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为何持续增长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城投债为何持续增长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城投债为何持续增长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城投债为何持续增长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城投债为何持续增长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投债为何持续增长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其发行规模和增长速度持续引发市场关注。城投债的持续增长,不仅反映了地方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资的强烈需求,也隐含着财政压力、债务风险以及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等多重因素。本文旨在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探讨城投债持续增长的原因,以期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优化债务结构、防范债务风险提供有益参考。我们将回顾城投债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从起步到快速增长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新口径下的统计数据,对影响城投债增长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新口径的引入,旨在更准确地反映城投债的真实规模和风险状况,为分析提供更为坚实的数据基础。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将揭示城投债持续增长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制度因素,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债务融资的成本收益比较等。同时,我们也将关注城投债市场运行中的风险和问题,如债务违约、流动性风险、信息不对称等,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城投债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参考,对于促进城投债市场的健康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城投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城投债,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所发行的债券,是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城投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其背后的推动力量与我国经济体制、城市化进程以及财政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在早期,城投债主要以企业债和信托产品形式存在,规模相对较小,主要用于补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日益增大,城投债的发行规模也逐渐扩大。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家推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城投债作为其中的重要融资渠道,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城投债市场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一方面,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监管政策的放松,城投债的发行门槛逐渐降低,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依然旺盛,而财政资金难以满足全部需求,因此城投债成为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城投债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城投企业存在过度举债、债务风险较高的问题,这可能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压力。另一方面,城投债市场的监管和风险控制机制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显示,城投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二是债券市场的成熟和监管政策的放松三是地方政府对城投企业的支持和隐性担保。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了城投债市场的持续增长。城投债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增长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推动,也受到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城投债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确保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三、新口径下城投债持续增长的实证分析近年来,城投债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新口径的划分下,这一现象尤为明显。为了深入剖析城投债持续增长的原因,本文基于新口径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新口径的划分来看,城投债被更加明确地界定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发行的债券。这一划分使得城投债市场的规模和边界更加清晰,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同时,新口径的划分也使得城投债与其他类型的债券在统计和监管上更加明确区分,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一是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的持续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城投债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为地方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满足了其融资需求。二是城投债市场的投资回报相对较高。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城投债的收益率相对较高,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投资。同时,城投债的违约风险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投资安全性,也进一步吸引了投资者的参与。三是监管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对于城投债市场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引导,通过优化审批流程、降低发行门槛等措施,鼓励城投债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城投债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新口径下城投债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城投债市场投资回报相对较高以及监管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等因素。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城投债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城投债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四、城投债持续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城投债的持续增长并非偶然现象,其背后有着复杂的驱动因素。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从宏观经济环境、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投资需求、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城投债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城投债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同时,随着货币政策的宽松,市场流动性充裕,也为城投债的发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推动城投债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城投债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为地方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缓解了财政压力。城投债的发行还有助于地方政府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第三,投资需求也是驱动城投债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加,投资需求日益旺盛。城投债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投资产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收益性,满足了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政策导向对城投债的增长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为了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城投债发行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城投债的发行提供了政策支持,促进了城投债市场的健康发展。城投债的持续增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未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大、投资需求的增加以及政策导向的调整,城投债市场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确保城投债市场的健康发展。五、城投债持续增长的风险与影响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工具,其持续增长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影响。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风险与影响的本质和程度。城投债持续增长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随着城投债规模的扩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逐渐加重,一旦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政府可能面临偿债困难。这种风险不仅可能影响政府的财政稳定,还可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城投债的持续增长可能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城投债的大规模发行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资金结构失衡,加大市场的波动性。如果城投债的违约风险上升,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动荡。再者,城投债的持续增长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城投项目的投资可能会与民营企业争夺资源,导致民间投资减少,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城投债的发行成本相对较高,可能加重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城投债持续增长还可能对政府的信用评级产生影响。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政府的信用评级可能会下降,这可能会导致政府在未来发行债券时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信用评级的下降还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地方政府的信心,进一步加剧融资困难。城投债持续增长的风险与影响不容忽视。为了防范这些风险,政府需要加强对城投债的监管和管理,同时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六、城投债市场的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城投债市场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风险也在逐步累积。对于城投债市场的未来展望和政策建议,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发展趋势、风险防控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旺盛,城投债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同时,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城投债发行将更加规范,市场透明度将得到提升。投资者结构多元化:目前城投债市场主要以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为主,未来随着市场的成熟,个人投资者、外资等也将逐渐进入市场,投资者结构将更加多元化。风险控制成为重中之重: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风险防控将成为城投债市场的核心任务。未来市场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通过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信息披露等措施,降低市场风险。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政府应加强对城投债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市场出现无序竞争和系统性风险。强化信息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城投债发行方的信息披露要求,提高市场透明度,让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城投债的风险和收益情况,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长期资金入市:鼓励更多的长期资金进入城投债市场,优化投资者结构,降低市场短期波动,促进市场稳定发展。加强风险防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城投债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保障市场的平稳运行。城投债市场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政府、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需要共同努力,加强监管、优化结构、防控风险,推动城投债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七、结论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持续增长的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基于新口径的实证分析,我们对城投债持续增长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城投债的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金融市场的投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是推动城投债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城投债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为地方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缓解了财政压力。同时,地方政府对城投债的隐性担保也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推动了城投债市场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为城投债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加,为城投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也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提供了资金支持。金融市场的投资需求也是推动城投债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对高收益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城投债作为一种相对高收益的投资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同时,城投债市场的不断完善和规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透明的投资环境。城投债的持续增长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加强城投债市场的监管和规范,防范潜在风险同时,还应推动地方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为城投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参考资料: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城投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债券通常由城市投资公司发行,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由于其相对较高的信用评级和稳定的回报率,城投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成为了金融市场上的一个热门产品。近年来,一些城投债的违约事件引发了市场对城投信仰的质疑。城投信仰,指的是投资者对城投债的无条件信任和预期,即认为城投债是绝对安全的投资选择。这种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投债市场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城投信仰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对城投债的风险评估过于简单。他们往往只债券的表面信用评级和发行主体的实力,而忽略了其他可能影响债券安全的风险因素。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在选择债券时出现误判,最终造成投资损失。城投信仰的破灭可能会引发市场恐慌和信任危机。一旦投资者意识到城投债并非无风险投资,他们可能会大量抛售手中的债券,导致市场流动性枯竭,进而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为了稳定市场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需要对城投债进行合理的定价。这需要投资者具备更加全面和准确的风险评估能力,不仅要考虑债券的信用评级和发行主体实力,还要对债券的还款来源、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进行全面分析。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城投债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市场出现过度热炒和泡沫。完善城投债的风险预警机制和违约处理机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从而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城投信仰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投债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维护市场的稳定,需要对城投债进行合理的定价,并加强市场监管。只有才能确保城投债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加,城投债作为重要的融资工具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城投债规模的扩大,其信用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城投债信用风险的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KMV模型,对城投债信用风险控制进行了实证研究。KMV模型是一种基于预期违约概率(EDF)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借款企业的资产市值和负债结构,计算出企业的违约概率,从而评估信用风险。KMV模型在国内外信用风险评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选取了100家城投债发行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KMV模型计算各企业的预期违约概率(EDF),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分布情况。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城投债违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KMV模型计算,各企业的预期违约概率(EDF)分布在0-10%之间,其中大部分企业的EDF值在3%以下。也有部分企业的EDF值较高,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城投债违约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负债率、资产周转率、经营现金流量等。企业规模和负债率是影响城投债违约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KMV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城投债信用风险。建议在城投债风险管理过程中,引入KMV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针对城投债违约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企业规模和负债率的管理和控制,降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城投债,全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债券,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随着城投债的快速发展,其风险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将从城投债的风险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城投债的风险现状、原因、影响和对策等方面,为投资者、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提供参考。城投债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政策风险等类型。信用风险指的是债务人无法按照约定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市场风险则与市场价格波动相关,影响城投债的收益和风险;流动性风险指的是投资者难以在合理时间内以合理价格卖出债券的可能性;政策风险则与政府政策变化相关,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城投债的发行主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和承销商。地方政府作为城投债的主要发起人,负责筹措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平台公司则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管项目;承销商则起到撮合交易的作用,帮助债券发行和流通。在这个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需要清晰界定,以降低潜在的风险。城投债的债务风险主要包括债务规模、结构、利息和偿还期限等方面。债务规模过大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大,债务结构不合理则可能引发债务违约风险;利息过高会加大融资成本,偿还期限过短则会增加短期偿债压力。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全面评估城投债的债务风险。针对城投债的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进行风险评估,全面了解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平台公司的运营状况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以确定债务风险的大小;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再次,制定风险应对方案,一旦出现风险,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定期进行风险检查,持续债务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城投债在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对城投债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了降低城投债的风险,需要加强发行主体的内部管理,优化债务结构,加强风险管理等。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措施,以保障城投债的健康发展。城投债的风险研究与分析对于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城投债的发展动态,持续优化风险管理策略,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投债是根据发行主体来界定的,涵盖了大部分企业债和少部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是相对于产业债而言的,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从承销商到投资者,参与债券发行环节的人,都将其视为是当地政府发债。伴随“打新债”的浪潮不断升温,企业债成为债市最“炙手可热”的投资品种。在当前收益率水平处在历史低位、债市整体尚未脱离盘整状况下,企业债借助其高利率优势,重现公司债鼎盛时期“开盘售罄、一票难求”的火爆发行场面。据万得数据统计,2月份企业债发行只数已经逼近“井喷水平”,并接棒中期票据成为当月新债发行最活跃的品种。中央债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一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11月,全国共发行地方企业债券共计133亿元,这其中绝大部分是被称为“准市政债”的城投债。如此规模,已和2009年国家代发的2000亿元地方公债相当。一些城投债“过度包装”,加剧了风险。城投债起源于上海。1992年,为支持浦东新区建设,中央决定给予上海五方面的配套资金筹措方式,其中之一是1992年—1995年每年发行5亿元浦东新区建设债券。1992年第一只城投债,规模为5亿元。2006年9月,安徽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该省首家发债成功,效法者遍布全省。但安徽省的发行数量,则还在浙江、江苏之后。在地方政府的大量举债需求之下,2009年“城投债”规模迅速膨胀——2005年至2008年底的4年间,“城投债”的发行总量只有1585亿元,而在2009年的前8个月,“城投债”共计发放了64只,融资5亿元。央行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3800多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达8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负债上半年即达26万亿元,负债规模急剧扩大。地方融资平台的项目融资中85%以上靠银行贷款,其他靠企业贷款及发行银信政的理财产品。如以2009年末期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7万亿、并计入同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从2012年开始地方政府的偿债率将超过15%。这对于地方财力将是不可承受之重。所以说,城投债未必是地方债务中最具风险的部分,真正令人担忧的却是信贷负债风险。应当看到,在这一轮信贷放量增加中,地方政府之所以敢以“城投债”的方式融资,是因为地方政府与银行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只能向银行借钱,靠大量负债“保增长”的动机十分明显;银行贷款冲动也异常强烈,拼命往政府项目和国企项目上靠,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不可回避的是,地方政府在获得大量贷款的同时,负债问题也开始加速显性化。据悉,在这一轮“保增长”中,许多地方政府过度依靠银行资金搞建设,负债规模速度增长,一些地方的债务率远远超过了风险控制警戒范围。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借本轮信贷宽松机会极力加大地方融资平台建设,而这些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现象已非常严重。据报道,东部某个发达地区城建融资平台注册资金不足1亿,但每年贷款建设规模却高达几十亿元,地方政府过度信贷举债的财政风险正快速转化为银行金融风险。从宏观层面上来看,金融资源的流向不够合理,出现畸形配置,大量信贷涌入基建项目和一些过剩行业。地方政府从事的融资项目多为基建设施,其盈利往往取决于未来地价的攀升情况。这种以未来土地资源收益做溢价的借债融资方式,往往蕴含巨大风险。一旦地价没有如愿“炒起来”,地方政府将面临巨额融资坏账。对银行而言,信贷是放出去了,但这些项目中有些收益不够乐观,未来偿还能力不强,贷款质量风险也日益凸显。从地方政府“城投债”的偿还期限来看,地方公债须在3年内偿还,城投债等其他形式的政府负债大部分期限为5-10年。这就是说,无论是地方公债还是城投债的偿还期都会出现跨越两届地方政府,这容易导致“寅吃卯粮”的超前融资与负债,不仅严重影响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大计,也给银行如期收回政府借贷留下不可控的风险,令银行贷款质量面临更大挑战,从而易引发新一轮不良贷款危机,给正在复苏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需保持高度警惕。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相关操作性文件已发给地方讨论,发债方式为“中央政府代地方政府发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已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由于市场和资源有限,各地为了推动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争取更大公共项目投资、获得更多资源的动力。一旦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我们就不能排除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存在一哄而上、竞相举债的可能性,最终将导致地方债务危机。一些地方官员在任期内大举借债,最后把一个烂摊子留给下任的情况并不少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一定要量力而行,应避免超出地方政府的偿付能力而大量发债。万得数据显示,2009年2月份已经发行的企业债达12只,发行规模累计达214亿。仅上周就有湖南华菱、怀化城投等6只企业债券发行,累计市场融资规模近百亿。而据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企业债发行高峰时期,共有14只企业债发行,发行总规模达到505亿。与此同时,银行间、交易所市场的其他债券品种新债发行相对缓慢,就连1月份发行暴增的中期票据也明显放缓。2009年2月份仅有7年期、20年期两只国债发行,以及一只农发行金融债发行,中期票据的发行数量从2009年1月份的10只下滑至5只,月度发行规模大幅下降七成。而短期融资券虽然累计发行规模较1月份有所增加,但也是因为包含了200亿的铁道部短融。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警惕地方政府大规模发债有可能催生出更多的“政绩工程”。当前,由于缺乏科学决策程序,个别官员出于个人政绩的考虑,仅凭个人意志拍板,脱离实际,不顾财力民力,前建后拆、前拆后建的重复建设现象和盲目投资建设“形象工程”的现象并非罕见,结果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严重,引起群众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保地方政府发债募集的资金真正用于扩内需、保增长和改善民生、造福人民。虽然有关部门指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必须用于中央投资的配套,但如果没有相应的跟踪监督措施,恐怕难以防止这些资金被挪用,甚至被用于大搞“政绩工程”。必须将地方政府债券募集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由地方人大审核、监督。同时,有必要建立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向社会公布制度,让社会公众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发表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于争议较大的项目,要进行听证,力求做到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事情经人民讨论,从而使公共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以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针对投资者关注的一级市场买入债券在二级市场能否顺利卖出问题,有机构交易员表示,交易所企业债市场流动性已经明显提升。据测算,2004年-2008年间,大部分跨市场发行的企业债仅有10%以下的比例在交易所发行上市,而2008年以后企业债在交易所发行上市的比例越来越高,09渝隆债就有高53%的比例在交易所发行,交易所上市后3天内的换手率(成交量/交易所流通量)约在30%左右,明显高于银行间市场,因此短期来看,企业债的流动性问题不大。2009年2月份以来城投债发行逐渐加快,已经发行6只城投债,规模近百亿。而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仅发行13只城投债,规模约350亿。而推动“打新债”浪潮再度升温的高收益城投债,如发行利率均在7%以上09渝隆债、09怀化债,均为中小县市或区级政府所属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常见的省、市一级城投债发行并未明显提速。申万研究所债券研究员张磊认为,地方政府2000亿债券提议过会为省、市一级地方政府融资打通新渠道,符合发行要求的部分城投债额度转向地方政府债或者中期票据,为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