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用来引爆这只“火药桶”的“火星”是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苏格兰人民起义C.萨拉热窝事件 D.英法被迫对德宣战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技术核心是A.生物工程技术B.计算机网络技术C.原子能技术D.航天技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1945年8月举行光复大会②汉武帝设西域都护③明成祖设东厂④刘备建立吴国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使民族区域自治迈出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⑥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告别了物质生活相对短缺的时代A.①②③ B.③⑥ C.④⑤⑥ D.①③⑥4.2017年10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科学发展观④生物进化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这主要得益于()A.美国的独立 B.黑人奴隶制的废除C.罗斯福新政 D.两极格局的结束6.1899年他在鹤年堂抓药时买到种叫龙骨的药材,对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首次发现了甲骨文,该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股商时代,他也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这位奠基人是A.王懿荣B.裴文中C.郭沫若D.康有为7.汉代诗人辛延年写道:“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此番风貌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汉朝()A.民族关系融洽 B.社会经济繁荣C.巩固大一统局面 D.中外交流频繁8.下列标识所代表的国际组织中,以维护世界和平及安全为宗旨的是A.B.C.D.9.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A.AB.BC.CD.D10.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1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科技成果搭配不正确的是A.贾思勰——《齐民要术》B.徐光启——《天工开物》C.李时珍——《本草纲目》D.卡尔.本茨——汽车1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能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的是A. B.C. 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谋求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全球性战争名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请举出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安全的因素一例举出当今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两个国际或区域性组织。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14.列举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期间的领导人及颁布的法律文件15.某班同学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党的历史上生死放关的转折点是什么?使北平获得解放的战役是什么?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什么?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回首复兴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象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引发了长达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用来引爆这只“火药桶”的“火星”是萨拉热窝事件。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第三次科技革命最核心的技术”判断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3、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举行光复大会是在1945年10月,故①不符合题意。设西域都护是在西汉汉宣帝时期,故②不符合题意。明成祖设东厂特务机构,故③符合题意。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历史上称为蜀汉,故④不符合题意。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使民族区域自治迈出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故⑤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告别了物质生活相对短缺的时代,故⑥D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①②③正确。生物进化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属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近代自然科学理论,④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5、C【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美国的独立是1783年,黑人奴隶制的废除是1865年,两级格局的结束是1991年,罗斯福新政是1933年,新政使美国渡过危机,经济缓慢恢复过来,因此出现了题干材料的现象。ABD不符合题意。所以C正确,故选C。6、A【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田地里挖到的兽骨和龟甲,卖给药店,这些兽骨和龟甲被称为“龙骨”,是一种中药。19世纪末,清朝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了龟甲和兽骨上刻有符号,他断定这是中国失传已久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7、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可知,此内容从胡姬的年龄、服饰、首饰、发髻等各方面描写,体现了当时的汉朝中外交流频繁,互相影响,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民族关系融洽、社会经济繁荣、巩固大一统局面,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8、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联合国于1945年10月成立,总部设在纽约。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观察图片可知,D为联合国徽,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欧盟的标志,B项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C项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9、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故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故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场结束。故D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分清: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10、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D项11、B【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天工开物》,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明朝科学家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B选项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方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A选项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药物学著作,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C选项不符合题意;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0世纪初阿保机建立了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所以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和西夏,辽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西夏位于西北地区,B正确;和辽、北宋同时存在的政权是位于西北的西夏,A错误;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西夏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而北宋主要偏向我国的南方,C错误;西夏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D错误。故选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2)政治格局趋势:多极化(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答“一超多强”不给分)经济发展趋势:全球化。(3)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4)联合国、欧洲联盟(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等。(答出以上两个要点即可给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5)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问竞争、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解析】

(1)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全球性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2)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发展的趋势各是全球化。(3)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安全的因素有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4)当今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有联合国、欧洲联盟(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等。(5)开入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问竞争、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等。14、独立战争领导人:华盛顿文件:《独立宣言》南北战争领导人:林肯文件:《宅地法》或《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颁布《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是林肯,美国内战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尤其是黑人的革命热情,从而使北方军队愈战愈强,由原来的防御转为进攻。15、(1)鸦片战争。辛亥革命。(2)中共一大的召开;遵义会议。(3)平津战役。(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