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轻工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轻工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轻工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轻工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轻工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轻工中学九年级(上)期末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分)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B.车载香水含有酒精,夏天使用应避免长时间暴晒

C.生活中常用蒸储的方法软化日常用水

D.发展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2.《抱朴子・金丹篇》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如图是汞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I80Hg

A.汞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0

200.6/

B.“水银”是指金属汞

C.汞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

D.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f滴加液体

£一・・°

C.点燃酒精灯D.7u山检查装置气密性

4.丰富多彩的中华文物铭刻着中华文化的脉络、记录着中华文明的传承。可用含六偏磷酸钠

【化学式为(NaPO3)6]的敷贴对文物进行修复,下列关于六偏磷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由30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P的化合价为+5

C.该物质中Na和P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该物质中含有一个臭氧分子

5.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项目化学知识

A使用煤炉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

B用燃气灶炒菜燃气燃烧放热

C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催化作用

D室内使用木炭烧烤时,应保持空气流通木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

A.AB.BC.CD.D

6.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C.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8.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不纯氢气点燃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用玻璃杯罩灭点燃的蜡烛,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9.学习化学,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高楼失火时,乘坐电梯逃生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

C.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

D.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火势蔓延

10.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C()2与氢气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一氢原子

・一氧原子

软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二氧化碳

??==■—

C.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紫色鱼J

蕊溶液管

0-5gMnO2粉O.5gCuO粉

I;

D.5mL-mL比较MnOz和CuO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果

LJ10%H2O2II5%H2O2

国过氧化氢国过氧化氢

日溶液日'溶流

12.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微型装置进

行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时,先点燃甲处酒精灯,再将注射器内的CO推入V型玻璃管内

B.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液面下降

D.装置丙的作用既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又可以收集一氧化碳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3.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⑵281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

或“失去”);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3)如图是CO与。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序号)。

@■---碳原子

⑤o一氧原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4.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广表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

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

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0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

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

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

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

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

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等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会产生CO2,写出甲烷完

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

B.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C.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

D.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15.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加热高锦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反应刚开始,试管的口有小水珠出现,此现象是(选填

“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后,测得。2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

是(填序号)。

A.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B.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

是:通常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G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16.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用

于吸收二氧化碳,且足量,C为澄清石灰水)。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酒精灯上面加网罩的目的是。

(2)A装置中看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能判断生成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现象是。

(4)为了防止反应过程中产生CO造成空气污染,设计了D处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

装置(填“甲”或“乙”或“丙”)。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7.高温煨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有10t贝壳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少了2.23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

是多少?(假设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的保护气,故A正确;

B、酒精具有挥发性,温度越高,挥发越快,夏天长时间暴晒,可能会发生爆炸的危险,故B正

确;

C、蒸储得到的是纯净水,不适宜长时间饮用,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日常用水,故C

错误;

D、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污染少,且能节约化石燃料,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B、根据酒精具有挥发性,温度越高,挥发越快进行分析;

C、根据蒸储得到的是纯净水,不适宜长时间饮用进行分析;

D、根据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污染少,且能节约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气体的用途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

知识进行。

2.【答案】D

【解析】解:A.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汞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0,故正确;

B金属汞在常温下为液态,俗称“水银”,故正确;

C.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汞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故正确;

D.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单位为“1”,不是“g”,故错误;

故选:D。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元素的相关性质判

断规律即可解答。

3.【答案】B

【解析】解:A、药品的取用方法: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

B、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故B正确;

C、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引起火灾,故c错;

D、检查装置气密性必须在密闭体系内,图示中长颈漏斗与外界通着,不密封,不能检查装置气

密性,故D错。

故选:Bo

A、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4.【答案】B

【解析】解:A、该物质是由钠、磷、氧3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钠为+1价,氧为-2价,贝UP为+5价。故B正确;

C、该物质中Na和P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x6):(31x6)=23:31,故C错误;

D、该物质由六偏磷酸钠分子构成,不含有其他分子,所以该物质中不含臭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o

A、根据该物质是由钠、磷、氧3种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D、根据该物质由六偏磷酸钠分子构成,不含有其他分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需要学生掌握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5.【答案】C

【解析】解:A.使用煤炉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会使空气流通加快,提供充足的氧气,燃烧更

旺,故正确;

B.燃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可用燃气灶炒菜,故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此自制净水器内常放入活性炭,故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木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因此室内使用木炭烧烤时,应保持空气流通,

故正确;

故选:Co

A.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B.根据燃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进行分析;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进行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毒性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碳单质的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等相关知识,

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即可解答。

6.【答案】B

【解析】【分析】

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一般要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选择一种能和杂

质组分发生反应而不能与主要组分物质发生反应的试剂.最理想方案是把杂质组分转化为主要组

分,除去杂质的同时还使主要组分物质的量有所增加.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

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解答】

解:A、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故A错误;

B、混合气通过氧化铜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最后就只剩下二氧化碳,

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混合气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会将二氧化碳吸收,

但是二氧化碳是主要物质,故C错误;

D、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同时会让部分二氧化碳散失到空气中,还会混入其它气体

杂质.故D错误.

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的性质,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即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

性质-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B、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在叶绿素和太阳能的

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故选C。

8.【答案】D

【解析】解:A、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故错误;

B、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不是一定,故错误;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改变,故错误;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可以隔绝空气,所以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根据不纯的氢气点燃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改变;

D、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

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答案】D

【解析】解:A、高楼失火时,可能会断电,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故A错误;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可能会引燃燃气,故B错误;

C、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可能会导致火灾,故C错误;

D、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防止空气对流,氧气量增多,火势蔓延,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高楼失火时,可能会断电进行分析;

B、根据开灯检查,可能会引燃燃气进行分析;

C、根据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可能会导致火灾进行分析;

D、根据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防止空气对流,氧气量增多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

行。

10.【答案】C

【解析】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氢气,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水,丁是甲烷,化学方程式为

IH:-C()>'21N)-「乩。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相等,故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的意义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故B错误。

C、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涉及CO?、出0两

种氧化物,故C正确。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误。

故选:Co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氢气,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水,丁是甲烷,化学方程式为

\ll-CO_.「〃厂再根据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组成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

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1.【答案】A

【解析】解:A、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

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A正确;

B、使用玻璃管,红磷燃烧后气体膨胀,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可能从玻璃管排出,红磷燃烧消耗氧

气,反应结束后空气会从玻璃管进入锥形瓶,反应有气体参与,装置不密闭,不能探究质量守恒

定律,故B错误;

C、通入二氧化碳后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无法排除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可能,不能确

定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故C错误;

D、实验中有两组变量,催化剂种类和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变量不单一,无法对比得出结论,故D

错误。

故选:A。

A、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用天平称量质量没有变化的化

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

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

断。

12.【答案】A

【解析】解:A、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的混合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实验时应先

将注射器内的一氧化碳推入硬质玻璃管中,后点燃酒精喷灯,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棕色固体逐

渐变黑,故B正确;

C、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液面下降,故C正确;

D、装置丙的作用既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又可以收集一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A(.

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原理和操作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实验装置、实验现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污染,属基础

性知识考查题。

13.【答案】金刚石失去Na+D

【解析】解:(1)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干冰是由二氧

化碳分子构成的物质;

故答案为:金刚石;

(2)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Na+;

故答案为:失去:

(3)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故①②③改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④⑤不变。

故答案为:D。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依据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解答;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

根据图示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点燃

14.【答案】CH4+2O2=-CO2+2H2O碳替代AD氨基乙酸钾对二氧化碳的脱除效果最好

【解析】解:(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02二CO2+2H2。;

(2)由图1可知,到2050年,碳替代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是47%所占比例最大;

(3)A.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三种物质对CO?的脱除率都在降低,故随烟气流速增大,CO?脱

除效果减弱,故错误:

B.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实现碳中和,

故正确;

C.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是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因此大气中CO2的

含量并不是越少越好,故错误;

D.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呼吸,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故正确;

故选:AD;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二氧化碳的脱除率最高,一乙醇胺次

之,二乙醉胺对二氧化碳的脱除率最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

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二氧化碳的脱除率最高,脱除效果最好。

故答案为:

点燃

(1)CH4+2O2-^-CO2+2H2。;

(2)碳替代;

(3)AD;

(4)氨基乙酸钾对二氧化碳的脱除效果最好。

(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3)根据图示信息,结合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利与弊、碳中和等知识进行分析;

(4)根据图2中三条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归纳。

本题考查了自然界中碳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利用好题文信息及所学的知识

即可解答。

15.【答案】酒精灯AD2KMQ金XWM’+MnQ+ai物理ABCaCO3+2HCl=

CaCl2+H2O+CO2T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O2+Ca(OH)2=CaCO3I+H2O防止二

氧化碳溶于水

【解析】解:(1)①是酒精灯。

(2)高锈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铳酸钾、二氧化钛和氧气,是固体加热型装置,发生装置选择

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较为干燥。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所以收集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选择D,则装置组合

为AD。化学方程式为2人.“”八-Kyhd),.MnO.()'。试管的口有小水珠出现是因为药

品中的水气化后在试管口液化形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F是排水法,排水法收集氧气纯度偏低,可能是开始有气泡就开始收集,导致收集到开始排出装置

的空气,使收集气体不纯,也可能是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残留的部分空气混入收集的气体

中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的水不会影响收集氧气的纯度,故选AB。

(3)实验室可使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

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3+2HC1=CaCk+&0+CO2T。C装置

有多孔隔板。将块状固体药品放置在多孔隔板上,打开活塞,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加入,固液接

触反应开始。关闭活塞,气体无法排除,试管内压强变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液面低于隔板

后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排出,试管内压强减小,液体流下,固液接触反应开始。所

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用澄清

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

Ca(0H)2=CaCO3i+&0。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溶于植物油,为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测量的二氧化碳体积不准确,

所以在水面上放一层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