AD23.(8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D、BC的中点24.(8分)计算题(1)因式分解:1a2b﹣6ab2+1b1(2)解不等式组:(1)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1.25.(10分)如图,点E,F是□ABCD的对角线BD上两点,且BE=D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6.(10分)某汽车制造商对新投入市场的两款汽车进行了调查,这两款汽车的各项得分如下表所示:汽车型号安全性能省油效能外观吸引力内部配备A3123B3222(得分说明:3分﹣﹣极佳,2分﹣﹣良好,1分﹣﹣尚可接受)(1)技术员认为安全性能、省油效能、外观吸引力、内部配备这四项的占比分别为30%,30%,20%,20%,并由此计算得到A型汽车的综合得分为2.2,B型汽车的综合得分为_____;(2)请你写出一种各项的占比方式,使得A型汽车的综合得分高于B型汽车的综合得分.(说明:每一项的占比大于0,各项占比的和为100%)答:安全性能:_____,省油效能:_____,外观吸引力:_____,内部配备: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逐项化简即可.详解:A.∵,故不正确;B.∵,故不正确;C.∵当x<0时,,故不正确;D.∵,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B【解析】

根据“帅”位于点(-2,-2),“马”位于点(1,-2),可知原点位置,然后可得“兵”的坐标.【详解】解:如图∵“帅”位于点(﹣2,﹣2),“马”位于点(1,﹣2),∴原点在这两个棋子的上方两个单位长度的直线上且在马的左边,距离马的距离为1个单位的直线上,两者的交点就是原点O,∴“兵”位于点(﹣4,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坐标系的原点的位置.3、B【解析】

把点p代入求出b值,再观察k>0,b<0,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k,b的关系得出答案.【详解】因为直线经过点,所以b=-3,然后把b=-3代入,得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所以直线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y=kx=b(k≠0)图象与k,b的关系(1)图象是过点(-,0),(0,b)的一条直线(2)当k>0,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k>0,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k<0,b>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当k<0,b<0时,图像过二、三、四象限.4、C【解析】

在正方形ABCD中,△ABE是等边三角形,可求出∠AEB、∠DAE的大小以及推断出AD=AE,从而可求出∠AED,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出∠BED的度数.【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中,∠ABC=90°,AB=BC.∵△ABE是等边三角形,∴∠AEB=∠BAE=60°,AE=AB,∴∠DAE=90°−60°=30°,AD=AE,∴∠AED=∠ADE=(180°−30°)=75°,∴∠BED=∠AEB+∠AED=60°+75°=13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推知AD=AE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

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是等边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矩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6、D【解析】

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一条对角线长为6cm,∴这条对角线的一半长3cm,又∵菱形的边长为5cm,∴由勾股定理得,另一条对角线的一半长4cm,∴另一条对角线长8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熟记性质及定理是关键.7、D【解析】

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则经过第二、四象限或第一、二、四象限,当经过第二、四象限时,函数为正比例函数,k=0当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时,,解得0<k<2,综上所述,0≤k<2。故选D8、A【解析】

根据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得答案.【详解】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中位数.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关键是掌握中位数定义.9、B【解析】

根据图象是直线可设一次函数关系式:,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已知两点代入函数关系式可得:,解得:,继而可求一次函数关系式.【详解】根据图象设一次函数关系式:,由图象经过(0,0)和(1,2)可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关系为:,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10、A【解析】

设扩大后的正方形绿地边长为xm,根据“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比原来增加300m2”建立方程即可.【详解】设扩大后的正方形绿地边长为xm,根据题意得x(x-20)=300,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并找到等量关系.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b>1.【解析】

先确定b≠1,则方程变形为x2=,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得到>1时,方程有实数解,然后解关于b的不等式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b≠1,x2=,当>1时,方程有实数解,所以b>1.故答案为:b>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形如x2=p或(nx+m)2=p(p≥1)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甲【解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由于S2甲<S乙2,则成绩较稳定的演员是甲.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3、18【解析】

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D=CD,∠A=∠BCD,CD∥AB,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AE=∠DEA=72°,∠DCE=54°,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D=CD,∠A=∠BCD,CD∥AB,∵DE=AD,∠ADE=36°,∴∠DAE=∠DEA=72°,∵CD∥AB,∴∠CDE=∠DEA=72°,且DE=DC=DA,∴∠DCE=54°,∵∠DCB=∠DAE=72°,∴∠BCE=∠DCB-∠DCE=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运用菱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14、1【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BC,求出A点的坐标,把A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即可.【详解】解:∵S△ABC=3,AB=2,∴=3,∴BC=3,∵C(2,0),∴OB=2+3=5,∴A点的坐标是(5,2),代入y=得:k=2×5=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能求出A点的坐标是解此题的关键.15、6.5【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AB,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求CD.【详解】由勾股定理可得:AB=,因为,CD是斜边上的中线,所以,CD=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题关键点:熟记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16、【解析】

过点A作AM⊥BD于M,先证明△AEM≌△BEC,得出AM=BC,BE=ME,再根据得出三角形AD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AM=BC,结合已知和勾股定理得出DB和BC的长即可【详解】过点A作AM⊥BD于M,则∵∴∵EA=EC,∴∴AM=BC,BE=ME∵则设EB=2k,ED=5k∴EM=2k,DM=3k∵,∴AM=DM=BC=3k,BM=4k则AB=5k=5,k=1∴DB=7,BC=3∵∴DC=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7、1【解析】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算术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掌握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40或.【解析】

利用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再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1中,,,,,,设,在中,,,,如图2中,当时,沿着直线EF将双层三角形剪开,展开后的平面图形中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此时周长.如图中,当时,沿着直线DF将双层三角形剪开,展开后的平面图形中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此时周长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或,故答案为为或.【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66分)19、(1);(2)x=﹣1或x=1.【解析】

先化简二次根式、计算乘法,再合并即可得;

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详解】解:(1)原式=2﹣=2﹣=;(2)∵x2﹣4x﹣1=0,∴(x+1)(x﹣1)=0,则x+1=0或x﹣1=0,解得:x=﹣1或x=1.【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与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适当的方法求得方程的解即可.20、(1)见解析,5.0;4.1;(2)见解析;(3)2.5或9.1【解析】

(1)根据点P在第5秒与第9秒的位置,分别求出BP的长,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表格中的x,y的对应值,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即可;(3)令CP=y′,确定P在BC和AC上时,得y′=-x+5或y′=x-5,画出图象,得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即可求解.【详解】(1)当x=5时,点P与点C重合,y=5,当x=9时,点P在AC边上,且CP=9×1-5=4cm,过点B作BD⊥AC于点D,则CD=AC=3cm,BD=cm,∴DP=CP-CD=4-3=1cm,BP=cm,即:y=4.1.如下表:x01234567891011y0.01.02.03.04.05.04.54.14.04.14.55.0故答案为:5.0;4.1;(2)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如下:(3)令CP=y′,当0≤x≤5时,y′=-x+5;当5<x≤11时,y′=x-5,画出图象可得:当x=2.5或9.1时,BP=PC.故答案为:2.5或9.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理解图表的信息,掌握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理解当BP=CP时,x的值是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1、(1)BP=CE,CE⊥AD;(2)(1)中的结论仍成立.理由见解析;(3)PD=.【解析】

(1)由菱形ABCD和∠ABC=60°可证△ABC与△ACD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APE可得AP=AE,∠PAE=∠BAC=60°,减去公共角∠PAC得∠BAP=∠CAE,根据SAS可证得△BAP≌△CAE,故有BP=CE,∠ABP=∠ACE.由菱形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证∠ABP=30°,故∠ACE=30°即CE平分∠ACD,由AC=C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CE⊥AD.

(2)证明过程同(1).

(3)由AB=5即△ABC为等边三角形可求得BD的长.连接CE,由(2)可求∠BCE=90°,故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可求CE的长.又由(2)可得BP=CE,由DP=BP-BD即求得DP的长.【详解】解:(1)∵菱形ABCD中,∠ABC=60°

∴AB=BC=CD=AD,∠ADC=∠ABC=60°

∴△ABC、△ACD是等边三角形

∴AB=AC,AC=CD,∠BAC=∠ACD=60°

∵△APE是等边三角形

∴AP=AE,∠PAE=60°

∴∠BAC-∠PAC=∠PAE-∠PAC

即∠BAP=∠CAE

在△BAP与△CAE中

∴△BAP≌△CAE(SAS)

∴BP=CE,∠ABP=∠ACE

∵BD平分∠ABC

∴∠ACE=∠ABP=∠ABC=30°

∴CE平分∠ACD

∴CE⊥AD

故答案为:BP=CE,CE⊥AD;(2)(1)中的结论仍成立,证明如下:设AD与CE交于点O∵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ABC=60°∴△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BAC=60°∴∠BAP=∠CAE又∵ΔAPE为等边三角形∴AP=AE在△BAP与△CAE中∴△BAP≌ΔCAE(SAS)∴BP=CE∴∠ACE=∠ABP=30°又∵∠CAD=60°∠A0C=90°∴AD⊥CE;(3)连接CE,设AC与BD相交于点O

∵AB=5

∴BC=AC=AB=5

∴AO=AC=∴BO===

∴BD=2BO=5

∵∠BCE=∠BCA+∠ACE=90°,BE=13

∴CE===12

由(2)可知,BP=CE=12

∴DP=BP-BD=12-5故答案为:(1)BP=CE,CE⊥AD;(2)(1)中的结论仍成立.理由见解析;(3)PD=.【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第(2)题的证明过程可由(1)适当转化而得,第(3)题则可直接运用(2)的结论解决问题.22、(1)见解析;(2)AD=【解析】

(1)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EF=12AB,EF//AB,CF=12BC,可得AB//CD//EF,EF=CF=CD,由菱形的判定可得结论;

(2)由菱形的性质可得DG=1,DF⊥CE,EG=GC,由勾股定理可得【详解】(1)证明:∵E,F分别为AC,BC的中点,∴EF//AB,EF=1∵AB//CD,∴EF//CD,∵AB=2CD,∴EF=CD,∴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AB=BC,∴CF=EF,∴四边形CDEF是菱形.(2)解:∵四边形CDEF是菱形,DF=2,∴DF⊥AC,DG=1在Rt△DGC中,CD=53,可得∴EG=CG=4∵E为AC中点,∴AE=CE=8∴AG=AE+EG=4.在Rt△DGA中,AD=A【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熟练运用菱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23、见解析【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已知可证AE=CF,∠BAE=∠DCF,AB=CD,故根据SAS可证△ABE≌△DCF.【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