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_第1页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_第2页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_第3页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_第4页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一、文化领域改革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文化领域改革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处于前沿地位,并全面推进。文化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中国,文化更是贯穿着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文化领域的改革一直都是推动全面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改革的启动与深入:早在1979年,中央文化改革发展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化领域改革进程的正式启动。1982年,中国进行了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宪法修改,明确规定了国民经济和文化建设必须相适应、相促进。此后,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包括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教育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推动和突破。改革的重要性: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激发城市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改革的挑战与问题:在推进文化领域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在现代化转型中平衡传统价值观的保护与传承,如何在市场化进程中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以及如何探索和尝试文化体制改革的民主化、多元化路径等。文化领域改革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文化领域改革面临的挑战: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转型在过去的32年里,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见证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转型的复杂挑战。这一转型过程中,如何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拥抱现代化,成为了一个核心议题。传统价值观的继承与现代化转型的矛盾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传统价值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认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冲击。如何在保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吸收和融合现代文化元素,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文化产业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平衡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另一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也可能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过度开发和消费,甚至可能损害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和纯粹性。如何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体制改革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文化体制改革还需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风险。如何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文化体制改革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在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化转型的交汇点上,面临着多重挑战。这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开放心态,积极吸收现代文化元素,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之路。同时,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实现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三、文化领域改革的平衡问题:市场化与社会效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领域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一变化带来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中国的电影市场、音乐市场等已经进入全球前列,一些文化产品的价值也不断凸显。市场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商业化和功利性的倾向导致某些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娱乐化倾向影响了文化的深度和品格。在追求市场化的同时,文化的核心价值——精神层面的价值往往容易被忽视。如何在市场化与社会效益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文化领域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需要继续推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确保文化产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忽视其社会效益,即文化的引领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在促进文化企业充分发挥市场能量的同时,应不断引导其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将文化的经营性和公益性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还需要正确处理政府文化力量与民间文化力量的关系,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政府应明晰自身的文化服务职能,使文化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发展公益文化方面,同时激发民间文化力量的积极性,释放民间文化资源的能量。在文化领域改革中,需要在市场化与社会效益之间寻求平衡,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又要确保文化产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忽视其社会效益和文化引领作用。四、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民主化、多元化路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就是民主化和多元化。这一阶段的改革,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初期,民主化是一个核心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政策的制定过程更加开放和透明。在这一阶段,政府开始重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民众的意见,使文化政策更加符合民意。文化生产与传播的民主化。在这一阶段,政府开始鼓励和支持民间文化的发展,放宽了对民间文化的限制,使文化生产与传播更加多元化。文化消费的民主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这一阶段,政府开始重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消费的民主化。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多元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多元化。在这一阶段,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种类型的文化生产与传播,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高雅文化、通俗文化等,使文化市场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在这一阶段,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各种类型的文化企业发展,包括国有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外资文化企业等,使文化产业更加多元化。文化交流的多元化。在这一阶段,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包括国内文化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等,使文化交流更加多元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无论是民主化还是多元化,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些探索,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考资料: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历史与逻辑的交织中不断前行。这不仅是一个社会进程,更是一个深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过程。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历史与逻辑,以期对未来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依法治国、人民民主、党的领导等多项原则在实践中得到了深入贯彻。这些原则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各个层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家治理体系方面,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在人民民主方面,基层民主和协商民主得到了充分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渠道不断拓宽。在党的建设方面,反腐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的纪律和规矩意识明显增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逻辑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推进: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治体系,确保政府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是加强公民参与和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三是深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历史与逻辑的交织中不断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我们仍需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四十年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从历史进程和理论反思两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经验。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为了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中央做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文化体制改革初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进文化市场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创新等。这些措施为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政府开始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向高端、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也积极推动文化创新,鼓励艺术家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作品。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文化体制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文化事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如文化市场开放、文化产业升级等。只有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文化体制改革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利益。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重点在所有制格局、文化市场开放、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进政企政事分开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日前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价值,是实践、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培育“四有”公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去粗取精,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行,正是对这些思想的积极实践,同时也是对这些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我国多年来的文化建设,固然成果丰硕,但就文化学意义上的建树而言,并不理想。政府主管部门一度重视的是文化的政治功能,或者经济效益(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便是其典型思路)。已经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论著,往往重视的是文化的起源和性质、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分类、文化的动力等等,而轻视甚至忽视了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主体、文化秩序、文化市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等问题。从我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建设的角度看,文化体制改革所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的丰富。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理论价值,是深化了人们对于文化生产力的认识。文化是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党的十五大以来的明确认识,而这两年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深化了人们的认识。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经营性文化单位和公益性文化单位,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文化单位和意识形态属性不强的文化单位,从而按照不同需求发展文化,是文化体制改革带给人们的明晰认识。同时,也是对过去很长时期把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的认识的一种超越,一种进步。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指明方向2003年以前,我国电影产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2009年则达到45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2010年,影片《唐山大地震》上映17天,票房达5.32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从2002年到2010年,站在文化体制改革风口浪尖的电影产业描绘了一条华丽的上升曲线,成为文化体制改革成就的一个缩影。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一样,文化体制改革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1979年,广州出现第一家音乐茶座,市场力量开始向传统文化领域渗透;1988年,国务院相关部门陆续颁布文化市场管理法规,文化市场的概念得以确立;2000年,“文化产业”一词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但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束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厘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6月,包括深圳在内的9个地区和35个文化单位成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试点地区和单位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内部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2005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新确定了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走上全面推开的新里程。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作出全面阐述,对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随后,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630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419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相当于同期GDP的2.43%,比2004年提高了近0.3个百分点。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重要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两个月后,拍摄了众多“商业大片”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批准通过,成为内地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影视制作公司。虽然这是资本市场上的一件寻常事,但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步。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谱写惠及13亿人“文化民生”的新篇章千余家博物馆免费开放,18亿人次农民免费看电影,农家书屋覆盖一半行政村……这张收获于2009年的成绩单,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添了又一抹亮色。浇灌出累累硕果的,是党和政府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深刻认识和对实现文化公平的不懈努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不等于把“事业”都变成“产业”。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党的十六大以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前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超过900亿元,年均增幅25.28%。仅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总量就达30多亿元。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444座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国已有2850个公共图书馆、3223个文化馆、38740个文化站;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建成农家书屋24万个,每个书屋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预计到年底,将有70多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将全面“扫盲”;在城市,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如大剧院、音乐厅等,如今遍布全国各地。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全国形成……伴随覆盖面的扩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服务水平也在技术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中不断提升——在深圳,“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出现,让借书、还书如在ATM机上存取款一样方便;在云南,从2009年起,农民收到了来自政府的“文化补助”。省级财政每年将按照农民人均5角钱的标准,安排文化惠农活动补助经费,用于农民的基本文化活动补助;在浙江,全国首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的推出,让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了硬指标;在贵州,因独特的传统竹管乐器玉屏箫笛而闻名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制定出台了贵州省首个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发展公共文化的着力点——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1亿多进城务工人员、8亿农民、13亿中国人……当亿万人民都能享受文化带来的滋养,感受文化独有的魅力,文化的基石才能牢固。也只有亿万人民精神状态与文化生活的改善,才能真切生动地展示出文化中国的活力,文化的繁荣才有保证。不久前,广东省中山市百万外来务工人员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广东省“爱心电影卡”工程可以让他们免费享受100场电影文化大餐。同样在这个炎热的暑期,《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绘画书法免费教学活动、精彩的文艺演出、免费看电影……湖北省文化部门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陪伴广大市民度过酷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惠及13亿人民的“文化民生”。这张常写常新的考卷,将带给我们新的挑战,也必将带给我们新的惊喜……转企改制让一大批文化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文化产业成为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的“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实践告诉我们,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如何打造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成为关键。推进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各项改革措施有条不紊地推进。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原北京市儿童艺术剧团基础上自2004年1月转企改制成为股份制现代企业,在新的运行机制下迸发活力。转制当年创收2163万元,其中营业收入1568万元,是转制前的18倍。继2006年北京儿艺在云南昆明建立全国第一个儿童剧基地后,2008年,他们与江苏无锡广电集团联手,建立了“星辰儿童梦剧场”,开始实施儿童剧演出连锁经营。2010年4月,北京儿艺与吉林省3家演艺企业联合成立的吉林京演儿艺联合剧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作为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先行者的北京儿艺,在跨地区重组、演出院线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才能在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不深化改革,就无法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无法推动文化内在活力进一步迸发。截至2010年上半年,148家中央部门和单位出版社已有102家核销事业编制。地方需要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已基本完成任务,全国近3000家新华书店已有2900多家转企改制,需转企改制的35家电影制片厂已全部完成任务,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影院以及58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转企改制任务。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总数达228家,新增数即达106家。转企改制使文化单位摆脱传统事业体制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转制之后,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成为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更高目标。2009年8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处于成熟期、经营较为稳定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鼓励已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探索建立宣传文化部门与证券监管部门的项目信息合作机制,加强适合于创业板市场的中小文化企业项目的筛选和储备,支持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4年完成规范转制,2006年8月实现重组改制,2007年12月在国内第一家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2009年又变更名称,以区域性大型出版传媒产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的面貌,踏上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上市之后,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对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出版策划人和职业经理人,连同他们的策划团队、签约作者、有效出版资源实施规模性并购,相继成立了万榕(上海)书业、智品(北京)书业、万邦(北京)书业等3家公司。除“外延式扩张”,它还按照行业规律、市场规则,对图书产品结构做出强力调整,放大品牌效应,提高图书产品在细分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健的“内生性增长”。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作为湖北省出版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全资子公司18家、控股公司8家、参股公司3家,其下属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包括全省各市州县84家分公司。转企改制以来,企业总资产由21.6亿元增长到81.7亿元,销售收入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为国家创造利税13亿元。业界专家指出,要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必须多拳出击。比如在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传媒业、网络业、影视业、出版发行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选择一批改革到位、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公司,推动上市融资,做优做大做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文化体制变革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而金融资本大量涌入,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文化行政部门,采取措施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大发展大繁荣,是坚持不懈的追求:——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不断从制度上作出明确规范,加强引导监管;——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对部分优秀曲艺艺术实施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进一步改进文化产品的各类评奖、资助、奖励机制,鼓励多出力作,创作精品;——对民营艺术院团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在评选表彰、演员职称评定、社会保障、优秀剧目支持等各个方面一视同仁;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各级各类文化单位努力践行“艺术的生命力蕴含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实践标准,在出版发行、电影电视、演艺演出等多行业多领域,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主旋律作品,产生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工作者。针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文化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规定和措施——针对一些文化企业眼睛只盯着经济利益、唯利是图、忽视社会责任的问题,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加强了引导和监督;为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和综合执法机构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封堵非法网络文化产品及其网站;针对当前呈泛滥之势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文化管理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纷纷出台针对性措施;发展无止境,探索无终点。一个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国家,必定富有活力;一个文化生机勃发的民族,必将充满希望。我国新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如果从1978年算起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如果从时间上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下面就分阶段进行叙述。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改革也不断向前推进。拨乱反正对于文化事业而言,主要是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从文化体制讲,主要是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体制上去。新中国的文化体制建立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文化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二是这种体制在建立过程中主要参考苏联模式;三是这种体制是与当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四是这种体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种体制下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这一阶段文化事业出现了复苏与空前的繁荣。以短篇小说《班主任》、话剧《曙光》、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作品,报道了新时期春天的来临。随后,文学上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文学寻根”等;美术有“星星画展”、“八五美术运动”等;电影有《老井》、《红高粱》,并在国际上获奖。这一时期文化的繁荣与复苏都是建立在原有文化体制基础之上的。与复苏与繁荣相伴的是原有文化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在总体布局上,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层层建立专业文艺团体,重复设置,人财物浪费;在结构上,单一公有制,全部文艺团体由国家财政包起来;在分配上,严重平均主义“大锅饭”,演不演戏,演多少场戏,演出水平的高低(作品水平的高低)与收入没有联系;在人事制度上,没有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行政化,机关化,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很难发挥,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文化体制就成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了。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对文化体制改革而言,这个讲话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如邓小平同志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深刻论述,为划清政治问题与文艺问题的界限提供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保障。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1980年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局长会议认为:“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很多,严重地影响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提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会议明确提出:“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198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改革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提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艺术素质,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进展:①调整艺术部门和艺术团体的布局。198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要求改革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在大中城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要精简,重复设置的院团要合并或撤销,对市县专业文艺团体设置也提出了调整的要求;②模仿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在文化单位推行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以解决统得过死和吃大锅饭等体制弊端。同时实行了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改革措施,以解决文化单位出现的经济困境;③实行“双轨制”改革。在1988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和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实行“双轨制”的具体改革意见,即一轨为国家扶持的少数全民所有制院团,另一轨为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团体。国家主办的全民所有制艺术表演团体要少而精,这些院团应当是代表国家和民族艺术水平的,或带有实验性的,或具有特殊的历史保留价值的,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多数艺术表演团体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由社会各种力量主办。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地位得到承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文化功能日趋多样化和丰富,文化的产业属性逐步显现出来,以营业性舞会和音乐茶座为发端的文化市场日益活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也不需要文化市场,即使有也不合法和不被承认。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正式认可营业性舞会等文化娱乐经营性活动。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同时明确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地位正式得到承认。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文化自身的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这一时期,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改革”成为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决议》认为“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强调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决议》充分反映了国人当时在文化体制改革上的认识水平。这一阶段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来讲,有两个标志性的文件:一是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其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以前对于文化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单一的,文化只是和“事业”、“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是喉舌,是阵地,是教育手段,是娱乐形式。而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则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除了上面属性依然存在外,还有其产业属性的一面,还有其价值规律发生决定性作用(指在部分领域)的一面。从80年代“文化市场”概念的提出和承认,到如今“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和承认,反映了我们对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和地位的承认,丰富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指明了改革方向和目标。《建议》只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但并没有明确文化可以分为“事业”和“产业”两个部分。二是2001年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总结了近些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当时的认识和思考。《意见》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着重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律体系、市场环境、开放格局5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创新,以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强调要加强党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领导,始终掌握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对宣传业务的审核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重点进行了探索:一是深化文化单位的内部改革,根据不同特点,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努力增强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新闻单位,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为中心,调整了组织结构(改变过去编辑部内部分工参照政府工作部门对口设置办法),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改进宣传报道,建立新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这些改革措施使新闻报道的信息量增加,时效性增强,新闻内容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大大提高,报刊的发行量逐年上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逐步提高。艺术演出院团主要是进行了演出补贴改革和考评聘任制改革;二是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完善运行机制,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活跃有序地发展。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了包括文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游市场在内的文化市场体系;三是文化管理部门加大自身改革的力度,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事业的宏观管理;四是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逐步建立了有利于文化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保障机制。这一阶段文化事业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焕发出了蓬勃活力。据统计,从1990~2002年,我国的报纸由1576种增至2111种,增长34%,总印数达351亿份;各种期刊由6078种增至8899种,增长了46%;图书从74973种增长到154526种,全国建成了一批大型书城,各种形式的连锁店4000多家,图书网点7万多个,图书销售额增长了12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从1000个增加到1988个,广播节目套数由645套增加到1777套,电视节目套数由512套增加到1047套,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从73%和80%增加到90%以上;有线电视从无到有,全国用户达到9000多万;2001年中国音像市场销售总额达到200多亿,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000倍。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扩张。这一阶段的文化体制改革还有一个突出的——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大力推进依法管理。据统计,这一时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文化管理部门陆续制定和颁发了200多部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或部门规章,涵盖了舞台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如《著作权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管理条例》等。组建文化集团是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到2002年初,共组建了包括中国广电集团和中国出版集团在内的文化集团70多家,从地域上讲,涵盖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从经营主要业务上讲,有报业集团38家,出版集团10家,发行集团5家,广电集团12家,电影集团5家。在电影改革中还组建了电影院线30多条。这些集团的组建,探索了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加快了市场整合和结构调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多出优秀作品和人才。在组建集团中也有一些不足,如组建方式多是以行政力量整合,资金来源单一等。集团虽然有了一定的形式和相应的组织结构,但未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集团定位不清楚,有许多是事业型集团,事业与产业职能性质存在交叉,在实际工作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十六大以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更加明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积极探索,大胆试验,顺利推进。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思路进一步清晰,方向进一步明确,方法更加细致,步骤更加具体。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讲,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是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六大还提出要“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和明确。首先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突出了文化建设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又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文化保证。这就为在新的背景下研究和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决定》还具体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第三,《决定》分别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第四,提出了其他方面改革的要求。要求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这也是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提法,它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直指事物的本质。《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强调文化体制改革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决定》还具体要求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一方面文化体制改革理论上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改革的实践有很大突破,最主要的是试点工作顺利开展。2003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专门研究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国有包括北京、重庆、广东、深圳、沈阳、西安、丽江在内的九个省市和39个宣传文化单位参加了改革试点。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为制定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做准备。如今,这些试点单位正在按照要求,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努力探索建立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最紧迫的就是要重塑国有文化市场主体。难点就是解决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问题,真正做到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如今在改制的实践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分离改制,即将广告、印刷、发行、电视剧等一般节目制作部分分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面向市场搞好经营,接受集团领导监督,确保正确经营方向,同时也为壮大主业服务。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印务中心为试点单位,建立多元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以股份制改造广告中心,集团控股的同时,让经营骨干持股。二是整体改制为企业。如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中国对外展览公司改制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由过去事业性质整体转制为企业,浙江、广东、西安、沈阳等地的电影公司也整体改制为企业。再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上海学生英文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星期三》等报刊也都改制为企业。三是一步到位,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如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直接实行股份制改造,排演了话剧《迷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北京歌剧舞剧院转企改制一步到位,新成立由首都旅游集团控股,歌华集团、北京电视台、北京三奇广告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北京歌剧舞剧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报》和《电脑报》等报刊也正在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改革在融资领域也有突破。长期以来,我国文化投融资过分依赖政府,投资主体单一,民间资本与外资投资渠道不畅,影响了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十六大以后,文化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取消限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文化领域。如今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许多文化领域投资的主要力量。据统计,2003年全国共制作电影197部,其中民营公司投资60部,在2004年上半年生产的100多部影片中,民营企业参与制作的占80%。在每年一万部集的电视剧中,民营公司投资20多亿元。民营影视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力量。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文化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实现了到资本市场融资。截止到如今,在深、沪两个资本市场上市的有50余家公司涉及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板块初步形成。做好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一是部机关各司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把会议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纳入本司局工作计划,提出贯彻落实的对策措施;二是采取开会、办培训班、组织直属单位负责人集体学习等形式,推进文化部系统的学习;三是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拿出办法和意见,推进全国文化系统的学习。2008年年中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将重点研究讨论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完善改革工作领导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形成党组统一领导、相关司局分工负责、改革办公室综合协调的领导和工作机制。适当调整充实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增加分管部领导和各有关司局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加强对文化系统改革工作的指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深化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改革的目标、重点、进度和措施。推进文化部直属单位的改革。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抽调精干力量,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盘考虑文化部直属单位改革,完善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推进改革的具体计划和时间安排。一是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对现有事业单位职能进行梳理分类,属于从事文化生产经营活动、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从事业单位中剥离转企;保留事业性质的单位,进行必要的调整重组,深化内部改革,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继续深化直属文艺院团改革。重点是按照“一团两制”和“养精兵、精养兵”的原则,深化用人分配制度改革。真正落实合同聘用制,打破“大锅饭”、终身制,打通艺术人才进出渠道,激发单位活力,凝聚优秀人才,调动演职员的积极性;三是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在分类基础上,确定试点单位,争取实现重点突破;四是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和人才代理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转换内部运行机制,改变机关化的管理方式,建立符合文化事业特点的管理机制;五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综合执法改革。梳理现行的改革政策,加强调研,根据改革的进展需要,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一是扶持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保障政策、鼓励企业及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收减免政策、海外公益捐赠的关税豁免政策等;二是支持转企改制的政策。配合中宣部等部门,在国办105号文件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解决转制单位原有事业身份的工作人员退休时的养老金与事业单位同类人员或转制前退休人员的待遇持平的问题;三是完善符合文化艺术人员职业特点的退休转业政策。对部分特殊行业(如杂技、舞蹈、戏曲武功演员),参照部分重体力或高危行业的做法,制定提前退休或转业的机制、标准;四是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如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资助、奖励、设立投资风险基金等方式,扶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优秀文化产品生产。梳理如今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纳税情况,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参照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加大对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的税收优惠力度。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推进文化产业交易平台和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继续对优秀出口文化企业、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实行奖励。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在改革实践中,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明确转企改制范围,把文化单位分成公益性和经营性两大类,出版、发行、影视、演艺、广电网络、新闻网站、非时政类报刊等经营性文化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对转企职工社保衔接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法”,对转制单位原有财政投入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并减免所得税等。特别是针对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大多历史包袱重、适应市场条件差的实际,在改革中出台了许多特殊政策措施,“扶上马、送一程”。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千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应转制的419家地方出版单位已完成402家,应转制的2412家发行单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29家电影制片厂已完成27家,地方362家电影公司已完成327家,460家电影院已完成411家,广电系统内需转制的57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已完成52家,38家省级党报党刊发行机构已完成32家。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改革取得积极进展,2118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有590家完成转制,地方3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有595家完成转制。2010年,北京市全市82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近2万场,实现演出收入10.9亿元;北京儿艺、北京歌舞剧院、中国木偶剧团、中国杂技团等四家转制院团演出场次比转制前翻了一番多,营业收入比转制前增加了两倍多……这是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在不久前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参观考察活动中了解到的。对考察中的所见所闻,他感触很深:“北京市的文化改革发展,不仅经济效益喜人,而且出人才、出精品,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难能可贵。”北京市这几家院团的新面貌可谓全国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成果的缩影。江苏、安徽、陕西、河北四省已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任务。山西、辽宁有60%的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宁夏完成省级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任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国有文艺院团增强了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整体转制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了艺术生产力新的解放,固定资产达到1000万元;辽宁省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后,4个月的演出收入比改革前全年总收入还多110%;江苏昆剧院转企转制后,新版昆剧《1699·桃花扇》一炮打响,在全国巡回演出,备受年轻人的追捧,一场戏将昆曲变成了一座“流动的博物馆”。一些地区将转企改制与资源重组结合起来,纷纷组建演艺集团公司,积极打造区域性龙头演艺企业。全国已组建50多家演艺集团公司,演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不断延伸、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这不仅扩大了国有文艺院团的市场占有率,而且为演艺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切实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一些地方加大了对转制院团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四川、江苏、安徽、重庆、陕西、云南等省市分别出台扶持院团改革发展的保障政策。江苏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省直院团转制后的退休人员事企待遇差问题。河北省级财政每年拨款1000万元用作艺术精品生产专项基金,通过演出补贴、政府采购等形式扶持院团走向市场。一大批民营院团,紧紧抓住文化体制改革机遇,不断发展壮大,焕发出蓬勃生机。天津市刘荣升京剧团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坚持在中小剧场低票价演出,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迸发新的生机;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年演出1500余场,年收入近千万元;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成立18年来,演出近万场,观众达数千万人次。改革不是“甩包袱”,而是“创新路”,文艺院团以改革实践向社会传递出这样一个启示:转企改制不是政府不管了,而是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市场,遵循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切实把演艺业发展的主体培育好、结构调整好、环境营造好,激发文艺院团内在发展活力,不断提高创作、生产、演出的水平。2010年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全部完成。改革实践表明,新体制新机制让出版单位与市场贴得更近,和读者贴得更紧,逐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一直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无论是转企改制、上市融资,还是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联合重组……我国出版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转企改制后的出版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实现发货码洋3.2亿元,回款1.3亿元,利润1000万元,同期相比,增幅在20%以上;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码洋和发货码洋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84%和22.32%,创历史新高,所出版的图书在填补市场空白、装帧质量及技术领先性方面的表现均好于往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码洋增长10%,预计全年销售码洋将超过5000万元。早改早受益,发展更有力。“如果不转制,作为事业单位的出版社不是市场主体,没有上市融资的资格,也就无法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朋义说。2010年12月18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