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省怒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四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云南省怒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四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云南省怒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四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云南省怒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四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云南省怒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四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云南省怒江市重点中学中考四模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需要按医嘱服用的药物是()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中药 D.西药2、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①大分子蛋白质②葡萄糖③水④无机盐⑤尿素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3、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基因)的多样性C.生物数量的多少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患冠心病的人,猛然起立或坐下,有时会引起心脏跳动暂停而导致“死亡”。此时.若有人急捶其身体某部位可能会使心脏恢复跳动。急捶的部位应该是前胸中部()。A.偏左下方 B.偏左上方 C.偏右上方 D.偏右下方5、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脑、全身、生殖器官发育的比较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B.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C.生殖器官从青春期开始迅速发育D.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基本一致6、海洋中绿藻多分布在上层,褐藻分布在中下层,红藻则分布在低层,请分析影响海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盐度B.温度C.阳光D.有机物7、某人患了急性肠胃炎,严重腹泻,导致脱水,为了给他补充足量的水分,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措施()A.口服葡萄糖溶液 B.口服生理盐水C.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D.静脉注射麦芽糖溶液8、小军沉迷于玩手机微信和电子游戏,不仅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还致其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难以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右图示中的A.1B.2C.3D.49、下图是“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图,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0、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健康就是不生病B.告别不良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拥有健康C.健康新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方面的状态D.我们应从消极被动地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地呵护健康11、下列关于阿尔卑斯狒狒社群内“首领”雄狒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优先选择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B.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C.主要承担繁殖任务D.其他成员对它表示服从的姿势,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12、“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种动物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①有生活经验获得的②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③动物生来就有的④由动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3、下列变异现象中不能遗传的是()A.杂交获得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B.经太空漫游后培育的太空椒C.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高产优质棉 D.用模型培育出的方形西瓜14、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痰是在鼻腔和咽部形成的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D.鼻腔和气管内均有黏膜分布,可以分泌黏液粘住灰尘15、正常情况下,人类某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A.22条+XB.22条+YC.22条+X或22条+YD.22条+X和22条+Y16、图表示的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图甲中膈肌舒张,肺内容积缩小C.图乙表示吸气,外界气压小于肺内气压D.图乙中膈肌收缩,肺内容积扩大17、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部位依次是()A.小肠和肝脏;胃B.小肠;胃和小肠C.胃;口腔和胃D.胃;小肠18、下表总结了五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序号对应填空答案连线不正确的是:()动物种类身体特征呼吸特征体温生殖发育举例环节动物由环状①构成靠湿润②呼吸变温卵生蚯蚓节肢动物分三部,有外骨骼用鳃或气管变温卵生蝗虫鱼类有鳞片用③呼吸变温卵生鲫鱼鸟类有羽毛,前肢成翼用肺,有气囊恒温卵生家鸽哺乳类体表被毛用④呼吸恒温胎生、哺乳兔A.①——体节B.②——体壁C.③——肺D.④——肺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米勒的实验为生命诞生提供了有力证据B.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近的地层里C.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20、将馒头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主要原因是冰箱中A.没有细菌和真菌B.温度低,细菌和真菌全被冻死C.防止水分散失D.温度低,抑制细菌和真菌繁殖生长速度21、为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我市红十字会举办了造血干细胞血样捐献活动,有关造血干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B.只能分裂不能分化C.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D.适量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2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在一个由小草、鼠、兔、鹰、狐、蛇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若缺少下列那组生物,生态系统必将无法稳定()A.蛇与鹰B.兔与狐C.草与鼠D.兔与鼠23、小华在街上看到久违的好朋友,兴奋地立即挥手打招呼。下列与上述过程相关的神经系统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立即挥手是属于简单反射 B.此过程的感受器在手部肌肉C.兴奋的感觉是由传入神经产生 D.挥手的命令是由传出神经传递24、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时还不至于被分解破坏.人们做馒头时爱加过量的碱,长期吃这种馒头,容易患脚气病.下列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高温会破坏维生素B1B.患者吸收不到足够的维生素B1C.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D.碱能破坏维生素B125、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成语和谚语,这些成语与我们的生物学知识息息相关,下列成语中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谈虎色变B.惊弓之鸟C.望梅止渴D.乐不思蜀26、秃鹫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与此类似的行为是:()A.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B.小狗算数、猫抓老鼠、公鸡报晓C.望梅止渴、蜘蛛结网、孔雀开屏D.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蚂蚁搬家27、香菇和木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大型真菌,它们的共同特征是()A.细胞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B.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细胞没有细胞壁

D.都是单细胞微生物28、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29、向日葵的花总是朝向太阳,这个现象表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呼吸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D.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30、以下属于扁形动物的是()A.蛔虫 B.蛲虫 C.绦虫 D.钩虫31、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 B.霉菌引起人患感冒C.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 D.真菌引起人患足癣32、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中含氧丰富的血管是()A.甲 B.乙 C.丙 D.甲、乙3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提供的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34、在研究生命起源的过程中,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B.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C.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D.在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原始生命35、下列有关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家蚕与中华文明紧密相连B.蝗虫是对农作物生产有益的动物C.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遗体形成的D.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6、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青藏铁路线上的美丽风景你知道藏羚羊吗?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体表被毛,浑身是宝,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北京2008奥运吉祥物五个可爱的福娃中,“迎迎”的原型就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自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路设计、施工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保护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经过两年的适应期,可可西里藏羚羊已完全适应了青藏铁路。从2006年5月中旬开始,已有300多只藏羚羊安全、顺利地穿越了铁路。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游客们将可以在列车内或铁路沿线设立的观景站台上,观赏到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高原珍稀物种。通过分析以上资料,你认为藏羚羊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类动物。藏羚羊的迁徙是一种动物行为,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行为。迁徙羚羊的奔跑和跳跃动作主要是由______和肌肉组成的运动系统完成的。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保护藏羚羊的迁徙采取了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回答出一点即可)。37、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的死亡率。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寄生在人体内。除药物治疗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取多种方法预防疟疾,包括在室内喷洒防虫剂杀灭蛟子,使用喷有防蚊虫剂的蚊帐。材料二研究人员将不同花色的青蒿进行异花传粉,结果如表:序号亲代×亲代子代表现型和株数黄花白花1黄花×黄花210702黄花×白花1401403白花×白花0280(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疟原虫属于___。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按蚊属于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喷洒防虫剂的措施属于___,利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___。青蒿素是从青蒿这种植物的细胞中提取出来的,青蒿素存在于细胞的___中。青蒿的花色白色和黄色是一对____;根据表中第___组数据可以判断花色的显性和隐性,其中隐性性状是___。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则第一组中亲代黄花的基因型分别是___,子代黄花的基因型有___种。第二组亲代黄花的基因型是___。38、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结构和生理活动,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作答:在实验过程中,为保证蚕豆根的正常呼吸,应注意及时给培养液补充_______。用镊子撕取一小块蚕豆叶下表皮,将其放在载玻片上的一滴______中,并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结构,结构(c)是_______。通常情况下,在白天通过结构〔c〕进入植物体的气体有____________。将一株长势良好的蚕豆苗放入盛有如图甲所示的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重500克,将其置于太阳光下6小时,再次测其重量为490克。该时间段内,蚕豆苗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克。该小组同学把蚕豆植株放在三种不同单色光下照射,测得蚕豆植株对各单色光的吸收值如表丙所示。若只用绿光照射蚕豆植株,一段时间后发现植株死亡,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9、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石刻上已有所记载,冬小麦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们喜爱。让我们分析冬小麦的种植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经过190天发育为丁需要经过____________。(2)观察图丁可知小麦花属于_______,图丁中小麦花完成受精后_________发育为图戊中的小麦粒。(3)图丙的小麦拔节后进入旺盛生长时期,耗水量急剧上升,每亩日耗水量为2.2—3.4立方米。此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如果缺水会严重减产,此时小麦体内运输水分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小麦夜晚可以进行的生理活动________(填写序号)。(4)小麦由图甲发育成图乙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来源于________。(5)麦蚜是小麦的害虫之一,它与小麦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40、时间飞逝,同学们迎来了紧张考试,即将步入全新的初三生活。请结合如图分析作答(图一中①﹣⑦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血液类型;图二为心脏结构模式图):同学们在吸气时,参与过程④的呼吸肌处于_____(收缩/舒张)状态。完成过程①、②的主要器官是_____。某人尿检时,发现大分子蛋白质超标,此人血常规检查中最可能超标的是_____的数量。淀粉经过①过程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②过程进入血液,其在血液中血糖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由_____分泌的,与汗腺相比,此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没有_____。人体在活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氧气通过肺泡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下肢骨骼肌细胞的过程中,经过图二的途径是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图一中,一部分a在肾脏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经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_____→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图三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生理活动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_____(可多选)。A.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小肠时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D.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1、A【解析】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A正确;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B错误;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C错误;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D错误。2、C【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在肾小管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所产生的物质(如氨)分泌到肾小管的管腔中,与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③水、④无机盐、⑤尿素。故选C。3、C【解析】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种种各样的生态系统。(2)内涵【详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可见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A【解析】

心脏骤停常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心前区锤击”的措施进行抢救。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依传统的观点是“心泵机制”,即在胸外按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挤压,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回心【详解】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心前区锤击”的措施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进行抢救,关键是按压和锤击的部位是否正确,心脏的位置如图所示:即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因此击锤的部位应是胸腔偏左下方。

故选:A。5、D【解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详解】A、从①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了,A正确。B、从②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B正确。C、从③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基本停滞,青春期迅速发育,C正确。D、从②③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是不一致的,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青春期的发育特点。6、C【解析】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因此影响海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7、C【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情况,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详解】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人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平衡的调节是以渗透压的相对稳定为条件的。患肠胃炎的病人,典型的症状是腹泻,失水多于失盐,此时消化道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导致人体内大量缺水,要给病人输液补充水分,由于人体液的无机盐浓度为0.9%,所以要给病人输生理盐水,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提高吸水能力,达到及时补充水分的目的。选项C符合题意。【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8、B【解析】试题分析: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②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④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所以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业,而且会导致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如图所示中的②晶状体。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9、B【解析】

(1)A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B过程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在这两个过程中光合作用消化二氧化碳。【详解】A、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说是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故A正确;B、大气中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所以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故B错误;C、工业生产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加剧,故C正确;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掌握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A【解析】试题分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的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所以,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告别不良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拥有健康。健康新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社会适应方面的状态等。我们应从消极被动地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地呵护健康。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健康的概念11、B【解析】

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有些动物的群体中还存在着等级。【详解】社会行为的特征之一是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具有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和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所以关于阿尔卑斯狒狒社群内“首领”雄狒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主要承担繁殖任务。【点睛】关键知道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12、C【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C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3、D【解析】试题分析:由分析可知,杂交获得的高产抗倒伏小麦、经太空漫游后培育的太空椒、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高产优质棉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用模型培育出的方形西瓜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选D.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14、A【解析】试题分析: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形成的,A错误;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正确;咽即是呼吸器官,也是消化器官.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C正确;鼻腔和气管内均黏膜分布,可以分泌黏液,粘住灰尘,清洁空气,D正确。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15、C【解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精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22条+Y或22条+X。遗传图解如图:。16、C【解析】甲图中气球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A正确;甲图中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B正确;乙图表示吸气,外界气压的于肺内气压,C错误;乙图中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肺内容积扩大,表示吸气,D正确。点睛:平静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17、B【解析】脂肪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在小肠内,在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为脂肪微粒,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过程。18、C【解析】试题分析: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是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鱼是通过鳃进行呼吸,所以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是在呼吸;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气囊有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哺乳动物同样是用肺呼吸的。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19、C【解析】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故A错误;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故B错误;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最重要、比较全面的证据,故C正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不是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故D错误。20、D【解析】

根据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回答.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详解】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避免食物的腐败变质.将馒头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主要原因是冰箱中温度低,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的速度,来达到较长时间保存的目的.但是低温不能杀死馒头中的细菌和真菌。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食品的腐败原因。21、B【解析】试题分析: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造血干细胞不仅能分裂,还能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适量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造血干细胞的特点和功能22、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成分,因此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产者。选项中只有C有生产者。23、D【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详解】小湘在街上看到久违的好朋友,兴奋地立即挥手打招呼。这是由大脑参与的复杂反射,A错误;

看到久违的好朋友,挥手打招呼这个过程,感受器在眼球的视网膜,手部肌肉属于效应器,B错误;

兴奋的感觉是由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的,C错误;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挥手的命令是由传出神经传递给效应器的,D正确。【点睛】理解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及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24、D【解析】

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现在已经知道,大多数维生素是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详解】维生素B1的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维生素B1虽然耐高温,但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分解变质。酸碱度在3.5时可耐100℃高温,酸碱大于5时易失效。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和受热破坏。因此做馒头时爱加过量的碱,长此以往,会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而患脚气病。故选:D。【点睛】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5、D【解析】谈虎色变、惊弓之鸟、望梅止渴,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ABC不符合题意;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这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非条件反射,D符合题意。26、A【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详解】秃鹰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学习行为。选项中的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小狗算数、望梅止渴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猫抓老鼠、公鸡报晓、蜘蛛结网、孔雀开屏、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蚂蚁搬家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所以,选项A都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27、B【解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细胞核,A错误;真菌的基本结构中没有叶绿体,B正确;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C错误;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D错误。28、D【解析】

此题考查对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认识,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详解】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从功能上看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D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本题解题关键。29、B【解析】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向日葵对太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0、C【解析】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详解】ABD.蛔虫、蛲虫、钩虫的身体细长,有口和肛门,属于线形动物,错误。C.绦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正确。故选:C。【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扁形动物的特征。31、B【解析】

一些细菌、真菌、病毒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熟记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详解】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故A正确。流感病毒可引起人患感冒,故错误。链球菌寄生在人身上,能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疾病,故C正确。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等皮肤病,故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原体。32、B【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体循环中经过毛细血管,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中经过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详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在三种血管中的血流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属于体循环。体循环中经过毛细血管,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图中乙是动脉,丙是毛细血管,甲是静脉,所以含氧丰富的血管是乙。故选:B。【点睛】了解血流流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33、A【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符合题意。【点睛】此题考查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34、C【解析】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35、B【解析】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家蚕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其中幼虫能吐丝。【详解】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故A正确;蝗虫是以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动物,故B错误;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故C正确;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无根,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藻类植物作为水域是否污染的指示植物,故D正确。故选B。【点睛】熟练掌握各种植物、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即可解答。36、哺乳学习骨、关节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1)由资料可知,藏羚羊体表被毛,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2)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我们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又叫后天性行为.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骨和关节共同组成骨骼;骨骼肌能够收缩和舒张,起到动力的作用.(3)由资料可知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保护区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故答案为(1)哺乳;(2)后天性(或学习);骨骼;(3)为保护区藏羚羊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37、病原体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液泡相对性状1白色(白花)Aa、Aa2Aa【解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1)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血液传染病,因此从传染病角度看,疟原虫属于病原体。(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材料一中,从传染病的传播来看,按蚊属于传播途径,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喷洒防虫剂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利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控制传染源。(3)青蒿素是从青蒿这种植物的细胞中提取出来的,青蒿素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4)青蒿的花色白色和黄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青蒿的花色白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第[1]组可以判断花色的显隐性,亲代均是黄花,而子代新出现了白花这种性状,因此黄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5)若控制显性花色的基因用A表示,隐性花色的基因用a表示。则第一组中亲代黄花的子代出现隐性性状白花(aa),白花的基因aa分别来自亲代黄花,故亲代黄花的基因一定是Aa、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子代黄花的基因型有AA或Aa共2种。(6)第二组亲代黄花和白花的后代也为黄花和白花,且比例为1:1,因此亲代黄花的基因型是A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38、空气(氧气)清水气孔二氧化碳氧气大于绿光吸收率只有1%,在绿光下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小于呼吸作用效率,植物体的因有机物被耗尽死亡【解析】

(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5)图乙中,a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气孔。【详解】(1)蚕豆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为保证蚕豆根的正常呼吸,应注意及时给培养液通入空气。(2)用镊子撕取一小块蚕豆叶下表皮,将其放在载玻片上的一滴清水中,并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结构,结构(c)是气孔,其开闭是由[b]保卫细胞控制的。通常情况下,白天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因此在白天通过结构[c]进入植物体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氧气。(3)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分的99%左右,将一株长势良好的蚕豆苗放入盛有如图甲所示的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重500克,将其置于太阳光下6小时,再次测其重量为490克。减少的质量主要是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500克减去490克再加上这段时间光合作用增加的重量,才是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重量,因此该时间段内,蚕豆苗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大于10克。(4)该小组同学把蚕豆植株放在三种不同单色光下照射,测得蚕豆植株对各单色光的吸收值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单色光中光吸收的百分率蓝光最高。若只用绿光照射蚕豆植株,一段时间后发现植株死亡,死亡的原因绿光的光吸收的百分率只有1%,绿光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照试验的特点以及正确识图。39、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两性花子房B蒸腾作用BC胚乳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解析】

(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4)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图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呼吸作用。【详解】(1)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所以,“一粒种子能长成小麦植株”,主要是依靠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2)小麦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属于两性花;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

(3)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还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环境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所以B过程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光合作用需要光,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小麦在白天进行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在夜晚进行B蒸腾作用和C呼吸作用。

(4)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种子萌发时,胚乳提供营养物质。

(5)动物的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